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1、过程: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叫光合作用复习目标】:1. 扎实掌握植物蒸腾、光合、呼吸作用的相关基础知识2. 熟练运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提升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的能力重难点)3.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运用相关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并举例说出其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重难点)【使用说明及方法指导】1、 依据“复习目标”通读教材P112-131,结合第一轮复习要点,编出知识网,注意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2、 依据【要点导航】所列内容,强化对本专题重要基础知识的再次落实和理解运用,再一次回扣课本独立思考完成学 案上的【探究案】,疑难问题或不能解决的用红色笔标记,在课堂上认真学习既要落实好基础知识又要总结方法规律复习案【自主复习我最棒,编出我的知识网】:阅读七上课本P112-131的内容,以自己最喜欢的方式简单编出本专题的知识网温馨提示:知识网突出标题和重点内容,形式可多样)2、 反应式: 光能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叶绿体3、 光合作用的实质:;物质转化方面:把简单的无机物转化成复杂的有机物。
1能量转化方面:把光能转变成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4、 光合作用的意义①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将能量储存在有机物中;② 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大气中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平衡③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生存、繁衍、发展的保障5、 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及影响因素6、 有关光合作用的三个经典实验:(原理、操作步骤、现象、结论)①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②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③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吗?知识点三:呼吸作用1、 过程:生物体细胞利用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 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2、 反应式: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 二氧化碳+水+能量3、 有关呼吸作用的三个经典实验:(原理、操作步骤、现象、结论)①种子在萌发过程中释放能量 ②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③呼吸作用需要吸收氧气4、 意义: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知识点四: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联系和区别[要点导航] 箱辆尽知识点一:蒸腾作用的场所和意义、影响因素 嘛舞瑾,1、 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一叶 容&我气体进出叶片的窗口:气孔,气孔由保卫细胞构成。
气孔的分布特另球*V莒缨科唐冷匚 点:一般来说下表皮气孔多于上表皮气孔 ~2、 蒸腾作用的意义是:促进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促进水分「 和无机盐从根部输送到茎、叶等器官,还能使植物体有效的散热提 :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3、影响因素: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和空气流通状况等知识点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区 别部位只能在含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在所有的活细胞中(有线粒体)都能进 行条件在光下才能进行有无光都要进行原料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产物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转换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联 系如果没有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呼吸作用将无法进行因为呼吸作用所分解的有机物正是光合作用的 产物,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正是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如果没有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也无 法进行因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候,原料的吸收和产物的运输所需要的能量,正是呼吸作用释放出 来的两者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W浴安探究案•探究点一:光合作用探究实验是初中生物最重要的实验之一,是每年的中考重点,必须掌握它的原理、步骤、现 象与结论那么请同学们结合设计探究实验时的经验,设计实验验证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写出实验步骤】【针对练习】把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放在阳光下,以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某种 原料。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 该实验探究的光合作用的原料 2) 在实验中使用石灰水的目的是 3) 进行实验之前需要把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 4) 本实验的对照实验5) 如果利用本植株来验证植物的叶片是植物蒸腾失水的主要部位,请写出你的设计方案: •探究点二:冬春季节,农民利用日光塑料大棚种植瓜果或蔬菜,既能增加产量,又可获得反季节果蔬,这是农 民快速致富的有效途径如果你是菜农,你会如何科学合理地控制大棚中植物生长的各种环境因素,使植物体内有机物的 积累最大化呢?【针对练习】寿光是举世闻名的“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验证大棚蔬菜的生理活动,将A装置(内 装籽粒饱满的辣椒种子)和B装置(辣椒幼苗)用透明玻璃管连接,请据图回答:(1) 向A装置中加适量的水,一段时间后,B装置中幼苗的光合作用将,其原因是 (2) 如果瓶子中种子的呼吸作用过于旺盛,致使玻璃罩内 气体的浓度过高,浓度过低,抑制了植物的,使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所需的能量减少,导致光合作用 (3) 如果要证明幼苗的呼吸作用,必须对B装置进行 处理4) 实验过程中,玻璃罩内壁上出现了大量水珠,请分析水珠主要来 自。
5) 到了晚上,农民常把塑料大棚掀开一小角,使冷空气进入以降低室温,这样做的原理是 【针对练习】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下面是某兴趣小组设 计的模拟生物圈“温室效应”的实验装置请回答:(1) A和B是一组对照实验,其中起对照作用的是2) 图中生态瓶内有河水、水草、小鱼、泥沙等成分,因此,生态瓶实质上就是一 个作为模拟“温室效应”的一组对照实验,两个生态瓶中各种成分的 量、大小等应尽量保持3) 实验一段时间后,如果B内的温度比A内的,则可证明“温室效 应”会导致气温上升4) 科学家发现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均浓度(单位ppm)从上世纪50年代的315ppm 升至本世纪初的370ppm你认为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生物】光合作用的研究历史植物合成有机物时需要什么?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什么?历史上许多学者的成果就为这些问题提供了答案1643年,荷兰科学家凡•海尔蒙特把一棵柳树种到一盆泥土里,只给柳树浇水,但五年后它还是长到了74千克海 尔蒙特认为树的生长只需要水现在众所周知,水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之一1773年,当英国科学家约瑟夫•普利斯特利把一只燃烧的蜡烛放在一个密封罐中时,火焰熄灭了。
然而当他把一棵 植物和蜡烛一起放到密封罐时,蜡烛就一直燃烧着普利斯特利认为植物把某些东西释放到空气中,这样就使得蜡烛能够 一直燃烧如今我们都知道,植物产生的是氧气,这是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1779年,荷兰科学家扬•英根豪斯把带叶的枝条放到水里阳光下,这些叶子产生氧气这些叶子在暗处并不产生气 泡英根豪斯认为植物需要阳光才能制造出氧气1986年,德国生物学家尤利乌斯•萨克斯用显微镜观察了活的叶肉细胞在观察时,他检测了细胞中的碳水化合物 萨克斯发现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合成碳水化合物1883年,恩格尔曼研究了不同颜色的光对绿藻光合作用的影响他发现被蓝光和红光照射的细胞光合作用速率最快 如今科学家们知道绿藻和其他植物中的叶绿素吸收了大部分蓝光和红光1948年,美国科学家梅尔文•卡尔文追踪了光合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中的碳素的变化,从而了解到光合作用中复杂的 化学反应探究点三:低碳,(low 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近几年,“低能耗、低污 染、低排放”的低碳经济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低碳理念也深入人心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 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地活动,是一项符合时代潮流的生活方式。
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作为中 学生的你能为“低碳生活”做些什么?说出来和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