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吴宓教授》阅读及答案 我是吴宓教授①每天早上七点半,?欧洲文学史》教授吴宓准时来到教室,开始在黑板上书写很快,讲义抄了满满一黑板,详细写着参考书、着者、出版社、出版年代等学生上前偷看,发现他所写的,竟全凭记忆②课堂上的吴教授,常穿一袭灰布长袍,一手拎布包袱,一手拄手杖,戴一顶土棉纱睡帽就走上讲台打扮虽然古板,讲的却是纯英文诗歌而且开讲时,笔记或纸片看都不看一眼,所有内容均脱口而出,讲到得意时,还要拿起手杖,随着诗的节律,一轻一重地敲着地面③课堂上这番潇洒,是吴宓花了苦功夫才换来的半夜时分,别人都睡下了,室友钱穆经常看见他埋头备课,抄写小纸条第二天一早,别人还没醒,他已经在“室外晨曦微露中〞反复诵读④当他任教东南大学时,清华大学四年级学生梁实秋曾旁听他的课,回校后半是羡mù半是嫉妒地抱怨:内容丰盛,井井有条,学校未能罗致,“宁非憾事哉〞⑤他像一座钟他给学生批改作业,字迹工整,写下的外文字母及数字,笔画粗细,好似印刷的一样整齐一次,有个青年教师不小心把上课用的教科书丢了,吴宓要求他上课前必须找到当晚,宿舍熄灯睡觉,吴先生前来敲门,高声问:“教科书找到没有?〞这名不耐烦的教师只好骗他:“找到了,吴先生,请放心吧。
〞这才过关⑥这位老师,给学生们留下的印象是“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上课像划船的奴隶那样卖劲〞这些学生中,许多人后来大名鼎鼎:钱钟书、曹禺、吕叔湘、李赋宁……与他们相比,老师吴宓一度不则知名⑦比起课堂上的严谨,学生们更爱回顾吴宓课下的关爱一次,他和学生们一起走在街上,对面开来一辆汽车,他连忙举起手杖,一面挡住车,一面催着女学生们一字排站在人行道上,这才让开道路⑧类似的故事口耳相传,让古板的吴教授在后人记忆里鲜活起来在他曾任教的清华大学学生BBS上,不久前一个女学生略带羡慕地提到,当年在清华课堂上,看见有女生站着听课,吴先生总是会跑出去替她们找来凳子坐又有人追忆起吴先生点名,点到“金丽珠〞这个名字,情不自禁地说:“这个名字多美〞全班大笑⑨这位教授经济并不宽裕,他身上的长衫年岁太久,磨损得布纽扣都要掉了,也舍不得换但他却很舍得请学生吃饭每次在小馆子里坐下,他都神情严肃地拿过菜单,用正楷在小纸片上写下要点的菜及价格,一笔一笔算分明,估量口袋里的钱够用,这才交给跑堂的⑩学生李廷先最难以忘怀的,是与老师“月下湖畔、吟咏啸傲〞的往事而钱钟书也把老师课堂上的风采学了几分正如学者江弱水所言,除了老师这个身份,怎么来描画吴宓其实都不到位。
从东南大学,到西南师院,数也数不清的讲堂上,作为“老师〞的吴宓“划过了动乱不已的时代,也划过了他的一生〞⑾可惜,到这一生要结束的时候,他已经不能当老师了1976年,因饱受折磨而身体虚弱的吴宓回到陕西老家①,听说一些中学因为没有外语老师而不开英语课,便急迫地问:“他们为什么不请我啊?我还可以讲课〞⑿没有人记得他的教授身份,除了他自己据说,弥留之际,他不停地喊着:“我是吴宓教授〞〔有删改〕【注释】①彼时正值文革期间,吴宓成为了大罪人,受尽苦难病重有残疾,只得回家养病20、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羡mù( )21、根据文章内容,第③段加点词语“潇洒〞在文中具体指〔3分〕22、文章第⑤段“他像一座钟〞一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其叙述作用是〔4分〕23、第⑧段中说“类似的故事口耳相传,让古板的吴教授在后人记忆里鲜活起来〞,将“类似的故事〞概括在以下横线上〔6分〕〔1〕〔2〕〔3〕24、文章第④⑥ ⑩段都整段写到学生对吴宓的回顾或评价,是否是多余《请表明理由〔4分〕25、联系全文,下列对第⑿段划线句子理解不准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吴宓弥留之际的呼喊叙述了他内心对教育事业的渴望之情B、“据说〞说明是传闻,用传闻留下悬念,暗示吴宓人生的多种可能性。
C、吴宓弥留之际反复强调“我是吴宓教授〞体现了他对于无法从事教学的不甘D、作者用该句作文全文的结尾,叙述了他对于吴宓的同情之心20.(2分)慕21.(3分)吴宓写满满一黑板的板书、讲课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全凭记忆,不需要看讲义或笔记22.(4分〕比喻要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吴宓工作严谨,一丝不苟的特点,就像钟的运作一样,分秒不差23.(6分任写三件事即可〕(1)吴宓为学生挡车让她们平安过马路(2)课堂上,吴宓总会跑去找凳子给站着的女同学坐(3)课堂点名时,吴宓点到好听的名字会情不自禁地赞美(4)生活不宽裕的吴宓很舍得请学生吃饭24.(4分)要点:用这些后来成为出名学者的学生的回顾或评价,从侧面烘托出吴宓先生治学严谨、学识渊博等特点也写出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给学生的印象)之深25.(3分〕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