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我国现行主要税种概述第二节我国现行主要税种概述 第三节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节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节税收概述第一节税收概述 一、税收与税收征收管理概述一、税收与税收征收管理概述 (一)税收概述(一)税收概述 1、税收的含义、税收的含义 (1)税收定义:)税收定义:税收税收是指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是指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利,按照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参与社会利,按照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参与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方式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方式2)税收的基本职能)税收的基本职能 满足国家的基本财政需要满足国家的基本财政需要 满足国家对经济运行实施有效的调控满足国家对经济运行实施有效的调控3)税收产生的基本前提:)税收产生的基本前提:社会剩余产品的出现社会剩余产品的出现 国家的产生和存在国家的产生和存在 (4)如何理解税收的概念)如何理解税收的概念 税收是国家赖以生存并实现其职能的物质基础税收是国家赖以生存并实现其职能的物质基础 税收是一个分配范畴,是国家参与并调节国民税收是一个分配范畴,是国家参与并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手段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收入分配的一种手段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税收是国家在征税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分税收是国家在征税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分配关系配关系以国家为主体,国家与社会集团、社会以国家为主体,国家与社会集团、社会成员之间的一种特定的收入分配关系,它是国家财成员之间的一种特定的收入分配关系,它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和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税收的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和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税收的性质取决于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性质取决于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 (5)税收法律关系)税收法律关系 税收法律关系也是由以下三部分内容组成:主体、税收法律关系也是由以下三部分内容组成:主体、客体和内容客体和内容 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税收法律关系主体征纳双方(征纳双方(在税收法在税收法律关系主体这容易有考点律关系主体这容易有考点a)征税主体包括)征税主体包括各级税务机关各级税务机关、海关海关(象(象关税,进口货物的增值税、进口货物的消费税海关关税,进口货物的增值税、进口货物的消费税海关代征)b)纳税主体包括纳税主体包括法人法人、自然人自然人和和其他组织其他组织提示提示】在税收法律关系中,双方当事人虽然是在税收法律关系中,双方当事人虽然是行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但法律地位是平等行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但法律地位是平等的。
的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主体所享受的权利和主体所享受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应承担的义务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所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共同指向的对象如个人所得税的客体就是如个人所得税的客体就是“个人应纳税所得个人应纳税所得”2、税收的特征(多选)、税收的特征(多选)强制性强制性 税收的强制性税收的强制性是指国家凭借政治权利,是指国家凭借政治权利,以法律形式确定征纳双方权利和义务关系以法律形式确定征纳双方权利和义务关系强制性是实现税收无偿征收的保证强制性是实现税收无偿征收的保证 无偿性无偿性 税收的无偿性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征税以后,税款归是指国家征税以后,税款归国家所有,既不需要再直接归还给纳税人,也不需国家所有,既不需要再直接归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向纳税人支付任何报酬或代价要向纳税人支付任何报酬或代价提示提示】税收的无偿性是税收税收的无偿性是税收“三性三性”的核心固定性固定性 税收的固定性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国家通过法律形式预是指国家通过法律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征税标准征税对象和征税标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征税标准征税对象和征税标准确定后,征纳双方都要共同遵守,不经国家批准准确定后,征纳双方都要共同遵守,不经国家批准不能随意改变。
不能随意改变包括时间上的连续性和征收比例的固定性包括时间上的连续性和征收比例的固定性固定性是无偿性和强制性的必然要求 【例例.多选多选】下列各项中,属于税收特征的有下列各项中,属于税收特征的有(ACD)A.强制性强制性 B.灵活性灵活性 C.无偿性无偿性D.固定性固定性 E.自愿性自愿性 3、税收的作用、税收的作用 税收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再分配、稳定经济、和税收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再分配、稳定经济、和维护国家政权等功能维护国家政权等功能税收具有资源配置的作用税收具有资源配置的作用 税收为提供公共产品筹集资金,通过影响消费倾税收为提供公共产品筹集资金,通过影响消费倾向改变寒舍资源配置向改变寒舍资源配置税收具有收入再分配,调节经济的作用税收具有收入再分配,调节经济的作用 税收是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杠杆之一国家通税收是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杠杆之一国家通过税种设置,以及在税目、税率、加成征收或减免过税种设置,以及在税目、税率、加成征收或减免等方面的规定,可以调节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等方面的规定,可以调节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消费,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税收具有稳定经济的作用税收具有稳定经济的作用 税收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节工具的一种重要手税收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节工具的一种重要手段,其在政府收入中的重要份额,决定了对公共部段,其在政府收入中的重要份额,决定了对公共部门消费的影响,进而会影响总需求。
门消费的影响,进而会影响总需求税收具有维护国家政权的作用税收具有维护国家政权的作用 没有税收,国家机器就不可能有效运转同时,没有税收,国家机器就不可能有效运转同时,税收分配不是按照等价原则和所有权原则分配的,税收分配不是按照等价原则和所有权原则分配的,而是凭借政治权利,对物质利益进行调节,体现国而是凭借政治权利,对物质利益进行调节,体现国家支持什么、限制什么,从而达到维护和巩固国家家支持什么、限制什么,从而达到维护和巩固国家政权的目的政权的目的二)税收的分类(二)税收的分类我国的税种分类方式主要有:我国的税种分类方式主要有:1.按征税对象分类,可将全部税收划分为按征税对象分类,可将全部税收划分为P165:流转税类流转税类 所得税类所得税类 财产税类财产税类 五种类型五种类型 资源税类资源税类 行为税类行为税类(1)流转税类)流转税类以流转额为课税对象以流转额为课税对象 增值税增值税 消费税消费税 等等 营业税营业税 关税关税 (2)所得税类(收益税)所得税类(收益税)以各种所得额以各种所得额为课税对象为课税对象 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3)财产税类)财产税类以纳税人所拥有或支配的以纳税人所拥有或支配的财产数量或者财产价值为课税对象财产数量或者财产价值为课税对象 房产税房产税 契税契税 等等 车船税车船税 船舶吨税船舶吨税(4)资源税类)资源税类以自然资源和某些社会资以自然资源和某些社会资源为征税对象源为征税对象 资源税资源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等等 (5)行为税类)行为税类以纳税人的某些特定行为以纳税人的某些特定行为为课税对象为课税对象 城市维护建设税城市维护建设税 印花税印花税 等等 车辆购置税车辆购置税 【例单选例单选】在我国现行的下列税种中,不属于在我国现行的下列税种中,不属于财产税类的是(财产税类的是(D )。
A.房产税房产税B.车船税车船税C.契税契税D.车辆购置税车辆购置税 2.按征收管理的分工体系分类,可分为工商按征收管理的分工体系分类,可分为工商税类、关税类税类、关税类1)工商税类)工商税类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管理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管理(绝大部分)绝大部分)工商税收工商税收-是指以从事工业、商业和服务是指以从事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的各种税的总称,是我业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的各种税的总称,是我国现行税制的主体部分国现行税制的主体部分工商税收的征收范围较广,既涉及社会再生工商税收的征收范围较广,既涉及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也涉及生产、流通、分配、消费产的各个环节,也涉及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各个领域,是筹集国家财政收入,调节宏观经的各个领域,是筹集国家财政收入,调节宏观经济最主要的税收工具占税收总额超过济最主要的税收工具占税收总额超过90%以上具体包括:具体包括:增值税增值税 消费税消费税 营业税营业税 资源税资源税 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城市维护建设税城市维护建设税 房产税房产税 土地增值税土地增值税 印花税印花税 等2)关税类)关税类由海关负责征收管理。
由海关负责征收管理关税关税-是对进出境的货物、物品征收的税是对进出境的货物、物品征收的税收总称,主要是指进出口关税以及对入境旅客行收总称,主要是指进出口关税以及对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和个人邮递物品征收的进口税不包括由李物品和个人邮递物品征收的进口税不包括由海关代征的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和船舶吨税海关代征的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和船舶吨税关税是中央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国家关税是中央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国家调节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手段调节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手段3.按照税收征收权限和收入支配权限分类,按照税收征收权限和收入支配权限分类,可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可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1)中央税属于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由国家税务局负属于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如关税和消费税责征收管理,如关税和消费税2)地方税属于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由地方税务属于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由地方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如房产税、车船税、土地增值局负责征收管理,如房产税、车船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3)中央地方共享税中央地方共享税属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财政的共同收入,属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财政的共同收入,由中央、地方政府按一定的比例分享税收收入,由中央、地方政府按一定的比例分享税收收入,目前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如增值税、印目前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如增值税、印花税、资源税等。
补充: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花税、资源税等补充: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例题例题多选题多选题】按照税收的征收权限和收入按照税收的征收权限和收入支配权限分类,可以将我国税种分为中央税、地支配权限分类,可以将我国税种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央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央地方共享税的有(地方共享税的有(ACD)A.增值税增值税 B.土地增值税土地增值税C.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 D.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4.按照计税标准不同进行的分类,可分为从价税、按照计税标准不同进行的分类,可分为从价税、从量税和复合税从量税和复合税1)从价税)从价税 从价税从价税-是以征税对象价格为计税依据,其是以征税对象价格为计税依据,其应纳税额随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变化,能充分体现合理负应纳税额随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变化,能充分体现合理负担的税收政策,因而大部分税种均采用这一计税方法,担的税收政策,因而大部分税种均采用这一计税方法,如我国现行的增值税、营业税、房产税等税种如我国现行的增值税、营业税、房产税等税种计算方法:计算方法:应纳税额应纳税额=课税对象的价格课税对象的价格比例税率比例税率 (2)从量税)从量税 从量税从量税-是以征税对象的数量、重量、体积是以征税对象的数量、重量、体积等作为计税依据,其课税数额与征税对象数量相关而等作为计税依据,其课税数额与征税对象数量相关而与价格无关。
从量税实行定额税率,不受征税对象价与价格无关从量税实行定额税率,不受征税对象价格变动的影响,税负水平较为固定,计算简便如资源格变动的影响,税负水平较为固定,计算简便如资源税、车船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以及消费税中的啤酒、税、车船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以及消费税中的啤酒、黄酒等计算方法:计算方法:应纳税额应纳税额=课税对象的重量、件数、容积、面积课税对象的重量、件数、容积、面积单位税额单位税额(3)复合税)复合税 复合税复合税-是对某一进出口货物或物品既征收从是对某一进出口货物或物品既征收从价税,又征收从量税即采用从量税和从价税同时征价税,又征收从量税即采用从量税和从价税同时征收的一种方法如消费税中的卷烟和白酒收的一种方法如消费税中的卷烟和白酒计算方法:计算方法:应纳税额应纳税额=从量税额从量税额+从价税额从价税额 =(课税对象的价格(课税对象的价格比例税率)比例税率)+(课税对象的重量、件数、容积、面积(课税对象的重量、件数、容积、面积 单位税额)单位税额)【例题例题单选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流转税的是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流转税的是(D)A.增值税增值税B.消费税消费税C.营业税营业税D.所得税所得税【例题例题单选题单选题】在我国现行的下列税种中,属于在我国现行的下列税种中,属于行为税类的有(行为税类的有(D)。
A.营业税营业税B.房产税房产税C.车船税车船税D.印花税印花税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为税包括的税种选项本题考核行为税包括的税种选项A营业税属于流转税,选项营业税属于流转税,选项B房产税属于财产税,选项房产税属于财产税,选项C车船税属于财产税,选项车船税属于财产税,选项D印花税属于行为税印花税属于行为税分类标准分类标准类型类型代表税种代表税种征税对象征税对象流转税类流转税类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所得税类所得税类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类财产税类房产税、契税、车船税、船舶吨税房产税、契税、车船税、船舶吨税资源税类资源税类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行为税类行为税类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征收管理的征收管理的分工体系分工体系工商税类工商税类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关税类关税类进出口关税、对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和个人邮递物品征收的进口税进出口关税、对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和个人邮递物品征收的进口税收征收权限收征收权限和收入支配和收入支配权限权限中央税中央税关税、消费税关税、消费税地方税地方税房产税、车船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中央地方中央地方共享税共享税增值税、印花税、资源税增值税、印花税、资源税计税标准计税标准从价税从价税增值税、营业税、房产税增值税、营业税、房产税从量税从量税资源税、车船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以及消费税中的啤酒、黄酒资源税、车船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以及消费税中的啤酒、黄酒复合税复合税消费税中的卷烟、白酒(不用区分粮食白酒和薯类白酒)消费税中的卷烟、白酒(不用区分粮食白酒和薯类白酒)二、税法及构成要素二、税法及构成要素 (一)税收与税法的关系(一)税收与税法的关系1.税法的概念税法的概念税法税法-即税收法律制度,是国家权力机关和行即税收法律制度,是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政机关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家法律的重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家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组成部分1)税法的立法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税法的立法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务委员会+授权机构授权机构(2)税法的调整对象:税收分配中形成的权利义)税法的调整对象:税收分配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而不直接调整税收分配关系务关系,而不直接调整税收分配关系2.税收与税法的关系税收与税法的关系税收依据税法的规定进行,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保障税收依据税法的规定进行,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保障税收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属于经济基础范畴;税法税收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属于经济基础范畴;税法是一种法律制度,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是一种法律制度,属于上层建筑范畴二)税法的分类(二)税法的分类1.按照税法的功能作用的不同,将税法分为:按照税法的功能作用的不同,将税法分为:税收实体法税收实体法 税收程序法税收程序法1)税收实体法)税收实体法针对某一具体税种针对某一具体税种税收实体法主要是指确定税种立法,具体规定税收实体法主要是指确定税种立法,具体规定各税种的征收对象、征收范围、税目、税率、纳税各税种的征收对象、征收范围、税目、税率、纳税地点等例如地点等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得税法都属于税收实体法。
都属于税收实体法2)税收程序法)税收程序法不针对某一具体税种,而针对不针对某一具体税种,而针对税务管理程序税务管理程序税收程序法税收程序法-是指税务管理方面的法律,主要是指税务管理方面的法律,主要包括税收管理法、发票管理法、税务机关法、税务机关包括税收管理法、发票管理法、税务机关法、税务机关组织法、税务争议处理法等例如组织法、税务争议处理法等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税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收征收管理法2.按照主权国家行使税收管辖权的不同,可分为:按照主权国家行使税收管辖权的不同,可分为:国内税法国内税法 国际税法国际税法 外国税法外国税法1)国内税法一般是按照属人或属地原则,规定)国内税法一般是按照属人或属地原则,规定一个国家的内部税收制度一个国家的内部税收制度2)国际税法是指国家间形成的税收制度,主要)国际税法是指国家间形成的税收制度,主要包括双边或多边国家间的税收协定、条约和国际惯例等包括双边或多边国家间的税收协定、条约和国际惯例等3)外国税法是指外国各个国家制定的税收制度外国税法是指外国各个国家制定的税收制度3.按照税法法律级次划分,分为:按照税法法律级次划分,分为:税收法律税收法律 税收行政法规税收行政法规 税收规章税收规章 税收规范性文件税收规范性文件(1)税收法律(狭义的税法)税收法律(狭义的税法)法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
如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如税收征收管理法税收征收管理法、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企业企业所得税所得税等2)税收行政法规)税收行政法规条例,条例,暂行条暂行条例例由国务院制定的税收法律规范的总称如由国务院制定的税收法律规范的总称如营营业税暂行条例业税暂行条例、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等3)税收规章)税收规章办法办法由国务院税收主管部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由国务院税收主管部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制定的具体实施办法、规程等包局、海关总署)制定的具体实施办法、规程等包括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的税收部门规章和地方括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的税收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制定的税收地方规章如政府制定的税收地方规章如税务行政复议规税务行政复议规则则、税务代理试行办法税务代理试行办法等4)税收规范性文件)税收规范性文件县以上(含本级)税务机关依据法律、行政法县以上(含本级)税务机关依据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的规定制定的,是对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规章的规定制定的,是对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的具体化和必要补充规章的具体化和必要补充它在税收工作领域中数量最多、法律效力最低。
它在税收工作领域中数量最多、法律效力最低国家税务总局指定的税务部门规章,不属于本办法国家税务总局指定的税务部门规章,不属于本办法所称的税收规范性文件所称的税收规范性文件效力排序: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效力排序: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性文件 【例题例题多选题多选题】根据税法的功能作用的不同,根据税法的功能作用的不同,可以将税法分为(可以将税法分为(AC)A.税收实体法税收实体法B.税收法律税收法律C.税收程序法税收程序法D.税收行政法规税收行政法规 【例题例题判断题判断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行条例属于税收程序法属于税收程序法三)税法的构成要素(三)税法的构成要素税法的构成要素(税法的构成要素(11项):项):征税人征税人 纳税义务人纳税义务人 征税对象征税对象 税目税目 税率税率 计税依据计税依据 纳税环节纳税环节 纳税期限纳税期限 纳税地点纳税地点 减免税减免税 法律责任法律责任1.征税人征税人“征税征税”主体主体代表国家行使征税职权的各级税务机关代表国家行使征税职权的各级税务机关和其他征收机关包括各级税务机关、财政和其他征收机关包括各级税务机关、财政机关和海关。
机关和海关2.纳税义务人纳税义务人“纳税纳税”主体主体依法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自然人(包括依法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自然人(包括个体经营者)、法人和其他组织个体经营者)、法人和其他组织3.征税对象征税对象纳税对象,征税客体,课纳税对象,征税客体,课税对象税对象纳税的客体,也就是对什么征税征税纳税的客体,也就是对什么征税征税对象是税法最基本的要素,征税对象是区别对象是税法最基本的要素,征税对象是区别不同税种的重要标志不同税种的重要标志4.税目税目纳税对象的具体化,各个税种所规定的具体纳税对象的具体化,各个税种所规定的具体征税项目税目体现的征税的广度,不同税目的征税项目税目体现的征税的广度,不同税目的税率及征免规定也不尽相同税率及征免规定也不尽相同制定税目的目的有两个:制定税目的目的有两个:(1)明确征税的具体范围;)明确征税的具体范围;(2)制定不同的税率制定不同的税率税目制定方法:税目制定方法:(1)列举法;)列举法;(2)概括法6.计税依据(税基)计税依据(税基)对征税对象量的规对征税对象量的规定定计算应纳税额的根据,一般有三种:计算应纳税额的根据,一般有三种:(1)从价计征以计税金额为计税依据,除)从价计征。
以计税金额为计税依据,除了一些特殊性质的税种外,绝大多数的税种都采了一些特殊性质的税种外,绝大多数的税种都采取从价计征取从价计征如企业所得税是以应纳税所得额的多少作为如企业所得税是以应纳税所得额的多少作为计税依据,消费税中的大部分应税消费品以销售计税依据,消费税中的大部分应税消费品以销售额作为计税依据额作为计税依据应纳税额应纳税额=计税金额计税金额适用税率适用税率 (2)从量计征以征税对象的重量、体积、)从量计征以征税对象的重量、体积、数量为计税依据数量为计税依据消费税中的黄酒、啤酒以吨数为计税依据;消费税中的黄酒、啤酒以吨数为计税依据;汽油、柴油以升数为计税依据汽油、柴油以升数为计税依据应纳税额应纳税额=计税数量计税数量单位适用税额单位适用税额 (3)复合计征既包括从量计征又包括计价)复合计征既包括从量计征又包括计价从征如我国现行的消费税中的卷烟、白酒等如我国现行的消费税中的卷烟、白酒等应纳税额应纳税额=计税数量计税数量单位适用税额单位适用税额+计税计税金额金额适用税率适用税率 7.纳税环节纳税环节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在从生产到消费的流转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在从生产到消费的流转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
按照纳税环节的多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按照纳税环节的多少分为两类:少分为两类:(1)一次课征制:税种纳税环节单一,如)一次课征制:税种纳税环节单一,如消费税2)多次课征制:税种需要在两个或两个)多次课征制:税种需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多个环节征税,如增值税以上的多个环节征税,如增值税8.纳税期限纳税期限纳税人的纳税义务发生后应依法缴纳税款的纳税人的纳税义务发生后应依法缴纳税款的期限纳税期限一般分为:按期纳税、按次纳税、期限纳税期限一般分为:按期纳税、按次纳税、按期预缴、年终汇算清缴按期预缴、年终汇算清缴9.纳税地点纳税地点纳税人具体缴纳税款的地点一般实行属地管辖,纳税人具体缴纳税款的地点一般实行属地管辖,纳税地点为纳税人的所在地纳税地点为纳税人的所在地10.减免税减免税国家对某些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给予鼓励和照顾的一国家对某些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给予鼓励和照顾的一种特殊规定体现了税收的统一性和必要的灵活性种特殊规定体现了税收的统一性和必要的灵活性1)减税和免税)减税和免税减税是对应纳税款少征一部分税款;减税是对应纳税款少征一部分税款;免税是对应纳税额全部免征;免税是对应纳税额全部免征;类型:一次性减税免税;一定期限的减税免税、类型:一次性减税免税;一定期限的减税免税、困难照顾性减税免税、扶持发展性减税免税。
困难照顾性减税免税、扶持发展性减税免税2)起征点)起征点税法规定对征税对象开始征税的起点数额税法规定对征税对象开始征税的起点数额征税对象的数额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或征税对象的数额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或超过起征点的,则就其全部数额征税超过起征点的,则就其全部数额征税3)免征额)免征额征税对象总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免征额的征税对象总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免征额的部分不征税,只就其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征税部分不征税,只就其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征税提示提示】注意区分起征点和免征额,不达起注意区分起征点和免征额,不达起征点和免征额时都不交税,但是一旦超过起征点征点和免征额时都不交税,但是一旦超过起征点是全额征税,超过免征额是只对超过部分征税是全额征税,超过免征额是只对超过部分征税举例举例】某类税种起征点为某类税种起征点为1000元,超过起征点元,超过起征点税率为税率为10%纳税人纳税人A、B、C、D的征税对象数额分别为的征税对象数额分别为A:999元,元,B:1000元,元,C:1001元,元,D:2000元纳税人纳税人A,应纳税额,应纳税额=0(元)(元)纳税人纳税人B,应纳税额,应纳税额=100010%=100(元)(元)纳税人纳税人C,应纳税额,应纳税额=100110%=100.1(元)(元)纳税人纳税人D,应纳税额,应纳税额=200010%=200(元)(元)假设上例中,假设上例中,1000元为免征额,则:元为免征额,则:纳税人纳税人A,应纳税额,应纳税额=0(元)(元)纳税人纳税人B,应纳税额,应纳税额=0(元)(元)纳税人纳税人C,应纳税额,应纳税额=(1001-1000)10%=0.1(元)(元)纳税人纳税人D,应纳税额,应纳税额=(2000-1000)10%=100(元)(元)【例题例题判断题判断题】起征点是指税法规定的计税依起征点是指税法规定的计税依据应当征税的数额起点。
计税依据数额达不到起征据应当征税的数额起点计税依据数额达不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起征点的,则对超过起征点的部点的不征税,达到起征点的,则对超过起征点的部分征税例题例题判断题判断题】如果税法规定某一税种的起征如果税法规定某一税种的起征点是点是800元,那么,超过起征点的,只对超过元,那么,超过起征点的,只对超过800元元的部分征税的部分征税例题例题判断题判断题】现行现行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规定,规定,对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对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2000元后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此处的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此处的2000元就是工资薪元就是工资薪金所得的起征点金所得的起征点11.法律责任法律责任违反国家税法规定的行为人采取的处罚违反国家税法规定的行为人采取的处罚措施主要包括两种:措施主要包括两种:一是纳税主体(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一是纳税主体(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因违反税法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因违反税法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二是作为征税主体的国家机关,主要是二是作为征税主体的国家机关,主要是实际履行税收征收管理职能的税务机关等,实际履行税收征收管理职能的税务机关等,因违反税法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因违反税法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例多选】下列税种中,属于流转税的是(ABCD)A.增值税B.消费税C.关税D.营业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