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單曼特尔7^中山由1■南极冰::极点{美国!站心磁点惟国)'斯④冰盖下有世界最大的铜矿大洋洲和两极地区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北京时间2005年1月18日3时16分,中国南极内陆冰盖昆仑科考队成功抵达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这是人类首次到达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海拔4093米)读图并完成1〜6题下列南极科学考察的4个地点中,最不容易出现极光现象的是()A. 极点(90°S)B.南极冰盖最高点(约80°S)1. C.冰点(约78°S)D.磁点(约65°S)对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的叙述,正确的是()① 位置会移动②高度会变化③南极大陆的最高点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2. 南极冰盖最高点位于极点的正北方向判断的依据是()3. 方向标B.海陆位置C.经线D.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南极洲和北冰洋都地处高纬度地区,但南极洲比北冰洋更冷下列说法错误的()A. 南极洲热容量比北冰洋小B.南极洲地势比北冰洋高C.南极洲阴雨天比北冰洋多D.南极洲冰层厚,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比北冰洋强下列对南极洲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除极点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③七大洲中跨纬度最多的大洲①②B.②③C.③④当前,全球资源紧缺,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区的合理活动应该是()A.停止在南极洲的一切活动B. 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大洲④有煤、铁等多种矿产资源D.①④为了尽可能保护南极这片净土,人类在南极地对各种资源进行商业性开发C.对各种资源进行实验性开采D.进行适宜的科学考察友好合作关系向前发展读图回答7-8小题图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 材料2008年4月9日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抵达北京,开始其对中国为期4天的正式访问,而4月6日新西兰总统克拉克访华,并强调以两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为契机,推动中新澳大利亚总理访华期间,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墨累达令盆地正值小麦播种季节B. 墨累达令盆地正值小麦收割季节C. 图中Q地正值气温最高的夏季D. 图中R地降水达一年最大的月份下列关于T、P、R、Q四地自然地理特征说法正确的是A.T地与上海同时进入雨季B.R地终年温和湿润C. P地地势低洼,地下水丰富D. Q地植被叶子较硬,耐旱读“世界某区域气候分布图”,据此回答9〜11题H地气候类型在当地的分布与其在世界其他地区的正常分布,在纬度位置上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该地这种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主要有()沿岸暖流增温增湿常年受高气压的控制东南信风的迎风海岸,湿润气流受到抬升常年被热带大陆气团控制A.②④B.②③C.①③D.①④10. 图示南部的国家农牧业较为发达,但下列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中,该国不具备的是A.商品谷物农业B.混合农业11. 图中大陆分布的典型动物主要有A.孔雀、大象B.猩猩、河马“某国沿纬度为30°的地形剖面图”,读图,C.大牧场放牧业D.水稻种植业()C.袋鼠、鸸鹋D.黄羊、旱獭下图是回答12〜14题。
12.该国位于()A.北半球西半球B.南半球西半球C.北半球东半球D.南半球东半球13.下列四项,属于该国的是()A.好望角B.桂林山水海拔(m)14.有关该国的说法,正确的是()A.②处是平原区,此处河流少,但地下水丰富C.是世界主要的水稻生产和出口国之一下图所示为“23°26'S的海陆分布示意图”C.富士山D.大堡礁B.东岸附近海域有寒流经过D.有丰富的铁、石油出口,读图回答15〜18题15.①,②,③分别是()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C.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16. 图示区域穿越了全球六大板块中的()A.两大板块B.三大板块17. 甲、乙两处的气候类型均为()B. 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D.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C. 四大板块D.五大板块A.热带草原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18.一架飞机从甲地飞往丙地,取最短航线应A.先向东北,后向东南C.先向东南,后向东北()B.先向西北,后向西南D.先向西南,后向西北读南极地区示意图(图3,阴影部分为黑夜),完成19-21题3)推测图一S岛东西两侧降水差异,并分析原因6分)19. 图中a、b为我国的两个科学考察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中新友好合作关系向前发展。
1)澳大利亚总理访华期间,有关叙述正确的是()(2分)墨累达令盆地正值小麦播种季节墨累达令盆地正值小麦收割季节图中Q地正值气温最高的夏季图中R地降水达一年最大的月份(2)简述Q地及阴影地区的气候类型及成因(12分)图二两个科学考察站都有极昼和极夜现象此时北京时间为6月22日2时在盛行风的吹拂下两站国旗均飘向西北方向此时长江正值汛期有关a、b两个科学考察站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a站面临的是太平洋B.a站面临的是印度洋C.b站位于南极半岛上D.b站隔麦哲伦海峡与南南极地区将成为新的旅游热点,到该地区旅游图3我国的暑假期间是最佳季节用指南针定方向在极地地区不可靠随时能观察到美丽的极光太阳高度很小,对皮肤毫无损伤二、综合题(58分)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2008年4月9日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抵达北京,开始其对中国为期4天的正式访问,而4月6日新西兰总统克拉克访华,并强调以两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为契机,推动23.(14分)下图为澳大利亚沿30°S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00^(500•200D涉I15°E152°£(I)填写地形区名称:A是,B是(2)澳大利亚的最大河流的水文特征。
8分)(6分)24.(8分)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当太阳直射图中M点时,一艘考察船从某国N港启航,此刻北京时间正是月日时2分)(2)N港是该国第一大港,中国南极长城站大致位于它的方向2分)(3)考察船在南极长城站行驶过程中,船员经历的下列哪些是可信的?()(4分)启航时当地正值旱季考察船可以顺洋流航行途经某发达国家,补充大量肉类、奶酪途经某世界著名渔场,捕获大量渔产品沿途测得海洋表面盐度逐渐上升途中白昼时间逐日缩短发现巨冰山及鲸群、白熊、海豹穿越德雷克海峡进人大西洋25.(16分)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有关地理知识,回答问题北极地区的战略位置重要,资源丰富近年来,我国多次组织科学考察队在北极地区开展多领域的考察研究2004年7月28日中国北极黄河站(约79°180QN,12°E)在北极地区建成并投入使用这是继南极长城站(约62°S,59°W、中山站(约69°S,76°E)之后我国第三座极地科学考察站1、下列关于北极地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多选)()(2分)A.海岸线曲折,建港条件好B.北冰洋连接三大洲、两大洋,位置重要C•是世界上淡水储量最丰富的地区D•摩尔曼斯克是北极圈内最著名的不冻港(2)在北极地区的夜空,经常出现色彩绚丽的光弧,被称为主要是由来自太阳外部(3)我国三个极地科学考察站中,最大的是(4)A.1(5)站',常年盛行东北风的是一年中,黄河站极夜持续时间大约为天B.3个月我国建立北极黄河站的主要目的是(多选)层的带电粒子流与地球高空大气摩擦而产生的。
4分)位于西半球的是站,地球自转线速度站6分))C.6(A.研究企鹅、海豹的生活习性C.获得参与北极地区事务的权利(2分)个月)(2分)B.了解北极环境变化对全球的影响D.创建科研平台,解开科学谜团D.9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