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试卷A卷一、 情景默写 (共1题;共7分)1. (7分)古诗文积累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野望》) (2)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3)________,________;夕日欲颓,沉鳞竞跃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__吴均《与朱元思书》) (5)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6)寄情于物,是诗歌的重要表现形式,亦如曹操在《龟虽寿》“________,________”一句中,借老马抒写了他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豪情,展现了生命的存在的意义;刘桢在《赠从弟》“________,________一句中,借一问一答咏叹松柏之刚劲坚强、坚贞不屈,展现生命的高贵品格 (7)古往今来,每一个离家的诗人都有着自己的故乡情结请从崔颢的《黄鹤楼》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任选一句直接抒发诗人对故乡情感的诗歌,(须是连续的两句)默写下来,并具体分析诗人的情感 二、 名著阅读 (共1题;共8分)2. (8分)名著阅读 (1)品味画线句子共同的表达效果。
《刈草的孩子》夕阳把草原燃成通红了/刈草的孩子无声地刈草,/低着头,弯曲着身子,忙乱着手,/从这一边慢慢地移到那一边……草已遮没他小小的身子了——/在草丛里我们只看见:/一只盛草的竹篓,几堆草,/和在夕阳里闪着金光的镰刀……(《艾青诗选》)(2)理解意象“太阳”的含义 《向太阳》(节选)今天/太阳的炫目的光芒/把我们从绝望的睡眠里刺醒了/也从那遮掩着无限痛苦的迷雾里/刺醒了我们的城市和村庄/也从那隐蔽着无边忧郁的烟雾里/刺醒了我们的田野,河流和山峦(《艾青诗选》)(3)体味诗人在此诗句中的情感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四次咏叹: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艾青诗选》)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4分)3. (4分)某校八年级(3)班开展“读古诗长知识”列活动,请你参与 (1)下面是主持人张浩同学开场白中的一段文字,请你帮他修改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诗经》到《楚辞》从唐诗到宋词,我们读着隽永的诗句路走来中国诗歌里隐藏着中国人的文化基因,(A)诗词情结一直埋葬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底,每当这种诗情被拔动时,我们都有一种莫名的兴奋,我们(B)在诗词中寻找美 , ( )。
①(A)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②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正确的写法是“________”③请仿照(B)句,在括号里补写恰当的句子2)下面是活动中的两道题,请回答 ①根据下面的诗句,写出两个传统节日的名称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________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________②根据下面的诗句,写出两种植物的名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________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________(3)下列对一首七律颔联的补充,最恰当的一项是( )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 A . 去路远B . 独自归C . 归路远D . 去远路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3分)4. (18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
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看罢水,我再细观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寸寸地剁去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梁衡《壶口瀑布》)(1)试就选文写法上的一个显著特点及作用谈谈你的理解 (2)选文语言极富审美价值,试任选角度作简要赏析 5. (25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守拙弓长①有诗云“羁乌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其实,守拙并不是五柳先生的首创,老子曾说过大巧若拙陶潜以后,也有“文以拙进,道以拙成”“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讲的都是对守拙的推崇《艺经》有云“凡棋有善巧者,勿与之斗巧,但守我之拙,彼巧无所施”,此之为守拙。
守拙是古代围棋九等之末,因其棋力尚浅,对弈之时往往漏洞百出,谓之拙但其往往及时发现并修正错误,谓之守守拙”虽为棋品之下下品,但“守拙之道”却是宝贵的人生经验②守拙不失为一种明智的生活态度有了这样的人生定力,就能摆脱私欲的羁绊,视名利淡如水;就能战胜前行路上的困难,一步一个脚印,拾级而上、奋力攀登守拙不仅是一种品格,也是一种智慧,日日积累,久久为功,方见其真谛,享其果实③齐白石年过九旬,发现自己画功不如以前,便每天苦练描红,临摹历代名画经典儿子不解:“您早就盛名于世,怎么想起描红这般初级的东西?”旁人更是戏为“呆拙”描红乃初学者入门功课,是“小儿功”而这位书画名家,却临池不辍,焚膏继晷,从最基础的一笔一画,虔诚砥砺,法度严谨,回炉作业④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知道自己这辈子靠读书发达无望,遂“发愤教督诸子”,对长子曾国藩更是毫不松懈但是他的教育方法十分落后:只知道一味用蛮力他要求曾国藩,不读懂上一句,不读下一句不读完这本书,不摸下一本书不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绝不睡觉守拙”看起来慢,其实却是最有效的,因为这是扎扎实实的基本功,不留遗弊虽然曾国藩考秀才考了九年,但是一旦开窍之后,后面的路就越来越顺。
中了秀才的第二年,他就中了举人;又四年,高中进士而那些早早进了学的同学,后来却连举人也没出来一个所以曾国藩在《送郭筠仙子南归序》中说:“君子赴势甚钝,取道甚迂,得不苟成,业不苟名,艰难错迕,迟久而后进,铢而积,寸而累,及其成熟,则圣人之徒也⑤武林道语“入门先站三年桩”,桩基功底不牢,终生仅能花拳绣腿干事创业,唯有务实归真,沉稳内敛,才能成功如果心浮气躁,急于求成,到头来只能“山河依旧”车著明在瞬息万变的数据王国里,是火箭腾飞的护航者,扎根川西大凉山21年,潜心航天发射数据处理研究,托举70颗卫星奔向太空在曲折传奇的人生路上,他是不知疲倦的奔跑者,从一名中专生,自学考上大专、本科、研究生,成为火箭数据处理专家;从湘西贫穷的小山村跑到县城,再到省城,再甘愿跑到大凉山深处在平凡单调的生活中,他是抱朴守拙的苦行僧,他的《数学手册》用了28年,已泛黄脱页;他家的地板用了20年,已褪色开裂为了少年时的读书梦,他凌晨3点爬起来学习,困得睁不开眼睛,就把头扎到冷水里为了航天梦,他一次次向未知领域发起冲刺,实现了发射中心一次次零的突破⑥“一章三遍读,一句十回吟”,是读书求学之拙多少人正是用这样的笨功夫,实现了学养质的提升。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是干事创业之拙不下苦功、不打牢基础,就不可能采撷到成功的果实功成不必在我”,是为官从政之拙,唯有这样的胸襟和气度,才能获得人们心灵深处的掌声⑦不少人总是习惯于投机取巧,不想脚踏实地,不愿下笨功夫、用实劲,而是自觉不自觉地把人生寄希望于形形色色的机会,希望兔子撞到自己的树桩上实践中,有的喜欢抄近道,耍小聪明,见事有利可图便一窝蜂,听说有一本万利之事便趋之若鹜,其结果往往是弄巧成拙守拙之人不会截弯取直,更不会见机行事,而是遵循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躬行自明,身体力行”的笨办法与借助他人之力相比,固然稍显拙陋,但正如古人所推崇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实现个人学业的进步、事业的成功,必然需要善守读书求学之拙,干事创业之拙⑧世界上只有雄鹰和蜗牛能到达金字塔顶守拙,归根结底是要当老实人、做本分事,遵循客观规律,信守天地良心,以拙立身,以拙创业,以拙求进选自《做人与处世》2017年第6期)(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第①段中的画线句子引用陶渊明的诗,有什么作用? (3)简说文章第⑤段的论证思路 (4)请说说你对第⑦段画线句子的理解。
五、 对比阅读 (共1题;共16分)6. (16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②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下列选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醉翁”、“六一居士”都是欧阳修的号B . 《生查子•元夕》、《卖油翁》都是欧阳修的作品C .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D . 宋朝的欧阳修、苏洵、曾巩都位于 “唐宋八大家” 之列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3)选文中游人的“乐”指:________;太守的“乐”指:________ 六、 作文 (共1题;共5分)7. (5分)阅读下面一段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据《中国青年报》报道:甘肃省庆阳县师范学校学生李勇,小时候父亲就中风瘫痪,1995年3月母亲又因积劳成疾去世。
15岁的李勇在悲痛中一边操持家务,一边照顾父亲6月他考上了庆阳师范,要上学,父亲怎么办?15岁的李勇一咬牙,卖掉了家中仅有的200多斤玉米、400多斤糜子和一些黄豆,凑够了1000多元钱,背着父亲到学校报道在学校附近,他租了一间房子,又像往常一样,边照看父亲,边上学为了父亲,他没有在学校食堂吃饭,也没有住学校宿舍,每天一下课,他就匆忙赶回“家”,生火做饭,照料父亲……李勇“背起父亲上学”的事迹报道后,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中国青年报》以《孝心一片动天下》为题再次做了报道,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将李勇的事迹搬上了银幕看了这段材料,你从李勇身上看到了什么,有些什么感想?请你结合现实,以《我为孝心感动》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要求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真实地名和姓名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情景默写 (共1题;共7分)1-1、1-2、1-3、1-4、1-5、1-6、1-7、二、 名著阅读 (共1题;共8分)2-1、2-2、2-3、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4分)3-1、3-2、3-3、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3分)4-1、4-2、5-1、5-2、5-3、5-4、五、 对比阅读 (共1题;共16分)6-1、6-2、6-3、六、 作文 (共1题;共5分)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