文档详情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青苗教育

仙***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88MB
约31页
文档ID:131812863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青苗教育_第1页
1/31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规划后评价与规划后评价1技能教育基于基于“多规融合多规融合”的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性评价的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性评价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性评价协调国土空间规划的思路与框架国土空间规划局限性及协调“多规”的必要性空间规划体系内的“多规融合”研究进展绪论小结与讨论2技能教育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一、一、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目的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目的 二二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的内容、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的内容第二节第二节 规划后评价规划后评价以从化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从化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1997-2010年)为例年)为例第四章第四章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规划后评价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规划后评价3技能教育一一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指在一个区域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下,对全区域各类土地的利用类型、质量,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土地的生产率和利用率等方向所作的分析,明确本区域土地资源潜力及特点,以及土地利用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规划依据概念:概念:4技能教育一一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目的:目的: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

通过土地资源系统的数量与质量、结构与分布、利用现状与开发潜力等方面的分析,明确规划区域的土地资源的整体优势与劣势、优势土地资源在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制约优势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揭示各种土地资源在地域组合上、结构上和空间配置上的合理性,明确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与重点,为制定人地协调发展与强化地域系统功能的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5技能教育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的内容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的内容 (1)、土地利用数量分析 (2)、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3)、土地利用影响因素分析 (4)、土地利用效益分析 6技能教育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的内容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的内容 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数量分析,首先分析数量分析,首先分析已利用土地已利用土地如耕如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等和未利用土地的数量及其占规划区通用地、水域等和未利用土地的数量及其占规划区域土地总面积的比重域土地总面积的比重例如:例如:耕地耕地,着重分析:,着重分析:耕地面积及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耕地面积及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耕地内部水田、望田天、水浇地、菜地、旱地的面积及各占耕地耕地内部水田、望田天、水浇地、菜地、旱地的面积及各占耕地比例关系比例关系 人均耕地占有量;人均耕地占有量;耕地生产力水平结构,如高、中、低产田百分比;耕地生产力水平结构,如高、中、低产田百分比;耕地的地域分布、利用差异;耕地的地域分布、利用差异;水资源情况、灌溉条件;水资源情况、灌溉条件;制约耕地利用的主要因素等。

制约耕地利用的主要因素等其次,其次,掌握掌握各种地貌类型、土壤类型和不同各种地貌类型、土壤类型和不同坡度等自然状况下的坡度等自然状况下的土地资源的数量土地资源的数量对于土地资源数量既要用对于土地资源数量既要用绝对量绝对量表示,还要表示,还要用用相对量相对量即人均拥有的数量,以及人均拥有宜农即人均拥有的数量,以及人均拥有宜农地、宜林地、宜牧地、宜建筑地的数量来表示地、宜林地、宜牧地、宜建筑地的数量来表示7技能教育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的内容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的内容 土地利用土地利用结构结构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占地比重及其相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占地比重及其相互关系总和,是各种用地按照构成方式的集合互关系总和,是各种用地按照构成方式的集合土地利用结构分析时,可以采用土地利用结构分析时,可以采用静态分析方法静态分析方法和和动态分析方法动态分析方法相结合,可以依据基期年各类用地面积相结合,可以依据基期年各类用地面积数据,分析各类用地之间数量比例关系;也可以依据数据,分析各类用地之间数量比例关系;也可以依据多年各类用地面积数据,分析各类用地之间数量比例多年各类用地面积数据,分析各类用地之间数量比例关系的动态变化情况。

关系的动态变化情况土地利用土地利用结构结构是客观存在的,其合理性体现是客观存在的,其合理性体现在在综合效益的最大化综合效益的最大化8技能教育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的内容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的内容 可用可用产业用地结构产业用地结构与与产业产值结构产业产值结构比较分析比较分析 可借用可借用区位熵区位熵来分析土地利用类型空间结构来分析土地利用类型空间结构与布局上差异土地利用类型区位熵是指某一区与布局上差异土地利用类型区位熵是指某一区域某地区某土地利用类型与该区域该土地利用类域某地区某土地利用类型与该区域该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比例与该地区总土地面积与该区域土地型面积的比例与该地区总土地面积与该区域土地总面积之比总面积之比区位熵值越高,地区优势越明显!区位熵值越高,地区优势越明显!9技能教育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的内容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的内容 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指标体系由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指标体系由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土地集约经营程度和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等方面共土地集约经营程度和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等方面共30项指项指标组成1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土地开发利用程度(A)共共12项项2土地集约经营程度(土地集约经营程度(B)共共11项项3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土地利用综合效益(C)共共7项项10技能教育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的内容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的内容A.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土地开发利用程度B.土地集约经营程度土地集约经营程度C.土地利用效益土地利用效益(A1)土地垦殖率()(B1)单位耕地功率数(C1)单位播种面积(A2)土地利用率()(B2)耕地灌溉率()(C2)粮食耕地年单产(A3)土地农业利用率()(B3)单位耕地化肥施 用量(C3)单位耕地面积产值(A4)土地建设利用率()(B4)单位耕地耗电度数(C4)单位农用地总产值(A5)耕地复种指数()(B5)单位耕地用工量(C5)单位建设用地总产值(A6)草原载畜量(B6)单位土地资金集 约度(C6)单位土地净产值(A7)水面利用率()(B7)土地利用投入产 出比(C7)单位土地纯收入11技能教育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的内容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的内容 在逐项计算上述各项指标的基础上,应对规划区土地在逐项计算上述各项指标的基础上,应对规划区土地利用现状进行综合评价,或对于不同规划区域土地利用现利用现状进行综合评价,或对于不同规划区域土地利用现状水平进行评价排序,为此必须解决状水平进行评价排序,为此必须解决不同量纲评价指标不同量纲评价指标的的处理问题。

处理问题评价系数法是借助评价系数法是借助评价系数评价系数把不同量纲的指标化为把不同量纲的指标化为无量无量纲系数纲系数,经过,经过系数加和系数加和得出得出总评价系数总评价系数从而比较优劣从而比较优劣通过评价综合评定规划区域或单位的土地利用水平,及通过评价综合评定规划区域或单位的土地利用水平,及其在所在地区内的地位,指出土地利用上的薄弱环节,明其在所在地区内的地位,指出土地利用上的薄弱环节,明确未来土地利用有待提高和完善的方向确未来土地利用有待提高和完善的方向12技能教育第二节第二节 土地利用规划后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后评价一一、规划后评价的含义和作用、规划后评价的含义和作用二、规划后评价的特性和原则二、规划后评价的特性和原则三、规划后评价的内容和方法三、规划后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13技能教育一、规划后评价的含义和作用一、规划后评价的含义和作用 规划规划后评价后评价是指在规划实施一般时间或规划结束后,对规划的目标、效益、影响和守法等情况所进行的系统的、客观的总结和分析通过对规划活动实践的总结分析 明确规划预定目标的执行或完成情况 主要的效益指标完成情况 规划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 规划执行中的守法情况等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包括:14技能教育一、规划后评价的含义和作用一、规划后评价的含义和作用 规划规划后评价后评价是指在规划实施一般时间或规划结束后,对规划的目标、效益、影响和守法等情况所进行的系统的、客观的总结和分析。

作用作用:通过分析评价,找出规划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分析规划成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通过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为未来新规划的决策和提高新规划的科学性提出建议,从而提高规划的合理性、有效性、科学性和预见性,全面贯彻土地利用规划的意图15技能教育二、规划后评价的特性和原则二、规划后评价的特性和原则 (一)特性:(一)特性:保证公正性和独立性,避免完全的自我评价保证公正性和独立性,避免完全的自我评价独立性独立性基于事实的分析,取决于资料信息的可靠性和评价方法基于事实的分析,取决于资料信息的可靠性和评价方法的适用性的适用性可信性可信性要求评价者认真负责,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建议要求评价者认真负责,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建议建设性建设性引起公众的关注,起到监督作用,或要向社会公布后评引起公众的关注,起到监督作用,或要向社会公布后评价报告价报告透明性透明性评价评价结果要及时反馈到决策部门,作为新规划制定和评结果要及时反馈到决策部门,作为新规划制定和评价基础,以及时调整规划,这是规划后评价价基础,以及时调整规划,这是规划后评价最终目标最终目标反馈性反馈性16技能教育二、规划后评价的特性和原则二、规划后评价的特性和原则 (二)原则:(二)原则:真实性原则真实性原则合理性原则合理性原则民主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历史性原则历史性原则效率性原则效率性原则规划后评价之原则17技能教育三、规划后评价的内容和方法三、规划后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一)(一)后评价内容后评价内容 一般来讲一般来讲,规划后评价的内容包括,规划后评价的内容包括目标评价目标评价、效益评效益评价价、影响评价影响评价和和守法评价守法评价4项内容。

项内容1、目标评价、目标评价 是指是指规划完成以后规划目标的完成情况可用一规划完成以后规划目标的完成情况可用一个总指标来反映目标的完成情况,即:个总指标来反映目标的完成情况,即:规划规划完成程度(完成程度(D)实际完成数规划规定数)实际完成数规划规定数 DD1,说明规划目标已得到完全实现;,说明规划目标已得到完全实现;DD1,说明规划目标尚未实现,要分析此种情况,说明规划目标尚未实现,要分析此种情况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18技能教育三、规划后评价的内容和方法三、规划后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一)(一)后评价内容后评价内容 2、效益评价、效益评价 指指规划的产出和规划的投入之比规划的产出和规划的投入之比可以从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规划的效益,如侧重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规划的效益,如侧重从规划的产出规划的产出方面来看规划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说明规方面来看规划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说明规划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或侧重从划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或侧重从投入的角度投入的角度来看为来看为达到规划目标所付出的代价和费用,分析投入的结构达到规划目标所付出的代价和费用,分析投入的结构、合理性和节约途径。

合理性和节约途径19技能教育三、规划后评价的内容和方法三、规划后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一)(一)后评价内容后评价内容 3、影响评价、影响评价 影响影响评价应从评价应从宏观宏观和和微观微观两个层次进行分析两个层次进行分析 宏观层面宏观层面:是研究土地利用是研究土地利用对整个经济社会的影响对整个经济社会的影响,包括,包括环境、收入、就业、地区发展等;环境、收入、就业、地区发展等;微观层面微观层面:是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是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互相影响互相影响,因为土地利,因为土地利用系统是相互联系的多个土地利用类型的有机整体,任何一用系统是相互联系的多个土地利用类型的有机整体,任何一种土地用途都离不开另一种土地用途,以研究各类土地利用种土地用途都离不开另一种土地用途,以研究各类土地利用类型之间动态变化情况类型之间动态变化情况20技能教育三、规划后评价的内容和方法三、规划后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一)(一)后评价内容后评价内容 4、守法评价、守法评价 守法守法评价是指规划执行者评价是指规划执行者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条例的情况在规划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记录是否出现多占少用、早征实施过程中记录是否出现多占少用、早征晚用、征而不用等违法现象和次数,以及其处理情况晚用、征而不用等违法现象和次数,以及其处理情况及其效果的说明。

及其效果的说明21技能教育三、规划后评价的内容和方法三、规划后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二)(二)后评价方法后评价方法 规划规划后总评价是指在分别进行目标、效益、影响后总评价是指在分别进行目标、效益、影响和守法评价之后,对规划实施过程进行总体评价可和守法评价之后,对规划实施过程进行总体评价可将分类评价评定等级乘以其相应权重得到综合评分,将分类评价评定等级乘以其相应权重得到综合评分,据此评定规划后评价总体等级据此评定规划后评价总体等级常用的规划后评价常用的规划后评价方法有方法有定性评价法定性评价法、定量定量评价法评价法、对比评价法对比评价法和和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22技能教育实例实例:从从化市土地利用化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总体规划 (1997-20101997-2010年)年)23技能教育实例实例:从从化市土地利用化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总体规划 (1997-20101997-2010年)年)1农业用地(耕地、园地、林地、水面)农业用地(耕地、园地、林地、水面)现状:现状: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和水面等地类,面积共180420.1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0.96%,其中以林地所占比例最大规划:规划:规划到2000年和2010年全市农业用地面积分别为180779.46公顷和180656.46公顷,各占土地总面积的91.14和90.08%。

规划期末与1996年相比,共增加236.7公顷24技能教育实例实例:从从化市土地利用化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总体规划 (1997-20101997-2010年)年)2建设用地(城乡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建设用地(城乡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利水工用地)水利水工用地)现状:现状:包括城乡居民点及工矿、旅游、交通和水利水工等用地,面积共11934.1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02%规划:规划:规划到2000年和2010年,全市规划建设用地分别为12102.00公顷和12340.00公顷,规划期间共增加405.81公顷25技能教育实例实例:从从化市土地利用化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总体规划 (1997-20101997-2010年)年)3未利用地未利用地 现状:现状:面积共5987.08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3.02%其中可利用的荒山荒地4665.33公顷,占未利用地的77.92%,其他为裸地、田坎和难利用地规划:规划:到2010年,全市未利用地中的部分可利用荒山荒地将被开发利用,未利用地面积将减为5345.00公顷,比1996年减少642.08公顷开发利用荒山荒地,主要用于造林、种果、垦植,部分用于非农建设。

26技能教育实例实例:从从化市土地利用化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总体规划 (1997-20101997-2010年)年)本市各业用地调整的本市各业用地调整的原则原则:1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依法切实保护好基本农田保护区,稳定耕地面积;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增加新耕地弥补建设占用,做到耕地总量略有增加2以供给引导制约需求,统筹安排各业用地保障必要的、合理的建设用地,特别是交通、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和骨干工企业用地,严格控制城镇用地规模无限制扩展本市各业用地调整的本市各业用地调整的原则原则:3兼顾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土地利用不能只考虑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必须考虑“三大效益”的协调统一4土地“开源”与“节流”并举,积极开发土地潜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益27技能教育结论结论:一般规划实施后的效果与存在问题:一般规划实施后的效果与存在问题 根据国土资源部和广东省国土资源厅的相关要求,通过“查清新增建设用地总量与社会经济目标对照检查”、“查清闲置低效用地与节约用地挖潜目标对照检查”、“查清耕地和基本农田与规划保护目标对照检查”、“查清违法用地数量与处理要求对照检查”等“四查清、四对照”的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上轮规划实施效果与存在问题,其中,实施效果为:28技能教育结论结论:一般规划实施后的效果:一般规划实施后的效果(1)树立了规划的权威,土地利用管理力度得到加强;(2)有效保障了社会经济发展用地需求;(3)提高了土地集约利用水平;(4)有效保护了耕地和基本农田;(5)优化了生态环境,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29技能教育(1)规划编制方法中控制指标不够全面?思考:一般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思考:一般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5)土地利用规划的公众参与机制有待完善?(4)生态先行意识不足,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需进一步协调?(3)规划的规范性需要技术支持,规划编制过程中缺乏多部门之间的协调?(2)规划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有待提高完善?30技能教育31技能教育。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