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系年级学号日期科目遗传学实验题目果蝇唾腺染色体的标本制作及观察果蝇唾腺染色体的标本制作及观察摘要:多线染色体,又称作唾腺染色体,是果蝇三龄幼虫的唾腺发育到一定阶段后,细胞的有丝分裂停留在间期,唾腺细胞数目不增加,但体积增大,每条染色体的常染色质区的核蛋白纤维(染色质纤维)不断复制,其复制产物不分开,成千上万条染色质纤维平行而精巧地排列形成一大束宽而长的带状物本次实验意在了解并掌握果蝇三龄幼虫唾腺的剥离技术,掌握唾腺染色体标本的制备方法,以及了解唾腺染色体的形态结构特点本次实验以果蝇三龄幼虫为实验材料,经过剥离唾腺、解离、水洗、染色、压片和镜检六个步骤,在显微镜下找了果蝇唾腺染色体,使我们对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大小和形态特征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引言1881年,意大利的细胞学家巴尔比尼(Balbiani)在双翅目昆虫摇蚊幼虫的唾腺细胞间期核中发现了一种巨大的染色体,由于存在于唾腺细胞中,所以又称为唾腺染色体通过切出的片子很难推测整体结构,人们误认为这种结构是一条具有很多横纹特征的线状结构缠绕而成,故命名为“spireme”1930年,Kostoff提出遗传物质可能位于spireme横纹上的假设。
1932年,EmilHeitz与HansBauer■通过压片法,发现“spireme”是由多个独立的小体连结在一个中心形成的,并证明它的本质上是染色体1933年,美国学者贝恩特(Painter)等在果蝇和其它双翅目昆虫的幼虫唾腺细胞间期核中发现了巨大染色体(giantchromosome)目前,对于唾腺染色体的研究还在进行中,并且有了越来越多的发现:已经有人对唾腺染色体进行了详细的分区研究,将整个唾腺染色体分为102个区,每个区分为6个段,每个段又分为若干条横纹横纹可以作为基因定位的依据,横纹数目和排列的变化可以作为染色体结构改变的依据1935年遗传学家Bridges就是用基因定位的方法绘制了第一张唾腺染色体细胞学图各国的研究者还在不断地补充、完善这张细胞学图唾腺染色广泛应用于细胞遗传学、发生遗传学、进化遗传学及分子遗传学的研究中实验材料】1试剂:0.7%生理盐水,1mol/LHCI,蒸馏水,改良苯酚品红染液;器具:解剖镜,显微镜,解剖针两根,镊子,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3材料:果蝇的三龄幼虫1. 【实验步骤】剥离唾腺在一干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选择行动迟缓、肥大、爬在瓶壁上即将化蛹的三龄幼虫置于载玻片上,每只手各持一个解剖针,在解剖镜下进行操作。
由于果蝇的唾腺位于幼虫体前1/3—1/4处,所以左手持解剖针按压住虫体前端三分之一的部位,固定幼虫,右手持解剖针扎住幼虫头部口器部位,适当用力向右拉唾液腺体随之而出消化迅脂肪体认唾腺是上小下大的囊状结构,唾腺旁附着带状的脂肪在解剖镜下,(用侧或顶光源照射)可见唾腺是接近透明的结构,而脂肪通常呈黑色唾腺的细胞较大,在解剖镜下依稀可见其轮廓,放在显微镜低倍镜上下调焦可清楚地看到用解剖针去除唾腺以外的组织,再小心地剔除唾腺上的脂肪在唾腺组织上滴一滴1mol/LHC,解离2-3min,使组织松软,利于染色体的分散,吸去HC2. 水洗用水冲洗2-3次,前两次每次1-2min,最后一次停留20分钟用滤纸小心吸去多余的蒸馏水3. 染色滴加改良苯酚品红溶液,染色10分钟染色时间不可过长,否则背景也无色4. 压片5. 染色完成后,盖上干净的盖子,并覆一层滤纸,将片子放在实验台上,用大拇指用力压住,并横向揉几次注意不要使盖玻片移动,用力和揉动是一个方向,不能来回揉镜检先用低倍镜进行观察,找到分散好的染色体再转用高倍镜进行观察实验结果】我的实验结果:花了很长时间,费了很大力气,终于做出一张装片,结果染色体没有展开,且横纹不明显。
分析原因为:所选果蝇幼虫还没达到三龄幼虫期参考同学实验结果:(图片来源:李苗)【实验结果分析】自己做出的装片结果不理想,原因已经分析过,下面对所参考的同学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理想的照片应该可以清晰地辨认出X、2L、2R、3L、3R、4六条染色体臂参考图中,只能较清楚地数出有5条染色体臂原因:染色体没有完全伸展开,这是压片时不够充分所致,压片技巧还需要提高摸索由于横纹不够清楚,只能明确辨认出染色中心以及特征较明显的X染色体、2L染色体、3L染色体对其余2条染色体臂的判断不一定正确注意事项】1. 要选择行动迟缓、肥大、爬在瓶壁上即将化蛹的三龄幼虫作为实验材料我做的第一张装片由于选的果蝇幼虫时期不对,导致实验结果中,细胞内的唾腺染色体没有展开,且横纹不明显2. 生理盐水不可太多,否则幼虫会漂浮而且活跃,如水多了,应在剥离唾腺前吸走些,唾腺剥离后不要吸水,以防将唾腺一起吸走3. 在剥离唾腺的过程中,一定要随时补加生理盐水,否则唾腺易干4. 清除脂肪组织时要量力而行剥离唾腺一步残余的脂肪组织可以通过HCI解离除去5. 从第一步剥离出唾腺组织起,整个实验操作要在解剖镜下进行时刻注意唾腺组织的位置在用吸水纸吸取液体时,吸水纸不要离组织太近,以免将组织也一起吸走。
6. 最后一次水洗结束后,不要将水吸得太干染色液不要过多,染色液已干,应再少加些染色液,再盖上盖玻片,避免气泡产生可以在染色开始5—6分钟后,开始压片压片时轻轻敲击盖玻片使细胞分散,染色体平展;再用拇指垂直用力按压,按压时不能让盖片滑动,否则会造成染色体的扭曲断裂在实际实验操作中,压片的力道掌握很不容易,很多情况下由于害怕将染色体弄断,结果用力比较轻导致染色体没有平展开9•做实验时,一定要认真细致,不能着急,才能又好又快的做出理想的装片实验总结】在本次实验中,一共解剖了五只果蝇幼虫,才制出第一张装片分析失败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解剖技术有限在解剖果蝇取唾腺时,很容易将果蝇内脏扯出来,导致寻找唾腺的困难,而后来经过练习,掌握了技巧,就节省了很多时间2. 选材不理想虽成功分离出唾腺染色体,但实验结果不理想原因是所选取的果蝇幼虫不够肥大,还没达到三龄幼虫期还有一次已经成功分离出唾腺组织,但在用吸水纸吸取蒸馏水时,不小心将组织吸走,导致前功尽弃总结经验:用滤纸吸去多余的蒸馏水和染液时,可将载玻片稍倾斜,液体顺着玻片往下流,唾腺则会附着在玻片上肉眼辨别唾腺的位置,然后在距唾腺有一定距离的下游(不要碰到唾腺),小心地将液体吸走。
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一次就成功做出充分展开、横纹清晰的理想的装片牢记以上几点,可以减少失误的出现相信每个人经过几次的尝试,自己总结经验,都可以凭借自己,做出好的装片[1] 参考文献杨大翔•遗传学实验(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0.9百度百科.果蝇唾腺染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