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 业 论 文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Study on Status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Job Burnout of Medical Staff 申请学位: 理学学士 院 系: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专 业: 应用心理学 姓 名: 朱珍 学 号: 5 二〇一五年六月目录1 前 言 52研究对象与方法 62.1研究对象 62.2研究工具 62.2.1一般情况调查表 62.2.2 职业倦怠量表 72.3程序及数据处理 73结果 83.1所调查医务人员一般情况 83.2职业倦怠总体状况 83.3不同因素对医务人员职业倦怠影响的具体结果 93.3.1人口学特征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和不同工作年限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状况 93.3.2家庭因素:不同婚姻状况和家庭经济状况的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状况 113.3.3医院因素:不同职业和科室的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状况 123.3.4社会因素:社会舆论对医务人员职业倦怠影响结果 124分析与讨论 124.1总体情况分析 124.2不同因素对医务人员职业倦怠影响结果分析 134.2.1人口学特征因素分析。
134.2.2家庭因素分析 134.2.3医院因素分析 144.2.4社会因素分析 145结论 156对本研究的反思 15参考文献 16致谢 17 医务人员职业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朱珍摘要:[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总体情况,分析影响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具体因素[方法] 对200名医务人员进行自制医务人员一般情况调查表和MBI职业倦怠量表运用方便抽样方式进行抽样调查,用SPSS17.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医务人员总体职业倦怠程度较高2、男女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无显著性差异, 31—40岁的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程度重,工作年限10-20年的职业倦怠重3、未婚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程度高于已婚,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医务人员职业倦怠较轻4、护士的职业倦怠程度最重;外科医生的职业倦怠较轻,成就感高5、社会舆论影响大的医务人员职业倦怠较重 [结论]婚姻状况、社会舆论压力、科室、年龄、工作年限、职业、家庭经济状况影响医务人员职业倦怠关键词: 医务人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 Study on Status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Job Burnout of Medical StaffzhuzhenAbstract: [Objective] Get to know about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job burnout among medical staff, analyze the specific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job burnout among medical staff. [Method] Do the sampling survey among the general questionnaire which is made for 200 medical workers and MBI job burnout scale, do the statistics analysis with the software SPSS17.0 .[Results] 1、Job burnout among medical workers is a little high in general.2、Male medical workers and female medical workers hav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job burnout, the level of job burnout among the medical workers between age of 30-40 is serious ,and years of work between 10-20 is serious .3、The level of job burnout between medical workers who are not married is worse than of whom are married .The level of job burnout of family with heavy load and bad economy condition is worse.4、The level of job burnout of nurses is worst ,the surgery has low job burnout and the feeling of achievement is high. 5、Medical workers who are highly effected by public opinions have high job burnout .[Conclusion] Factors like :marital conditions 、pressure from society 、department、 age、 work years、career 、family load、economy condition affect the job burnout of medical workers.Keywords: Medical workers ; Job burnout ; Influencing factors 1 前 言 职业倦怠(burnout)即工作者对某项职业呈现出疲乏困倦的状态,是对在工作中长期遭受到的情绪和人际关系压力而出现的一系列不良表现,例如:情感耗竭、去个性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1-2] 。
最早由Freudenberger于1974 年提出, 他认为职业倦怠是一种最容易在助人行业中出现的情绪性耗竭的症状不同职业的工作人员职业倦怠也有很大差异,通过查看国内外文献了解到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相对比较突出 国外研究方面,Maslach等在对美国和荷兰的不同工作类型的职业倦怠分析中表明,脑力工作者的职业倦怠相对比较突出,尤其是从事人际工作的脑力工作者身上,这说明职业倦怠与职业特点关系很密切这些职业的特点是经常与人打交道,属于情绪性工作,来自人际的压力比较大,工作热情容易消退,进而产生对人漠不关心,以及对工作持有消极态度工作倦怠在这两个国家有相似表现,医药行业呈现出相对较高的低成就感及低水平的情感衰竭和玩世不恭[3-5]在英国有报道[6]显示有高度情绪衰竭的医师占46%,有工作怠慢的医师占42%,成就感下降的医师占34%Jessica[7]在2010年的最新研究显示住院医师的职业倦怠率为67%Shanafelt TD[8]发现美国内科住院医师的职业倦怠率高达76%;墨西哥的一项研究也表明住院医师中初级医师的职业倦怠率占40%[9] 国内研究方面,李超平等[10]对218名医护人员进行研究的结果显示,出现情绪衰竭的医护人员占42.1%,有一定程度的去人性化现象的占22.7%,出现成就感降低的占48.6%。
杨惠芳等[11]在对银川市522名医护人员进行的研究结果显示:医生和护士之间职业倦怠存在显著差异,尤其在消极怠慢和成就感方面;医院性质不同,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状况也不同,私立医院的医生情绪耗竭程度比国营医院医生低,成就感却高于私立医院医生,私立医院和国营医院的护士在情绪耗竭及消极怠慢方面均无差异2013年朱迎春[12]对肿瘤内科医务人员调查研究表明:医院内不同职业人员出现职业倦怠的情况存在较大差异,护理专业人员的倦怠率为 74.12%,出现倦怠倾向和出现倦怠的概率高于其他医务工作者;不同工龄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发生率有差别,工龄在 6-15 年的人员最易出现职业倦怠,16 年及以上工龄的医务人员,倦怠发生率反而下降; 已婚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率显著高于未婚者2010年林武和袁也丰[13]通过收集文献归纳了影响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因素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工作压力与职业特征因素、社会因素、组织因素、个体因素和其他因素,从这五个方面阐述了其可能影响职业倦怠的原因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得到提高,对自己的身体健康也更加关注,对医务人员的要求也随之增加,迫于外部和内部的各种压力医务人员职业倦怠也变得更加突出,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也势必会影响到工作,对自己和病人都造成不良的影响。
本调查列出了可能造成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十八条具体因素,包括人口学特征方面的因素例如性别、年龄、工作年限、职业、职称、所在科室;个人因素方面的例如健康状况、睡眠状况、婚姻状况等;社会因素例如社会舆论等;还有医院方面的因素例如月工资、工作量等拟通过调查问卷分析探讨哪一群体的倦怠相对较严重,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分析哪些因素对职业倦怠影响较大,为医院管理者及个人进行针对性调整提供依据,进而促进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促进医院的发展,也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更加和谐的医疗环境,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2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以胶州市两所二甲医院的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方便抽样的抽样调查方式,共发放200份调查问卷收回198份,回收率99%剔除一份回答不完整的问卷,则有效问卷197份,有效率占98.5%,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见表1)2.2研究工具2.2.1一般情况调查表 该问卷为根据所要调查的内容自制的调查问卷,主要包括十八个项目,分别为性别,包括男、女;年龄,年龄包括20-30、31-40、41岁以上这三组;文化程度,文化程度包括中专、专科、本科、研究生及以上这四组;婚姻状况,包括已婚、未婚、离异三组;工作年限,包括10年以下、11-20年、21年以上三组;职业,主要包括医生、护士、管理人员、医技人员及其他;职称,主要包括试用期、初级、中级、高级;所在科室,主要包括内科、外科、妇儿科、其他科室;健康状况,好、一般、差;睡眠状况,好、一般、差;家庭负担,很重、重、一般、较轻;性格,内向、外向、两者之间;月工资,2000以下、2000-3000、3000-4000、4000以上;家庭经济状况,满意、一般、不满意;与同事相处,融洽、有压力、交流少;老家所在地,本地、外地;工作量,很大、适中、较小;社会舆论压力,很大、一般、较小。
2.2.2 职业倦怠量表 采用2002年李超平教授修订了国内的MBI-GS该量表主要包括15个条目(原为16条,经验证后去掉1条),包括情感衰竭、去人格化、低个人成就感三个维度情感衰竭维度由1、2、3、4、5五个条目组成;去人格化维度由6、7、8、9四个条目组成;成就感水平维度由 10、11、12、13、14、15六个条目组成采用Likert 7分计分法,“0=从不、1=极少、2=偶尔3=经常、4=频繁、5=非常频繁、6=每天都有”,分别记0—6分该量表不计三个维度的总得分,各项目分别在三个维度累计得分[14]前两个维度采用正向计分法即得分越高,职业倦怠越严重;个人成就感采用反向计分即得分越高,职业倦怠越重为了总体把握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状况,根据李永鑫等[15]研究的结果,将各纬度分值三分之一处的数值为界分出无倦怠、轻度倦怠、中度倦怠和重度倦怠,即情绪衰竭维度为25分、工作怠慢维度为11分、成就感下降维度为16分,再根据三个维度的评分结果综合评定将职业倦怠分为4个等级,分别是无倦怠(3个维度得分均小于临界值)、轻度倦怠(某1个维度上得分大于或等于临界值)、中度倦怠(某2个维度上的得分均大于或等于临界值)和重度倦怠(3个维度上的得分均大于或等于临界值)。
根据这四个等级总体把握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状况2.3程序及数据处理 问卷由调查者去医院不同的科室、门诊等一一发放给被调查者,发放问卷时给与同样的指导语, 以确定问卷的有效性,待他们做完后立即收回,并感谢用SPSS17.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 检验3结果3.1所调查医务人员一般情况 一般情况如表1所示:表1 所调查医务人员一般情况一般情况变量分组人数百分比(%)性别男4924.9女14875.1年龄20-307437.631-406633.541岁以上5728.9婚姻状况已婚14171.6未婚5527.9离异10.5工作年限10以下9447.711-20年5628.421年以上4723.9职业医生8241.6护士7739.1管理人员42.0医技人员2512.7其他94.6所在科室内科5728.9外科4221.3妇儿科2110.7其他科室7739.1家庭经济状况满意7035.5一般11658.9不满意115.6较小63.0社会舆论压力很大6834.5一般9246.7较小3718.83.2职业倦怠总体状况所调查的医务人员中无倦怠为48人占24.37%,职业倦怠检出率为75.63%,其中轻度倦怠的为75人占38.07%,中度倦怠的为64人占32.49%,重度倦怠的为10人占5.08%。
从总体情况可看出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率很高(见表2)表2 职业倦怠总体状况倦怠程度人数百分比无倦怠4824.37%轻度倦怠7538.07%中度倦怠6432.49%重度倦怠105.08%3.3不同因素对医务人员职业倦怠影响的具体结果3.3.1人口学特征: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和不同工作年限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状况 不同性别的医务人员在情绪衰竭、玩世不恭、低成就感三个纬度上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即男女医务人员职业倦怠并无显著差异,性别不是影响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因素(见表3)表3不同性别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比较(M±SD)项目男女tP情绪衰竭15.43±5.26816.30±6.598-0.8370.404玩世不恭10.88±3.64412.09±4.640-1.8860.062低成就感15.12±4.02415.63±4.668-0.6790.498 不同年龄的医务人员在情绪衰竭和玩世不恭纬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低成就感纬度上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年龄在情绪衰竭和玩世不恭方面对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有影响经事后分析,在情绪衰竭维度上,这三组年龄段两两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在玩世不恭维度上,年龄在20-30岁与31—40岁的医务人员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41岁以上的医务人员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31-40岁与41岁以上的医务人员具有显著差异(P<0.05)。
根据平均分可得出,31-40岁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程度最重(见表4)表4 不同年龄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结果(M±SD)项目20-3031-4041以上FP情绪衰竭15.11±5.99918.48±6.44614.56±5.7457.882**0.001玩世不恭10.89±4.05612.88±5.06711.70±3.8913.610*0.029低成就感16.01±4.51614.88±4.77715.56±4.1661.1120.331注:* P<0.05,** P<0.01不同工作年限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结果如表5所示:不同工作年限的医务人员在情绪衰竭和玩世不恭两纬度上均有显著差异(P<0.05),在低成就感纬度上无显著差异(P>0.05)经事后分析,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下与11-20年的医务人员在这两个维度上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与工作21年以上的医务人员差异无显著性(P>0.05),工作11-20年与工作21年以上的医务人员在这两个维度上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即工作年限影响医务人员职业倦怠,工作年限在11-20年的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程度最重表5不同工作年限的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结果(M±SD)项目10年以下11-2021年以上FP情绪衰竭15.86±6.14018.70±6.55914.47±5.7365.104**0.002玩世不恭11.24±4.49313.63±4.96711.34±3.9254.891**0.003低成就感15.69±5.93515.18±4.17415.26±3.7560.3060.821注:* P<0.05,** P<0.013.3.2家庭因素:不同婚姻状况和家庭经济状况的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状况 不同婚姻状况的医务人员(去除离异组)在低成就感纬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即婚姻状况影响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未婚倦怠程度高于已婚(见表6)。
表6不同婚姻状况的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结果(M±SD)项目已婚未婚tP情绪衰竭16.16±6.53015.80±5.7070.3680.693玩世不恭12.04±4.66911.20±3.7731.1710.557低成就感15.23±4.45216.00±4.4723.371*0.036注:* P<0.05,** P<0.01家庭经济状况不同的医务人员在情绪衰竭和玩世不恭纬度上均有显著差异(P<0.05),在低成就感维度上无显著差异(P>0.05)经事后分析,在情绪衰竭维度上,对家庭经济状况满意和感觉一般的两组见差异有显著性(P<0.05),满意与不满意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感觉一般与不满意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玩世不恭维度上,感觉满意与不满意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它两两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根据得分看出对家庭经济不满意的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最重;在低成就感纬度上P>0.05 ,即家庭经济状况不同医务人员职业倦怠不同,对家庭经济状况满意的职业倦怠轻(见表7)表7 对家庭经济状况不同满意度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结果(M±SD)项目满意一般不满意FP情绪衰竭14.20±6.26116.79±6.01820.55±6.0237.051**0.001玩世不恭10.96±4.49912.07±4.35114.18±4.0203.129*0.046低成就感14.76±4.45715.97±4.47715.97±4.4771.6140.202注:* P<0.05,** P<0.013.3.3医院因素:不同职业和科室的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状况不同职业的医务人员在情绪衰竭和玩世不恭两纬度上得分均有显著差异(P<0.05),不同职业医务人员在低成就感纬度上无显著差异(P>0.05)。
经事后分析,医生和护士在情绪衰竭和玩世不恭两纬度上得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医生和医技人员在这两个维度上的得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护士和医技人员在这两个维度上的得分差异也均有显著性(P<0.05)所以职业不同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也不同,护士的职业倦怠较其他职业严重结果可看出护士在情绪衰竭和玩世不恭两个纬度上得分都明显高于其他组,护士职业倦怠程度最重(见表8)表8不同职业的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结果(M±SD)项目医生护士医技人员FP情绪衰竭15.82±5.68818.00±6.83513.28±5.1605.064**0.001玩世不恭11.27±3.77813.27±4.8069.76±4.0444.456**0.002低成就感15.23±3.92315.97±5.10915.40±4.5281.2320.299注:* P<0.05,** P<0.01 不同科室的医务人员在情绪衰竭和玩世不恭两纬度上得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低成就感纬度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事后分析,内科和外科医务人员在低成就感维度上得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内科和妇儿科医务人员在低成就感维度上得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外科和妇儿科医务人员在玩世不恭维度上得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所以科室为影响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因素,外科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程度低,成就感较高(见表9)表9 不同科室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结果(M±SD)项目内科外科妇儿科FP情绪衰竭17.51±6.17316.93±7.39915.00±5.7792.4640.064玩世不恭12.25±4.02812.50±5.48312.29±4.3031.6150.187低成就感16.11±4.60514.60±4.38416.43±3.7761.258*0.029注:* P<0.05,** P<0.013.3.4社会因素:社会舆论对医务人员职业倦怠影响结果 受社会舆论影响不同的医务人员在情绪衰竭和玩世不恭纬度上均有显著差异(P<0.05),在低成就感纬度上无显著差异(P>0.05)经事后分析,受社会舆论影响很大、一般和较小的这三组医务人员在情绪衰竭和玩世不恭纬度上得分两两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即社会舆论影响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受社会舆论影响越大职业倦怠越重表10社会舆论的影响及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结果(M±SD)项目很大一般较小FP情绪衰竭20.68±6.08014.73±4.70511.00±4.43562.940**0.000玩世不恭13.85±4.94811.32±3.6829.19±3.42225.532**0.000低成就感15.04±4.70516.18±4.67614.65±3.4662.0890.127注:* P<0.05,** P<0.014分析与讨论4.1总体情况分析 所调查的医务人员中无倦怠为48人占24.37%,职业倦怠检出率为75.63%,其中轻度倦怠的为75人占38.07%,中度倦怠的为64人占32.49%,重度倦怠的为10人占5.08%。
由此结果可看出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率很高,造成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原因很多:医务人员所从事的为服务性行业,会接触形形色色的人,有些患者和家属会提出各种要求,会对医生所开的必须检查不理解,对医生不信任;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医学技术更新也很快,医务人员们需不断面临着来自社会的压力;有些医院奖惩措施不完善,这样使个体的工作业绩不能得到及时的反映,也使个体感觉到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从而缺乏动力,容易产生职业倦怠;一些家庭情况及人际关系也势必会影响到医务人员的工作,促使职业倦怠的发生;医务人员工作负荷较大、睡眠缺乏、健康状况差都会对职业倦怠产生影响4.2不同因素对医务人员职业倦怠影响结果分析4.2.1人口学特征因素分析 男女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无显著性差异,说明性别不是影响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因素,此结果与山东大学医学院郑云哨等[16]研究结果不同,他们对济南地区省市县三级医院的377名医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男性医生比女性医生面临的职业压力大;与徐丽[17]对大连市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一致,郑云哨等研究对象为医生,而本论文研究对象为医务人员所以结果可能会存在不同。
不同年龄的医务人员在情绪衰竭和玩世不恭纬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31—40岁的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程度较重;不同年龄的医务人员在低成就纬度上均无显著差异31-40岁医务人员承担较多的社会角色,一般上有老下有小,社会责任较重,但作为医务人员工作中的地位也不高,面临着很大压力,所以容易出现情绪衰竭 不同工作年限医务人员在情绪衰竭和玩世不恭两纬度上均有显著差异,结果可看出工作年限在11-20年的医务人员在情绪衰竭和玩世不恭两个纬度上得分都明显高于其他组,说明此组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程度最重;不同工作年限医务人员在低成就感纬度上无显著差异此阶段的医务人员由于缺乏刚工作时的新鲜感,又没有很出色的工作经验,再加上正当中年,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都很大,所以容易出现工作倦怠,尤其表现在情绪衰竭方面不同职称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无显著差异,与徐丽[17]对大连市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不同,其结果为高级职称的医务人员比其他职称在情绪衰竭维度上得分最高,初级职称的医务人员在去人格化维度上得分最低中级的情绪衰竭分数最高,但不存在显著差异,初级的低成就感得分最高,由于初级医务人员对医学知识了解的还不够全面并且又缺乏临床经验,所以不易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但是不存在显著差异。
4.2.2家庭因素分析 不同婚姻状况的医务人员在低成就感纬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未婚倦怠程度高于已婚;在玩世不恭和情绪衰竭纬度上无显著差异单身医务人员相对来说工作时间比较短,缺乏工作经验,所以在工作中不容易获得成就感,在此维度上倦怠程度较高;再者未婚医务人员大多数已经独立,离开原来家庭,但又没有组合新的家庭,所以缺乏家庭支持;单身医务人员由于参加工作时间短,社会关系网络还未成,而从前的朋友又不在身边,缺乏社会支持;他们离开学校的时间短,缺乏社会经验,需要不断适应新的环境,产生较大压力所以需要未婚医务人员不断加强锻炼,多积累医学经验和社会经验,处理好个人与工作的关系,以减轻职业倦怠 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的医务人员在情绪衰竭和玩世不恭纬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根据得分看出对家庭经济不满意的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最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家庭经济负担轻,经济条件好,对家庭经济状况比较满意的,生活质量相对也就髙在经济条件宽松的情况下,人的情绪和心理状态都比较好,在工作中,工作态度也会更加积极乐观和健康向上,职业倦怠自然也较轻4.2.3医院因素分析 不同科室医务人员在情绪衰竭和玩世不恭两纬度上均无显著差异,在低成就感纬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根据得分看出外科医生得分明显低于其他科室,即外科医生能够从工作中获得较高成就感职业倦怠程度较其他科室低。
外科医生对病人采取的治疗手段主要是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较易看到成果,并且较容易受到别人关注和赞扬,所以相对于其他科室医务人员来说外科医务人员获得的成就感更高,职业倦怠相对较轻所以需要医院采取一定的措施,定制奖惩制度,使其他科室的功劳也都尽可能的跃然纸上,增加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增强其在工作中的成就感,进而减轻职业倦怠 不同职业医务人员在情绪衰竭和玩世不恭两纬度上均有显著差异,结果可看出护士在情绪衰竭和玩世不恭两个纬度上得分都明显高于其他组,护士职业倦怠程度最重,不同职业医务人员在低成就感纬度上无显著差异根据国内现状,护理人员短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般的护理已不能满足现在病人的需求,不仅要对病人的疾病有着很好的监护,而且还要关注病人的心理健康,这就大大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使工作压力增大,进一步产生工作倦怠护理人员每日工作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而收入上却与实际形成较大反差,造成了护理人员的心理不平衡,工作积极性下降还有现在重医轻护的执业环境,往往把治病的功劳归于医生,这些都大大增加了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4.2.4社会因素分析 受社会舆论影响越大医务人员职业倦怠越重一些媒体为了抓住人们的好奇心,吸引人的眼球,报导医疗相关内容时,往往喜欢报导的触目惊心,但有时却偏离了事实的真相;还有就是在未知道明确的事实前就对事件进行报道,导致很多医务人员成为社会舆论的受害者,例如八毛钱、缝肛门事件等,对当事医生或护士家庭及个人造成沉重打击。
虽然最后事件得到了澄清但当时的热点已深入人心,好多人也不会继续了解事情的真相,对医务人员造成误解,对医务人员失去信任,恶化了医患关系,让医护人员生活在了非常紧张的医疗环境中这些不正确的社会舆论不仅对当事人医务人员造成很严重的影响,还会对整体医务人员产生影响,不良的社会舆论会加重医务人员的心理负担,由于紧张的社会环境和较重的心理负荷从而更容易发生职业倦怠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媒体的正确引导,在报道一些事情时,应该调查清楚后,公正客观的报道,不应该为了博取大家的眼球而断章取义,并大肆渲染,使医疗界成为公众的敌视的对象当然也需要国家对现在的媒体舆论进行严格监控,使它服务于人民5结论5.1医务人员总体职业倦怠程度较高5.2男女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无显著性差异, 31—40岁的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程度重,工作年限10-20年的职业倦怠重5.3未婚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程度高于已婚,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医务人员职业倦怠较重5.4护士的职业倦怠程度最重;外科医生的职业倦怠较轻,成就感高5.5社会舆论影响大的医务人员职业倦怠较重 6对本研究的反思 调查对象仅为两家医院的200名医务人员,样本数量相对较少,研究范围比较局限,这可能使调查结果与其它调查结果相比存在一定差异。
未调查的医务人员也可能存在更加严重的职业倦怠,有些调查者不认真填写问卷,这些都可能对结果的评定产生一定的影响 引起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因素多种多样,本调查涉及面有限,还有好多可疑因素有待于进一步评价 由于能力有限,参考的国外文献太少,对一些问题分析及探讨的还不够透彻,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参考文献:[1]牛纪刚.饭店员工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9.[2]张美燕.护理人员心理授权与职业倦怠及离职意愿关系的研究[D].泰山医学院,2012.[3] Leiter M P, Maslach C .Burnout and quality in a sped-up world. The Journal for Quality and Participation, 2001, 24(2): 48-51.[4] Harden R M . Pressure and burnout in teachers: Is the swan exhausted Medical Teacher,1999 ,21(3): 245-247.[5] MaslachC ,Schaufeli WB ,Leiter MP.Job Burnout.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001,52:397-422.[6]Orton Porton C, Pereira Gray D .Depersonalized doctor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564 doctors, 760 consultations and 1876 patient reports in UK general practice [J]. BMJ Open,2012,74:1-8.[7]Jessica Campbell, Traci Yamashita . Predictors of Persistent Burnout in Internal Medicine Residents:A Prospective CohortStudy[J].Academic Medicine,2010,85(10):1630-1634.[8]Shanafelt TD, Bradley KA.Burnout and self-reported patient care in an internal medicine residency program [J]. Ann Intern Med,2002,136:358-367.[9]R.T Villanueva, GA Madrid, C.A Juarez-Perez. Burnout and patient care in junior doctors in Mexico City [J]. Occupational Medicine, 2009,59:8-13.[10]李超平,时堪,罗正学.医护人员工作倦怠的调查[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3):170-172.[11]杨惠芳,朱玲勤,杨彦诏 .银川市医护人员职业倦怠和工作能力现状及其关系研究[J].卫生研究,2007,36(1):72-74.[12]朱迎春,马亚娜 .肿瘤医院内科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3.[13]林武,袁也丰.我国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研究的现状[J].实用临床医学,2010,11(12):118-123.[14] Graua, Suner R, Gareia MM .Burnout syndrome in health workers and relationship with personal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J]. Gaeeta Sanitaria,2005,19(6):463-465.[15]李永鑫,白杨,李慧民.职业倦怠的测量与诊断[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4,16(4):349-351.[16]郑云哨.医生职业倦怠现状及其相关因素调查分析[D].山东大学医学院,2009.[17]徐丽.大连市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0.[18]李波.某省级精神专科医院医护人员职业倦怠及相关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13.[19]孙元林.综合医院一线医生工作倦怠与心理健康、社会支持调查[D].大连医科大学, 2005.[20]谈玥.南京市三甲医院护士工作倦怠的状况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宄[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致 谢 时间过得好快,大学四年匆匆而过,依然清晰记得最初选择双学位时的种种复杂心情,因为太喜欢心理学而选择去修这个专业,但是又顾及到平时临床专业课业量之大,以及要面临考研等诸多现实问题,担心自己不能兼顾,再加上两门专业的学费,又加重了家庭的负担。
真的非常感激爸妈对我一直得支持,他们说只要你喜欢就学吧,不用担心钱的问题学了心理学之后我感觉收获了很多,我心态变得积极乐观了很多,也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感激老师们的辛苦付出让我拓宽了视野,感激同学们的团结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利用假期和周六周日及业余时间,修完了所有课程,因为喜欢所以也不感觉累 最后到了写毕业论文的时候了,毕业论文完成的从头至尾夹杂着太多汗水和泪水,感谢同学帮我打印问卷以及提供参考资料,感谢胶州市人民医院和中心医院的医务人员们能够抽出自己宝贵的时间帮我填写问卷,感谢好朋友金晓帮我一块录入数据,感谢王丽萍老师在百忙之中对我论文进行悉心指导,正是在大家的帮助下我才完成了论文,虽然感觉自己的论文技术含量不是很高,但是花了我很多的心血,也从中收获了很多,从中感受到了太多的爱 朱珍 2015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