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当代农村婚嫁习俗变迁分析

cjc****537
实名认证
店铺
2023-05-10
DOCX
141.90KB
约9页
当代农村婚嫁习俗变迁分析_第1页
1/9
当代农村婚嫁习俗变迁分析_第2页
2/9
当代农村婚嫁习俗变迁分析_第3页
3/9

当代农村婚嫁习俗变迁分析关于《当代农村婚嫁习俗变迁分析》,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我国古代有“六礼”之说,现今部分地区也有这个习俗,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实际上各地区民间约定成俗的婚礼习俗并不完全为这六礼所限,它将相亲、订婚阶段的过程简化,比如,将请期(商定迎娶日期)并于纳吉(送礼订婚)中而亲迎之后的合卺(新郎新娘喝交杯酒)、闹洞房和婚后的“回门”等仪礼过程受到更加的重视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农村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农村社会在众多方面呈现出了崭新的面貌婚嫁作为农民一生中的大事,其变化发展尤其反映了农民价值观和农村文化的变迁本文以一个村庄为例,对农村近年来婚嫁习俗各方面发生的变化进行阐释分析,并以此说明农村社会的婚嫁习俗正处于一种传统婚嫁习俗与现代婚嫁理念、乡村婚嫁习俗与城市婚嫁理念不断互动、融合并重构的阶段这种互动不会导致哪一方完全取代另一方,而是在融合的基础上再造一种文化新样式关键词:农村变迁婚嫁费孝通先生曾提出,中国乡土社会是一种礼俗社会[]在乡村社会中,礼俗是实施秩序管理的基础,而在众多礼俗中,婚嫁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婚嫁习俗也发生了相应的变迁,其背后是农民价值观念和农村文化的变迁。

笔者生长于吉林省W村,见证了十几年来W村婚嫁习俗各方面发生的变化一、W村传统的婚嫁习俗W村处于东北内陆,地广人稀,自然条件较为优越,农村主要以种植业为生十几年前外出打工的现象尚不普遍,村子较为封闭,农民整体生活水平也并不富裕当时的婚嫁程序起于媒人介绍,媒人一般是某一方或双方父母的亲戚或朋友,俗称知根知底男女双方及父母对媒人介绍的对象及家庭情况表示认可之后,便开始相亲相亲一般是由女方及比较近的亲戚如叔叔、姑姑、舅舅等,在媒人的引领下去男方家里相看一番,尤其对住房等经济条件进行考察,男方也要找一些关系较近的亲属作陪男女双方并不在相亲的时候当场表态,而是事后分别将意见转达给媒人,如果双方均表示同意,那就皆大欢喜,可以开始筹备接下来的事宜值得注意的是,在表态的过程中,男女双方在很大程度上要听从父母甚至整个家族的意见在农村社会中,家族关系仍在发挥着作用,因此在诸如婚配等大事中拥有一定的话语权相亲的下一个环节是订婚订婚也就是将婚事定下来,男方需要送给女方一些礼金并买一些首饰和衣服,以便在订婚仪式上显得体面订婚仪式不如结婚仪式那样隆重,但也要请一些双方的亲戚朋友,简单摆几桌酒席,热闹一番订婚之后,婚姻既成不得毁约。

如果是女方反悔,则需将男方赠送的财物悉数退回;而如果是男方反悔,便没有资格向对方索要赠送的财物,这在W 村是约定俗成的规则彩礼是婚嫁过程的“重头戏”彩礼是指男女双方完婚之前,由男方付给女方作为婚姻关系成立条件的财物一般情况下,彩礼的内容和数目由女方提出要求,经媒人从中协调,最终达成双方共识彩礼一般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为婚礼购置的家具、家电等实物,另一部分则是以现金的形式支付十几年前的W村,经济落后,人们的观念也比较传统,彩礼钱有一部分是要给女方家长的,另一部分交给新婚夫妇,作为他们以后生活的物质基础大多数女方家庭会在女儿出嫁时给予一定数量的陪嫁品,俗称“嫁妆”在W村,除了少数比较富裕的家庭会为女儿额外赠送嫁妆之外,大多数的嫁妆都来自男方所送的彩礼彩礼等事宜协商完毕,便可以开始筹备结婚仪式结婚当天,男方会雇几台车,在天没亮的时候就从家里出发,迎娶女方女方比较重要的亲戚朋友会陪同一起赶到男方家里参加结婚仪式,俗称“送亲”酒席就摆在男方家院子临时搭建的大棚里,厨师和服务员皆由乡里乡亲帮忙充当,由村里威信较高的人来主持婚礼酒席过后,女方娘家人被送回去,婚事到此完成二、W村婚嫁习俗的变迁伴随农村社会的变迁,现今的W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水平明显提高,村民生活质量逐步提升。

种植业不再是唯一的谋生手段,进城打工甚至出国打工成为一种潮流农民在农忙的时候回家种地,其余时间便在外务工,收入增多了,生活水平得以提高,在发达地区接触的新事物、新观念也逐渐改变着他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这种变化带来了 W村婚嫁习俗各方面的变迁在十几年前的W村,男女双方的相识过程大多始于媒人介绍,由媒人进行保媒几乎成了男女双方结识并交往的唯一前提媒人介绍之前彼此之间并不了解,而相亲也是有亲人的陪伴,并非单独接触,交往有限从相亲到结婚,长则一年短则数月;而且在此过程中,一般只有过年过节才有相处的机会,男女双方缺乏深入了解,很难建立起爱情的基础而现今的W村,青年男女思想开放,自主意识觉醒,择偶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多的青年开始自由恋爱,自己选择恋爱对象,到谈婚论嫁时再找“媒人”从中搓合,探听双方家长的意愿并帮助协商财礼等有关事宜,如此一来媒人的角色定位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外出打工的青年则在务工期间寻找心仪的恋爱对象,过年时带回家里见亲戚朋友,省去了媒人介绍的环节部分青年通过网络途径进行恋爱,虽然可靠性有待考察,但也不乏成功案例随着近年来相亲交友电视节目的兴起,吉林省电视台开办了一档专门为农村男女量身定做的相亲节目,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男女开始了电视相亲之路,这成了一种最新潮的择偶途径。

择偶观念是一个人价值观念的重要体现,也反映了整个社会文化的价值取向个人的择偶观念受到社会结构、社会文化和传统习俗等多方面的影响,是社会生活中各方面在个人价值观念中的体现择偶观念的变迁,说明了社会文化的变迁,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W 村的择偶标准从注重对方家庭条件逐渐转向个人的能力和品质(主要针对女方而言),不再一味只考虑男方家庭情况,更多的是对当事人的考察,对方是否具有赚钱养家的本领成为了重要择偶标准近些年,W村的青年对择偶的地域范围开始放宽标准,通婚圈在逐渐扩大以前婚嫁基本局限于邻村或相邻的乡镇,而今随着外出务工青年的增多,逐渐有一些男青年把外地媳妇带回家,也开始出现本村女青年远嫁的现象另外,择偶的主导者也逐渐由父母转向青年男女自身现在的W村,男女青年的择偶自主性增强了虽然很多青年择偶还要依靠媒人介绍,但最终决定权已经不在父母手中,父母可以提供重要的参考意见,最终还要由男女双方本人决定父母的思想较之以前更为开放,对自由恋爱也持更为宽容的态度,默许了孩子在择偶中的主导地位3、婚嫁仪式的变迁婚嫁不仅是两个人的事,也是两个家庭姻亲关系的缔结婚嫁在农村社会中是受到较大重视的,其特定的仪式和程序不容忽视。

W村以前的婚嫁仪式分为相亲、订婚、结婚三步,而现在随着自由恋爱的发展,未经媒人介绍的则可以省略相亲的步骤,只需进行订婚和结婚两道程序,婚嫁仪式变得更为简化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W村近年来在婚嫁方面越来越讲究排场,“好面子”观念衍生的攀比心理导致村民在婚嫁方面的支出节节攀升在一场婚礼中,男方家里承担主要的开销一般来说,家里只要有男青年快到结婚年龄,父母便会着手准备建新房子或对已有的房屋进行重新修葺,以保证新婚夫妇有单独使用的房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装修房子已经不再像过去那么简单不仅要实用,而且讲究美观家具家电的档次也不断上升,彩电、洗衣机等都已成为必备品,冰箱、电脑等快速兴起,甚至有经济条件好的农户会为新婚夫妇配备小型轿车等高档消费品随着整体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物价水平的攀升,彩礼钱也呈快速上涨趋势,很多父母为了儿子结婚要花掉全部积蓄甚至举债受到现代观念和城市婚嫁仪式的影响,青年男女在婚礼的设计中也更加追求时尚、个性越来越多的青年在乡镇饭店中举行婚礼仪式,并请来专业的婚庆司仪主持,对婚车档次的要求也逐渐提高,讲究场面的隆重、美观,整个过程进一步增加了婚礼的开销 。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