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县栖山镇王店中学七年级上册语文周周清试卷(10.24)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基础知识(共42分) 1.下列字音字形有错误的一项是 ( )(4分)A、zhuó着落 宽 chǎng敞 狭zhǎi 窄 憎zēng恨B、chéng澄清 创chuāng伤 卖nòng弄 害xiū羞C、liáo嘹亮 黄yùn晕 hōng烘托 Zhù贮蓄 D、lìn吝啬 lì莅临 静mì谧 干zàO噪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4分)A、呈报 头衔 澄清 静谧 B、纳凉 霎时 惊惶 瞭亮C、宽恕 笑柄 荡漾 贪婪 D、忙碌 祷告 妥当 柳絮3、找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4分)A、经过这次月考动员大会,使我端正了学习态度B、他的祖籍是江苏响水人C、许老师常为班里的贫困学生买一些日常用品:衣服、球鞋、手帕、衬衫、拖鞋等。
D、有谁能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转的呢?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4分)A.张校长不辞辛劳,三顾茅庐去看望生病在家休养的杨老师B.妈妈列举了许多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C.如果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受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D.学习中有不懂的地方,要及时向他人请教,做到不耻下问5、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4分)这次经历,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 , , 所以,我要不断地告诫自己:面对生活中的机遇,千万不要错过①抓住了,你就走出了平庸 ②各种机遇从文明眼前滑过 ③反之,你就会跌入懊悔的深渊、失败的泥潭 ④人生就像一条不断流淌的河川A.④①③② B.①③②④ C.④②①③ D.①③④②6、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4分)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天气势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自然的理趣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7、古诗文默写18分,每空2分)(1)《观沧海》中展示曹操博大胸襟的诗句: , ; , 4分)(2)《天净沙·秋思>点明主旨的词句: (2分)(3)《次北固山下>表达出游子思乡之情的诗句: (2分)(4) ,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1分)(5)《次北固山下》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的句子是 , 。
2分)二、文言文阅读(37分) 《论语》十二章(节选) 【甲】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⑤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闻斯行诸①【乙】子路②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③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④问:“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⑥,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选自《论语,先进第十一》) 【注释】①闻斯行诸:听到一种道理就去实行它吗?诸,“之乎”的合音②子路:即孔子的学生仲由,子路是他的字③冉有:即孔子的弟子冉求,字子有,性谦退④公西华:即孔子的弟子公西赤,字子华,公西是他的姓。
⑤赤:公西华自称⑥退:畏缩不前 8. 《论语》, 家经典之一,是记录 言行的一部书它与 合称为“四书”6分)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X 6 = 12分) (1)吾日三省吾身 (2)不亦说乎 (3)故进之 (4)不逾矩 (5)由也兼人 (6)学而时习之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X 3 = 9分)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3) 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11.“吾日三省吾身”从 、 、 (每空填一个字)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 的修养。
(4分)12.对于同一问题,对象不同,孔子的答复也不同,其原因是什么? (2分) 13.根据本文和《〈论语〉十二章》的内容,你认为《论语》这部书主要有哪些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对我们今天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影响?(4分)三、现代文阅读 (21分)秋天的怀念 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录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这时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意思!”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 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
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丘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后,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竟是永远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那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14. 用 简 洁 的语言概括文章的故事内容4分)15.第一段中母亲为什么“悄悄地躲出去”,又“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呢?(4分)16、文中,作者两次写到了母亲要推儿子到北海看花,母亲的用意是什么?(4分)17、“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句中“是”写有意的动作还是无意的行为?请说明理由。
4分) 18、文中的“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划线句子属于哪种记叙顺序?具体说说它的作用2分+3分=5分) 答案1、D 2、B 3、C 4、A 5、C 6、D7、略8、儒 孔子及其弟子 《大学》《中庸》《孟子》9.(1)多次 (2)“说”同“悦”,愉快(3)所以,因此(4)越过,超过(5)好勇过人(6)按时10.(1)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这)做老师了2)略(3)有父亲和哥哥在,怎么能听到一种道理就去实行呢?11、忠、信、习 道德12、因材施教因为文中的两个人性格不同:子路争强好胜,为了让他学会退让,所以让他回去问父兄;而冉求谦让,为了促使他做事有魄力、有闯劲,所以鼓励他 13、主要是有关学习、修身、立志等方面的内容尽管我们与孔子所处的时代不同,但是我们可以吸收孔子思想精华中有益于提升自己思想品德修养的部分,借鉴孔子学习、生活中成功的经验,做到古为今用 14、答:一位身患重病的母亲,帮助双腿瘫痪的儿子重新鼓起生活勇气的故事15、答:“悄悄地躲起来”是为了让儿子彻底发泄心中的痛苦,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痛苦心情的充分体谅;“偷偷地听”是又担心儿子做出“傻事”,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细心关爱。
16、答:用意:调节儿子的情绪,激发“我”战胜疾病的勇气作用:借景写人,表现“我”摆脱了痛苦的心境,变得坚强起来,照应上文17、答:母亲这是有意的动作,怕我看到落叶凋零的逍遥景象,而触景伤情,产生伤感痛苦,甚至是绝望的心情,从而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并且母亲希望我能正视自己,而不是逃避从而展现了一位细心呵护儿子的母亲形象18、答:插叙 补充说明母亲的病具体到了那步田地 ,突出了母亲做出的超常努力,对孩子的无私的爱(突出了母爱的伟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