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2012教材)初中八上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2分)1.(2006莱芜)很多人喜欢听宋祖英唱的民歌,只要听到广播播放她的歌声就能知道这是宋祖英唱的,他们是根据声音的_ ____来分辨的 2.我国古书《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其原因是 能够传声,且比空气传声的速度 3.李白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________大;而“男高音歌唱家”中的“高”是指声音的________高4.(2006宜昌)声音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请你按下列要求各举一实例: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的有 ;利用声音来传递能量的有_________________ 5.小华在家里修理厨房里的桌子时,不停的有敲击物体的声音发出,为了使隔壁的小明学习时避免干扰,小华采取了三种方案:①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②把房间、厨房门窗关闭关严;③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上述三种方案中,第一种是在 处减弱噪声;第二种是在 中减弱;第三种是在 处减弱噪声。
6.摩托车的排气管末端装有一个粗肚细颈的 器,它能减弱发动机产生的 7.如图所示是两个声音在同一个示波器上显示出来的波形从图形可知 图响度大, 图音调高8.(2005芜湖)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和经历:当你吃饼干或者硬而脆的食物时,如果用手捂紧自己的双耳,自己会听到很大的咀嚼声,这说明_________能够传声;但是你身旁的同学往往却听不到明显的声音,这又是为什么呢?请从物理学的角度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协和”超音速飞机诞生于1969年,是目前世界上飞得最快的客机,于1976年投入商业运营,自此开始了它在18000m高空征服“音速”的生涯.2003年10月23日“协和”客机被迫放弃使用.协和飞机停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其中有一直未能妥善解决的噪音、环保问题.超音速客机每秒飞行的距离在_______米以上(假设空气温度为15℃).协和飞机停飞的原因之一是它在起飞的时候,因为需要有比一般的喷气式客机快30%的速度进行滑行,在机场附近产生的_________污染相当严重,再加上超音速飞行时产生的冲击波在几公里以外仍然很响亮,大部分的国家都禁止协和客机从自己的领空飞过.10.古诗《小儿垂钓》中有“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垂钓的小孩面对路人的询问,只是招招手却默不作声, 这是因为他知道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还能在______中传播;小孩招手 (填“会”或“不会”)产生波动,鱼儿听不见的原因是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1.(2006济宁)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12.弦乐队在演奏前,演奏员都要调节自己的乐器—拧紧或放松琴弦,这样做主要是改变乐器发出声音的(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传播方向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收音机中的音量开关是调节音调的 B.收音机中的音量开关是调节响度的C.一个人音色是不会改变的 D.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不会变的14.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下列声音:(1)工厂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2)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3)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声;(4)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5)婚庆时的爆竹声;(6)山涧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其中属于噪音的是( )A.(1)(3)(4) B.(1)(2)(5) C.(1)(4)(5) D.(1)(4)(5)(6)15.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B.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C.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 D.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16.( 2006镇江)经超声波探伤仪检测,刚竣工的三峡大坝坝体无一结构性裂缝,创造了人类水利建筑史上的奇迹.探伤仪发出的超声波无法为人耳所听觉,原因是超声波的( )A.速度太快 B.响度太小 C.频率太高 D.频率太低17.下列的实验和实例: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其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8.关于“声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回声的传播速度小于原声的传播速度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C.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物体振幅无关1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医生用“叩诊”的方法,是利用人体内脏所含有物质在变化时,发出不同的声音来判断病人的病症的B. 用大小不同的力按同一琴键,发出声音不同之处是响度C. 歌曲的声音,不会成为噪声D. 超声波可以检查人的内脏器官、粉碎肾结石,探测潜艇和鱼群20.安静的傍晚,狗竖起耳朵在警觉地谛听.这是由于( )A.(2006重庆)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 B.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C.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 D.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指标21.如图所示,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 )A.声音的反射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C.声音的音调不同D.发声的物体在振动22.下列措施中,哪一个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A.做一个外罩将声源罩住 B.在枪管上装一消声器C.在耳朵中塞一团棉花 D.在声源和居民区之间植树造林三、实验题(共16分)23.(6分)声音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认识声音,某实践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对声音进行了探究。
实验一: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溅起水花实验二:用细线把一个小铃铛悬挂在软木塞的下端,并置入烧瓶中,摇一摇瓶子,会听到清晰的“叮当”声然后取下软木塞点燃酒精棉球放入瓶中,待火熄灭后,迅速塞紧软木塞,再摇瓶子,听到瓶里的响声比原来小很多实验三:支起自行车,一手转动自行车的脚踏板,另一只手则拿一硬纸片并让纸片一头伸进自行车后轮的辐条中,随着车轮转速的加快,纸片发出的声音会越来越尖以上三个实验中,实验 表明发声体在振动;另外两个实验分别表明: ; 24.(6分)用一根拉紧的棉线或金属丝连接两个小纸杯,这样就制成了一个“土机”,几个同学在一起用“土机”做实验:(1)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若连接“土机”的是棉线,听者听到的声音小;若连接“土机”的是金属线,听者听到的声音大这一实验现象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在用“土机”时,有人用手捏住线上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对方讲话的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在用“土机”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对方讲话的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4分)小兰在观察提琴、吉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1)如果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编号为____ 的琴弦(只填字母代号)(2)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A实验研究B分析归纳C提出问题(或猜想)D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探究的会过程,所采用的合理顺序应该是___ _______(只填代号)四、简答与计算题(共18分)26.(2005安徽)(4分)如图所示,一次偶然的机会,靠在正在发声的喇叭旁边的玻璃杯破碎了,请你猜想玻璃杯的破碎跟哪些因素有关 28.(8分)用回声可以帮助船只测量水深,因此在海洋和江河的考察船上都装有声呐如果声音在水中的每秒传播1500米,在考察时发出声音0.8秒后接收到了回声,这里的水深为多少?参考答案一、1.音色 2.固体 快 3.响度 音调 4.声呐定位 超声碎石 5.声源 传播 接收 6.消音器 噪声 7.甲 乙 8.固体 传声的效果与介质种类有关 9.340 噪声 10.水 会 声音的频率太低二、11.B 12.B 13.B 14.C 15.A 16.C 17.D 18.D 19.C 20.D 21.A 22.D三、23. 一 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 声音的音调与振动的快慢有关24. (1)金属线比棉线传播声音效果好;(2)“捏住”,声音的传播被阻隔;(3)“松弛”的线传播声音的效果非常差25.DE CABD26.玻璃杯的破碎跟声音的音调、响度及玻璃杯振动频率有关27. (1)关上教室门窗.(2)教室周围多种树.(3)建议学校依靠环保部门,依法清除附近的噪声源.(4)噪声发生处改进设备,减弱噪声28. 1500×0.8÷2=6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