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圆筒周围淤泥及块石清理方案

lis****210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80.79KB
约20页
文档ID:147648626
圆筒周围淤泥及块石清理方案_第1页
1/20

1. 工程概况 11.1工程简介 11.2施工环境及条件 11.3目标及管理要求 51.4编制依据 52. 风险评估 62.1施工风险分析 62.2风险识别及具体作业控制措施 62.3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73. 施工方法 83.1施工流程 83.2施工测量 83.3淤泥清理 83.4石块清理 83.5工期安排 123.7主要船机设备配置表 134. 质量保障措施 135.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44.1船舶安全技术措施 144.2水下作业专项安全管理 144.3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66. 环境保护措施 161. 工程概况1.1工程简介旧码头圆筒加固前需要清理圆筒周边淤泥及块石共需清理62个圆筒周围的淤泥和块 石,其中淤泥方量约为10270m’,块石方量约为6150m3作业内容包括:(1) 清理位于圆筒周围2m范围的淤泥,施工平均水深约11m,泥层厚度约1m2) 清理圆筒周围2m范围的块石,施工平均水深约12m,石层厚度约1.5m1.2施工环境及条件本工程位于某某市虎门镇虎门港某某区,该港区位于珠江入海口,东侧为陆地,掩护 条件好,风浪小1.2.1 风本港区位于狮子洋水域,当地无长期气象观测资料,离港址较近且资料较长的气象站 为某某气象站和赤湾气象站。

其中某某气象站气象要素受陆域影响较大,赤湾气象站气象 要素受海洋气候影响较大,而本港位于两者之间本地区常风向为ENE向,频率为14.9% ;次常风向为E向及NE向,频率分别为12.6% 和11.4%强风向为ESE,实测最大风速为33m/s;次强风向是ENE向及E向,实测 最大风速为27m/s和25m/s风向频率有季节变化,春季以ENE向风为主,其次是E向;夏季以S向风为主,其 次是SSW向;秋季以E向风为主;冬季N向风占优势,E向及SE向次之风向频率、 平均风速和最大风速详见下表,赤湾站风玫瑰图见下图表1・2-1:赤湾气象站风要素表NNNENEENEEESESESSEC平均值(m/s)3.83.74.04.74.24.14.04.3最大值(m/s)2222.714.727253323.721频率(%)6.07.111.414.912.64.53.42.9SSSWSWWSWWWNWNWNNW平均值(m/s)4.14.73.22.72.73.33.74.2最大值(m/s)18222223.522.118.31917频率(%)8.15.92.51.72.32.33.13.70.6]0 20氏嚣10 20最大风速(n/s)频率e)平均风速(n/E J图1.2-1赤湾气象站风玫瑰图台风在本地区登陆年均为1.3次,最多1964年共5次。

登陆的台风最早于5月中旬, 最迟于11月中旬,6~9月份是台风盛行期台风影响期间会带来大风和暴雨,最大风速 主要出现在台风影响过程中冬季在冷空气的影响下,虽然风力较台风为小,但其持续时间较长,风力也比较稳定, 规律性也较强根据赤湾气象站(113°52‘ E,22°28' N,海拔高度34.7 m) 1967〜2001年的风 资料统计,>6级风的大风日数年均为42天,>8级风的日数为6.2天综合考虑港址周 边各气象站的多年风速资料,取本港区大于6级风的年出现天数约为23天1.2.2水文(1)基面关系本次设计高程系统从当地理论最低潮面起算,各基面之间的关系如下: 碗套0.1m2.0mJ 05.0m 1.9m 觐既剧蜩贡10如m图1.2-2各高程基准面关系图(2)潮汐沙角海区具有沙口潮汐性质,属不规则半日潮型在一个太阴日内有两次高潮和两次 低潮,一次全潮的周期约为12个小时30分左右但相邻高(低)潮的潮位和潮时不相等, 出现潮汐周日不等现象在一个太阴月中,随着塑望月周期的变化,在本海区也有一个有 大潮到小潮,再由小潮到大潮的月变化规律①潮位特征值水位特征值采用舢板洲潮位站资料(1956〜2001年)资料,以下水位值除特别注明 外,一般均采用当地理论最低潮面。

历年最高潮位:历年最低潮位:4.60m (1983 年)0.06m (1968 年)平均海平面:1.86m平均高潮位:2.95m平均低潮位:0.99m最大潮差:3.58m平均潮差:1.61m平均涨潮历时:5时45分平均落潮历时:②设计水位6时45分设计高水位(高潮10%): 3.24m设计低水位(低潮90%): 0.53m极端高水位(50 一遇):4.44m极端低水位(50 一遇):-0.01m乘潮水位(乘潮2小时,90%保证率):2.24m(3)潮流由于沙角地区位于珠江口虎门出海水道的东南方向的东岸,所以同时受潮流和迳流的 影响本地区潮流属不规则半日潮流,潮流呈往复流性质,流向沿河道顺行港址处缺少 实测潮流资料在大虎岛下游虎门断面,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曾于1991年12月23〜25日(枯 季)和1992年7月7〜9日(洪季)进行过潮流观测,测得枯季涨潮最大流速为1.12m/s, 落潮最大流速为1.49m/s;洪季涨潮最大流速为0.65m/s,落潮最大流速为1.15m/s4)波浪港址附近水域宽2〜3公里,岸线弯曲,据资料表明,珠江口外海传入波浪受沿程众 多岛屿、河床地形及水深等因素影响,传至伶仃洋湾顶大虎附近波能已大为衰减,虎门以 内基本不受外海域波浪影响。

根据港址的地理特点,只考虑计算NE向、E向和SE向的 小风区风浪按《规范》方法确定风区长度,按定常波考虑,经风浪模型推算,港址外侧防波堤前沿设计波要素如下:表1.2-2:港址极端高水位下波要素方向重现期H1%(m)H4% (m)H5%(m)H13%(m)Hm(m)T(s)L(m)NE2年一遇0.660.550.530.440.281.74.625年一遇1.631.381.331.110.72.69.750年一遇1.911.621.561.310.832.811.3E2年一遇0.750.630.610.510.321.94.925年一遇2.051.741.681.410.9314.350年一遇2.3521.931.631.043.215.2SE2年一遇0.510.430.410.340.211.74.725年一遇1.571.321.281.070.682.811.350年一遇1.81.521.471.230.78312.8表1.2-3:港址设计高水位下波要素方向重现期H1%(m)H4% (m)H5%(m)H13%(m)Hm(m)T(s)L(m)NE2年一遇0.630.530.510.420.271.74.425年一遇1.571.331.281.080.682.69.450年一遇1.841.561.51.270.812.810.9E2年一遇0.730.610.590.490.311.94.725年一遇1.911.631.571.320.84312.850年一遇2.161.841.781.50.963.215.1SE2年一遇0.50.420.40.330.211.74.625年一遇1.491.261.211.020.652.710.750年一遇1.711.451.41.170.752.912.1表1.2-4:港址设计低水位下波要素方向重现期H1%(m)H4% (m)H5%(m)H13%(m)Hm(m)T(s)L(m)NE2年一遇0.580.490.470.390.251.64.125年一遇1.351.141.10.930.592.47.850年一遇1.551.321.271.070.692.58.9E2年一遇0.640.540.520.430.271.84.125年一遇1.641.41.351.140.732.710.350年一遇1.841.581.521.290.842.811.5方向重现期H1%(m)H4% (m)H5%(m)H13%(m)Hm(m)T(s)L(m)SE2年一遇0.460.390.370.310.191.74.325年一遇1.261.071.030.870.552.58.950年一遇1.441.221.180.990.642.69.91.3目标及管理要求1.3.1工期目标根据圆筒加固总体施工进度,圆筒周边的淤泥及块石清理工期安排如下:开工日期:2014年10月10日(工期暂定,以开工令日期为准)完工日期:2015年11月10日1.3.2质量要求清理圆筒周围2米范围内的淤泥及块石,圆筒底板不得存在淤泥以及石块,满足圆筒 加固施工要求。

1.3.3安全要求清理圆筒周边淤泥及块石是本项目施工的安全难点,因此需要符合以下的安全施工要 求:(1) 无污染事故发生;(2) 无机械设备事故发生;(3) 无人员伤亡施工发生1.4编制依据(1) 中交四航局港湾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提供的施工图纸、施工图设计说明及技术 规格书;(2) 对工程现场和周围环境现场踏勘了解的情况;(3) 沙角C电厂煤码头结构加固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4) 我单位的管理程序及制度;(5) 《疏浚与吹填工程施工规范》(JTS207—2012);(6) 《水运工程测量质量检验标准》(JTS258-2008);(7) 《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2. 风险评估2.1施工风险分析清理圆筒周围的淤泥和块石均为水下作业,全部由潜水员施工操作,属于特种作业范 畴水下作业存在较高安全风险,施工前需要进行施工风险分析,针对分析进行预防控制, 根据分析,主要存在以下五点风险:(1) 潜水设备风险;(2) 潜水作业风险;(3) 施工操作风险;(4) 施工管理风险;(5) 环境受限风险2.2风险识别及具体作业控制措施目前初步分析施工的主要风险因素见表1危险源识别清单,但不限于以下的作业和风 险:表1危险源识别清单序号风险项目风险源描述预控措施1潜水设备风险1、 潜水设备(空压机)运转不当;2、 潜水气管破损;3、 潜水着装破损;4、 潜水通信机失灵。

1、 施工作业前,严格检查潜水设备(空 压机)是否完整无损;2、 潜水设备必须定期检查保养2潜水作业风险1、 潜水作业操作不当;2、 潜水指挥操作不当1、 潜水作业严格按照潜水操作规程进行 施工作业;2、 潜水指挥必须的专人指挥,不得无故 临时换人指挥操作;3、 潜水指挥人员不得在指挥作业时兼职 其他施工作业或者离开指挥通信机4、 潜水人员水下作业一般不得超过规定 时间,达到操作时间必须减压出水3施工操作风险1、 水下作业施工不当;2、 水下存在交叉作业;3、 水下吊装作业1、 水下施工需要按施工顺序进行;2、 水下交叉作业时,要适当的保持安全 间隔;3、 要进行水下吊装时,水下潜水人员必 须离开吊装物足够远距离或者潜水员出 水后才能进行水下起吊作业序号风险项目风险源描述预控措施4施工管理风险1、 施工管理不到位;2、 管理人员没有熟悉施工方案;3、 管理人员没有对施工作业人员 进行相关的施工技术交底1、 施工管理人员需要对施工作业进行跟 踪管理,不得无故缺席或离开;2、 施工作业前,管理人员需要熟悉所要 进行施工作业的相关方案以及施工步 骤;3、 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作业时,项目部 管理技术人员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 交底;4、 项目部安全管理人员需要对施工作业 进行安全评估,以及对施工人员进行安 全教育。

5环境受限风险1、 台风天气受限;2、 暴风、暴雨天气受限;3、 雷电天气受限;4、 水流、潮汐受限1、 台风天气时,不得进行水下作业;2、 暴风雨天气,不得进行水下作业;3、 雷电雨天气,不得进行水下作业;4、 水流、潮汐急时,根据实际情况及作 业经验,选择性作业2.3危险作业管理制度(1) 工程施工前,要进行安全风险评估,要制订相应的技术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2) 危险作业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包括如下内容:Q针对施工项目的特点找出危险源和重要控制环节Q明确作业方法的操作流程和要领Q设备和人员的配备和作业时的安全保证措施Q针对可能出现危险或紧急情况的应急预案3) 施工作业前,由工程部门和安全部门对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进行施工技术和安 全技术交底,交底后交底人和接受交底人双方对交底内容签认,保存记录4) 施工作业过程,作业人员要严格按照交底内容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必须现场监 督检查5) 对作业没有按施工方案和安全交底就施工或不认真执行方案的行为,安全员有 权责令停工,并对有关责任人进行处理3. 施工方法3.1施工流程施工测量 一►清理圆筒周围淤泥 一►清理圆筒周围块石3.2施工测量为了避免对原有基床造成破坏,保持已建码头端的稳定安全,施工前在己建码头上测 放沉降位移观测点,对其进行监测。

每间隔2个排架进行设置1个沉降位移观测点,确保清淤施工过程中对原有码头进行 测量检测清淤施工前,潜水员对圆筒周围3米进行水下探摸,确定圆筒周边的淤泥情况以及原 块石回填情况3.3淤泥清理3.3.1施工方法(1) 潜水员先在水下清理圆筒周围3.0m内淤泥表面的杂物和障碍物,如煤渣、沙袋 等2) 采用高压水泵对水下浮泥进行冲洗,直至露出块石3) 对于高压水泵无法冲洗的淤泥,利用空气反循环吸泥设备清理圆筒周围2.0m范 围内的淤泥,直至露出圆筒底板面上部的回填块石3.3.2施工安排(1) 在码头前沿业主无靠船情况下首先对3个需要进行典型试验施工的圆筒周围淤泥 进行清理2) 在清理淤泥时优先清理码头有横梁延长的圆筒3) 清理完一个圆筒淤泥时,及时进行块石清理施工3.4石块清理3.4.1施工方法(1) 上部淤泥清理后,潜水员在水下清理石块,将圆筒周围2.0m范围内的石块完全 清理2) 圆筒周围的小石块由潜水员直接搬离圆筒范围5米进行堆放,并做好标示;待圆 筒加固施工完成后再由原来潜水工作组进行回填3) 潜水员无法直接搬运的大型块石,可以先行开凿,分成若干小块后再行搬运或 拖拉到不妨碍圆筒施工的位置存放。

4) 对于部分无法搬离的石块,采用起重船使用吊篮形式吊至运输船上,运输船再 运至码头后方堆放5) 人工清理圆筒周围的淤泥和块石如图(图3.4-1:淤泥及块石清理断面图)所示3E图3.4-1淤泥及块石清理断面示意图A-20141114 版3.4.2块石吊运3.4.2.1吊篮制作:清理圆筒周边块石采用吊篮进行施工,现场根据吊篮的使用安全性能及实际施工操作 方便进行设计吊篮底板是钢筋网状结构焊接,吊篮尺寸为1.5*1.25*0.6m吊篮底框以及边框采用 50*50角钢进行加固吊环使用Q235圆钢,直径为25mm,采用满焊加固如图3.4-1:吊篮 示意图所示「睥三5源15CO图3.4-1:吊篮示意图11礼".睇耕£鼬■都衬53.4.2.2吊环受力计算:(1)(2)(3)(4)吊篮自重:0 25 13.5m*3.85kg/m=51.98kg0 14 43.4m*1.21kg/m=52.51kgL5 13.4m*3.77kg/m=50.52kg满装石块重量:0.6*1.25*1.5*1.7=1.9t起吊总重量:(1) + (2)e2.06t=20.2KN 钢材受力:Q吊篮采用4个吊耳,平均每个受力约5.1KN。

Q实际最大受力:O max=N/A=5.1:490.6X1000=10.4MPaQ Q235钢材设计屈服强度os取205MPa,安全系数n取1.5,得许用应力为o ]=O s/n=156.7MPaQO max

钢丝绳破断拉力:Sp=1/2d2x0.82 (d单位为英分,1英分二3.175mm)Sp=1/2x (18^3.175) 2x0.82e13.2t钢丝绳允许拉力:S=Sp/K=13.2t:5=2.64t=25.9KN由于实际最大起重受力为20.2KN,小于钢丝绳允许拉力S=25.9KN,直径为中18 钢丝绳满足施工要求6) 笼底受力计算吊篮笼底部水平筋不考虑网状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则笼底受力为满装块石重量笼底受力F=1.9t=18.6KN,底座受力以两端固定进行受力计算笼底水平筋数量为9根,平均每根水平筋受力约2.1KNq=F/l=2.1:1.5=1.4KN/mMmax=q"/24=1.4 x1.52 :24=0.13KN - mW=n d3=3.14 x143:1000=8.16 cm3则笼底最大弯矩:a max= Mmax /W=(0.13x1000) :8.16=15.9MPa由于max

具体时间安排见下表:表3.6-1:清理淤泥及块石施工工期安排表序号完成项目工期安排12个圆筒清理2014年10月23个圆筒清理2014年11月34个圆筒清理2014年12月44个圆筒清理2015年1月55个圆筒清理2015年2月65个圆筒清理2015年3月75个圆筒清理2015年4月85个圆筒清理2015年5月95个圆筒清理2015年6月105个圆筒清理2015年7月115个圆筒清理2015年8月125个圆筒清理2015年9月135个圆筒清理2015年10月144个圆筒清理2015年11月3.7主要船机设备配置表主要船机设备配置如表3.7-1:资源配置计划表所示表3.7-1:资源配置计划表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潜水设备套4潜水作业施工2泥浆泵台2清理淤泥3起重船艘2清理块石4自航驳船艘1清理块石5风镐台2清理块石、清理圆筒6小型船舶艘2清理淤泥、块石、圆筒7吊篮个2清理块石8空压机台2清理块石9吊笼个2清理块石4. 质量保障措施(1) 圆筒周边淤泥需要清理到位,防止圆筒加固过程中淤泥塌落2) 块石需要清理至圆筒底部平台,以保障圆筒加固施工时模板安装的底部密封性3) 施工前需要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对施工过程的了解。

4) 施工管理技术员需对施工进行跟踪,对水下情况及时掌握5) 施工技术员需要对施工情况记录5.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4.1船舶安全技术措施(1) 安全部对入场船舶进行登记造册,建立管理台帐,进行动态管理2) 专业安全工程师对全体入场船员进行入场安全教育并考核合格3) 水上分项开工之前,工程技术人员、专业安全工程师上船对全体参与作业人员 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作业人员对于技术方案和安全措施清楚4) 项目部建立各作业船舶、船舶各主要作业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张贴在各作业 船舶上,并要求各作业船舶定期组织学习,船员熟知各自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要点5) 项目部制订船舶定期自检、不定期抽检的合格标准及检查计划,确保作业船舶 处于安全适航状态6) 作业船舶必须按照规定悬挂国籍、潜水作业信号等旗帜,夜间作业还必须悬挂 信号灯7) 台风季节,各船舶必须提前做好船舶检查,确保船况符合防台要求8) 防台期间,船舶必须设置固定接收方式、专门收听人员接收项目部发布的气象 预报,以便提前做好防范措施9) 船上制定防火守则和消防、救生应急程序,船上的消防、救生、堵漏器材和安 全设施必须齐备和有效,定期检查10) 施工船上设立垃圾回收箱,收集施工、生活产生的垃圾,各班下班时将垃圾带 到岸上指定的垃圾回收点处理。

4.2水下作业专项安全管理由于码头的施工特殊性,大部分工作需要在水下完成,故现对于水下施工,提出水下 作业专项安全管理,合理安排工期计划,禁止恶劣天气和晚上潜水作业4.2.1装具的准备与检查出发前对设备、器材必须落实和配备,必须仔细检查所要运去作业现场的装具是否处 于良好状态,必要时进行性能试验潜水前潜水员必须亲自检查自己的装具,即使已委派 了其他人员准备和检查装具,也不能认为所用的装具已处于适用状态1) 空气气瓶检查有无铁锈、裂缝、凹痕或其它缺陷或故障的任何迹象,要特别注意气瓶阀是否松 动或弯曲检查O型圈是否还在检查信号阀是否处于工作位置,如是则表明气瓶已充气 可供使用2) 背带和背托检查有无腐烂或过分磨损的迹象,调节背带以供个人使用,尽量使之在背部中央,当 潜水员后仰时,头部应能触到调解器,但气瓶阀顶部不得高过头部,检查快速解脱扣装置, 应灵活自如3) 供气调节器把供气调节器接到气瓶开关阀上,确保O型圈完全密封把气瓶完全打开,然后倒旋 1/4圈,听听空气流出的声音,以检查调节器是否漏气通过咬嘴连续呼吸几次,检查二 级减压器和单向阀是否功能正常按压中心接钮,是否正常供气适当时可浸入水中观察。

4) 面罩检查面罩的密封性能和头带状况,检查面罩封口和面窗有无裂纹5) 脚蹼检查脚蹼带、脚蹼跟、蹼片有无大的裂纹或损坏、老化6) 潜水刀试验潜水刀刃是否锋利,确保潜水刀已固定在刀鞘里,而取放潜水刀毫无困难7) 压铅带检查压铅带是否良好,是否放了适量的压铅,是否系牢快速解脱扣是否好用8) 手表检查手表有无损坏,时间是否校准,表带是否牢固、良好9) 深度表和指南针检查每个表的表带是否完好确保深度表已严格地校准指南针已与另一个指南针校 正过10) 一般检查检查时将要使用的其它装具,以及可能要用到的备用装具,包括调节气、气瓶和仪表 等进行登记也要检查所有的潜水服、缆绳、工具以及其它任选的器材最后,把所有的 装具放好,以备使用4.2.2潜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1) 下潜前的设备检查由下潜作业的潜水员亲自进行认真的检查,并将检查结果报告潜水队长确认后,才能 下水作业2) 下潜程序潜水员在水面稍作停顿,再次检查有关供气等设备是否正常确认正常后,接到“下潜” 口令以后方可下潜,下潜速度不宜过快,一般不得超过每分钟15m到达水底后应及时发 出信号,水面供气减压阀应根据下潜速度随时调节供气压力,保证供气余压为1Mpa左右, 下潜过程中如遇下列情况要冷静处理。

① 下潜过程中面罩上如出现雾气,可打开旁通阀吹除面罩雾气,同时平衡面罩内外 压力② 当感到耳痛等症状时,必须停止下潜或稍稍上升,用塞鼻装置堵塞鼻孔,鼓气调 压消除耳痛③ 按动二级减压器的手动按钮,可排除口鼻罩内的积水④ 如果水面主供气系统发生故障,潜水员应打开应急供气阀,由背负式应急系统供 气,此时潜水员应立即返回水面⑤ 一旦二级减压器发生故障,可打开旁通阀,由第二供气系统向头盔或面罩内作通 风式供气3)上升出水① 完成了潜水作业,或到了规定的上升时刻,或者接到水面的上升通知,应着手准 备上升出水② 潜水员正常上升之前(非紧急下的上升),首先应整理自己水下所用工具、器材③ 上升过程中,潜水员应平稳自然地呼吸,不屏气,以免肺气压伤④ 上升速度不宜过快,一般在18m/min之内为宜⑤ 按深度和时间来考虑是否须减压如需水下减压,应通知潜水员,并严格按照减 压表的规定进行,严禁快速上升出水(紧急上升除外)⑥ 沿入水绳上升4.2.3风险防范及应急措施(1) 每天留意当地的天气预报选取较好天气潜水作业2) 作业船舶要悬挂“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旗帜,提示水下有潜水员作业过 往船舶注意,晚上挂警示灯,24小时留人看管。

3) 潜水员下水作业时,水面有一名应急待命潜水员,当水下发生危险时待命潜水 员能及地进行处理,确保潜水员的生命安全4) 潜水员潜水作业时应配带潜水、信号绳,携带潜水电筒和潜水刀以免给鱼 网或绳索缠住时能自救4.3施工安全技术措施(1) 船舶入场登记并报审2) 人员进行公司“三级安全教育”以及安全交底3) 施工技术员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4) 施工管理人员必须跟踪在施工现场,安排施工作业5) 安全部门对施工安全进行定期及不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制止并下发停工整 顿通知,整顿不合格不得重新开始施工6) 施工期间严格遵守C电厂相关的安全要求7) 船舶起重作业时不得进行交叉吊装,严格遵守吊装操作规程8) 潜水作业必须严格遵循潜水作业操作规程进行施工作业6. 环境保护措施(1) 防止操作性油污水泄漏污染水域,船舶的废油、残油不得直接排入水体2) 船舶应加强设备维修保养,防止油泄漏,避免污水污染海洋环境3) 船舶的固体、生活垃圾(瓶、罐、泡沫、塑料制品等)、清洁机舱的带油抹布不 能乱扔于海上,应分类存放在垃圾袋,项目部指定专门船舶和人员到各船收集送岸上处理4) 船舶如违反海洋环境保护的规定,被海事部门或业主C电厂执罚处理的一切后 果和经济损失,全部由当事船舶和当事人负责。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