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系统的全面管理分析解放初期到60 年代中期,国内各大企业基本上照搬了前苏联的管理模式,编制了工艺 文件、工艺标准和工艺定额,建立了有明确职责的工艺组织系统60年代末到 70年代末期,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这段时期工艺工作受到了很大干扰,生产基本上是在没有严格的 工艺管理和工艺纪律的状态下进行的90 年代到现在,各大企业积极采用国外工艺管理技 术,工艺管理水平有很大提高,但还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工艺管理体系没有面向产品全生 命周期,大多只注重工艺设计,忽视了工艺管理功能;片面强调工艺过程的特殊性,忽视标 准化工作,只要求工艺文件的输出格式标准化,不重视其内容的规范和标准;忽视工艺人才 管理及工艺知识管理工作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国内的汽车行业已普遍采用 质量体系规范后的现代工艺管理方法,解决当前工艺管理存在的不足工艺管理的普遍性及“管”与“理”的关系1.工艺管理的普遍性工艺管理的普遍性主要体现在全面性及全员性两个方面全面性:在企业通常我们经常 谈论的都是全面质量管理,而实际上从产品实现的全过程来看,工艺管理已经渗透到了产品 实现的每一个阶段,除了量产阶段生产制造过程的工艺管理极为普遍外,还有产品开发设计 阶段的工艺管理。
全员性:就工艺管理而言,一方面有工艺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有工艺的 业务管理,还有行政与业务结合性管理因此,工艺工作中,无论是管人的、管事的还是做 事的都是工艺管理人员2.管”和“理”的关系及比重管理=“管”+“理”管:主要指行政指令,要求是听从,是红头文件,是实现目标的需要 理:主要指理性、条理、规范、程序等,要求是掌握、依照,是指导性受控文件,是改进和 适应的需求管”和“理”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任何一方不能离开对方而独力存在,如果只谈“管”而 不讲“理”结果将是杂乱无章、行政干预,或事倍功半;反之,只讲“理”而无“管”将会导致事 事无人管,无政府主义和自由主义泛滥只有二者有机结合并比例适当,方能起到最佳效果 通过几百年的历史证明,二者的合理比例为:“管”占30%左右,“理”占 70%左右工艺人才管理1.工艺人才管理——稳定人心 工艺技术体系内的构成元素主要是工艺技术人员——工艺人才,而工艺人才具备的是经 验、是高层次的理论知识、是专业的技能及多元化人才的流失,人员的变动,会严重影响 工艺工作的连续性,而要重新建立工艺工作的连续性及接口,需要熟悉,需要经历,就得花 费时间,这肯定难以满足精益生产节拍的需求,也满足不了连续性要求,也就谈不上稳定和 改进。
现在年轻人多,工作时间比较短,经过两年或更长时间锻炼,知识技能水平得到提高, 有一定经历,如果因各种原因跑了一大半,又得重新招人培养,如此反复,那就成了人才培 训基地,最后的结果只能是维持工艺现行工作,而谈不上发展、创新2.工艺人才管理——人员手段强化 有了稳定的工艺队伍,就要强化人员手段,人员手段通常包括工艺人员手段及操作人员 手段两部分,因各个企业生产环境皆不同,在此我们对人员手段强化只做简单介绍1)工艺人员手段主要指在工艺工作中使用的办公设备、办公软件工艺人员手段强 化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相反的话会大大阻碍工艺水平及工作效率的提高2)操作人员手段主要包括各种操作工具,工位器具、工装、料架以及生产线等,操 作人员手段应体现出高效,高质量,低噪音、低危害、安全可靠的应用,并建立管理台帐, 定期保养、检修工艺管理的最终目的工艺管理过程就是将产品设计图纸转化成工艺指导文件,来规范整个生产过程,生产出 最终合格产品的整个全过程所以,工艺管理的最终目的有两条:精益生产过程及稳定的产 品质量1.精益生产过程 用科学合理的工艺布局,优良的工艺文件来达到整个生产过程的最低最合理投入和最大 工作效率。
这就需要做四方面工作1)开展同步工程,工艺提前介入产品设计过程,使其产品设计满足精益生产(设计 成本)和可行性要求2)科学全面地制定工艺文件、自主设计工艺装备,确保生产过程规范性运做3)要求合格的产品上线来确保生产流畅和高效率,做好零部件外协供方审核4)质量管理五大工具合理应用,确保工序质量得到真正控制2.稳定的产品质量任何产品都应该是具有一定技术指标的产品(产品定位要合理),而不是完美无缺的 所谓的精品不过是指标较高而已其实企业质量准则并不是追求短期个别的精品,而是长期 具有一定性能且稳定的产品质量要满足产品质量稳定的要求,从工艺角度看,必须具备一 定的工艺手段,具备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经过批量生产验证的一整套工艺文件,同时经批 量验证可行的工艺文件,所有操作人员及运作系统都必须遵照执行,不能随意改动这就是 对企业的技术能力与水平的要求;当然还需有健全的体系、刚性的体系、强执行力的体系所有企业都有不利的一面,这是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关键一步是面对困难如何选 择?如果企业的工艺体系是健全的,各种规范性要求、制度也齐全的话,只要从上到下,整 个系统扎扎实实地抓好每一项工艺基础管理,理顺相互关系,重点强化执行力度,把工作落 到实处,那么企业的工艺管理再上一个台阶是指日可待的。
作者单位:河北中兴汽车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