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清代晚期戏园研究 薛林平【期刊名称】华中建筑【年(卷),期】2009(027)001【摘 要】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 年)后,上海开放为商埠,并很快发展成为国际性商业大城市.与之相应的是,各种戏曲剧种也纷纷涌入上海,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力.随着戏曲的发展,以商业赢利为目的的戏园逐渐兴起,成为上海清代晚期最为重要的演出场所.清代晚期的上海戏园达百余座,数量居全国之首,在中国剧场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根据大量文献史料以及当时的写实性画报中的形象资料,分析了上海清代晚期戏园的历史沿革、空间特征、建筑形式、观演形式等.【总页数】7 页(P155-161)【作 者】薛林平【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建筑系,100044【正文语种】中 文【中图分类】TU-098【相关文献】1.清代晚期徽州山区经济研究以婺源茶叶贸易为例 J,王丽君 2.权力与市场:晚清上海租界戏园的职业化进程与冲突 J,陈恬 3.权力与市场:晚清上海租界戏园的职业化进程与冲突 J,陈恬;4.七十年前的上海戏园广告 J,戴不凡 5.戏园与清末上海公共空间的拓展 J,方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