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科学上册 1.5 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教案 (新版)浙教版课题第一章 第5节 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 教学目标1、知道酸和碱发生的中和反应2、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教学重点酸碱之间的中和反应教学难点中和反应的探究过程教学准备课件、实验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思考:为什么被蚊虫叮咬过之后会觉得痛痒?有什么办法会消除肿痛?(二)提出问题,进行猜想酸和碱之间是否会发生化学反应?如果发生化学反应,又会有什么特点?让我们通过实验来一起探究三)实验探究:提供药品是:NaOH溶液、盐酸、石蕊溶液、酚酞溶液让学生从老师提供的药品中选择适当的物质,通过小组讨论,设计探究实验方案,动手实验,自主选择两组或两组以上药品,并记录本组所选药品、观察到的现象以及得到的结论四)交流与发现:证明NaOH与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学生的设计方案可能有:方案一:滴酚酞溶液滴加稀盐酸NaOH溶液→溶液变红→红色变无色,方案二:滴石蕊溶液滴加稀盐酸NaOH溶液→溶液变蓝色→溶液变红(五)分析与总结:1、让学生仔细分析课本中的三个化学反应方程式,自己总结规律,(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以适当提示从化合价的角度去分析)在学生懂得“酸与碱反应化合价没有变化”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书写自己在探究中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从而揭示中和反应:酸和碱能进行反应,生成盐和水进而理解: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课件展示:演示酸碱中和反应的微观变化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我这样设计的目的:通过多媒体形象、直观地感受中和反应中的微观变化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化枯燥为生动,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2、学生自学——中和反应的实际应用:提问:“宝宝金水”为什么能治疗被蚊虫叮咬的人?与开头的悬念相呼应教师做简单总结修正策略作业布置1.《作业本》;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