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GIS在滑坡灾害中的应用

z****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3.41KB
约3页
文档ID:159805535
GIS在滑坡灾害中的应用_第1页
1/3

GIS 在滑坡灾害中的应用摘要:地球信息科学是一种基于地图的管理信息系统,是多种学科交叉的产物,是研究 地球系统信息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应用的科学地球地球信息科学将通过对地球系统内 部多源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感受、响应与反馈的信息机理与信息交流过程的深入研究, 揭秘复杂地球巨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与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 GIS 在滑坡灾害中的应用, 包括滑坡灾害的监测、预警、评估、信息管理关键词:地理信息科学、滑坡灾害(气象次生灾害)引言:我国是一个多山区的国家,滑坡灾害分布广泛、发生频繁,且灾情严重,是世界 上自然灾害发生十分频繁、灾害种类甚多,造成损失十分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提高滑坡灾 害的研究水平,对工程安全、环境保护和减灾防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实际意义新兴的 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和地理信息科学(geography information science)在时空上为实 现中尺度以上范围滑坡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技术平台和研究思路地球信息科学(Geo-informatics或Geo-information Science)是用于获取、储存、查询、 分析和显示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1)。

陈述彭院士认为:“地球信息科学以地球为舞 台(电离层——莫霍面),以人地关系为主题,以服务全球变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将卫星应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电脑辅助设计与制图、多媒体与虚拟技术、互联信 息网络为主体的高速全息数字化集成的科学体系,形成对人口流、物质流、能量流进行时空 分析与宏观调控的战略技术系统(2)”一个完整的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由计算机硬件系统、 软件系统、地理数据、系统操作人员四部分组成,具有以下几个基本功能:数据的输入与预 处理,数据的管理,空间查询与分析,以及可视化表达输出等地理信息科学不仅可以用于气象次生灾害的灾情评估,而且可以辅助减灾救灾决策由 于GIS技术的空间分析与制图功能和可视化的特点,GIS在滑坡灾害预测预报研究方面的应 用正得到快速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GIS的应用已从数据管理、多源数据数字化输 入和绘图输出,到数字高程(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或数字地形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DTM)的使用、GIS的集成技术的应用,GIS已逐步发展成熟并深入应用我国GIS 技术开展滑坡灾害预测起步较晚,研究程度偏低。

虽然目前尚未见到较成熟应用的滑坡灾害 预测预报与评价 GIS 系统,但在这方面的研究投入和进展确实惊人的快,有大量的科研院 校和从事滑坡及其他地质灾害防治部门已加大了 GIS技术的应用研究(3)滑坡灾害的监测体系:目前,国内外滑坡监测技术方法已发展到了较高水平由过去的 人工用皮尺地表量测等简易监测,发展到仪器仪表监测,现正逐步实现高精度的遥测系统 随着电子技术与计算机的发展,监测方法及所采用的仪器设备也不断得到发展与完善按监测对象的不同,滑坡监测可分为四大类,即位移监测、物理场监测、地下水监测和外 部诱发因素监测;按监测手段的不同,则可分为人工监测、简易监测、专业监测三大类;目前国 内外在滑坡监测技术、方法、手段上并无太大差距,专业仪器已成为常规设备,只是由于价格 因素得不到普及;一些新技术如InSAR、三维激光扫描等能很快应用到滑坡监测领域监测数 据的采集和传输也都实现了自动化和远程化;监测和预警系统有向 Web—GIS 发展的趋势 (4)滑坡灾害的预警体系:目前,国内外崩塌利用一个地区的滑坡易发区划或危险区划,结 合降雨临界值,可以设定不同的预警级别,在区内布设一定数量的雨量站,监测雨量加上预报 雨量,就可进行滑坡预警预报,国内外的区域性降雨型滑坡监测预警大体都是这个思路和做法, 该方法在对公众进行警示方面起到了良好效果,但由于预警的范围太大,在具体的单点防治上, 难以做到有效。

我国在近10年开展了大量的监测预警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根据统计 数据,其成功预警率却并不理想,这一方面表现在成功预警实例中专业预警所占比例过低 ,另 一方面同时表现在发生的大量的地质灾害在已有的预警点之外制约目前工作有效性的主要 问题是滑坡隐患点的排查和识别问题,因为只有识别出了隐患点才能进行下一步的监测和预 警,它是一切工作的基础而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分析区域上的滑坡发育规律,找到有 效的隐患点识别技术方法 ,以及引进风险管理的概念 ,进行监测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有效预警 (5)GIS的引入对滑坡研究方法已经产生了一定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的GIS在 滑坡研究中的应用,特别是三维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时空动态分析技术在 GIS 领域中的 应用,使滑坡研究者可以在一种接近现实的虚拟滑坡环境中分析滑坡形态、变化、稳定性等 通过这种数字滑坡技术,可以把客观世界中的滑坡在计算机中重现,利用三维技术,研究者 可以从不同的时空方位分析滑坡过程滑坡灾害的评估:近 20 余年来,对滑坡研究已由过去的单一滑坡的现象描述、分类治 理发展到现在的已定性、定量描述为基础的预测预报,由于目前预报技术和水平有限,准确 预测滑坡灾害可能发生的地点和时间是很困难的,因而从滑坡灾害分布规律入手,从宏观上 研究易滑地质环境,进行滑坡灾害风险评估是滑坡灾害研究的主要内容。

从技术方法上, GIS 在滑坡灾害风险评估中的操作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获取数据获取风险评估中各因子的基础图件、文字资料、以及已有数据获取各影响 因子的算法、方案、模型等2) 属性数据空间表达将所有影响因子空间展布以数字图形数据表达,以便参与空间运 算及分析3) 空间数据的归一化处理,将所有数据转化到可比的坐标与数值空间,内容包括:所有 空间数据换算到相同的坐标空间中,对各因子值重新分类,统一转化为无量纲的可比数值4) 灾害危险性评判对每一个对滑坡灾害发生的贡献率进行评定,多采用经验参(5) 危险区划分用滑坡灾害分析专业模型对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圈定出不同等级的 灾害危险区6) 制图表达以图形形式表达分析结果,并用统计分析图表及适当的描述对结果进行分 析(6)GIS 支持下的区域滑坡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圈化不同危险等级区域,并通过危险性制图来 反映其预测的理论依据是工程地质类比法,即未来滑坡的地质环境应类似于已有滑坡所具 备的地质环境,因而现有滑坡的条件有可能外推到前者以预测未来滑坡的空间位置也就是 两类斜坡仅当其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地质环境因素组合和动态作用因素时,才可以认为两类斜 坡的不稳定性或危险性是可以类比的。

其评价模型一般采用统计模型,主要是对现有滑坡的 地质环境条件和作用因素之间的统计规律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各种数学方法将各影响 因素叠加来区划危险区虽然GIS技术已发展了近30年,但在滑坡的评价研究中的应用明显落后于GIS技术的 发展GIS应用于气象次生灾害研究(滑坡、泥石流等)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从 GIS产生的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晚期,GIS应用于滑坡的稳定性的研究尚处于文献讨论阶 段,其中主要的原因是资金及基础数据的缺乏然而,自90年代以来, GIS 广泛应用于自 然灾害的研究,其中人们较为关注的一个研究热点是 GIS 在滑坡灾害及一般斜坡稳定性中 的研究其中一个主要的趋势时充分利用 GIS 在数据组织和管理的优势,采用合适的数据 格式,开发各种分析模型来研究滑坡灾害,如:确定性模型、神经网络模型等滑坡灾害的信息管理:GIS在滑坡信息表达中的应用主要利用GIS空间数据与属性综合 管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来抽象表达滑坡或滑坡群体的状态随着 GIS 技术的发展,其 在滑坡信息表达中的应用也在逐渐拓宽GIS 的最大优势是以图形方式表达滑坡的位置和属性,即滑坡的可视化,在滑坡信息表 达中GIS最直接的应用是滑坡空间位置表达。

GIS技术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结合更可以生 动表达滑坡信息在滑坡信息直观表达研究的同时,GIS管理滑坡信息的模式、方法的研究也逐渐开展, 如:C.P.Nathanail等(1998)给出一种基于GIS的滑坡信息管理模型(8)结束语:本文针对我国是个多山国家,气象次生灾害(滑坡、泥石流等)发生频繁的特 点,选取滑坡为主要研究对象,在GIS的支持下,阐述了 GIS在滑坡灾害中应用,对滑坡 灾害的检测体系、预警体系、评估以及信息管理做出了具体的描述我国已将 GIS 的空间分析能力与气象信息技术相结合,提供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 但还没有充分利用GIS技术的优势来真正构建决策气象服务系统,不过我相信,随着“3s” 集成技术的出现与发展,GIS与气象信息技术将结合的更紧密并发展到一个新阶段1)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第三版》 陈健飞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9(2) 《地球信息科学导论》 廖克 科学出版社 2004(3) 《地质灾害气象预报基础》 张书余 气象出版社 2005-10(4) 《滑坡时空预测预报理论与实测》 郑明新 河海大学出版社 2010-6(5) 《滑坡灾变智能预测理论及其应用》 张永新 科学出版社 2005-6(6) 《滑坡灾害风险分析》 殷坤龙 科学出版社 2011-7(7) 《中国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 张春山 2004(8) 地球信息科学导论》 廖克 科学出版社 2004。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