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2小学语文《点拨》提纲(3-6年级)

hao****an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53.51KB
约15页
文档ID:159521708
2012小学语文《点拨》提纲(3-6年级)_第1页
1/15

2012年小学语文《点拨》提纲(3—6年级)板块目录 课文理解感悟一、核心问题导读……………………… 8二、主要内容…………………………… 8三、课文结构…………………………… 8四、课文品读…………………………… 8五、整体感悟…………………………… 9另眼看问题六、从课文学写作……………………… 91.本课写作技法2.写作技法学以致用好词佳句课后提升训练一、基础演练………………………… 10二、课内阅读/课外阅读…………… 11现代文自读课和现代诗歌体例……12文言文和古代诗歌体例…………… 13口语交际·习作…………………… 14参考答案及点拨 ……………………14生字写作形式示例……………………15第一组 (单元)第1课 ΧΧΧ从小读国学………………………… 4基础知识梳理一、与作者握手………………………… 4ΧΧΧ重要作品二、课文背景/人物简介/相关资料…… 5三、本课生字…………………………… 51.我会写2.我会认3.形近易混字4.同音字5.多音字四、本课词语…………………………… 71.重点掌握词语四字成语2.一般词语词语类型3.近义词近义词辨析4.反义词总体说明一、本书特色(一)各学段侧重点1.低段:注重字、词。

分类归纳积累,提供技巧方法,方法突出实用2.中高段:打牢基础的同时特别注重阅读和写作能力提升提供助读的相关资料、打造课文品析的质量、注重课外阅读题的设题质量、“从课文学写作”板块的精心设计二)各学段共同特色1.紧扣课文,抓准讲解点围绕教参和课后习题中的重点讲解,突出了学习方向2.层次清晰、语言精炼杜绝啰嗦,用精炼的语言讲透彻3.突出技巧、方法豆点说说”等记字方法、辨析易错的方法等务必精心写作,点拨做题方法务必实用4.习题质量高习题突出了本书讲练结合的思想,必须针对讲解的重点设置,注重题目质量5.国学拓展渗透设置“从小读国学”板块,从小熏陶国学,增加积累,可以提升本书品质一定要选择适合本年级阅读的内容二、写作要求1.讲解点选取(1)“教参中”要求掌握的字、词语、句子、内容理解、中心思想、写作技法等内容必须全部讲到,不得缺漏但不可照搬教参中的内容此条作为绩效重点考核项目2)“教材课后题”中涉及到的字、词语、句子、内容理解、重要技法等适合在各板块中讲解的要全部讲到但不能照搬课后题此条作为绩效重点考核项目3)对重点常考的知识和学生难理解的知识要讲全讲透,有必要拓展的适度拓展4)对于只需要直接记忆的和学生能够自行掌握的知识,只要讲到即可,不要拓展。

5)各课讲解的内容不能重复2.语言风格(1)语言必须符合本学段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语言特点坚决杜绝说教和命令式的语言,要用轻快、活泼、能激发孩子学习和探究兴趣的语言2)点拨的语言要浅显、带有启发式、富有逻辑性,不可硬生生直接给出答案或解释3)练习部分的小标题名称要与年级特点相符三、四年级要亲切、易懂,五、六年级要直白、明确 3.选材要求(1)与学生生活相结合,将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事件融入本书中这一点可以在造句、写话等方面体现2)引用的资料必须丰富,多查找名师课件或说课稿等切忌只从少量资料中大量复制引用,全书引用的资料来源不得少于8种3)不得引用《教材全解》《黄冈小状元课文详解》《小学创新一点通》《英才教程》等内容,这将严重影响本书的品牌形象,如有此现象公司会以稿件不合格处理,严重的将退稿!(4)图片要求:图片必须清晰;电子稿选取的图片大小要在60Kb以上,单独建一个文件夹保存 4.页码要求成书控制在大32开180-200页(含答案)手写稿按照下发的大稿纸本写作,完成后页码控制在180-200页(含答案);电子稿按照下发的电子模板写作,完成后页码控制在230~260页(含答案),必须保证错误率在要求范围内,并附一份打印稿。

有些电脑不方便操作的内容,如复印下来的纸质资料等可誊写或粘贴在打印稿上,电子稿上相应位置须留空粘贴资料时一定要留够与资料字数大致相同的版面,即空出相应的电子稿稿纸和手写稿稿纸的版面,不要怕浪费稿纸5.特别强调(1)请作者严格按提纲要求写作,不得丢掉、擅自修改板块在写作过程中若遇到所写版本根据本提纲难以写作的情况请先与荣德公司联系,并提出如何修改的建议,得到公司的书面确认之后再进行写作2)提纲标“”的为本书特色部分或重点部分,要倾尽全力写好,这将作为稿件是否被评为优秀的审查重点,优秀稿件稿酬从优预祝各位作者写作顺利!联系人:杨明甲 :010-67229682/ E-mail:rd_yuangao2009@提纲正文板块名称第一组(单元)第1课 ΧΧΧ从小读国学基础知识梳理一、与作者握手ΧΧΧ重要作品 二、课文背景/人物简介/相关资料三、本课生字1.我会写提示:造句不能太长或太短,一定要贴近学生生活,适合本年级学生理解和借鉴提示:“豆点提醒”一定要找准字最容易犯错的具体方面指出的问题必须具体全书写作的方面不能单一2.我会认3.形近易混字4.同音字5.多音字四、本课词语1.重点掌握词语成语:2.一般词语词语类型3.近义词近义词辨析4.反义词课文理解感悟一、核心问题导读二、主要内容三、课文结构四、课文品读提示:讲解时坚决杜绝:1.讲解点随意,讲解价值不大;2.语言啰嗦,抓不到要点;3.讲解内容重复,无整体把握;4.语言不精彩。

五、整体感悟1.……2. ……3. ……n.另眼看问题六、从课文学写作1.本课写作技法2.写作技法学以致用好词佳句课后提升训练一、基础演练提示:1.切忌不分重点和考查不全;2.题型不能单一二、课内阅读/课外阅读写作要求1.选材:(1)选取国学经典中的弟子规、三字经、古诗词、成语故事、典故、论语、孟子中的名句等内容2)必须与本课内容相关3)所选内容不能过难,一定要适合本年级学生接受 2.写法:(1)弟子规或三字经选取一句话,翻译并点明其中的道理2)古诗词选取适合本年级学生阅读的完整的一首,注释、翻译3)成语故事和典故写成精炼的现代文,要与本课密切相关,语言通俗、简洁、生动3.以上各项选其中一项写作即可,各课均匀分布4.讲读课写此板块;自读课及现代诗歌不写此板块 1.只针对著名作家写此板块。

2.内容:(1)列出作家姓名、生卒年,简练介绍主要身份、主要地位和影响2)如果作家逝世后有新的评价,把最新的评价加入3)单独列一行介绍其重要作品,只介绍代表作品即可3.要求:(1)一定要对相关资料进行删减修改;(2)不要涉及求学经历、个人履历、担任职务、作品获奖等学生不需要掌握的内容;(3)语言要明白精炼,适合小学生阅读4.在需要学生背记的内容下加下划线5.提供1幅作者肖像,图必须清晰6.字数:100字—150字,特别著名的作家200字1.要求(1)只讲读课写;自读课及现代诗歌不写此板块2)从左栏三个标题中选一项写作;(3)必须对理解课文有帮助;(4)所选资料必须改写,使之通俗易懂,适合小学生阅读,杜绝枯燥乏味和过于学术化2.各项目(见写例P1页)(1)课文背景:简单介绍写作背景,可以写当时的社会背景也可以写作者的创作缘起2)人物介绍:介绍课文中重要人物、著名人物除作者外)(3)相关资料:介绍课文涉及的重要常识、文化知识、科学知识3.如果本课没有需要特别介绍的内容,则不写4.字数:150字以内1.列出本课所有要求会写的字,并讲解2.讲解的项目有:(1)在表格中写注音、音序、部首、笔画、结构;(2)在表格外写字义、组词、造句,笔顺特别易错的字写笔顺,笔画较多的字不用每笔都呈现,重点呈现易错部分的笔顺。

见公司提供的易错笔顺划分);(3)单独设文本框写“豆点提醒”,指出该字易错之处;(见公司提供的易错字划分,形式见P2页写例) (4)形近易混字组词:①在讲解的最下面写形近字组词;②其中最重要、最常用、最易混淆的2—3个生字的形近易混字放在后面“形近易混字”中写,这里不写3.各项要求:(1)字义:①要求写本年级应该掌握的字义;②把本课义放在为第一项;③只写最重要的义项,不能不加取舍地罗列字典中的义项;④不能写生僻少用的义项2)组词:①针对给出的各项字义逐一组词;②将本课出现的词语放在最前面;③每项字义组2—4个词语,能组成四字成语的必须要有四字成语有四字成语的比例全书不得低于40%,四字成语不能生僻难懂④词语里不能出现生字;四字成语中如果出现生字,要在生字后用括号注音3)造句:①运用词语的本课含义造句;②内容、难度、长短必须适合本年级学生理解和借鉴;③句子本身必须规范、生动、丰满、新颖,合情合理,没有语病,语言优美;④在句子中该词语下面加下划线4)豆点提醒:①针对不同字的易错方面,指出易错的具体内容;②类型:易记错的部首、易写错的某一笔画、易犯的书写错误等,写其中的一项即可;(形式见P2页写例)③易错点是否抓得准确是审查重点;④“豆点提醒”选写,该指出的一定要指出,没有的不要牵强凑数,全书此板块写作比例不低于50%;⑤语言力求简洁亲切。

(5)形近字组词:①列出2—3个形近字;②每个形近字组2个词语;③所组词语中的生字必须是学过的生字 1.列出本课要求会认的字并讲解项目有:注音、结构、笔画、部首、字义、组词2.用表格的形式写1.内容:(1)列举本课最重要、最常用、最易混淆的形近字(在“我会写”板块中不写“形近字组词”的字),将本课生字放上面,形近字放下面;(2)所选形近字必须是学过的;(3)分别注音并组2—3个词语2.教你一招:(1)指出辨别本组形近字的方法,从读音、字形、意思、用法方面区别;(2)每组形近字写1则3.数量:每课2—3组,每组2—4字4.只有讲读课写此板块,自读课和现代诗歌不写5.全书不能重复1.总结本课同音易混字,分别组1—2个词语2.每课写2—4组3.全书不能重复总结本课最重要的多音字2—6个,注音并分别组2个词语 1.选词:所选的词语必须是教参上要求掌握的重点词语(如果教参中无具体规定,根据课文情况选重点词语),特别是包含生字的词语,按在课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写作2.内容:(1)解释词语的通用含义,并指出是否是本课含义;(2)如果本课没有用通用义,指出本课含义;(3)重点的难理解的词语加造句,在此词语下加下划线。

3.语言:力求简练解释本课成语并造句简单解释课文中其他难理解的词语讲读课有则写,自读课和现代诗歌不写1.对于“本课词语”中有特点的词语类型(如:ABB式、AABB式、ABCC式、AABC式、ABAC等),写作此板块不限于以上所列的类型,可以根据课文特点选取2. 列出词语,指出词语所属类型,再列举2—5个同类型词语,词语不能太生僻,各课列出的词语不能重复3.全书不低于60%的课文写此板块1.内容:(1)列出本课词语的近义词;(2)如果有多个,可以列举出1—3个近义词;(3)将意思最接近的词语放在最前面,其他的放在括号中2.排列顺序:本课词语在前,近义词在后3.数量:每课写4—6组4.全书不能重复1.近义词辨析:(1)在近义词最后选最容易混淆的1—2组近义词进行辨析;(2)讲解两个词的相同点、不同点并分别造句;造句时在这对近义词下加下划线3)只有讲读课写“近义词辨析”,自读课和现代诗歌不写2.全书不能重复1.内容:(1)逐对列举本课反义词,本课词语在前,反义词在后;(2)用同一对反义词造句所造的句子必须规范,必须最利于营造这对反义词强烈的对比效果2.必须是确定的反义词,不能牵强3.在句子中这对反义词下加下划线。

4.每课写3—4对,全书各课不能重复1.内容:结合课文设置问题,从正面提醒学生理解课文的关键点,也就是预习指导问题2.要求:(1)请结合教学实际设置问题,不要太难2)围绕教参要求的核心点换角度、换说法组织语言设置问题3.数量:2-3个问题,个别篇幅较长的课文可设置2-4个问题4.只有讲读课写此板块,自读课和现代诗歌不写此板块用精炼的语言总结本课内容及主旨1.写课文结构图,形式多样2.必须能从整体上呈现思路脉络切忌写成段落划分表必须抓住本课核心点,围绕教参和课后习题重点讲解1.左栏:(1)内容①原文;②部分划分及部分大意;③给自然段加“段解”,“段解”概括大意,在全文结构上作用特殊的段落指明作用只有一两句话的意思简单的自然段不加“段解”2)要求①原文中给每个自然段标圈形序号;②标明“部分”和“段解”包含的自然段序号;③将生字和多音字在原字后面用括号注音;④在需要讲解的句子后用“[1]”的形式加上角标2.右栏: (1)讲解加上角标的课文重要句子、句子中重要词语;(2)对应左栏课文原句的上角标加序号3)讲精彩句、难理解句、深意句或有特殊性质的句子4)句子类型(在讲解时指明是哪种类型的句子):①中心句、文眼句; ②总结句;③过渡句; ④深意句;⑤议论抒情句 ⑥含蓄句;⑦修辞句; ⑧结构特殊句等。

3.要求:(1)讲解点必须准确、讲解透彻;(2)语言必须精炼;(3)坚决杜绝啰嗦、重复和不分重点4.讲解点选取:(1)讲解点围绕“教参”要求的重点和“课后习题”中的重点选取,必须将“教参”中涉及的句子和重要词语全部讲到,将“课后习题”中训练的句子和重要词语全部讲到2)必须围绕本文的中心和技法核心选择杜绝随意选取讲解点、讲解点价值不大,杜绝讲解内容模糊啰嗦或无定论3)讲解语言不能照抄“教参”,要提炼润色,意思一致即可,要对教参中的讲解点讲得更深入更透彻4)除“教参”和“教材习题”中涉及的讲解点外,围绕本课核心知识,挖据更有价值的讲解点,要求每课至少1—2点,注意一定要有价值1.内容:(1)从课文整体看需要深入探究的问题;(2)需要从整体上感悟、归纳的内容和手法;(3)设问题,用精炼的语言讲解2.问题选取:(1)针对本课核心知识设问题;(2)“教参”要求重点理解的问题;(3)教材“课后习题”中要求掌握的重点问题;(4)设问时与“核心问题导读”相呼应3.数量:(1)3、4年级讲读课每课设2—3个问题2)5、6年级讲读课每课设2—4 个问题4.只有讲读课写此板块,自读课和诗歌不写此板块 1.从另一个独特的角度反思课文内容,设置问题,深化对课文的理解,作为“整体感悟”的最后一个问题。

包括:(1)挖掘理解的空白点;(2)可能有不同观点的分歧点;(3)找到理解课文的新奇点等2.精炼讲解,言之成理,有启发意义3.讲读课有此类问题则讲,全书讲读课写“另眼看问题”的比例不少于30%自读课和现代诗歌不写此板块讲读课写此板块,自读课和现代诗歌不写1.内容:列出本课最重要、最值得借鉴的1项写作技法,简单说明并例阐释2.要求: (1)所列技法不能过于难,必须适合学生理解和借鉴;(2)必须是本课重要的技法1.针对以上所列技法设1道小练笔题,题目要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有话可写2.在全书最后的答案中给出思路点拨1.来源:总结本课中最精彩的妙语佳句2.要求:(1)好词一定选最有表现力的;(2)佳句一定是本学段易于接受、适合模仿的;(3)与以上介绍的技法相关,便于写作借鉴3.数量:(1)好词:6—10个 (2)佳句2—4句1.内容:本课中的字、词、句训练2.要求:(1)字词题针对前面“三、本课生字”“四、本课词语”中的重点设题,必须将重点知识覆盖全①必须把本课要求会写的字100%覆盖;②会认的字在题目中穿插考查;③“教参”和“课后习题”列出的词语必须100%设题考查;④训练句子的题将“变换句式、修改病句、仿写句子、缩写句子、扩写句子、改写句子、句子排序、句子修辞、给句子加标点、给句子选择关联词、按要求造句、必背精彩句内容填空或理解填空”等考查句子的题型在各课中均匀设置,保证全书考查题型全面。

2)针对性:必须训练本课知识,突出考查重点知识3)题型丰富①考查词语和句子的题型不能单一;②各课不同题型穿插设置4)同一课不能重复考查同一知识点5)题干要求:①表述必须明确,题目要求具体;②3—6年级标题不能太花哨6)题量:每课4—6道题7)题目排列的顺序是“字音、字形、词语、句子”1.选文(1)重要经典课文:节选课文重要语段设问题训练2)普通课文:选课外文章设题训练要求:①选文必须与课文在主题、题材、体裁方面有相关性;②文章要新;③3、4年级:以叙事性文章和描写人、物的文章为主 出题时考查点主要围绕有顺序地观察事物、分段、概括段意、体味情感等④5、6年级:以叙事性文章、说明性文章和描写人、物、事的文章为主 还可选择一些较前沿的浅易科技说明文⑤课外文段字数: 3年级:250—300字;4年级:300—400字;5、6年级500—600字2.题目(1)题量:4—5道小题2)要求:①必须针对阅读能力设置,不能脱离阅读纯练基础;②要侧重于本学段阅读训练的重点;③不能与“基础演练“部分考查点重复;④题目按字、词、句、段、篇的顺序设置⑤题干要求必须具体,且不可笼统模糊,使回答无从下笔。

3.讲读课设此板块;自读课和现代诗歌不写此板块现代文自读课和现代诗歌体例 [说明:各板块要求见讲读课]第一组 第1课 ΧΧΧ基础知识梳理一、与作者握手ΧΧΧ二、本课生字1.我会写2.我会认3.同音字4.形近字三、本课词语重点掌握词语成语近义词反义词课文理解感悟一、主要内容二、课文结构三、课文品读课后提升训练基础演练文言文和古代诗歌体例[说明:未写说明的板块要求见讲读课]第一组 第1课 ΧΧΧ从小学国学基础知识梳理一、与作者握手ΧΧΧ二、课文背景/人物简介/相关资料三、本课生字1.我会写(不组词)2.我会认(不组词)课文理解感悟一、主要内容二、课文结构三、课文品读 [写作说明]1.左栏:(1)为原文和译文,上下对译,直译;(2)在原文中需要注释的词语后加圈形上角标,段落下注释并给生字注音;(3)在要讲解的句子后用“[1]”的形式加上角标;(4)不写“段落划分”和“段解”2.右栏:(1)针对左栏标序号的讲解点讲解;(2)讲解时对应讲解点加序号四、整体感悟 [写作说明] 设1个问题;其他要求见现代文。

课后提升训练 [写作说明]文言文1.内容:(1)本课重点字字音、字形、词语; (2)本课重要句子填空;(3)本课重要词语意思的理解; (4)本课主要内容理解感悟2.题量:针对以上(1)—(3)项设4道题;针对第(4)项设1道题古代诗歌古代诗歌“课后提升训练”从字音、字形、词语、重要内容填空或理解性填空、课外诗歌阅读方面设题课外诗歌阅读选取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诗歌或同一作者的诗歌,内容要适合本年级学生理解,诗歌下对难理解的词语加注释、生字注音每首诗歌设3—4道小题,分别从解释词语、解释句子、理解句子内容、诗歌的中心思想等方面设题………………………………… 各课均按以上形式写作 ……………………………………单元语文知识积累、口语交际、习作部分(说明另附)参考答案及点拨第一组(单元) 第1课 ΧΧΧ1.写答案的板块:(1)“从课文学写作”板块的“技法运用”给出思路点拨;(2)“课后提升训练”板块的习题给出答案,必须点拨的题目写点拨2.写作要求:(1)所有习题必须全部给出答案,尤其是开放性试题;(2)练笔类题目只写写作思路,不必给出示例;(3)简单的基础题不写“点拨”内容,综合应用类和拔高类习题必须写“点拨;(4)全书点拨率在20%左右。

3.放置要求:(1)此部分成书按顺序置于书后,单独成册;(2)若用电子稿写作,请作者单独建一文档集中写作;(3)若用手写稿写作,请另拿一稿纸本集中写作4.关于点拨:点拨是本书之特色和精华,是本书有别于其他书的最重要方面,请务必将这部分内容写好1)写作方面:思路分析、各选项讲解、解题技巧、规律小结等2)要求:①必须精彩,总结精华;②必须透彻,讲全,讲明白;③必须精炼,不能啰嗦;④必须有启发性 说明:示例仅供形式参考,具体写作要求见提纲生字写作形式示例(3--6年级)一、本课生字1.我会写 wèi音序:W部首:一或木笔画:5结构:独体未字义:①没,跟“已” 相对组词:①未婚 前所未有 ②未必 未知造句:科学家预测,未来普通人进行太空旅行将成为可能形近字组词:末(末日 末路) 禾(禾苗 )豆点说说:小朋友,“辶”由三笔组成,要注意呦!zhuī音序: Z追部首:辶笔画:9结构:半包围字义:①跟在后面赶前面的②查究寻 求③回顾过去组词:①追赶 追兵 ②追查 追问 ③追忆 追述造句:我们奋力追赶,终于在山脚下赶上了同学们 形近字组词:造(制造 创造) 近(靠近 接近)diàn音序: D店 部首:广笔画:8结构:半包围字义:①较小的旅馆。

本文义②出售商品的铺子组词:①客店 旅店 ②商店 店铺 书店造句:旅店热情周到的服务让往来顾客很满意 形近字组词:庆(庆祝 欢庆) 庙(寺庙 庙宇)豆点说说:“菜”字中间是“爫”,可要注意 呦! cài音序:C菜部首:艹笔画:11结构:上下笔画: 字义:①蔬菜的总称②经过烹调的蔬菜、蛋、肉类等组词:①菜园 青菜 ②川菜 饭菜 造句:我家附近市场上的蔬菜不但新鲜,而且品种丰富 形近字组词:采(采药 采蜜) 莱(莱茵河)疏2.我会认 shū笔画:11部首:结构:左右字义:①稀,本文义②关系不密切,不亲近组词:①稀疏 疏密不匀②疏远③疏忽大意哦ò笔画:10部首:口结构:左右字义: 叹词,用在句子前头,表示领会或明白罐guàn笔画:23部首:缶结构:左右字义:用陶瓷、玻璃、金属等制成的盛东西的容器组词: 瓦罐 茶叶罐 罐子。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