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hjk****65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2KB
约3页
文档ID:155276810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_第1页
1/3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襄阳市襄州区黄集镇中心小学 鲁清海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2、学会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3、区分乘法分配律与乘法结合律的不同点教学重点:充分感知并归纳乘法分配律教学难点: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投影教学设想:本课试图在一种开放的教学环境下,让学生通过“联系实际,感知规律;类比归纳,验证;质疑联想,拓展认识;联系实际,深化认识;归纳概括,完善认识”的探索过程来逐步丰富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勇于质疑、大胆表现、主动探索的学习精神和创新意识,体现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启发式教学原则充分体现“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学习数学”的新理念教学流程:一.复习旧知,作好铺垫1.回顾:说说已学过的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用字母表示2.初次感知规律:〖算一算〗①(3 + 2)×4 3×4 + 2×4② 2×(11 + 9) 11×2 + 9×2③ 20×5 + 4×5 (20 + 4)×5【 1.计算①、②两组算式各等于多少?2.比较两组算式相同点和不同点;3.可用什么符号连接?】3.观察、激趣、导入。

第③组算式老师不用计算,就可以判定用等号连接,这是为什么呢?难道这里有什么奥秘吗?今天,我们就一同来研究这个问题二.联系实际,探究规律㈠影幕演示:出示情境图:我校学生参加植树活动,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参加种树的一共多少人? 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是3月7号,再有几天是3月12号,你们知道3月12号是什么日子吗【 ①学生读题,弄清题意②上台演示,合作讨论,研究策略③展示思维过程,探究解题规律4+2)×25 (投影出示)=6×25=150(人)第二种方法:4×25+2×25(投影出示)=100+50=150(人)2.分析比较:仔细观察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3.结论: 两个算式的结果如何?用什么符号连接?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发现其中有什么规律?(4+2)×25=4×25+2×25(投影并板书)㈡ 探究概括规律:1. 再一步观察、分析、比较去发现规律〖多媒体操作引导〗A.观察这些等式,等号左边算式有什么特点?〖多媒体演示〗B.继续观察,等号右边的算式又是怎样计算的?先算什么?后算什么?C.这两个积又是怎么得到的?结论: 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概括起来说一说?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这叫做乘法的分配律2. 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如果用A、B、C分别代表三个数,你会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吗?(A+B) ×C=A×C+B×C (投影出示)三. 质疑联想,拓展认识,试着举例四.运用反馈㈠火眼金睛1、 2×( 6 + 5 ) = 2 × 6 + 5 ()2、 ( 25 + 7 )×4 = 25 ×4 ×7×4 ()3、 35×9 + 35 = 35×( 9 + 1 )= 350 ()4、 46×32-46×12=46×(32-12) ()㈡我会连:3×17 + 5 ×17 (69 + 55)×69(18 + 4)×6 18 ×6 + 4 ×669×69 + 55 ×69 60×20 + 60×3060 ×(20 + 30) (3 + 5)×17㈢ 我会填:①(12+40)×3= ×3 + ×3② 15×(40 + 8) = 15× + 15×③ 78×20+22×20=( + )×20㈣ 做一做: ① 103×32 ② 99×32五. 联系实际,深化认识。

咱们来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试试多媒体演示】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学校准备购置足球和排球各20个,根据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42元 28元六. 课堂小结请同学们回忆这节课的学习过程,想想,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叫做乘法的分配律A+B)×C=A× B+ B× CA×C+B×C=(A+B) ×C作者简介:鲁清海 男 33岁 小学一级教师 襄阳市襄州区黄集镇中心小学邮政编码:441123 联系:13487158434 电子邮箱:582464794@.COM3。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