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检验科质量管理手册_科室规章制

馨***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84.50KB
约34页
文档ID:159968601
检验科质量管理手册_科室规章制_第1页
1/34

...wd...XXXXXXXXXXXXX中医医院检验科《质量管理手册》二○一八年一月目 录科室规章制度3一、检验科工作制度3二、检验科质量管理制度4三、检验科查对制度4四、检验标本管理制度5五、检验报告单管理制度6六、检验科试剂管理制度6七、检验科安全管理制度7八、临床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8九、仪器管理制度9十、检验科档案管理制度9十一、检验科登记制度10十二、检验科卫生制度10十三、检验科信息反响制度10十四、过失事故登记报告制度11十五、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2十六、检验室科废物处置管理规定13十七、检验科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14十八、检验师职责15十九、检验士职责16质量安全管理重点与指标17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工作职责18检验科质量安全管理文件19检验工作制度19临床检验科质量管理标准29病理科临床科室联席会制度31检验科室间质评不合格的工程、分析处理、和改进措施32室内质量控制文件标准33检验科室内质控失控处理程序54检验工程的有关程序72检验科标本验收规定及对不合格标本处理程序89检验科质量管理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91特殊工程审批许可93开展医疗新技术、新技术准入制度94科室规章制度一、检验科工作制度1、认真执行检验技术操作规程,保证检验质量和安全,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2、普通检验,一般应于当天发出报告,急诊检验应在检验单上注明“急〞字,随采随验,及时发出报告,对不能及时检验的标本,要妥善保藏标本不符合要求者,应重新采集3、认真核对检验结果,填写检验报告单,做好登记,签名发出检验结果与临床不符或可疑时,应主动与临床医生联系,重新检查,发现检验工程以外的阳性结果,应主动报告4、检验完毕后,要及时清理器材、容器,经清洗、枯燥、灭菌后放原处,污物及检查后标本妥善处理,防止污染5、采血必须坚持一人一针一管,严格无菌操作,防止穿插感染6、检验室应保持清洁整齐,认真执行检验仪器的标准操作规程,定期保养、检测仪器,不得使用不合格的试剂和设备7、建立并完善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8、配合临床医疗工作,开展新的检验工程和技术革新9、应制定检验后标本保存时间和条件,并按规定执行废弃物处理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10、加强检验室安全管理和防护,做好生物及化学危险品、防火等安全防护工作,遵守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二、检验科质量管理制度1、检验科人员必须熟悉本专业质量控制理论和具体方法2、制订各项检验的操作手册,生化、临检等检验,一切操作要做到标准化、程序化。

3、对各种仪器,必须定期进展功能及质量检测并标定后使用使用合格的检验试剂,定期检查有无过期试剂4、应积极开展室内质控,制订相应的措施,做到日有记录、月有小结、年有总结有原始记录及质控图对检测中出现的失控工程要停顿报告,查出原因,针对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并有记录,然后报告三、检验科查对制度1、建立健全查对制度,杜绝医疗事故,减少过失发生2、每次检验,检验师应对结果进展复核,并签上姓名遇疑难问题,应及时报告科主任3、采集标本时:〔1〕门诊病人:认真查对科别、姓名、性别、年龄、检测工程、标本〔质、量〕〔2〕住院病人:认真查对科别、住院号、床号、姓名、性别、检测工程、标本〔质、量〕,同一病人,多张申请单时,认真查对各申请单的临床资料是否一致4、检验时,认真查对仪器性能、试剂质量、检验工程与标本是否相符5、检验后,认真查对检验目的、结果、是否缺项等6、发报告单时,认真查对科别、姓名及检验工程7、血型及输血检验时,认真查对病人姓名、性别,标本、血袋编号、标签是否完整,标本和诊断血清是否符合要求,献血员姓名,血型、Rh血型及血穿插试验结果,血袋是否有破损及血液质量试验结果除肉眼观察外,必须用显微镜观察结果,以防弱凝集遗漏。

复核者应认真核对一次标签、血型、Rh血型及穿插试验结果后,签上核对者姓名四、检验标本管理制度1、标本一律凭单采集,做好五查五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检验工程〕,临床科室送的标本要核对检验单、检查工程和标本采集是否符合要求2、各项检验标本分类进入各项检测程序,并严格做好编号和核对,缓检标本应核对后妥为保存3、检验后的标本应按规定根据不同要求和条件限时保存备查,特殊标本特殊保存4、凡有传染性的标本,应按传染性标本管理规定须经灭菌处理后才能弃去五、检验报告单管理制度1.检验报告单应包含充分的患者信息,标本类型、标本采样时间,结果报告时间2、报告单应提供中文或中英文对照的检测工程名称,报告采用国际单位或权威学术机构推荐单位,并提供参考范围3、检验完毕,应认真核对所检标本、检验结果与病人信息是否一致,无误前方可填写检验报告单,并做好记录工作 4、报告单书写应字迹清晰、无错别字、内容准确标准,不得涂改,签名要清晰可辨5、检验报告单要求双签字〔急诊除外〕进修、实习人员无签字权,也不得代替带教教师签发报告单 6、各工作室的报告单每日应由组长或由获得中级职称,具有丰富检验经历,技术水平业务能力较高的人员进展审核,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检验结果可疑时应进展复检,不得草率发出 7、科主任应定期〔每周1~2次〕抽查检验报告单,并做好记录,进展讲评,六、检验科试剂管理制度1、检验科要根据实际需要,从节约的原则出发,有方案地采购试剂2、检验科要做好试剂的请购、使用、保存、检查工作,防止变质、过期和浪费,即将用完的试剂要有记录,及时申请补购3、试剂进货应做到来源正规,货物优质、有效、有批准文号、生产日期及供货单位加盖红印的《经营许可证》、《生产许可证》、《注册证》复印件和法人委托书及业务员的身份证明试剂进货时要有验收人签字4、所用试剂要有瓶签,按不同要求分类保管,需要冷冻、冷藏保管的试剂应保存在低温或普通冰箱内,并经常检验冰箱温度剧毒、易燃易爆品要按要求保管强酸、强碱试剂要单独保存七、检验科安全管理制度1、加强安全管理教育,提高安全管理意识2、严格执行有关安全管理制度,做好“防火〞“防盗〞“防毒〞的防范工作,并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做到制度落实,责任落实,措施落实3、使用强酸、强碱时,应特别注意防止腐蚀仪器和衣物4、产生毒性或腐蚀性气体的试验应在通风处进展,带有腐蚀性试剂,废弃之前先用清水稀释后,再倒入下水道5、贵重仪器、物品等设专人保管、定期维修,存放柜箱要加锁。

6、加强对易燃易爆、腐蚀性药品及危险、剧毒化学试剂等的管理,定点存放,定期检查,对剧毒药品有专柜保存,并做好应急处理及防护工作7、检验室备有常用消防设施及专用灭火器材,承受消防安全及使用灭火器材的教育,对各种电器、电路按规定安装使用8、检验科人员应经常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报告并立即采取安全措施八、临床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1、“危急值〞是指当这种检验结果出现时,说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正确抢救时机2、医院建立危急检验工程表与制定危急界限值,并要对危急界限值工程表进展定期总结分析,修改,删除或增加某些试验,以适合于本院患者群体的需要3、建立检验室人员处理、复核、确认和报告危急值程序,并在《检验危急值结果登记本》上详细记录〔记录检验日期、患者姓名、病案号、科室床号、检验工程、检验结果、复查结果〔必要时〕、临床联系人、联系 、联系时间〔min〕、报告人、备注等工程〕4、医院定期检查和总结“危急值报告〞的工作,每年至少要有一次总结,重点是追踪了解患者病情的变化,或是否由于有了危急值的报告而有所改善,提出“危急值报告〞的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

九、仪器管理制度1、各种检测仪器按医疗器械进展登记,专人保管,定期检修保养和按规定办理报销、报废手续2、精细仪器,设专柜存放,实行定人使用、保养、保管责任制无关人员一律不得使用3、各种精细仪器、器械,须经校正合格后使用,计量仪器应按市技术监视局规定每年实行强制检定4、新购仪器、器械、须经检测验收合格后使用,不熟悉仪器性能者不能独立操作,无维修知识和技能者不得随意拆卸检修5、各种仪器在使用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严格保养程序,经常保持仪器处于灵敏状态仪器室内严禁存放挥发性、腐蚀性的化学物质,注意防潮和防爆晒十、检验科档案管理制度1、档案管理范围:包括业务资料〔含有检验操作规程、质控资料、检验结果登记等〕、仪器及试剂资料、财产情况、医疗纠纷资料、管理制度等2、档案资料应注意完整、标准、保密,不得用热敏打印纸、不得任意抽样或遗失,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3、所有档案资料应登记、分类、编号,并由专人保管,档案资料多时,为便于查阅可建立索引4、归档资料中的质控资料、检验结果登记及操作规程至少应保存五年销毁前必须经科室领导审批5、外来人员须查阅档案资料均应经科主任同意3、科室人员必须认真、及时登记,结果准确、清楚、完整。

4、违反上述规定者,从重处分十一、检验科卫生制度1、每天清扫、拖擦地面、地板、擦抹台面定期擦抹门窗及玻璃、桌、椅物品放置有序,保持科室整洁2、不在检验室吸烟、进食,不乱丢纸屑等3、注意个人卫生二、检验科信息反响制度1、检验科要定期向临床各科室征询改进意见,同时,备有反响登记本2、定期向临床医生征求意见和建议,整理登记,及时向科主任汇报结果对重要问题及时与临床科室协商3、要耐心听取病人的意见,并做好病人意见的登记、处理4、要重视信息反响工作,虚心听取临床医生的意见与要求,重要意见及时登记,认真改进5、对临床科室因疾病诊治需要的特殊检验要求,应结合实际,尽力配合十三、过失事故登记报告制度1、严格执行检验工作查对制度,包括:采集,收集标本、化验单的科别、床号、姓名、检验目的、检验标本的质量和量;检验时的工程、所用的试剂、编号;检验完毕时的检验结果、登记;发报告时的科别等2、要做过细的工作,严防检验标本丧失或损坏,尤其是脑脊液、胸腹水液等重要标本,收到后应立即登记并检验,防止漏检、错检;生化检验标本验后应保存24小时,输血标本应保存七天以上;防止在工作中,特别是离心沉淀时损坏标本;防止仪器错用、试剂错配、错用及计算错误;防止定错或错报血型及穿插配合试验等等。

3、严格执行检验标本接收制度病房送检的检验标本和化验单应及时验收、签名,发现有不合要求的标本或与化验单不符的标本应当即退回,并要求重送4、发现过失应及时向科主任报告,力求妥善处理,并登记入册发现严重过失或医疗事故后,立即组织抢救,并报告科主任、院领导,对重大事故,应做好善后工作5、对已发生的过失事故,科主任应视不同情况进展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严肃处理6、科主任加强对过失事故的防范管理及对检验人员的安全医疗教育,经常检查、分析,发现隐患及时解决十四、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检验人员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时穿隔离衣、胶鞋、戴口罩、手套2、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用后进展无害化处理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作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对每位病人操作前洗手或手消毒4、无菌物品及其容器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使用后的废弃物品,应及时进展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丢弃5、各种器具应及时消毒、清洗;各种废弃标本应分类处理6、检验报告单消毒后发放〔电脑打印的除外〕7、检验人员完毕操作后应及时洗手,毛巾专用,每天消毒8、保持室内清洁卫生。

每天空气、各种物体外表及地面常规消毒,有记录在进展各种检验时应防止污染;在进展特殊传染病检验后,应及时进展消毒,遇有场地、工作服或体表污染时,应立即处理,防止扩散,并视污染情况向上级报告9、各种卫生学监测到达要求十五、检验室科废物处置管理规定一、医院垃圾分类:〔一〕、生活垃圾:包括废纸、一次性生活及办公用品、以及其他未被病人体液、试剂以及药物等污染的物品用黑色垃圾袋装〔二〕、医疗废物:包括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五类,用黄色垃圾袋装其中:1、感染性废物:⑴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如棉球、棉签、纱布、一次性医疗用品与器械等;⑵疑似传染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⑶废弃的血液、血清;⑷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与器械2、损伤性废物:⑴医用针头、缝合针;⑵各类医用锐器;⑶载玻片、玻璃试管、安瓶等3、药物性废物:⑴废弃的一般性药品;⑵废弃的细胞毒性药品和遗传毒性药品;⑶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等4、化学性废物:⑴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⑵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⑶废弃的汞血压计、汞温度计二、检验科人员将产生医疗垃圾按照上述标准分类放置,由专人收集并登记,存放科室垃圾收集点,每日专人负责收集和运送至医院燃烧楼内燃烧。

十六、检验科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1、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根据控制检验科医源性感染的管理工作的要求,建立检验科微生物学监控制度、消毒工作程序和感染性垃圾分类、收集、运送及登记制度2、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培训个人操作习惯是造成锐器伤发生的决定性因素要改变不正确的个人操作习惯,保证在任何时候进展操作时都能采用符合规定的安全技术和预防措施,要增强医务人员对医疗环境中职业感染的危险性认识,要把职业安全教育作为职业培训的一项内容,以减少不安全隐患的发生3、增强自身防护意识检验科人员自觉遵守检验科规章制度,在实验操作中戴一次性手套、口罩,高危操作环境要求穿隔离衣、戴防护眼镜正确配制消毒液,定期对工作环境消毒,经常保持实验室内空气流通4、加强锐器损伤的防护和处理检验科人员被锐器意外刺伤后,应先脱去手套,再自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伤部位,同时用流动净水冲洗伤口,使局部血液排出,然后用碘酊、乙醇消毒受伤部位,用无菌敷料包扎伤口5、加强接触部位的消毒在配制、使用和处理污染物的过程中如发生接触,必须做到:(1)迅速脱去手套和隔离衣;(2)肥皂和流动水清洗接触部位的皮肤;(3)眼睛接触后迅速用水或等渗洁眼液冲洗;(4)记录接触情况,必要时就医治疗。

十七、检验科主任职责1、在院长领导下,实行主任负责制负责本科室各专业组检验、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2、制订全工作方案,确定开展方针和目标明确职责,对人力、资金、设施、场地等资源进展总体管理3、催促本科各级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考察各专业组的检验质量4、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开展质量控制工作制定科室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诺,批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本主任规章制度负责对科室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监视、核查和评审,使之有效运行5、审签器材及耗材的购置、请领与报销经常检查安全措施,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严防过失事故6、负责本科室人员的医德医风教育和业务培训,组织业务学习、技术考核,搞好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及临床教学工作,定期检查实习或进修方案的完成情况7、负责专业人员的分工、外出学术交流或进修等任务,催促检查全员考勤考核,确定本科室人员的轮转、值班和执行临时派遣任务的名单,对本科室人员的晋升、奖惩提出具体意见8、结合临床医疗,制定科研规划,不断引进和吸收国内外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新思路、新管理9、催促检查分包检验工程的质量,组织评估分包实验室的能力及开展工程的情况负责领导本科室的合同评审。

负责决策本科室的公正性和保密性措施10、经常深入到临床各科室,征询对检验质量的意见和要求,催促各专业组做出改进措施,满足临床的需求十八、主任检验师、副主任检验师职责1、在科室主任领导下,负责指导本科室的临床检验、教学和科研工作2、催促检查下级人员的检验质量,并主持指导做好检验质量控制工作3、开展科研,担负教学工作,指导进修、实习人员的学习,协助科室主任做好科内各类技术人员的培养提高工作4、参加局部检验工作,协助科室主任制定科研方案,催促实施5、积极吸收和引进国内外新成果、新技术,不断改进各种检验方法十九、主管检验师职责1、在科主任领导下工作,并承受主任或副主任检验技师的业务指导,负责指导本室的检验、教学和科研工作2、参加检验工作,并检查科内的检验质量,解决业务上复杂疑难问题3、开展科研,担负教学工作,指导进修、实习人员的学习,做好室内各类技术人员的培养提高工作4、习引进国内外新技术,不断改进各种检验方法二十、检验师职责1、在科主任领导下进展工作2、亲自参加检验,并指导检验士进展工作,核对检验结果,负责特殊检验的技术操作和特殊试剂的配制、鉴定、检查,定期校正检验试剂、仪器,严防过失事故3、负责毒剧药品,贵重器材的管理和检验试剂、材料的方案和请领、报销等工作。

4、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改进检验方法,不断开展新工程,提高检验质量5、负责开展对本专业质量控制工作二十一、检验士职责1、在检验师的指导下,担负各种检验工作2、收集和采集检验标本,发送检验报告单,在检验师的指导下进展特殊检验3、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随时核对检验结果,严防过失事故4、负责检验药品、器材的请领、保管、检验试剂的配制、培养基的制备,做好登记、统计工作5、担任一定的检验器材的洗刷,做好消毒隔离工作质量安全管理重点与指标质量安全管理重点: 1、贯彻落实《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方法》等有关规定临床实验室集中设置,统一管 理,资源共享实验室管理统一标准,统一质控,保证质量2、临床实验室布局与流程安全、合理,符合医院感染控制和生物安全要求 3、 开展检验工程符合卫生行政部门公布的目录,不开展淘汰和未经批准的工程特殊实验室取得审批许可4、临床检验工程满足临床需要,并能提供 24 小时急诊检验服务,实施“危急值报告〞制度 5、落实全面质量管理与改进制度,按照规定开展室内质控、参加室间质评对床旁检验工程按规定进展严格比对和质量控制。

6、检验报告及时、准确、标准,严格审核制度7、遵守检验工程和检测仪器操作规程,定期校准检测系统,并及时淘汰经检定不合格的设备与试剂不使用未经批准的设备与试剂 8、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检验部门服务满意质量安全管理指标:〔一〕检验科医疗安全防范管理1、 医疗安全人人有责,安全意识牢记在每一个职工心中,安全措施贯穿到每一个工作岗位2、 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按工作流程完成自己的任务,认真填写每一个岗位工作流程表,下游岗位负责检查上游工作质量与安全,最后检查最终工作质量和整个工作流程安全3、 严格执行各种工作制度,技术工作要精益求精4、 严格窗口、承受标本、检验标本、发送结果的工作岗位核对及审查制度,严防技术、诊断过失、事故发生5、 严格执行检验医师核查、双签字制度,做好室内和室间质控制度,严防检验报告过失、事故发生6、 出现检验结果报告过失立即逐级汇报,采取积极措施纠正,将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技术水平问题,采取学习、讨论措施,到达提高目的;技术责任过失,当事人事后检讨,采取预防措施;造成严重影响和经济损失时,除了执行医院规定外,科内酌情教育,减免奖金〔二〕实验室安全防范管理1、 实验室应通风,对有害于安康的试剂要妥善管理,使用时要有防护意识。

防止乱倒乱丢,处理时应采取安全措施;防止易燃、易挥发试剂及气体接触明火引起燃烧与爆炸2、实验室废弃物、废弃的血液、体液和生活垃圾应分类按上级医疗废物规定程序处理3、实验室的重要仪器应有使用说明,注明该仪器的用电安全规定和操作程序易燃物质应贮存于安全的房间,放于专用柜内保存,实验室应具备防火设备,如灭火器等〔三〕 设备及安全防范管理1、大型设备使用、保养和保管要专人负责,落实到人头2、严防设备等财产损坏、丧失3、严格按院级规定使用电炉子和其他易发生失火或用电伤人的电器4、严格执行院级的安全、防火等规定,采取一切措施,确保工作人员人身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工作职责1、成立质量小组,成员有:吴生荣,乌日娜,康凌燕,马建平,季建文2、科室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组织本科室人员落实质量管理规章制度,考核、检查本科室质量管理、控制、教育等工作情况,发现问题,查找原因,落实责任,及时纠正2、科室质量管理小组负责收集、汇总本科室质量管理的有关资料,并进展分析研究和总结,定期向省质量管理部门汇报3、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必须积极参与、配合所质量考核组布置的质量检查等相关工作4、不断进展持续的质量改进工作并对质量进展跟踪。

5、做好本科室与其他相关科室的工作衔接6、对科室人员进展岗位能力培训7、参加全院每月医疗质量检查工作科主任为质量管理小组组长,职责:1、加强科室质量管理和控制工作2、每月根据医院安排,对科室内质量控制指标进展自查自控,并将结果上报医务科3、随时根据卫生法规、操作规程控制纠正医疗缺陷,并有责任要求对不合格服务进展整改4、宣传、组织学习医院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管理规定5、协助医务科进展每月医疗质量检查工作检验科质量安全管理文件检验科是医院进展医学检验,为临床诊治疾病提供可靠信息和科学依据的医技科室由于社会进步、科学的开展、医院间的竞争,又向检验科的检验工作提出了快速、微量、优质、高效的新要求在这样的形势下,进一步加强检验科的管理显得十分重要      检验科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保证检验科的检验质量,必须有一个全面的、完善的管理制度,我院有以下规章制度〔一〕检验工作制度       1、全科人员应自觉遵守劳动纪律,上班后充分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2、检验单由医师逐项填写,要求字迹清楚,目的明确急诊检验单上注明“急〞字       3、收到标本时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标本不符合要求的应重新采集。

对不能立即检验的标本,要妥善保管普通检验,一般应于当天下班前发出报告急诊检验标本随时做完随时发出报告       4、遵守《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展标准化操作,认真做好每项检验工作       5、要认真核对检验结果,填写检验报告单,作好登记,签名后发出报告检验结果与临床不符合或可疑时,主动与临床科联系,重新检查发现检验目的以外的阳性结果应主动报告院外检验报告,应由主任审签       6、特殊检验标本发出报告后保存24小时,一般标本检测后和用具一样立即消毒       7、为保证检测质量,应定期检查试剂和校对仪器的灵敏度定期抽查检验质量耐心听取医师和病人的意见,妥善处理       8、建立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制度,开展室内质控,并积极参加室间的质量评价活动       9、积极开展教学、科研和体检工作,配合临床,引进新技术,开展新的检验工程和技术更新       10、做好菌种、毒种、剧毒试剂、易燃、安全保卫、清洁卫生、试剂管理、仪器管理、输血管理、信息反响、经济核算等制度,保持检验工作的正常运转和良好的工作环境       〔二〕技术质量管理制度       1、必须把检验质量放在首位,普及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知识,使之成为每个检验人员的自觉行动。

       2、建立健全科组二级管理组织,并配有兼职人员负责管理管理内容包括:目标、方案、指标、方法、措施、检查、总结、效果评价及反响,定期向上级书面报告       3、各专业实验室应按照省检中心的有关规定开展室内质控,制订相应的措施,做到日有记录、月有小结、年有总结有原始记录及质控图对失控情况应及时纠正,未纠正前停发报告       4、各专业实验室应必须参加临检中心规定的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努力提高质评成绩       5、加强人员培训及仪器、试剂管理,建立仪器档案       〔三〕急诊检验       1、急诊检验的要求       检验人员接到急诊检验单后,要迅速及时地采集标本,及时进展检验,准确地报告检验结果检验科可根据急诊工作的实际需要,配备专职急诊检验人员,从事急诊检验工作       〔1〕急诊检验由各科临床医师根据急诊病情需要,填写急诊检验单,由护士、工人或病人家属急送化验室,也可用 或传呼告知急诊检验值班人员      〔2〕急诊检验人员接到急诊检验单后,必须在5分钟内将标本采集完毕血常规标本由检验人员采集,难以行动的病人,由检验人员到床边采集静脉血由护士采集,脑脊液及各种穿刺液、胃液由医师采集。

粪便、尿液等由护士、工人或病人家属连同检验单一起送至急诊检验室      〔3〕急诊检验值班人员接到标本后,必须先检查检验标本是否符合要求,而后进展检验并及时报告检验结果      〔4〕急诊检验值班人员将急诊检验结果报告单及时送检医师,或 告知送检病区,由送检病区的护士或医师记录结果,其检验报告单应于当日或次日早上交给送检病区       2.急诊检验的范围      〔1〕急诊病人      〔2〕门诊中的急、危、重病人      〔3〕急诊室观察病人病情突然变化者      〔4〕住院病人中病情突变者       3、急诊检验工程      〔1〕血液常规检验: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血色素测定,出、凝血时间测定,血型鉴定,血穿插配合试验等,以及临床特需的检验工程      〔2〕尿液常规检验:尿蛋白定性试验、尿糖定性试验、酮体测定、尿沉渣镜检、尿胆红素定性试验、尿胆元试验等,以及临床特需的检验工程      〔3〕大便常规检验:粪便理学检验、涂片镜检、潜血试验等,以及临床特需的检验工程      〔4〕脑脊液检验:理学检验、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蛋白定性、糖定性或半定量,涂片法作细菌检查等,以及临床特需的检验工程。

      〔5〕生化检验:钾、钠、氯、糖、肌酐、尿素氮测定,淀粉酶测定,胆碱脂酶测定,血氯分析,脑脊液蛋白、糖、氯化物定量测定,以及临床特需的检验工程      〔6〕胃液分析      〔7〕其他,根据临床需要,由临床科室与检验科商定      〔四〕安全管理制度       1、医院检验科必须定期检查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并经常进展安全教育       2、专人保管易燃、易爆和剧毒化学药品,建立易燃、易爆、剧毒化学药品的使用登记制度       3. 易燃、易爆药品的贮存,要求有专用的危险品库,并符合危险品仓库的管理要求       4、普通化学试剂库设在检验科内,要专人负责,并建立试剂使用登记制度       5、各种电器设备,如电炉、枯燥箱、保温箱等仪器,以实验室为单位,由专人保管,并建立仪器卡片       6、使用煤气的实验室,要防止中毒或失火事件的发生       7、上班时检查科室有无异常,下班前关闭好门窗有不安全现象应立即报告医院保卫科       〔五〕感染管理制度       1、各种检验标本的收集、送检,必须有统一的容器留好,不得外溢和污染       2、静脉采血、指尖采血,必须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和采血针,做到一人一针一管。

便、尿标本一律用一次性便盒、尿杯       3、已检验的标本,必须先经消毒、灭菌或相应措施处理后,方可弃去或燃烧细菌培养用的废弃标本〔含各种培养基和培养物〕必须经消毒或高压灭菌后弃去       4、检验科用过的一次性用品,必须经消毒处理后集中,按规定处置       5、工作台上、放有检验标本或其他传染物品的冰箱、冰柜内不得存放食物       6、工作人员下班前必须用肥皂水清水洗手       7、工作台面、被污染的地板应用过氧乙酸或漂白粉消毒液擦洗实验室定期用紫外线消毒六〕检验科轮岗制度 1、按照夜班、下夜班、上午班、副班、主班的规律,交替轮班 2、节假日另行排班,各岗坚守岗位,履行职责,不得脱岗,确保检验科24小时运行3、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交班者应给下一班做好必须的准备工作如有尚待处理的工作,要向接班人员交代清楚,填写交接班记录4、各在岗人员遇到疑难问题不能解决时,应立即报告上级领导以取得指导和支持,不得回避和推诿 〔七〕仪器管理制度       1、操作人员必须具有高度责任心和事业心,熟练掌握有关仪器的性能,严格遵守仪器的操作规程,熟练地进展操作       2、仪器实行专人专机,使用前应检查是否完好、功能是否正常,操作中假设发现异常或故障,应立即向科主任汇报,不能擅自乱动乱修,按照正常渠道进展检修。

使用后须检查仪器并恢复原位,清理好试剂、操作台,做好使用、维修记录        3、仪器与仪器资料不别离,便于随时查阅仪器室内应有简明操作规程        4、进修实习人员原则上不能独立使用本仪器,必要时,应在指导教师严格指导、监视下进展操作,并由指导教师负全部责任        5、做好仪器室的安全、清洁工作、严禁在仪器室内吸烟、进食或接待客人外来参观人员须经医院或科领导同意方可接待        6、保管人员应定期检查及纠正各种仪器的指标,每天了解仪器的运转情况、试剂的使用情况;检查仪器的整洁、安全、水源、电源情况,努力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        7、检验得意忘形任应经常了解、检验仪器室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8、选购仪器由专业人员、检验科主任会同医院分管领导,经多方考察了解后,按正常渠道进货,并建立仪器档案,检查、登记入帐仪器报损也应按医院规定手续办理        〔八〕试剂管理制度         1、各专业实验室应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从节约的原则出发,每日向科主任早报所需试剂,列入请购单内,由科主任负责处理         2、科内确定由专人负责试剂管理,协助科主任做好请购、登记入库、领发、保管、清点盘存、报废等工作。

        3.所有试剂的请购、进货均由科统一管理,做到来源渠道正规,货物正常,有批准文号,有生产日期和供货单位的营业执照复印件         4.各专业实验室应做好本室试剂的请购、使用、保存、检查工作防止浪费、变质、过期,如有发现应及时处理5、剧毒试剂必须由科室统一保管,存放于保险箱内或双门双锁,由科主任和负责保卫的人员负责,使用时,应有两人在场并做好使用记录易燃、易爆试剂远离水源、火源,存放于沙堆内强酸、强碱试剂也须妥善保存       〔九〕过失事故登记制度       1、建立检验工作查对制度,包括:采集,收集标本、化验单的科别、床号、姓名、检验目的、检验标本的质量和量;检验时的工程、所用的试剂、编号;检验完毕时的检验结果、登记;发报告时的科别、病房        2、 要做过细的工作,严防检验标本丧失或损坏,尤其是脑脊液、心包液、骨髓、胸腹水液等重要标本,收到后应立即登记并检验,防止漏检、错检;生化、免疫检验标本验后应保存24小时,输血标本应保存三天以上;防止在工作中,特别是离心沉淀时损坏标本;防止仪器错用、试剂错配、错用及计算错误;防止定错或错报血型及穿插配合试验等等。

       3、建立检验标本难收制度病区送检验的检验标本和化验单应经检验科有关人员验收、签名,发现有不合要求的标本或与化验单不符的标本应当即退回,并要求重送        4、发现过失应及时向专业组长及科主任报告,力求妥善处理,并登记入册发现严重过失或医疗事故后,立即组织抢救,并报告医务科、院领导,对重大事故,应做好善后工作        5、对已发生的过失事故,科主任应视不同情况对有关人员进展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严肃处理        6、科主任及专业组长加强对过失事故的防范管理及对检验人员的安全医疗教育,经常检查、分析,发现隐患及时解决        〔十〕信息反响制度        1、建立检验过失事故及检验信息把握意见登记制度、分发检验科信息反响卡凡有反响意见或过失事故应及时登记        2、检验人员应虚心听取病人及家属的意见,做到热心、耐心        3、科主任及全科人员应冷静对待病人和家属的意见、临床科室的反响信息,分析情况,作出妥善处理,必要时,应进展复查        〔十一〕输血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卫生部《采供血机构和血液管理方法》及有关规定,输血工作应纳入本地区血液三统一管理。

不得自找血源、自采、自供血源        2、临床需要输血、配血、应由医师逐项填写好申请单,由护士或工人连同受血者之血2毫升,提前一天送交全血室或血库需要新鲜血或成分血,应提前三天通知输血室或血库抢救用血,随即定型、配血        3、血型鉴定及穿插配合试验完成后,仔细填写检验报告单并详细核对结果同时,保存标本三天以上        4、临床采血时,应详细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床号,严防采错血标本,工人送标本应严防损坏或污染        5、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并做到合理用血和成分输血病人如有输血反响,应立即分析原因,如疑血型定型及穿插配血问题,应及时进展复查、处理        6、血库或输血室应定期用紫外线消毒,严防输血感染 临床检验科质量管理标准一、检验科质量方针是:公正、科学、准确、及时和有效二、质量目标全面贯彻质量方针,建立符合CNAL-ACO1-2002的实验室质量体系,将准确率到达98%以上,不断提高检验质量和服务水平三、检验科向社会和广阔患者承诺1、职业标准:实验室全体工作人员在所有工作活动中遵守如下职业标准〔1〕科学的工作态度:客观、标准地提供实验数据。

实验人员必须依据临床和广阔患者指定的标准、方法进展检测并如实记录检测数据实验室管理者及实验人员须依据本手册和有关规定严格进展质量控制〔2〕良好的职业道德:站在第三方的立场上客观、公正地出具检测报告自觉维护检验科的地位和信誉〔3〕专业的技术水平:实验室主任、副主任必须掌握本实验检测范围或广阔患者要求相适应的相关技术;实验人员必须到达与本实验室检测范围或广阔患者要求相适应的技术水平2、高效优质的服务: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按时完成检测任务,及时出具检测报告以广阔患者的安康体检人员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绩效的重要指标3、检测质量的承诺:检验科承诺,本实验室出具的检验报告能够保证客观、公正、准确,能够保证测量值的溯源性,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4、遵守国际标准的承诺:本实验室主任郑重承诺,严格按照国际标准化要求建立并持续有效运行质量体系5、实施质量体系的保证:实验室主任、副主任保证全体人员熟知质量体系文件并严格按照质量体系文件进展各项质量活动和技术活动,保证持续执行质量方针,并实现质量目标检验科临床科室联席会制度1、在医院网络不健全的情况下,主要通过 进展沟通,及时承受临床大夫咨询,耐心解释,听取意见,及时改进。

2、定期对咨询的情况进展总结分析,这对共性问题开展培训3、建立检验与临床科室的联席会制度,每年1-2次,邀请各科室质量人参加会议要有记录,并有具体结果,既要有措施,又要落实到位检验科室间质评不合格的工程、分析处理、和改进措施 质量控制的方法都代替不了健全的实验室管理,而任何一項质量控制措施都要有管理手段和制度来保证其实施因此,检验科对室间质评不合格的工程,要分析处理、严格对待,不可马虎,及时召开科室质量管理小组会议,进展分析查找原因通过分析找出失控原因,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是实验室重新在控,争取下次室间质控取得良好的成绩分析处理、改进措施:一、分析处理、持续改进目标1、室间质控质量符合质控技术标准2、为患者提供快捷、安全、准确的检验检查3、医疗行为符合法律及职业道德的要求4、积极开展新业务、新技术5、做好科室人才和技术储藏二、分析处理、持续改进程序1、根据质量管理目标,明确改进的思路和程序2、学习持续改进的步骤、方法3、定期下临床征求意见和建议4、对存在问题进展分析,制定改进措施5、将改进意见反响临床科室,改进过程做好记录6、改进完成后对效果进展评价三、分析处理、改进步骤1、筹划 根据改进目标,设计实施方案,确保目标实现。

2、监控 通过临床科室及患者的满意度、质控小组的定期检查、 科室质量评价等手段进展监控3、改进 严格执行改进措施4、评价 对质改正程及结果进展及时评价,详细记录在案四、分析处理、持续改进方法通过参加《内蒙古室间质控》,把质量改进的各项工作联系起来,相互协同,相互促进1、查出问题时,尽可能追溯其 基本原因,促进改进从关键点入手2、制定改进期限,质控小组对改进进展跟踪监视3、跟踪监视要分析改进措施的可行性及可操作性要以书面形式对改进结果向有关科室进展反响室内质量控制文件标准常用质控规则及含义:  质控规则是解释质控数据和判断分析批控制状态的标准以符号AL(或A-L)表示, 其中A 是测定质控标本数或超过控制限(L)的质控测定值的个数,L是控制界限当控制测定值满足规则要求的条件时,则判断该分析批违背此规则常用质控规则有:(: 平均数;s: 标准差)12s : 一个质控结果超过±2s,为违背此规则,提示警告12.5s : 一个质控结果超过±2.5s,为违背此规则,提示存在随机误差13s: 一个质控结果超过±3s,为违背此规则,提示存在随机误差R4s: 同批两个质控结果之差值超过4s, 即一个质控结果超过+ 2s,另一质控结果超过- 2s。

也适用于超过+ 2.5s及- 1.5s,为违背此规则,表示存在随机误差22s : 两个连续质控结果同时超过+ 2s 或- 2s,为违背此规则,表示存在系统误差41s : 一个质控品连续的四次测定结果都超过+ 1s或- 1s,两个质控品连续两次测定都超过+ 1s或- 1s,为违背此规则,表示存在系统误差10x : 十个连续的质控结果在平均数一测,为违背此规则,表示存在系统误差临床化学质控血清一般技术要求: 1、总体要求  质控血清应能在不同方法之间获得其组分的可比较的标定值,质控血清应尽可能与人血清样本一致,减少基质效应, 调制物(如添加的代谢物及酶制品等)应尽可能的纯,反响速率尽量与人血清一致,并考虑合理的本钱2、包装瓶  装质控血清的瓶子应稳固耐用,材料应为玻璃或惰性塑料,最好是棕色须是平底瓶并有结实的瓶塞,不需任何工具就能翻开瓶塞瓶塞应密封并有盖,要易于开启及盖上在运输过程中不易被损坏3、技术规格  3.1 质控血清应满足质控 基本要求,绝对不能含有变性的物质〔如蛋白质、脂蛋白和酶〕,用湿化学分析方法没有或只有很小的基质效应  3.2 制备质控血清的材料最好来源于人血  3.3 保证质控血清中HIV I 、HIV II 抗体、乙肝外表抗原、丙型肝炎抗体或其它相应可能被感染因素应为阴性。

  3.4 期望的成份、浓度、稳定性  质控血清须包含实验室室内质控所需工程浓度应分别为参考值、病理值、医学决定性水平等稳定性应在一年半以上  3.5 添加剂及调制物  添加物和调制物的数量应尽可能的少所有添加剂和调制物应有文件记录,尽管包含有类型、来源、含量和纯度;不能参加稳定剂和非生理性缓冲液;反作用剂和其他添加剂应在生理水平  3.6 其他通用要求  ● pH应为7.2 - 7.8〔37℃时〕;  ● 瓶间变异:酶类工程CV < 2%,其余分析物CV < 1%;  ● 冻干物水分含量: < 1%;  ● 渗透压: < 350mosmol/kg;  ● 原始质控血清残留柠檬酸盐应小于100μmol/L;  ● 应说明质控血清中参加的其他物质,在质控血清中浓度与参加量应保持不变;  ● 从质控血清到货日期计还需应有18个月的有效期;  ● 最长复溶时间:≤30分钟;  ● 复溶后的稳定性:稳定时间在2-8℃时不少于24小时,-20℃时不少于30天;不稳定成分〔如胆红素、ALP〕在复溶后前4个小时的变异应小于2%;  ● 细菌记数:<100 cfu/ml;  ● 氨含量:< 50μmol/L;  ● 吸光度检测到达如下标准:  340nm: < 4.0;460nm: < 5.0;550nm: < 0.9;700nm: < 0.8  3.7 瓶间变异性的文件记录  提供瓶间变异记录,并对假设干工程的抽查以核实瓶间变异的可靠性。

瓶间变异系数理想情况下除了酶类工程小于2.0%, 其余工程均应小于1%存放后的质控血清的瓶间变异应不变;但对一些不稳定的成份〔如胆红素、血糖和酶类等〕,其CV不能超过原来值的1.5倍   3.8 稳定性的文件记录  应附有质控血清稳定性文件记录,应有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稳定性记录 4、产品应附有产品使用说明书用成效函数图对质量控制方法的设计实例:  1、下表概括了在设计过程前三步所需要的资料以允许总误差(TEa) 的形式规定临床质量要求此处的允许总误差是根据美国CLIA'88能力比对检验评价限 在测定方法稳定性能的估计上, 我们采用长期室内质控数据来估计测定方法的固有不精细度或随机误差,方法的不准确度〔偏倚〕是根据参加澳大利亚病理化学质量保证方案确定〔测定结果与靶值之间的偏差〕表1 每一试验工程的允许总误差、分析的不精细度〔变异系数〕、不准确度〔偏倚〕、临界系统误差和临界随机误差 试 验 项 目   单位 控制物浓度 允许总误差  CV (%)  Bias (%)  △SEc  △REc 钙mmol/L3.340.250(7.5%)2.090.032.171.79葡萄糖mmol/L6.5910%1.290.685.574.38尿素mmol/L24.09%2.010.092.782.69尿酸umol/L29217%1.320.6110.777.53肌酐mmol/L16915%2.123.833.623.19总蛋白g/L49.610%0.840.0110.247.21白蛋白g/L35.710%1.192.914.313.61胆固醇mmol/L3.210%1.820.253.713.25甘油三酯mmol/L1.525%2.741.424.965.22ALTU/L49.520%2.161.666.845.15ASTU/L58.320%2.390.046.024.65LDHU/L12520%2.204.505.024.27CKU/L22430%1.681.1915.5010.392、由计算机模拟程序(QCCS)确定候选控制方法的性能特征。

通过图形插入法可估计假失控概率和误差检出概率图1 12s,12.5s,13s,13s/23s/R4s控制规则检出系统误差的成效函数图(N=1)图2 12s,12.5s,13s,13s/22s/R4s和Westgard多规则检出系统误差的成效函数图(N=2)图3 12s,12.5s,13s,13s/22s/R4s和Westgard多规则检出系统误差的成效函数图(N=4)3、选择控制方法检出系统误差概率90%为目标, 同时维持尽可能低的假失控随机误差高检出率是其次考虑的目标不同工程推荐的质控规则和质控结果个数见表2表2 每一试验工程的控制规则及质控结果个数试验工程   控制规则  N    假失控 概率   误差检 出概率 钙1-3s/2-2s/R-4s/4-1s/10-x40.0387葡萄糖1-3s10.0090尿素1-3s/2-2s/R-4s/4-1s/10-x20.0198尿酸1-3s10.0090肌酐1-3s20.00290总蛋白1-3s10.0090白蛋白1-2.5s10.0190胆固醇1-3s20.00290甘油三酯1-3s10.0090ALT1-3s10.0090AST1-3s10.0090LDH1-3s10.0090CK1-3s10.0090简易质控法应用实例本研究以胆固醇测定为例说明质控方法设计过程:1、 胆固醇测定允许总误差TEa为10%2、胆固醇测定的标准差s=2%, 偏差bias=2%3、临界系统误差△SEc=2.35s4、为了保守起见,将方法稳定性定为差5、使用两种选择表格6、选择中间行7、选择左列8、推荐的质控规则为1-2s,N=2; 1-2.5s,N=4和13s/22s/R4s/41s/8X , N=49、用临界误差图来验证其性能。

误差检出为80%至90%范围内,注意1-2s,N=2具有较高的假失控概率 - 大约9%10、使用的质控规则可为1-2.5s,N=4或13s/22s/R4s/41s/8X , N=4表1 利用质控选择表格选择质控方法工作流程表试验工程:胆固醇试验者:日期: 第一步:规定质量要求     在某一决定性水平第二步:确定不精细度     不准确度 第三步:计算临界系统误差 仪器: 实验室名称:检验中心临床化学室 TEa或TEPT   10% Xc       200mg/dL(5.17mmol/L) smeas     2% Bias      2% △ SEc=[(TE-|Bias|)/s]-1.65 =[(10-2)/2]-1.65=2.35 第四步:稳定性分类 差 中等 良好 F > 10% F = 2-10。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