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先秦至当代书家、风格及代表作列举一览表(综合)

jin****n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4.53KB
约7页
文档ID:160655751
先秦至当代书家、风格及代表作列举一览表(综合)_第1页
1/7

先秦至当代书家、风格及代表作列举一览表时代代表性书家书体代表作品风格备注殷商 时期(商 代武 丁时 期)钟王颜 柳甲骨 文《祭祀狩猎 涂朱牛骨刻 辞》风格豪放,字形大小错落,生 动有致,各尽其态,富有变化 而又自然潇洒甲骨文分单刻 型和摹刻型两 种类型西周 早期康王时 大臣名 盂者西周 早期 金文《大盂鼎铭文》其书法体势严谨,字形,布局 都十分质朴平实,用笔方圆兼 备,具有端严凝重的艺术效果金文又有“钟 鼎文”之称西周 晚期未知成熟 的西 周金 文《毛公鼎铭 文》奇逸飞动,气象浑穆笔意圆劲 茂隽,结体方长西周 后期未知西周 时期 的金 文《散氏盘铭 文》字形构架并非是固定不变、呆 板生硬的笔钝笔交叉使用, 但圆而不弱,钝而不滞;体势 上,字型结构避让有趣而不失 于轻佻,多变但又不忸怩造作, 珠玑罗列,锦绣横陈,在极粗 质中见出极精到东周周宣王 时太史 籀大篆(籀 文)《石鼓文》字行方正、大方横竖折笔之 处,圆中寓方,转折处竖画内 收而下行时逐步向下舒展然 而更趋于方正丰厚,用笔起止 均为藏锋,圆融浑劲,结体促 长伸短,匀称适中《石鼓文》堪 称后世鸿篇石 刻之祖秦统 一后李斯秦篆(小 篆)《泰山刻石》《云梦睡虎秦简》小篆的笔划较细,所以也有 “玉箸篆”之称;在字形上呈 长方形,结构往往有左右对称 的现象,给人挺拔秀丽的感觉这些作品标志 着小篆书法的 两级风格意趣 的形成汉篆书瓦当文字书法不拘一格,烂漫天真,结 构讲究对称美瓦当汉字俗称 “瓦头”;内容 可分为图案和文字两种西汉史游隶书《定县汉简》工整匀美、起伏有致、,结构扁 阔、体态舒和优雅后世将这种隶 书称为“八分 书”东汉未知隶书《乙瑛碑》用笔方圆兼备,结字匀适调和, 章法规矩合度。

汉碑隶书的风 格亦有宽博苍 浑、灵润潇洒、 婉丽圆畅、清 秀刚健、规整 端庄等衡方隶书《衡方碑》字体方拙朴实,以拙取胜,间 架稳实厚重,如虎卧阕下,笔 画端正粗壮,笔笔如磐石,折 角棱条分明,有严峻之态未知隶书《张迁碑》书体以方笔为主,结构严整、 端正朴茂未知草隶《石门颂》字画瘦硬,结构疏朗,飘逸有 致,笔隶中带篆、带草、带行, 被书家称为“隶中之草”三国 魏钟繇小楷《宣示表》《荐季直表》钟繇的书法古朴、典雅,字体 大小相间,整体布局严谨、缜 密,历代评论成就极高钟繇的楷书还 有《贺捷表》、《力命表》、《还示帖》等西晋陆机草书《平复帖》章法疏朗、气息通透杨守敬称陆机 “无一笔姿媚 气,亦无一笔 粗犷气,所以 为高”晋楷书《法华经残卷》朴拙、书写从容、用笔精到、 点画润泽其圆点、横、 捺等笔画,多 顺锋入纸,尖 起圆收刖凉行书《李柏文书》用笔平顺,笔画单纯,横画尚 无“三过折”《李柏文书》 与《兰亭序》 同为研究两晋 书法演变的重 要资料卄加 东曰王羲之楷书《黄庭经》、 《乐毅论》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 影响深远其书法平和自然, 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王氏家族的书 法是在钟繇以 后的质朴的基 础上向“新巧”草书《十七帖》行书《兰亭集序》的妍美方向变 化,不断创新王献之行书《中秋帖》《洛神赋》中的字用笔挺拔有 力,风格秀美,结体宽敞舒展。

字中的撇捺等笔画往往伸展得 很长,但并不轻浮软弱,笔力 运送到笔画末端,遒劲有力, 神米飞扬草书《鸭头丸帖》楷书《洛神赋》王洵行书《伯远帖》它的笔画写得较瘦劲,结体较 开张,特别是笔画少的字显得 格外舒朗,飘逸南朝 梁陶弘景(推测)楷书《瘗鹤铭》体格壮伟,笔势雄浑,韵致奇 逸,朴中见巧有“大字无过 《瘗鹤铭》之 说”北魏朱义章、王远楷书《始平公造 像记》、《石门 铭》、《张猛龙 碑》、《张玄墓 志》朴茂险奇、宽博凝重、峻拔飞 动;形疏神密,粗犷放逸,庄 谐相生,善用拙;严谨,内密 外疏,抑扬奋发《张猛龙碑》 代表了北碑中 方整雄强一路 楷书的最咼水 平,是楷书高 度成熟的标志高昌楷书《徐宁周妻 张氏墓表》字形裹束紧密,体式微侧,敦 厚沉稳,浑朴自在,质而不野, 威而不猛,雄壮厚重高唱墓砖出于 众手,不尽相 同,总体保持 与北魏相同或 相似的笔法隋智永行楷《真草千字 文》《龙藏寺 碑》智永行楷每字中也有一一重 笔,因而字态更生动,更劲雅, 唐宋以后的书法大家也大多喜 欢师承永禅师的楷字《龙臧寺碑》 被称为“隋碑 第一”初唐欧阳询楷书《九成宫醴 泉铭》、《皇甫 诞碑》、《化度 寺碑》、楷书《兰亭记》楷书笔力险劲,结构独异,源 于汉隶,骨气劲峭,法度谨严, 于平正中见险绝,于规矩中见 飘逸,笔画穿插,安排妥贴.今存《祭侄文 稿》为“鲁公 三稿”中唯一 一件真迹,后 人将其与《兰 亭序》并称, 誉为“天下第 二行书”行书《行书千字 文》。

虞世南楷书《孔子庙堂 碑》《汝南公主墓志》书法用笔俊朗圆润,字形稍呈 狭长而尤显秀丽横平竖直, 笔势舒展,一片平和润雅之象褚遂良楷书《倪宽赞》《雁塔圣教 序》《阴符经》褚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 体薛稷唐楷《信行禅师 碑》《清吴荷屋云》用笔纤瘦,结字疏通,又自别 为一家唐代陆柬之隶书 行书《文赋帖》法风骨内含,神采外映,字字 珠玉,笔笔圆劲通观全帖, 结体稍呈内敛,章法严谨,笔 法妍润淳雅李邕行楷《岳麓寺碑》《云麾将军 碑》他的书法初学右军,又参以北 碑及唐初诸家楷书及行书笔 意,变法图新,形成了他自己 鲜明的风格特征张旭草书《肚痛帖》《郎官厅壁 记》《古诗四 贴》《终年帖》《十五日帖》他的狂草书作品中,精到的笔 法对书法形式和点线运动节律 的控制力表现出了高度的艺术 境界中唐颜真卿楷书《东方朔画 像赞》《多宝 塔感应碑》 《颜勤礼碑》 《祭侄文稿》《中兴颂》神米飞动,笔势雄奇,姿态横 生,得自然之妙他开创了一派 新书风,被称为“颜体书风” 颜真卿的书法被评为“纳古法 于新意中,生新法于古意之 外”还有《麻姑仙 坛记》《颜家 庙碑》《争座 位稿》《自书 告身》等柳公权楷书《金刚经》 《神策军碑》 《玄秘塔碑》精于点画、谨于间架、法度森 严,以骨力劲健见长宋朝苏轼行书 楷书《黄州寒食 诗帖》《罗池 庙碑》《赤壁 赋》 《洞庭春色赋》自成一家,自创新意;《洞庭 春色赋》结构严整,郁屈瑰丽 之气,回翔顿挫之姿,真如狮 蹲虎踞黄庭坚行书 草书《花气熏人 帖》《黄州寒 食诗卷跋》《李白忆旧 游诗卷》大字行书凝练有力,结构奇特, 几乎每一字都有一些夸张的长 画,并尽力送出,形成中宫紧 收、四缘发散的崭新结字方法, 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

米芾行书 楷书 隶书 篆书《蜀素帖》《紫金砚帖》《论书帖》《寒光帖》《珊瑚帖》米芾有很多特殊的笔法,如 “门”字右角的圆转、竖钩的陡 起以及蟹爪钩等,都集自颜之 行书;《研山铭帖》《向太后挽 词》《三帖卷》《多景楼诗 册》蔡襄行书 小楷《蔡襄尺牍》《郊燔帖》《蒙惠帖》蔡襄书法以其浑厚端庄,淳淡 婉美,自成一体《陶生帖》元代康里夔 夔行草《唐元缜行 宫诗》字体秀逸奔放,深得章草和狂 草的笔法赵孟俯楷书 行书《仇锷墓碑 铭》《汲黯传》 《福神观记》《胆巴碑》《兰亭帖十 三跋》《雪晴 云散帖》《洛 神赋》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 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赵孟俯用以书 碑的大字楷 书,功力深厚, 笔法严谨,世 称“赵体”鲜于枢草书《唐诗草书 卷》《临神仙起居帖》笔法纵肆,欹态横发明代唐伯虎行书《落花诗帖》圆转遒丽丰润优雅,劲骨于内 美形于外,缜密流便董其昌草书 楷书《白居易琵 琶行》《草书宋词卷》他的书法综合了晋、唐、宋、 元各家的书风,自成一体,其 书风飘逸空灵,风华自足笔 画园劲秀逸,平淡古朴文征明草书 行书《草书七绝》《奉天殿早 朝诗》《大行 书七绝诗轴》笔法苍劲有力,结体张弛有致, 整幅作品上下呼应,左右映带, 血脉相通,气贯神溢。

祝允明楷书 草书《唐宋四家 文》《草书杜甫诗卷》祝通畅、明快的笔法,又能抒 发情性,畅抒胸臆,恣意挥洒, 既有传统精髓,不狂怪姿肆, 又有自己的风神气质,讲求风 韵王宠小楷行草《滕王阁序》 《送友生游 茅山诗》以拙取巧,婉丽遒逸,疏秀有 致张瑞图行草《后赤壁赋》把横直笔画密集在一起,纵横 牵掣,大折大翻,给人以极少 使用圆转用笔的印象宋克行书 楷书《唐宋诗稿》《急就早》楷书有钟、王法度,但是过于 流丽圆熟,笔墨精妙,风度翩 翩清代傅山小楷《右军大醉 诗轴》其流畅的用笔中仿佛有着某种 生拙的气息,然而其用笔又在 法度之中石涛行楷《石涛题画》行书取法苏东坡而更为瘦劲, 笔墨淋漓,意境高古他主张“笔墨当随时代”郑板桥行书《行书扇面》《行书论书 轴〉他的书法非常别致,能熔正、 草、隶、篆于一炉,可以说是 我国书法史上的一怪金农隶书《金农尺牍》《金农漆书》漆书,横粗竖细,方整浓黑; 隶书字多圆滑古朴邓石如篆书 隶书四体帖他的篆书纵横捭阖,字体微方, 接近秦汉瓦当和汉碑额隶书 是从汉碑中出来,结体紧密, 貌丰骨劲,大气磅礴伊秉绶隶书隶书横披 隶书联笔划圆润,粗细相近,没有明 显的波挑陈鸿寿隶书 行书隶书联隶书清劲潇洒,结体自由。

穿 插挪让,相映成趣,在当时是 一种创新的风格何绍基行书 行楷基行书中堂 行楷八言联异于常人的回腕法写出了个性 极强的字吴熙载篆书篆书联 篆书圣教序四屏条他的篆书汲取了邓石如端庄、 浑厚的风格,又加以自己的理 解,使之更加飘逸、舒展,柔 中带刚,法度严谨赵之谦篆书 行书篆书扇面 行书屏条可使真、草、隶、篆的笔法融 为一体,相互补充,相映成趣刘墉行书行书中堂初看圆润软滑,若团团棉花 细审则骨骼分明,内含刚劲王文治行书行书对联他的书法,秀润淡雅,法度严 谨,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王铎行书 草书《拟山园帖》《琅华馆帖》《草书诗卷》 《洛州香山 作行草诗轴》他书法用笔,出规入矩,张弛 有度,却充满流转自如,力道 千钧的力量王铎擅长行草, 笔法大气,劲健洒脱,淋漓痛 快近现 代齐白石篆隶他的书法,篆隶、行草都独具 一格篆隶来源于“天玺纪功 碑”,笔法纯用篆书笔法,笔 画横平直竖,显得真力饱满、 厚重而又古朴,有种奇肆李叔同篆书 隶书字体偏于狭长,用笔较轻、较 慢,章法空间十分疏朗呈现 一派肃穆、高古的佛家气象启功行书 楷书讲究结体毛泽东狂草《长征》《六 盘山》浑然一体,豪迈、苍凉、委婉、 激越叶恭绰楷书 行书 草书《遐庵诗 稿》、《遐庵清 秘录》、《遐庵 词》、《遐庵谈 艺录》、《遐庵 汇稿》、《矩园馀墨》擅大字榜书,雄健豪放,绰约 多姿,融会碑帖,自成一家郭沫右行草《郭沫若书法集》笔力爽劲洒脱,运转变通,韵 味无穷;其楷书作品虽然留存 不多,却尤见功力,气贯笔端, 形神兼备林散之草书 隶书笔从曲处还求直,意入圆时 更觅力林氏工诗,其 书含有诗一般 的韵致,极耐 品味赵朴初行楷 行草"湖北工学 院”五字金石铺地、字距、行距、布局 疏朗别致,字字独立,上下呼 应,意连笔不连,气贯通篇谢无量《谢无量自 写诗卷》、《谢 无量书法》"字结体"随性而起,听人自然, 毫无拘束,因此被誉为归真返 璞之"孩儿体”沈尹默楷书 行书用笔挥洒自如,如行云流水, 自然流畅。

笔墨跌宕起伏,浓 淡相间,有欧阳修之神韵,带 赵孟頫之骨肌于右任行草 楷书《右任诗 存》、《右任文 存》、《右任墨 存》、《标准草 书》“笑、酒、留、重、无、明、风、 夜”诸字皆以草法为之王世镇楷书《增改草诀 歌》用笔朴茂恣肆,趣韵咼古,别 出新意,形成个人楷书的独特 风格。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