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电缆的敷设要求

无***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44.50KB
约16页
文档ID:128679233
电缆的敷设要求_第1页
1/16

电缆敷设是电缆安装中的重要工序,电缆敷设质量的优良是实现电气安装工程质量优良的重要前提电缆按绝缘材料分有油浸纸绝缘、塑料绝缘、橡胶绝缘外皮有带铠和不带铠的按用途分有高压、低压电力电缆缘,控制电缆和通讯电缆电缆敷设分:室内敷设和室外敷设室内敷设分为:明敷和暗敷室外敷设分为:桥架、沿墙支架、钢索吊架、电缆隧道、电缆沟、直埋等多种措施应根据环境规定、电缆数量、电压高下等具体状况决定敷设方式一、敷设方式选择电缆工程敷设方式的选择,应视工程条件、环境特点和电缆型类、数量等因素,且按满足运营可靠、便于维护的规定和技术经济合理的原则来选择 电缆直埋敷设方式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同一通路少于6根的35kV及如下电力电缆,在厂区通往远距离辅助设施或城郊等不易有常常性开挖的地段,宜用直埋;在城乡人行道下较易翻修状况或道路边沿,也可用直埋 (2)厂区内地下管网较多的地段,也许有熔化金属、高温液体溢出的场合,待开发将有较频繁开挖的地方,不适宜用直埋 (3)在化学腐蚀或杂散电流腐蚀的土壤范畴,不得采用直埋电缆穿管敷设方式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有爆炸危险场合明敷的电缆,露出地坪上需加以保护的电缆,地下电缆与公路、铁道交叉时,应采用穿管。

2)地下电缆通过房屋、广场的区段,电缆敷设在规划将作为道路的地段,宜用穿管 (3)在地下管网较密的工厂区、都市道路狭窄且交通繁忙或道路挖掘困难的通道等电缆数量较多的状况下,可用穿管敷设 浅槽敷设方式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 (2)通道中电力电缆数量较少,且在不常常有载重车通过的户外配电装置等场合电缆沟敷设方式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有化学腐蚀液体或高温熔化金属溢流的场合,或在载重车辆频繁通过的地段,不得用电缆沟 (2)常常有工业水溢流、可燃粉尘弥漫的厂房内,不适宜用电缆沟 (3)在厂区、建筑物内地下电缆数量较多但不需采用隧道时,城乡人行道开挖不便且电缆需分期敷设时,又不属于上述(1)、(2)项的状况下,宜用电缆沟 (4)有防爆、防火规定的明敷电缆,应采用埋砂敷设的电缆沟 电缆隧道敷设方式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同一通道的地下电缆数量众多,电缆沟局限性以容纳时应采用隧道 (2)同一通道的地下电缆数量较多,且位于有腐蚀性液体或常常有地面水流溢的场合,或具有35kV以上高压电缆,或穿越公路、铁道等地段,宜用隧道 (3)受城乡地下通道条件限制或交通流量较大的道路下,与较多电缆沿同一途径有非高温的水、气和通讯电缆管线共同配备时,可在公用性隧道中敷设电缆。

(4)垂直走向的电缆,宜沿墙、柱敷设,当数量较多,或具有35kV以上高压电缆时,应采用竖井 在控制室、继电保护室等有多根电缆汇聚的下部,应设有电缆夹层电缆数量较少的状况,也可采用有活动盖板的电缆层 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化学腐蚀液体溢流的场合,厂房内应采用支持式架空敷设建筑物或厂区不适于地下敷设时,可用架空敷设 明敷又不适宜用支持式架空敷设的地方,可采用悬挂式架空敷设 通过河流、水库的电缆,未有条件运用桥梁、堤坝敷设时,可采用水下敷设 二、直埋敷设的安全规定①电缆自身应是容许直埋敷设的电缆,即有铠装和防腐层保护的电缆②埋设深度应在本地冻土层如下;深度一般不不不小于0.7米,地面为农田时不不不小于1米35千伏及以上不不不小于1米,若不能满足上述规定期,应采用保护措施③挖掘电缆沟前应掌握线路地下管线、土质和地形等状况,避免损伤地下管线或引起塔、建筑物倒塌等事故挖沟的宽度,根据电缆根数而定④直埋电缆应在电缆上下均匀敷设100毫米细砂或软土垫层上侧应用水泥盖板或砖衔接复盖回填土时,应去掉大块砖、石等杂物⑤如电缆需要弯曲,弯曲半径不得太小弯曲半径与电缆外径的比值,对于纸绝缘多芯电力电缆,铅包为15倍,铝包为25倍;对于纸绝缘单芯电力电缆,铝包、铅包均为25倍;对于橡胶或塑料绝缘电力电缆、铠装为10倍,无铠装为6倍。

⑥直埋电缆与管道、建筑物等接近及交叉距离应符合表6-28所列数值表6-28 直埋电缆与管道、建筑物等接近、交叉距离(亳米)类别接近距离交叉时垂直距离电缆与易燃管道1000500电缆与热力沟500电缆与建筑物600电缆与电杆500电缆与树木1000电缆与其他管道500250电缆与铁路路基30001000⑦在埋设电缆的两端、中间及拐弯、接头、交叉、进出建筑物等地段,应埋设电缆标志桩,标志桩应露出地面(一般不不不小于200毫米),并注明电缆的型号、规格、宅压、走向等⑧电缆沿坡敷设时,中间接头应保持水平多条电缆同沟敷设时,中间接头的位置应前后错开,距离不不不小于0.5米,接头应用钢筋混凝土保护盒或用混凝土管、硬塑料管等加以保护,保护管长度在30米如下者,内径不应不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超过30米以上者不应不不小于2.5倍三、直埋电缆敷设①按施工图规定在地面用白粉划出电缆敷设的途径和沟的宽度,可挖电缆沟样(长为0.4-0.5米,宽与深均为1米),理解土壤和地下管线状况②挖沟深度为0.8米左右的沟,沟宽应根据电缆的数量而定一般取600毫米左右10千伏如下的电缆,互相的间隔要保证在100毫米以上,每增长一根电缆,沟宽加大17~180毫米。

电缆沟的横断面呈梯形(上下宽差200毫米),如图6-61所示③铺设下垫层,开挖工作结束后,在沟底铺一层100毫米厚的细砂或松土,作为电缆的下垫层电缆如穿越建筑物、道路或与其他设施交叉时,应事先埋设电缆保护钢管(有时用水泥管等),以便敷设电缆时穿入管内④敷设电缆,应将电缆铺设在沟底砂土垫层的上面,电缆长度应略长于电缆沟长(一般为1.0~1.5%),并按波形铺设(不要过直),以便使电缆能适应土壤温度的冷热伸缩变化⑤铺设上垫层;电缆敷好后,在电缆上面再铺一层100毫米的细砂或松土,然后在砂土层上铺盖水泥预制板或砖以防电缆受机械损伤⑥回填土,将电缆沟回填土分层填实,覆土应高于地面150~200毫米,以防松土沉陷,如遇有含酸、碱等腐蚀物质的土壤,应更换无腐性的松软土⑦设立电缆标志牌,电缆敷设完毕后在电缆的引出、人端、终端、中间接头、转弯等处,应设立防腐材料(如塑料或铅等)制成的标志牌,或竖一根露出地面的混凝土标志桩,注明线路编号、电压级别、电缆型号规格、起止地点、线路长度和敷设时间等内容,以备检查和维护之用图6-61 直埋电缆的间距四、电缆沟内敷设电缆在电缆沟中敷设具有占地面积小,走线容易而灵活、造价较低、检修更换电缆比直埋电缆以便等长处。

电缆沟敷设电缆涉及在墙上或天花板悬挂敷设,都属于室内敷设一般都使用电缆支架或钩卡敷设敷设规定①电缆沟底应平整,且有1‰的坡度沟内要保持干燥,应设立合适数量的积水坑和排水设施,以及时将沟内积水排出积水坑的间距一般为50米左右(其尺寸以400×400×400毫米为宜)电缆沟尺寸由设计拟定,沟壁沟底均采用防水砂浆抹面②支架上的电缆排列,应按照电缆敷设的一般规定其排列的水平容许间距:高下压电缆为150毫米;电力电缆为35毫米(但不得不不小于电缆外径);不同级电缆与控制电缆为100毫米电缆为150毫米,控制电缆为100毫米见图6-62、图6-23图6-62 电缆固定方式示意图图6-63 电缆沟装置方式示意图③电缆支架或支架点的间距,应按设计规定施工当无规定期,可参照表6-29所示值表6-29 电缆支持点的最大间距(米)敷设线路电缆种类支架上敷设钢索上悬吊敷设水平垂直水平垂直电力电缆充油式1.52.0--橡胶及其他油纸式1.02.00.751.5控制电缆0.81.00.60.75④电缆支架应平直无明显扭曲,安装牢固并保持横平竖直电缆敷设前,支架必须通过防腐解决,并应在电缆下面衬垫橡皮垫,黄麻带或塑料带等软性绝缘材料,以保护电缆包皮。

电缆在沟内穿越墙壁和楼板时应穿钢管保护⑤电缆沟敷设的方式常用于多根电缆的敷设因此在施工前,应认真熟悉图纸,理解每根电缆的型号、规格、走向和用途按实际状况计算长度并合理安排,以免挥霍五、电缆敷设作业中的安全规定①敷设前应对电缆进行潮汽检查,检查措施有火烧法(即燃烧电缆绝缘纸,如纸表面有泡沫,即为有潮汽,应去潮),油浸法(即将电缆绝缘浸入150℃电缆油中,如冒白泡沫,即阐明有潮汽),还应检查有无机械损伤②避免电缆扭伤和过度弯曲,垂直或沿陡坡敷设的电缆,应避免超过容许高下差,电缆最大容许高度差注:橡胶及塑料绝缘电缆高度差不限③当环境温度低于如下数值时,应先对电缆预热,然后敷设,在5~10°时,放三昼夜,在25℃时放一昼夜即可,电缆表面温度3千伏如下者不得超过40℃,6~10千伏者不得超过35°、35千伏者不得超过25℃,预热后的电缆应在2小时内敷设完毕④电缆敷设在下列地段留有合适余量,过河两端留3~5米;过桥两端留0.3~0.5米;建筑物进出口电缆终端处留1~1.5米此外,在穿管时管子两端,入孔、手孔井内,伸缩缝处,对接头附近等等,均应有一定余量⑤电缆搬运中,应注意电缆的保护和人身的安全人工滚动搬运时,应注意滚动方向,以防散盘,任何状况下,不得将电缆盘平放。

⑥电缆敷设完后,用电缆沟盖板盖住电缆沟及竖井井盖六、电缆连接电缆首末端的接头叫终端头,电缆线路中间的接头叫中间接头电缆接头的基本规定就是把接头处密封好,以保证电缆的绝缘水平1.电缆的连接规定(1)保证密封良好对于油浸电缆,如密封不好,将引起漏油,导致电缆绝缘性能减少;如果再有水汽浸入,绝缘性能将急剧变坏,因此电缆头的密封是十分重要的2)保证绝缘强度因电缆接头破坏了本来电缆的一体性,因此必须在接头制作时保证其绝缘不低于原有绝缘强度3)保证电气距离其目的是避免和避免引起短路和击穿4)保证导线连接良好接触电阻一般应低于或等于同长度导体电阻的1.2倍,并保持稳定,机械强度不应低于电缆线芯强度的70%2.电缆的中间接头电缆中间接头时,必须采用专用的电缆接头盒,常用的电缆接头盒有生铁接头盒及环氧树脂接头盒,如图6-64(a)、如图6-64(b)所示两种,由于环氧树脂电缆接头盒的工艺简朴、机械强度高,电气和密封性能好,以及价格低廉,因此被推广采用油浸纸绝缘电缆做环氧树脂中间接头的措施如下:(1)准备工作,清理场地,用木板垫起两电缆连接头,使其水平并调直图6-64 电缆接头盒(2)将绝缘纸或电缆线芯松开,浸到150%的电缆油中,检查电缆与否受潮。

3)用摇表测量绝缘电阻并核对相序,作好记号和记录,并根据模具尺寸拟定剖切钢带铠装的尺寸并作标记4)在标记如下约100毫米处的钢带上,用浸有汽油的抹布把沥青混合物擦净,再用砂布或锉刀打磨,使其表面显出金属光泽,涂上一层焊锡,以备放置接地线用5)锡切钢带铠装层用专用的刀锯在钢带上锯出一种环形深痕,深度为钢带厚的三分之二,切勿伤其她包层6)剥钢带,锯完后,用螺丝刀在锯痕尖角处将钢带挑起,用钳子夹住,逆原缠绕方向把钢带撕下再用同样措施剥去第二层钢带钢带撕下后用锉刀修饰钢带切口,使其光滑无刺7)剥削铅包(或铝包),剥削铅包前,应将喇叭口以上600毫米范畴内的一段铅包表面用汽油洗净后打毛,并用塑料带作临时包缠,以防弄脏,然后按剥削尺寸,先在铅包切断的地方切一环形深痕,再顺着电缆轴向铅包上用剖铅刀划两道深痕其问距为10毫米,深度为铅包厚度的一半随后,在电缆接头处顶端,把两道深痕间的铅皮条用螺丝刀撬起,用钳子夹住铅皮条往下撕,并将其折断8)胀喇叭口,剥完铅包层后,用胀15器把铅包口胀成喇叭口,先在距喇叭口25毫米的纸绝缘上用塑料带包缠保护,然后剥去剩余的统包纸绝缘层,并分开每根芯线,用汽油洗去芯线上的电缆油。

9)连接芯线,用塑料带临时把每根芯线包缠一层,以防受损弄脏,随后在芯线三叉口处塞人三角木模撑住,并把各根芯线匀称地分开按连接套管长度的一半加5毫米长度,剥削每根芯线端部的油浸纸绝缘层,对于堵油连接管,其剥削长度等于单边孔深加5毫米然后把芯线插入连接套管内,进行压接10)恢复绝缘包层,芯线压好后,先将连接管表面用锯条或钢丝刷拉毛,用汽油或油精洗净,然后拆去各芯线上统包纸绝缘及铅包上临时塑料包缠带,并用无碱性玻璃丝带,顺原纸绝缘层的包缠绕向,以半重叠方式,每根芯线上进行包缠,在芯线上包两层,压接管上包四层,再在缠包层上包两层,在芯线三叉15处交叉压紧4-6次包缠时,应一边包缠,一边涂上环氧树脂,涂包结束后,用红外线灯或电吹风对准涂包处加热,促使涂料干固11)装环氧树脂中间接头铁皮模具,装模具前应先在模具内壁涂上一层硅油脱膜剂,然后在接头两端的铅包上用塑料带包缠,以防浇注的环氧树脂从端口渗出,最后将模具装在上面装模具时,应把三根芯线放在模具中间,芯线之间保持对称的距离12)浇注环氧树脂,将环氧树脂从模具浇注口一次浇入,不可间断,浇满为止,约半小时,环氧树脂干固后,折除模具,并用汽油将接头表面的硅油脱膜剂抹去。

13)焊上过渡接地线,用裸铜绞线把中间接头盒两端的电缆金属外皮焊成一体如果电缆中间接头直埋地下,则在接头表面涂一层沥青,并在环氧树脂和电缆铅包衔接处,用塑料带包缠4层一边包缠,一边涂上沥青为避免中间接头受损,可把接头下部的土夯实,并在四周用砖砌筑3.电缆的终端头户内环氧树脂预制外壳式终端头制作措施如下准备工作,检查电缆与否受潮,测量绝缘电阻和锯切钢带的措施与制作电缆中间接头相似1)剥铅包(或铝包),并套装预制的环氧树脂电缆头外壳按设计规定拟定喇叭口的位置,划出环形深痕,再由此到顶端沿电缆轴向,划两条问距10毫米的平行线,然后用铅刀沿划线切入铅包厚的一半用木锉或锯条将喇叭口下30毫米处一段铅包拉开,并用塑料带临时包扎1-2层,以防弄脏,再将预制的环氧树脂电缆头外壳套入电缆钢带上,并用干净的棉纱塞满,预制环氧树脂电缆外壳,如图6-65所示最后把两条纵痕间的条形铅包挑起,并用钳子夹住铅包慢慢卷起剥削2)扩胀喇叭口,用胀口器或竹片将铅包口胀成喇叭口3)剥统包绝缘,分开芯线,在喇叭口向上30毫米一段统包绝缘上,用白纱布临时包扎3-4层,然后将缠包绝缘纸自上而下撕掉并分开线芯,用汽油将芯线表面的电缆油擦去。

4)剥除芯线端部绝缘,按设备接线位置所需的长度割去多余的电缆,然后用电工刀剥除芯线端部的绝缘,其长度等于接线鼻子的孔深加5毫米5)套耐油橡胶管,将选择好的耐油橡胶管从每根芯线末端套人,套到离芯线根部20毫米即可,然后将上部橡胶管往下翻,使芯线端部的导线露出,最后在芯线三叉口处用干净的布盖住6)装接线鼻子,在芯线上套入接线鼻子并压接,然后将接线鼻子的管形部分,用锯条或锉刀拉开并在压坑内用无碱玻璃丝带填满,再将耐油橡胶管的的翻口往上翻,盖住接线鼻子压坑7)涂包芯线,先将铅包及统包上的临时包缠带拆去,然后在喇叭口以上5毫米处用蜡线紧扎一圈,将统包外层的半导体屏蔽纸自上而下沿蜡线撕平,再在统包及芯线及出线口堵油处刷一层环氧树脂涂料,然后用无碱玻璃丝带,在其表面涂一层涂料,边涂边包,共涂两层,再在统包部分涂包两层,然后在三相分叉口部位交叉缠绕并压紧4~6层,并在分叉处填满环氧树脂涂料,如图6-66所示     图6-65 顶制环氧树脂电缆头外壳  图6-66 三叉口内填满涂料最后将三叉11如下沿统包纸绝缘到喇叭口下的电缆包皮长约30毫米的一段涂包2~3层,并在无碱玻璃丝带表面均匀地涮一层环氧树脂涂料,并用玻璃丝带按上述措施涂包3~4层。

8)装配环氧树脂外壳,先将外壳内临时放的棉纱取出,然后外壳向上移至喇叭口附近由喇叭口向下30毫米处,用塑料带重叠包绕成卷,接着将外壳下口和塑料带卷扎紧,使外壳平整地固定在电缆上,然后调节芯线位置,使其离外壳内壁有35毫米间隙并对称排列,再用支撑架或带子使三相芯线固定不动,用红外线灯泡或电吹风加速涂包层硬化和预热外壳9)浇注环氧树脂复合物,将浇入壳内的环氧树脂冷却干固后,可包绕线芯的外护加强层,从外壳出线口至接线鼻子的一段耐油橡胶管上,选用黄蜡带包绕两层,包绕时要拉紧然后按拟定的相位分别在各芯线上包一层相色带和一层透明塑料带,最后按设备的接线位置弯好芯线,进行直流耐压实验,合格后再接到设备上电缆终端头的制作措施诸多,户内的尚有漏斗式和干包终端头,户外的尚有环氧树脂式和铸铁鼎足式终端头等4.电缆中间头和终端头制作时的注意事项:(1)施工时,应避免灰尘和砂土等杂物进入电缆的连接处,在户外操作时,应架设临时作业棚2)凡受潮的电缆端头不准接人中间头或终端内3)为了避免电缆受潮,在雨雪天或湿度较高的环境中,不准加工中间头或终端头4)终端头出线应保持固定位置,其中带电裸露部分的相间和对地距离规定为:10千伏如下的,户外的不得不不小于200毫米,户内的不得不不小于125毫米。

同步规定:芯线应作出明显的相位色标四、电缆线路的验收电缆线路施工完毕后,应作如下各项质量验收1.电缆每根芯线必须具有良好的持续性,不应存在断线等状况2.测量芯线对地和线间的绝缘电阻,其阻值不得低于规定值当电缆长度为500米时,3千伏及如下的,其绝缘电阻值为200兆欧;6-10千伏的,为400兆欧当电缆长度超过500米时,绝缘电阻应按实际长度等进行换算,短于500米时一般不需要换算3.测量电容、交流电阻及阻抗,其数值应符合设计原则4.检查电缆两端终端头的各线头的相序应与电力系统的相序保持一致5.测量电缆金属外波及终端头的接地电阻,规定不应不小于10欧。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