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总需求曲线第二节劳动市场的均衡第三节总供给曲线第四节三大市场的一般均衡学习目的:掌握总需求曲线(概念、涵义、推导、性质)掌握总供给曲线(概念、涵义、推导、性质)掌握总供给总需求模型一、宏观总需求函数 二、由AENI模型推导总需求曲线 三、由IS-LM模型推导总需求曲线 四、AD曲线的公式表达五、总需求曲线的涵义 六、财政政策与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七、货币政策与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八、小结 一、宏观总需求函数1.总需求(AD,Aggregate Demand)的概念u总需求: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对不同价格水平上的产品和总需求: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对不同价格水平上的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劳务的需求总量u在四部门经济中,包括国内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在四部门经济中,包括国内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需求和国外需求买需求和国外需求u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即: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即:uADCIG(XM)u故而,在本章我们取消关于价格不变的假设,将物价水平故而,在本章我们取消关于价格不变的假设,将物价水平的决定与总产出的决定一起引入模型分析之中的决定与总产出的决定一起引入模型分析之中n我们在我们在AE-NI和和IS-LM中假定价格水平不变(外生给定)中假定价格水平不变(外生给定)n实际上,价格水平一直在变化之中实际上,价格水平一直在变化之中 .价格变化对总需求的效应p 利率效应利率效应: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利率同向变动,进而使投资和产出水平反向变动的现象。
价格水平()利率(总需求量()p 实际货币余额效应:实际货币余额效应:价格水平上升,使得人们所持有的货币及其他以固定货币价值衡量的资产的实际价值降低,人们会变的相对贫穷,消费水平相应减少的现象价格水平()财富和实际收入水平财富和实际收入水平 (),消费水平和,消费水平和总需求量()p外贸效应:外贸效应:价格水平(),外国人眼里的中国商品相对(),购买(),中国出口需求();同时,国内认为外国商品变得相对(),购买外国商品(),使得进口()两项相加,中国净出口(),进而总需求量()价格变化效应的三种解释角度不同,互为补充,结论却是一致的,即价格变化效应的三种解释角度不同,互为补充,结论却是一致的,即 价格与总需求呈反向变动价格与总需求呈反向变动3.总需求函数u总需求函数: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间的关系的函数,表示在某个价格水平上,社会需要多高水平的产量 u宏观总需求曲线与微观需求宏观总需求曲线与微观需求曲线形状基本相同,但内在曲线形状基本相同,但内在机制不同机制不同u总需求函数所形成的总需求总需求函数所形成的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明总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明总需求与一般物价水平反方向需求与一般物价水平反方向变动变动PAD总需求曲线的形状 总需求函数的机制由三大效总需求函数的机制由三大效应解释,如利率效应应解释,如利率效应价格水平上升价格水平上升利率上升利率上升 投资减少投资减少国民收入水平下降国民收入水平下降二、由AENI模型推导总需求曲线p在此有必要说明总需求与总支出这两个概念的关系p总需求(AD)与总支出(AE)从内容构成上是一致的,在四部门经济中均由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及净出口构成p这个意义上,两个概念可以替代使用u严格讲,二者有区别严格讲,二者有区别u总支出总支出(AE)是给定一个价格水平下的总支出数量是给定一个价格水平下的总支出数量u总需求总需求(AD)是价格变化时是价格变化时AE与价格水平的对应关系与价格水平的对应关系l当当P=P0时,时,AD=AE0;P=P1时,时,AD=AE1;P=P2时,时,AD=AE2 依此依此类推类推l表现在图形上,表现在图形上,AE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明与总产出的正向关系;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明与总产出的正向关系;AD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明与价格的负向关系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明与价格的负向关系lAE在在AD曲线只是与特定价格水平相对应的一个点曲线只是与特定价格水平相对应的一个点总需求曲线的几何推导(AENI模型法)450AE0YY1Y0ABAE0(P0)AE1(P1)ADPY1Y0Y0P0P1ABP1P0三、由IS-LM曲线推导总需求曲线价格水平为P1时,均衡总支出总收入Y112P P1 P212r%r1 r2 LM(P1)LM(P2)ISE1E2D1D2价格水平上升为P2时,均衡总支出总收入Y2两点连线,得到总需求曲线ADP1P2所不同者,此中P已不是常量而是变量00MdYAhP0000MMdPhYAYA四、总需求函数的公式推导或者变为由第三章的IS-LM方程的推导可知()hdhkdh11式 中,令或三 部 门1-b1-b(1-t),这就是这就是AD函数函数举例:S(Y)10000.5YI(r)2500240r IS 05Y240r3500100010000.5Y260r LM 0.5Y-260rppISLM P1,r5%4600 求解方程 P:960 3640 (P令 变化,消去r,得表明Y与P反向变动)五、AD曲线的涵义l如前所述,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和,这一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Y)来表示l也可看作是一定价格下与总产出相等的均衡支出水平之和l描述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即IS=LM时,所有物价水平与总产出水平相等的总支出量的组合l表明总支出与价格水平之间存在反向关系l反映价格水平影响实际货币供给,实际货币供给影响利率反映价格水平影响实际货币供给,实际货币供给影响利率水平,利率水平影响投资水平,投资水平影响总支出(总水平,利率水平影响投资水平,投资水平影响总支出(总产出)水平这样一个复杂而迂回的传导机制产出)水平这样一个复杂而迂回的传导机制1.AD曲线的经济含义曲线的经济含义2.AD曲线的斜率nAD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凸向原点n表明真实总支出怎样随物价水平的变动而变动(可由三大效应解释)n可从AD函数公式中剖析AD曲线斜率的影响因素n亦可从AD曲线的推导中直观的了解,结论如下:pb越大或越大或t越小,越小,越大,越大,AD曲线越平坦,总需求对价格曲线越平坦,总需求对价格水平反应越灵敏水平反应越灵敏pd越大,越大,AD曲线越平坦,总需求对价格水平反应越灵敏曲线越平坦,总需求对价格水平反应越灵敏pk越小,同样的交易需求增加可对应大量的收入(总需求)越小,同样的交易需求增加可对应大量的收入(总需求)增加,增加,AD曲线平坦,总需求对价格水平反应越灵敏曲线平坦,总需求对价格水平反应越灵敏ph较小,较小,AD曲线越平坦,总需求对价格水平反应越灵敏曲线越平坦,总需求对价格水平反应越灵敏3、AD曲线与IS曲线斜率的关系结论:AD曲线与IS曲线的斜率是一致的请结合上一章讲的货币政策效果分析来说明原因rPYYAD1AD2LM(P0)LM(P1)IS1IS2P1 P0P1P0b越大或越大或t越小,越小,IS曲线曲线越平坦,越平坦,AD曲线越平坦,曲线越平坦,总需求对价格水平反应总需求对价格水平反应越灵敏。
越灵敏d越大,越大,IS曲线越平坦,曲线越平坦,AD曲线越平坦,总需求曲线越平坦,总需求对价格水平反应越灵敏对价格水平反应越灵敏4、AD曲线与LM曲线斜率的关系结论:AD曲线与LM曲线的斜率是相反的请结合上一章讲的货币政策效果分析来说明原因rPYYAD1AD2LM1(P0)LM1(P1)ISP1 P0P1P0LM2(P1)LM2(P0)k越小,同样的交易需求越小,同样的交易需求增加可对应大量的收入增加可对应大量的收入(总需求)增加,(总需求)增加,AD曲曲线平坦,总需求对价格水线平坦,总需求对价格水平反应越灵敏平反应越灵敏h较小,较小,AD曲线越平坦,曲线越平坦,总需求对价格水平反应越总需求对价格水平反应越灵敏灵敏5.AD曲线的变动n沿AD曲线变动只有价格变动导致总产出沿着AD移动nAD曲线水平移动价格水平不变,其他原因导致总产出曲线水平移动价格水平不变,其他原因导致总产出变化,可看作变化,可看作AD曲线的水平移动曲线的水平移动主要原因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主要原因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nAD曲线旋转移动涉及曲线旋转移动涉及AD曲线斜率,表示总产出对价格曲线斜率,表示总产出对价格水平变动的敏感程度水平变动的敏感程度斜率(绝对值)越大,总产出对价格水平变动的反应越斜率(绝对值)越大,总产出对价格水平变动的反应越迟钝。
反之,则越敏感迟钝反之,则越敏感影响影响AD曲线斜率的主要因素是曲线斜率的主要因素是d、k、h、b等参数等参数六、财政政策与AD曲线的移动 扩张性财政政策使AD曲线右移第一轮效应(Y0 Y2):G0 AE Y第二轮效应(Y2 Y1):Y MD r I AE Y凯恩斯认为,第一轮效应(增加政府支出效应)第二轮效应(减少投资效应)rr1r0E1E0Y1Y0Y2Y0Y1AD1AD0IS1IS0P0PLM(P0)E1E00Y财政和货币政策都使财政和货币政策都使AD曲线平移曲线平移货币政策和货币政策和AD曲线的移动曲线的移动第一轮效应:第一轮效应:货币供给增加;在货币供给增加;在r0水平上,货水平上,货币供给过渡,利率下跌至币供给过渡,利率下跌至r2 投资需求增加导致国民收入上升投资需求增加导致国民收入上升至至Y2 M r I AE Y第二轮效应第二轮效应:Y MD r I AE Y一般而言,第一轮效应大于第二轮一般而言,第一轮效应大于第二轮效应,扩张性货币政策伴随产量上效应,扩张性货币政策伴随产量上升升七、货币政策与AD曲线的移动rr0r1E1E0Y1Y0Y2Y0Y1AD1AD0ISP0PLM(M0,P0)E1E00YLM(M1,P0)r2八、小结扩张性财、货政策均使得AD曲线右移,但其右移的水平距离要分别小于IS或LM平移的距离,表明的水平移动本身就考虑到了两轮效应,或者说,扣除了第二轮效应在相同价格水平上,在AD上的新的均衡点代表着产品与货币市场在新的条件下同时实现了均衡然而,新的均衡点所隐含的利率水平是不一致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利率上升,而扩张性货币政策导致利率下降其它自发性变化对的影响见下表:变化变化AD曲线曲线变化变化AD曲线曲线自发投资自发投资右移右移自发投资自发投资左移左移政府支出政府支出政府支出政府支出政府税收政府税收政府税收政府税收名义货币名义货币名义货币名义货币一、古典劳动市场理论 二、凯恩斯主义劳动市场理论 一、古典劳动市场理论既定技术水平,使用总量意义的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Yf(N,K)式中N为整个经济的就业水平(就业量);K为整个社会的资本存量一个国家的资本存量很大,新的一个国家的资本存量很大,新的投资在短期内对资本存量的影响投资在短期内对资本存量的影响有限。
可把资本存量作为外生变有限可把资本存量作为外生变量处理,将量处理,将K作为常数处理,则作为常数处理,则Yf(N,)表明:一定技术水平和资本存量下,经济社会的产出取决于就业量总产出随着就业量的增加而按照递减的比率增加宏观生产函数宏观生产函数N0NYY0Yf(N,)1.宏观生产函数宏观生产函数整个国民经济中总量投入和总产出整个国民经济中总量投入和总产出之间的关系的函数之间的关系的函数2.劳动市场劳动需求与实际工资反方向变动劳动需求曲线劳动需求曲线 N0NW/P(W/P)0(W/P)1)(PWNNddN1设名义工资是W,价格水平为P,则实际工资是W/P劳动供给劳动供给与实际工资同方向变动劳动供给曲线劳动供给曲线 N0NW/P(W/P)0(W/P)1N1)(PWNNss劳动市场均衡劳动市场均衡 N0NW/P(W/P)0(W/P)1N1)(PWNNss)(PWNNddN2E0劳动市场均衡劳动市场均衡 N0NW/P(W/P)0(W/P)1N1)(PWNNss)(PWNNddN2E0劳动市场均衡劳动市场均衡 N0NW/P(W/P)0(W/P)1N1)(PWNNss)(PWNNddN2E0劳动市场的均衡在工资和价格完全伸缩性假设条件下,实际工资最终调整至劳动供求相等的水平此时,就业量始终等于充分就业状态(自然失业率)0()()dsfWWNNPPNN(W/P)-13.劳动市场与生产函数的联系)(PWNNss)(PWNNddN0NW/P(W/P)0NN0YY0Yf(N,)n古典经济学认为p工资具有自由伸缩性,劳动市场中供求双方信息完全对称,不存在货币幻觉p劳动需求与供给都是实际工资的函数p劳动市场均衡于充分就业水平p由此决定的均衡总产出为充分就业的总产出00ffNNYY二、凯恩斯主义劳动市场理论n接受关于劳动需求决定实际工资的观点n反对古典主义关于劳动供给的观点,认为劳动供给不决定于实际工资,理由有二:其一,实际工资决定劳供给量等于说在货币工资不变下,价格水平稍有提高,就会减少劳动供给量,于事实不符其二,工人与雇主进行工资协议时,所规定的只能是货币工资;至于实际工资高低还要取决于价格水平,是雇主和工人均不能事先确定的。
既然无从确定实际工资的多少,也就得不到劳动供给量取决于实际工资高低供给曲线1.凯恩斯对古典劳动市场的批评凯恩斯对古典劳动市场的批评2.货币幻觉与工资刚性n凯恩斯观点:劳动供给决定于货币工资p认为劳动者存在着“货币幻觉(money illusion)”即人们只看到货币的票面价值而不注意货币的实际购买力,能感知到手中货币工资数量的变化,而对因价格水平变动带来的实际工资(购买力)的变化反应迟顿p提出“工资下降刚性(descend rigidity of wage)”假说即工人们会对货币工资的下降进行抵制,但却非常欢迎货币工资的上升,因此,货币工资只能上升不能下降u当然,即使货币工资不能下降,实际工资却是可以自由升降(没有刚性)的,因为价格水平可升可降,而工人因存在货币幻觉而不能感知,或者因与雇主无干而难以抵制3.凯恩斯主义劳动市场均衡l图中W/P表示实际工资,横轴N表示就业量,W表示货币工资,P表示价格,且 P0P1,充分就业量为NflNs(W)为劳动供给曲线,表示劳动供给是货币工资的函数l当货币工资为W0时,在Nf以前劳动供给具有完全弹性,因此Ns(W)为水平,无论价格高低均如此l直到就业量为Nf以后,劳动供给才随增加而增加,此时Ns(W)向右上方倾斜l当价格为P1,即实际工资为W0/P1时,劳动就业的均衡量为N1,且小于Nf,有失业N1Nf11()()ssNN WPP)(PWNNddNfNW/PW0/P000()()ssNN WPPN1W0/P1P0P1W1=w0W1w0按凯氏理论,当存在失业时,不能降低货币工资,而可提高物价水平AB0PWNs0Ns1NoPWNdNfCN0非自愿失业非自愿失业货币工资为货币工资为W,价格为,价格为P0时,在现有时,在现有W下,劳动者愿意提下,劳动者愿意提供供0Nf之间的任何数量,在之间的任何数量,在Nf之后,只有提高之后,只有提高W才能提供更多才能提供更多N当当W不变,价格为上升为不变,价格为上升为P1时,实际工资下降到原有水平时,实际工资下降到原有水平之下,这时由于之下,这时由于“货币幻觉货币幻觉”,劳动者愿提供的劳动量与原有相同劳动者愿提供的劳动量与原有相同如何消除非自愿失业?非自愿失业?WPP1P0一、短期总供给曲线二、长期总供给曲线 一、短期总供给曲线1.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一般形式短期AS曲线指其它要素不变情况下,一国经济所愿意提供的总产量(以GDP代表)和价格水平(以GDP平减指数表示)的关系u能够确定的是具有非负的斜率u与AD曲线相比,AS在短期要复杂得多u不同形状的对于均衡产量与物价水平的决定具有完全不同的影响l总供给(总供给(AS,Aggregate Supply):):对价格水平相对应的一国生产者向对价格水平相对应的一国生产者向国内外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总和国内外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总和l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反映总供给(总产出、国民收入)与价格关系的曲线:反映总供给(总产出、国民收入)与价格关系的曲线l据生产要素可调程度,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种情形据生产要素可调程度,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种情形假想的短期总供给曲线区域区域点点PGDP萧条区域萧条区域a1.00b1.02 500c1.05 500中间区域中间区域d1.16 000e1.26 500充分就业充分就业f1.37 000产量极限产量极限g1.47 500h1.58 000短期总供给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YfYPSASSAS萧条区域中间区域产量极限aefh2.古典短期总供给曲线u古典短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充分就古典短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充分就业水平上的垂直的总供给曲线业水平上的垂直的总供给曲线u表明总产量不受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表明总产量不受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p由于对劳动市场作用的假设不同,各学派所主张的短期总供给曲线形由于对劳动市场作用的假设不同,各学派所主张的短期总供给曲线形状会有所差异状会有所差异p根据形状及分为三种总供给曲线:古典、凯恩斯和常规总供给曲线根据形状及分为三种总供给曲线:古典、凯恩斯和常规总供给曲线 古典经济学假定,劳动市场上工资具有完全弹性,劳动市场经常是出清的实际工资能随时随着货币工资及价格水平自由调整,使劳动市场达均衡均衡就业量不随价格变而变动,始终处于充分就业状态产量位于潜在产量、或者充分就业的水平上,亦不受价格影响古典总供给曲线古典总供给曲线YfYPASAS450YYNYWPNYBA(b)(c)(a)(d)(a)劳动力市场,纵坐标为名义工资劳动力市场,纵坐标为名义工资(b)短期总生产曲线;短期总生产曲线;(c)450转置图;转置图;(d)AS曲线曲线0Y1W2W1E2E0N)(1PNS)(2PNS)(1PND)(2PND1P2P0fYY几何推几何推导导AS()Yf N0N0Y3.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货币工资下降刚性:工人会对工资的下降进行抵抗,货币工资只能上升,不能下降。
但由于货币幻觉,工人会抵抗价格水平不变下的货币工资的下降,却不会抵抗货币工资不变下价格水平的提高价格水平上涨到P1,实际工资下降到W/P1劳动供给和需求曲线劳动供给和需求曲线 N1 NW/P0N0 N2 Nd NS W/P1W/P2W/P价格水平下降到P2,实际工资上涨到W/P2劳动需求供给提高工资到原实际工资W/P0,就业为N0;物价上涨,不影响劳动供求均衡N0劳动供给需求,失业实际工资太高,只能雇佣N2货币工资不可能降低,导致就业不均衡反L型凯恩斯总供给曲线u凯恩斯总供给曲线:由垂直和水平线组成的“反L”曲线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凯恩斯总供给曲线Y0YfYPP1P0E0E1假设:货币工资具有下降刚性假设:货币工资具有下降刚性萧条时,劳动力和资本大量闲萧条时,劳动力和资本大量闲置收入增长,货币工资和物价置收入增长,货币工资和物价水平保持不变水平保持不变在到达充分就业国民收入前,在到达充分就业国民收入前,能以不变价格水平,提供任何数能以不变价格水平,提供任何数量的国民收入量的国民收入而在达到最大国民收入而在达到最大国民收入Yf之后,之后,不论价格水平高到何种程度,国不论价格水平高到何种程度,国民收入不会增加民收入不会增加AS1PWWP-1E-1E1N-10P1P-1PASY0E0E-1Y-1N0N-1450Y0Y-1Y0Y-1Y0Y-1Nd0PWNsE0N0YoPNYoYYoNWPE1几何推几何推导导反反L型型AS曲线曲线4.常规总供给曲线在常规情形下,短期总供给曲线位于两个极端之间CPYAABBCEYfCC常规总供给曲线常规总供给曲线lAA:古典总供给曲线:古典总供给曲线lBB: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凯恩斯总供给曲线lCC:常规总供给曲线:常规总供给曲线l常规总供给曲线常规总供给曲线CC位于位于两个极端之间两个极端之间l非线性的常规总供给曲非线性的常规总供给曲线为线为CCPyAABBEyfC2C1常规总供给曲线常规总供给曲线常规总供给曲线的特点C1点:严重萧条。
存在大量失业和闲置生产能力,当国民收入增加时,价格水平稍微上升E点:充分就业水平但点:充分就业水平但并不意味着整个社会的全并不意味着整个社会的全部资源都已经就业部资源都已经就业C2点:如果产出继续增加,点:如果产出继续增加,价格水平上升的就会很快价格水平上升的就会很快曲线的斜率越来越大曲线的斜率越来越大ABYPoAS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AS古典古典AS或或长期长期AS曲线曲线一般的一般的AS或或短期短期AS曲线曲线5.短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n生产和成本变动导致短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p生产能力的增加(如增加了投资)、技术进步、成本下降会使AS曲线向右下移动p成本上升、生产能力减少会使AS曲线向左上移动AS曲线右移表明在同一价格水平上对应着一个较高的总产量(国民收入)水平;反之亦反n预期价格水平对AS曲线的影响peP0,AS曲线,向左上移动peP0,AS曲线,向右下移动二、长期总供给曲线在短期中,劳动力市场均衡三种可能:低于充分就业均衡 充分就业均衡 超出充分就业均衡在长期中,劳动力市场一定处于充分就业均衡 1.长期总供给曲线的形状长期总供给曲线的形状含义:长期供给量与价格水平的变化无关含义:长期供给量与价格水平的变化无关 只要时间足够,产量会恢复到只要时间足够,产量会恢复到Yf 长期中不会出现失业长期中不会出现失业PYYfLASSAS2.长期总供给曲线与古典总供给曲线n二者在图形上一样,但是性质上有差别p古典总供给曲线注重的是短期分析,背后是劳动市场出清p凯恩斯主义认为在短期垂直的AS曲线只是短期的特例p两派都倾向于认为长期AS曲线是垂直于横轴n它们的政策含义不同凯恩斯主义强调短期,认为水平阶段就用政策调节古典和新古典主义注重长期,不主张过多的政策干预一、AD-AS模型的短期分析二、宏观政策与短期均衡的变动三、AD-AS模型的长期分析四、凯恩斯主义模型总结 1.价格水平的决定n将AD曲线和AS曲线画在同一个传票系中,就得到了AD-AS模型n由于是短期,向右上方倾斜的AS曲线最具有代表性,故用之n宏观价格定理:p在其它因素不变下,在某一价格水平上,如果总需求大于总供给量,价格水平有上升趋势;p如果总供给大于总需求量,价格水平有下降压力;p直至实现宏观均衡,此时总需求量等于总供给量PY0ASADP1P0P-1Y0一、一、AD-AS模型的短期均衡模型的短期均衡短期短期AD-AS模型模型2.对宏观短期均衡的准确理解n如果AD2经过AS的B点,B点意味着实现了三重市场的(短期)均衡n问题是:AD-AS分析是研究三重市场的均衡问题,A点是在宏观均衡点上,但不是三重市场均衡点,宏观均衡三重市场均衡p因为在A点上,劳动市场尚未出清,存在失业p同理,在C点上劳动力过度就业n结论:从短期看,宏观均衡是相对的,可能隐含着失业或超出充分就业的均衡 P0YFABCYLYAD1AD2AD3AS宏观短期均衡的相对性宏观短期均衡的相对性3.宏观短期均衡所决定的变量NNYF(N)Y450YASADYYPP0Y0Y0rr0ISLMW/P(W/P)0NSNDN0直接决定的均衡变量有直接决定的均衡变量有5个:个:00000,(),WNPY P i000001200(),MCPrIPLL间接决定的变量有个间接决定的变量有个:5个图可决定个图可决定有关宏观经有关宏观经济变量济变量AD曲线在AS曲线不同区段移动的效应4.宏观短期均衡的变动宏观短期均衡的变动PYP0ASY0ADPASADYP0Y0AS曲线移动的效应曲线移动的效应P0ASP1P0YY2Y0Y1AD1CBAD0A宏观短期均衡的调整过程u当ADoAD1,Po保持不变,经济从 A点 B点,YoY1;“收入支出调整过程”,AD曲线平移的距离u但此时ADAS,P有上升趋势,PoP1,Y1Y2 (下降),经济从B点C点,“收入价格调整过程”,在AD曲线上的移动u实际上,A点C点,PoP1,Y0Y2=YE “收入支出”、“收入价格”同时调整过程宏观短期均衡的调整过程宏观短期均衡的调整过程注意,收入的价格效应是总需求与总供给相互作用的结果(或者总需求受到总供给注意,收入的价格效应是总需求与总供给相互作用的结果(或者总需求受到总供给限制的结果),不是总需求单方面的效应(如前述之三大效应)限制的结果),不是总需求单方面的效应(如前述之三大效应)1.财政政策和短期均衡的变化在IS-LM和AD-AS中的讨论:商品、货币市场 结论:从AD-AS模型看:均衡产量上升(比IS-LM模型少些)均衡价格水平上升PASAD1Y3Y2Y1E1ArLM(P1)r3r1Y3Y2Y1AD2E2r2LM(P2)IS2IS1E2A(a)(b)E1P2P1二、宏观经济政策与短期均衡变动二、宏观经济政策与短期均衡变动YY价 格 效 应2.货币政策和短期均衡的变化PASY3Y2Y1E1Arr3r1Y3Y2Y1AD2(M2)E2p2LM1(M1/P1)ISE2A(a)(b)E1r2p1AD1(M1)YLM(M2/P1)LM(M2/P2)扩张的货币政策扩张的货币政策:LM(M1/P1)LM(M2/P1)LM(M2/P2)r1r3r2 Y1Y3Y2Y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YE变化的比较宏观经济变量按重要性分类:最主要:YE,PE,NE,波动增长通胀失业等重大问题次重要:rE,WE,影响三个市场的变化;再次:IE均衡产量 扩张性财政策(G)扩张性货币政策(M)GDP P N i I 财政、货币政策谁优谁劣n传导机制不同p 财政政策:直接作用于商品市场,间接作用于货币市场;对GDP作用直接、快p 货币政策:直接作用于货币市场,利率调整作用于商品市场;对通胀的作用直接、快n货币市场趋于均衡的速度要快于商品市场,发挥作用速度更快些n扩张性财政策容易产生挤出效应(私人投资),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r而促进私人投资n货币政策的效力取决于IS和LM曲线的斜率n财政政策的效力取决于LM和IS曲线的斜率 总之,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组合,松紧搭配总之,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组合,松紧搭配一些推论(1)严重失业扩张性财政策 YE,P上升不明显 严重衰退扩张性财政策,辅之以宽松的货币政策(2)通货膨胀紧缩货币政策,辅以紧缩财政政策(3)如果失业不严重,通胀压力也不大温和的财政,货币政策(4)如果过热不严重,通胀承受力尚可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5)当LM接近垂直,不宜采取财政政策,否则会产生严重挤出效应(6)政府投资应重点故在公共设施上,避免挤出,带动挤进效应(7)当LM接近水平时(L2E对利率有较大弹性),不宜采取货币政策,否则会出现“流动性陷阱”,财政政策的作用较为充分(8)IS水平时(I-r弹性大),不宜采取财政政策(9)IS垂直时(I-r弹性小),不宜采取货币政策(10)究竟采取哪一种政策:宏观经济形势,微观经济基础,其他制度1AD-AS模型的长期均衡三、三、ADAS模型的长期分析模型的长期分析u长期均衡是由长期均衡是由LAS和和AD曲线曲线的交点的交点E所决定的,它直接决定所决定的,它直接决定了均衡价格了均衡价格PE和均衡产量和均衡产量YEu它还隐含地、间接地决定了它还隐含地、间接地决定了均衡就业量均衡就业量NE、均衡实际工资、均衡实际工资W/PE、均衡实际利率、均衡实际利率rE等等u区别在于:长期均衡只能发区别在于:长期均衡只能发生在充分就业水平上,而短期有生在充分就业水平上,而短期有三种可能三种可能PASPEYE=YFADYELAS2短期总需求变化与长期均衡PASYFAAD2Bp2p1AD1Yp3LASPAS2YFAAD2Bp2p1AD1Yp3AS1C图图(a)说明:一旦总需求增加,导致短期内价格水平上涨,产量增加,就业亦增加;图说明:一旦总需求增加,导致短期内价格水平上涨,产量增加,就业亦增加;图(b)说明:由于价格上涨而名义工资未变,使得短期总供给也减少说明:由于价格上涨而名义工资未变,使得短期总供给也减少经过逐步调整,最后该经济会实现长期均衡点经过逐步调整,最后该经济会实现长期均衡点C。
此时,均衡价格上涨,但产量依然等于此时,均衡价格上涨,但产量依然等于充分就业产量充分就业产量LAS总之:无论政府干预与否经济能够重新恢复到长期均衡,一切实际变量都总之:无论政府干预与否经济能够重新恢复到长期均衡,一切实际变量都未发生变化,唯一发生变化的就是名义变量未发生变化,唯一发生变化的就是名义变量3短期总供给变化与长期均衡PYFDEp2p1AD1YLASPAS2YFADp2p1ADYp3AS1FAS2AS1Y1EDY1图图(a)说明说明:如果短期总供给减少,经济从如果短期总供给减少,经济从D点到点到E点,出现滞胀,如果调整时间足够长,随着点,出现滞胀,如果调整时间足够长,随着名义工资逐步下降而使短期总供给曲线右移至原有位置,经济恢复了充分就业的长期均衡名义工资逐步下降而使短期总供给曲线右移至原有位置,经济恢复了充分就业的长期均衡图图(b)说明:一旦出现滞胀,如果政府采取扩张性政策,说明:一旦出现滞胀,如果政府采取扩张性政策,AD曲线右移,重新恢复长期均衡曲线右移,重新恢复长期均衡产量未变,但价格上升产量未变,但价格上升总之:无论政府干预与否经济能够重新恢复到长期均衡,一切实际变量都总之:无论政府干预与否经济能够重新恢复到长期均衡,一切实际变量都未发生变化,唯一发生变化的就是名义变量未发生变化,唯一发生变化的就是名义变量LAS4政策含义(1)一旦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均衡,任何扩张性财政与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导致YE和PE,任何紧缩性财政与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导致YE和PE;但最终会自发地恢复到长期均衡(Yf)说明:宏观经济政策短期内有效,长期内无效(2)当经济短期内出现萧条缺口,扩张性政策 可使Yf,P(3)当经济短期内出现通胀缺口,紧缩性政策 可使Yf,P四、凯恩斯主义模型总结B.古典模型总结:(长期总供给模型)生生 产产 函函 数数劳动市场均衡条件劳动市场均衡条件产品市场均衡条件产品市场均衡条件IS曲线货币市场均衡条件货币市场均衡条件LM曲线AD曲线AS曲线凯恩斯ASAD模型可求得:y,r,P,N产品市场均衡条件产品市场均衡条件货币市场均衡条件货币市场均衡条件生生 产产 函函 数数劳动市场均衡条件劳动市场均衡条件AS曲线(垂直)单独构成AD曲线可求得Y,r,P,NA.凯恩斯模型总结凯恩斯模型总结:(短期总供给模型)(短期总供给模型)类型简单的 NI 决定模型(简单的凯恩斯模型)ISLM 模型(调整的凯恩斯模型)ASAD 模型(完整的凯恩斯模型)市场状况只包括产品市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产品市场、货币和劳动力市场假设利率、价格不变不考虑货币因素假设价格不变考虑货币因素利率、价格均变考虑 AS 因素研究内容单从 AD(或总支出)角度分析国民收入 Y和利率r 间的关系国民收入 Y和价格P间的关系坐标轴横轴:国民收入 Y纵轴:AD 或总支出横轴:国民收入 Y纵轴:利率 r横轴:国民收入 y纵轴:价格 P三大模型的比较Y1Y4Y3Y2Y1Y1Y4Y4Y3左图显示了三个宏观左图显示了三个宏观经济模型的关系,总经济模型的关系,总供求模型包容性最大供求模型包容性最大,是封闭经济的最后,是封闭经济的最后完成模型完成模型但是,产出和价格水但是,产出和价格水平还要受到对外经济平还要受到对外经济的影响,这个模型没的影响,这个模型没有涵盖进来有涵盖进来C+IC+I+GIS1IS2AD1AD2AS1AS3AS2挤出YYYAErPLMp1p3r2r1p2三大模型关系三大模型关系比较之图示比较之图示价格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