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灌溉与管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灌溉与管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 1.蒸腾速率:是指作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页面面积蒸腾的水量 2.容积百分率:是指土壤水的容积占土壤容积的百分数,它表明土壤水分在孔隙中充满的程度 3.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是指在旱田进行灌溉时,计划调节控制土壤水分状况的土层深度 4.灌溉水源:是指可以用于灌溉的水资源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答?或) 1.作物生长的五大因素全部由土壤提供 2.作物吸收的水只有小部分通过蒸腾作用以气态形式散失到外界大气中 3.渠系建筑物是灌、排系统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4.隔水层是指含水层周围的透水地层又称透水层 5.控制地下水位和排盐主要依靠末级排水沟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作物生长所需的基本条件有(日光 )、热能、空气、( 水分 )和( 养分 ),称为作物生长的五大因素 2.蒸腾的主要通道是气孔,气孔在向外蒸腾的同时,( 水 )和( 气 )进入气孔,从而实现( 水 )、( 气 )交换 3.通常把( 植株蒸腾 )和( 棵间蒸发 )这两项合称为腾发。
4.地下水根据其埋藏条件可分为( 上层滞水 )、( 潜水 )和( 承压水 ) 5.喷灌系统的主要设备包括( 喷头 )、( 管道 )及其附件、( 动力设备 )等 四、问答题(每题8分,共48分) 1.水对作物的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 (1)细胞原生质的重要成分;(2)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3)一切生化反映的介质;(4)溶解和输送养分;(5)保持作物体处于一定形态 2.斗、农渠的规划布置有哪些特点, (1)要适应农业机械化和园田化的要求2)要与行政区划和农业生产规划密切结合3)要与道路林带井网输电线路等结合布置,以便于机械作业和田间管理 3.简述井灌区规划原则 (1)统筹安排,全面规划2)统一调配,兴利除害3)合理布局,分层取水4)挖潜配套,降低成本 4.什么是灌溉管理质量评估,灌溉管理质量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1)评估是对管区内各项工程、技术、经济工作的管理水平、效益和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全面考核和评价2)主要内容包括灌溉效益评估、排水效益评估、发电效益评估、工业及生活供水效益评估、工程设施质量评估、环境影响评估组织管理评估等 5.配水方式有那几种,配水顺序是什么, (1)配水方式一般有续灌和轮灌。
2)配水顺序是:?先远后近,?先高后低,?先成片后零星,?先急用后缓用,?先看后放 6.简述灌区现代化管理的重要作用 (1)优化灌区水资源配置需要信息化系统;(2)实施水资源优化调度需要信息化系统;(3)灌区防汛、抗旱需要建设水管理信息化系统;(4)灌区水费改革需要建设水管理信息化系统;(5)监视灌区工程运行状况需要建设信息化系统;(6)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灌区办公设施提出了新的要求 《灌溉与管理》作业2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 1.蒸腾系数:是指作物制造1g干物质所需的水分克数 2.土壤水饱和度:是指土壤水分体积占土壤孔隙容积的百分数 3.灌溉设计标准:是指在多年间灌溉水源能按规定保证正常供水的可靠程度 4.河川径流:是指江河湖泊中的水体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答?或) 1.作物的水分主要通过根系来源于土壤 2.土壤含水量对各种生理活动的影响是一致的 3.透水层的透水性与岩石空隙的大小和连通性无关 4.确定井距是井灌区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 5.排水沟深度适当,能有效的控制改良地段的地下水位,但不能排走过多的土壤盐分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水既是植株体的主要( 构成成分 ),又是作物生长发育的主要( 生态 )与( 环境 )因素。
2.水分对作物生长有一个最( 高 )、最( 适 )和最( 低 )的基点 3.有坝引水枢纽主要由( 溢流坝 )、( 进水闸 )、( 冲沙闸 )以及防洪堤等建筑物组成 4.排水沟道系统的分级一般分为( 干 )、( 支 )、( 斗 )、( 农 )四级固定沟道 5.配水效率是表征有( 多口分流 )渠道的水在分配过程中的( 有效利用 )程度 四、问答题(每题8分,共48分) 1.水分对改善作物生态环境有哪些作用, (1)以水调气;(2)以水调温;(3)以水调肥;(4)改善农田小气候;(5)提高耕作质量和效率;(6)其他作用 2.灌溉渠系有哪些布置原则, (1)沿高地布置,力求控制灌溉面积最大2)灌排系统结合考虑,统一规划布置3)力求经济合理,尽可能做到渠线短、交叉建筑物少、土石方量少、占用耕地少、拆迁民房少4)要安全可靠,尽可能避免深挖方、高填方和难工险段5)便于管理6)要考虑综合利用,尽可能满足其他用水部门的要求7)积极开源节流充分利用水土资源8)建筑物要尽量联合修建,以形成枢纽 3.井灌区规划应包括哪些内容, 井灌区规划主要包括地下水资源评价,灌溉分区,灌区水量平衡计算,机井布置,典型单井设计和灌区规划布置等。
井灌区规划文件应反映以下内容:(1)地下水分区;(2)地下水开采条件;(3)地下水开发利用措施;(4)典型小区规划和单井设计 4.喷灌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哪几方面, (1)现场收集基本资料和可行性分析,包括喷灌区的自然经济状况、地形地貌、作物、土壤、农业气象、水源等方面2)喷灌系统选型3)水源工程规划,包括选择取水方式、取水位置、取水数量等4)工程规划布置,对工程设施包括水源、泵站、输水管网等在比例尺不小于1/5000的地形图上进行规划布置5)投资概算及效益分析 5.水源情况分析预测主要应包括哪几方面的具体内容, (1)河源及灌区供水流量分析2)水源含沙量的分析3)河流水源情况分析预测4)渠道可能引入流量的确定 6.在灌溉系统管理工作中,计算机主要应用于哪几方面, (1)数值计算2)数据库与信息管理3)计算机辅助设计4)计算机控制与遥测5)计算机信息管理 《灌溉与管理》作业3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 1.土壤水分的有效性:是指土壤水分是否能被作物利用及其被利用的难易程度 2.农作物的灌溉制度:是指作物播种前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每次灌水的日期和灌水定额 3.灌水率:是指灌区单位面积上所灌溉的静流量,又称灌水模数。
4.灌溉系统:是指从水源取水并输送、分配到田间的灌溉工程设施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答?或) 1.原生质是细胞的主体,很多生理过程都在原生质中进行 2.在水源有保证的灌区确定旱作物灌溉制度,目前多采用水量平衡法 3.井灌的缺点是地下水资源不稳定,年内和年际间变化大 4.井灌区的特点是水源在田间,井的出水量较大,控制的井灌面积较大 5.地下水临界深度是拟订排水沟深度的主要依据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能利用( 叶绿素 )吸收太阳的能量,同( 二氧化碳 )和( 水 )制造出有机质,这就是光合作用 2.农田水分消耗的途径主要有植株( 蒸腾 )、棵间( 蒸发 )和深层( 渗漏 ) 3.地下水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有( 补给 )来源;?有能储水和透水的一定厚度的( 含水层 );?底部或周围有( 隔水层 ) 4.田间排水有( 明沟 )排水、( 暗管 )排水和( 竖井 )排水等多种方式 5.节水灌溉管理技术是指根据作物的需水规律( 控制 )和( 调配 )水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作物对水分的需求,实现区域效益最佳的农田水分( 调控管理技术 ) 四、问答题(每题8分,共48分) 1.土壤水分含量有哪些表示方法, (1)质量分数;(2)容积百分率;(3)相对含水量;(4)土壤水储量;(5)土壤水饱和度。
2.简述渠系建筑物的选型原则 (1)尽量采用定型设计和装配式建筑物2)向“拱、壳、圆、管”和“薄、轻、巧”方向发展,力求技术先进,结构精巧,运输方便、安装简单、造价低廉3)尽量选用当地材料修建,以减少运输,降低造价4)应考虑当地的地质和施工技术条件 3.喷灌有哪些优缺点, (1)优点:节约用水,增加农作物产量,提高农作物品质,省工省地,适应性强,而且有利于实现灌水机械化和自动化,还可结合喷灌进行喷肥、喷药、防干热风、防霜冻等2)缺点:初期投资大,能源消耗大,运行维修费较高此外喷灌受风的影响比较明显风速过大时不宜采用 4.什么是灌溉效益指标,其内容包括哪些, (1)定义为实际灌溉效益与设计、管理计划灌溉效益的比值 (2)内容包括:?灌溉计划水量完成率灌溉水量预测准确率灌溉水量偏离度灌溉设计水量完成率计划灌溉面积完成率计划灌溉定额完成率 5.灌区渠系水量的调配原则是什么,有哪些具体方法, (1)原则是“水权集中,统筹兼顾,分级管理,均衡收益”2)具体方法是:按照作物灌溉面积、灌水定额、渠系水的利用系数来分配水量 6.实现灌溉工程自动控制的目的、意义是什么, (1)提高灌溉系统的管理水平2)提高灌溉系统的综合调度能力。
3)使节水措施得到有效的实施 《灌溉与管理》作业4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 1.土壤含水量:是指自然条件下土壤保持的水分数量 2.棵间蒸发:是指植株间土壤或田面的水分蒸发 3.灌溉用水量:是指灌溉土地需从水源取用的水量,它是根据灌溉面积、作物种植情况、土壤、水文地质和气象条件等因素确定的 4.透水层:是指能使水通过但不包含地下水的岩层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答?或) 1.在光合作用中,水分不足,就会使光合作用受到抑制 ? 2.在一般情况下,并不要求在供水期间全部保证正常引水,而允许有一定程度的供水不足或断水 ?3.含水层是充满水但不透水并能给出水的岩层 4.排渍标准以控制适宜的地下水埋深(即耐渍深度)来表示 5.排水沟的间距是指两条排水沟的沟边距离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作物体内水分充足时,细胞常保持数个大气压的膨压以维持( 细胞 )及( 作物 )的形态,使作物的正常( 生长 )、( 生理 )活动得以进行 2.灌溉水源主要有( 地表水 )和( 地下水 )两类 3.无坝引水渠首一般由( 进水闸 )、( 冲沙闸 )和( 导流堤 )三部分组成 4.影响给水度的因素有岩土的( 孔隙度 )、( 孔径大小 )、连通情况以及水温、( 水质 )等。
5.喷灌技术参数主要有( 喷灌强度 )、( 喷灌均匀度 )和( 水滴打击强度 )等几项指标 四、问答题(每题8分,共48分) 1.灌溉用水典型年有哪些常用的选择方法, (1)按年降水量选择灌溉用水设计典型年2)按主要作物生长期的降水量选择灌溉用水设计典型年3)按降水量年内分配情况选择灌溉用水设计典型年 2.简述干、支渠的布置要点 (1)位置和高程的合理确定2)解决好灌区排水3)做好渠道防洪4)合理穿越障碍5)力求经济,确保安全 3.排水工程有哪些主要作用,其目的是什么, (1)主要作用是:加速排除由于降雨或外水入侵造成的地面积水及造成地下水位过高的地下水 (2)目的是:通过排水调节区域水文状况,满足作物对土壤水分、空气、养分和温度的要求 4.田间灌水效率包括那几个方面, (1)存储效率2)分布效率3)作物有效利用率4)田间水应用效率 5.短期动态用水计划有哪些特点, (1)必要条件是做好实时灌溉预报2)每一个用水计划一般只需要分析、预测一次灌水3)在灌溉水量不足时,运用水量最优分配理论或模拟技术,在灌区内各片区之间、各种作物之间合理分配水量,而不是完全按照作物高产对水分的要求分配水量。
4)每次灌水的轮灌组划分可能不同,借助于决策支持系统,按照轮灌组划分原则确定轮灌组合5)配水流量原则上以各级渠道设计流量为准,以保证渠系水利用系数最大 6.灌溉用水管理现代化有哪些基本内容, (1)灌溉用水信息管理现代化;(2)灌溉及灌溉设施管理现代化;(3)灌区行政事务及附属设施管理现代化 《灌溉与管理》模拟试题E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 1.土壤水储量 2.灌水定额 3.灌水率 4.地下水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答?或) 1.各种有机质只有溶于水才能输至植物的各个部位 2.蓄水灌溉是利用蓄水设施调节河川径流灌溉农田的一种引水方式 3.地下水资源是指在水分总循环过程中,可以恢复的、有利用价值的地下水量 4.地下水埋深标准应以满足作物正常生长需要为依据 5.在排水沟到系统中斗农两级沟道控制全灌区的排水面积,是灌区的骨干排水沟道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土壤是作物( )的源泉,作物主要靠根系从土壤中( ) 2.土壤水的蒸发强度一般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外界( )能力,二是土壤自下部土层向上的( )能力 3.引水灌溉有( )引水和( )引水两种 4.灌溉渠道系统按输水方式不同,一般分为( )灌溉系统和( )灌溉系统两大类。
5.现代节水灌溉技术措施按其性质不同分为以下三类:?( );?( );?( ) 6.灌溉管理一般包括( )管理、( )管理、( )管理、( )管理四个方面的内容 四、问答题(每题8分,共48分) 1.灌水率是根据什么制定的,写出单一作物灌水率的计算公式 2.井灌区地下水资源评价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哪几点, 3.哪些方法可以确定地下水临界深度, 4.什么是渠系水利用效率,常用哪些方法测算,写出相应测算公式 5.在灌溉放水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6.灌区自动监测系统分为哪几个方面, [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 1.土壤水储量:是指一定厚度土层内水分的总储量 2.灌水定额:是指一次灌水单位面积上的灌水量,各次灌水定额之和 3.灌水率:是指灌区单位面积上所灌溉的静流量,又称灌水模数 4.地下水:一般是指埋藏在地面下的潜水和层间水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答?或) 1.? 2.? 3.? 4.? 5.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吸水 吸收水分 2.蒸发 输水 3.无坝 有坝 4.渠道 管道 5.降低输水损失 节水型灌水方法 现代节水灌溉管理技术 6.工程 用水 生产 组织 四、问答题(每题8分,共48分) 1.灌水率是根据什么制定的,写出单一作物灌水率的计算公式。
灌水率是根据全灌区各种作物的灌溉制度及其种植面积所占总种植面积的比例计算制定的 计算公式 2.井灌区地下水资源评价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哪几点, (1)任务是确定规划地区可以开采利用的地下水资源量和灌溉用水的保证程度以及开采过程中可能达到的水位降深等2)主要任务有两点:一是水量计算,二是水质评价 3.哪些方法可以确定地下水临界深度, (1)从灌区定位观测结合调查分析确定地下水临界深度2)由地下水蒸发量确定地下水临界深度3)有土壤水分观测分析确定地下水临界深度 4.什么是渠系水利用效率,常用哪些方法测算,写出相应测算公式 (1)渠系水有效利用系数是衡量灌溉渠道系统水利用程度的综合性评估指标 (2)常用的测算方法有:?直接测算,公式为: ;?间接测算,公式为: 5.在灌溉放水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1)建立各种用水制度2)将编制的用水计划及时上报审批,并印发通知各受益单位,广泛宣传,以使群众在知情的情况下贯彻执行3)做好渠道和建筑物的检查、整修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妥善处理4)做好各控制点的量水工作5)做好田间灌水的准备工作 6.灌区自动监测系统分为哪几个方面, (1)农业气象数据采集与自动化监测。
2)水文数据采集与自动化监测3)渠系水位流量自动监测4)土壤墒情数据采集与自动化监测5)地下水数据采集与自动化监测6)渠系及建筑物数据采集与自动化监测 本文来源于 电大作业网(),原文地址:【精品文档】第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