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煤的物理性质

lis****21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1.33KB
约3页
文档ID:152950489
煤的物理性质_第1页
1/3

8.4.3煤的物理性质及宏观特征井田内各煤层煤岩物理性质基本相同,煤层为黑色,条痕黑褐色沥青光泽 节理不发育,煤的质地较坚硬,但性脆易破碎,断口以参差状为主,局部贝壳状 和平整状,具反光性各煤层宏观煤岩组份大致相同,以亮煤为主,暗煤为次,丝炭很少,条带状 结构,层状构造,宏观煤岩类型为半亮煤、半暗煤煤的有机质组份占75.3〜94.0%,平均87.9%,无机质组份为6.0〜24.7%,平 均12.1%无机质组分是以粘土类为主,碳酸盐类次之有机质组分以镜质体及 惰质体为主,半镜质体次之,壳质体少量,显微煤岩类型统计结果各煤层均为亮 暗煤型以上说明井田范围内煤质比较均匀,形成机制具有横向上和纵向上的均 一性8.4.4煤的化学性质(1) 发热量(Qgr.daf)矿井煤层发热量普遍较高,原煤(Qb.d)两极值为27.49-30.16MJ/kg,B21煤层平 均值最高为30.16MJ/kg,B2最低为27.49MJ/kg原煤(Qb.daf)两极值为30.89〜 32.89MJ/kg,B21煤层平均值最高为32.89MJ/kg,B4最低为30.89MJ/kg,属高发热量 煤2) 灰份侣)各煤层原煤灰份产率普遍较低,灰份产率两极值为3.51%〜17.24%,平均值 为9.43%,变化标准差2.79,变异系数29.56。

浮煤灰份两极值为1.39%〜10.35%, 平均值为4.09%,变化标准差1.63,变异系数39.96由此可知矿区内9层可采煤 层中b2、b5、b7三层煤为低灰份煤外,其余煤层均为特低灰份煤3) 挥发份描)各煤层属中挥发份煤,原煤挥发份为24.47〜44.42%,平均33.47%,变化标 准差4.32,变异系数12.49主要煤层原煤挥发份均小于37%,全区原煤挥发份大 于37%的有5个,分布在B7、B6、B5煤层中,其中B7煤层2个,B6煤层1个,B5 煤层2个,煤层挥发份集中在中等挥发份等级中,其它分析结果均在25〜37%中 间,除B7煤层为高挥发份煤,b6、b5煤层局部为高挥发份煤外,其它煤层为中 挥发等级的煤4) 水分(Mad)各煤层的原煤水分(Mad)含量变化在2.26〜6.53%,平均值3.60%,变化标准差 0.51,变异系数14.24 ;浮煤0.99〜15.60%,平均4.21%,变化标准差0.23,变异系 数7.54属低水份煤5) 粘结性各煤层粘结指数值测试数据均为0〜3,按粘结性的四个等级比照,全矿煤 层均为粉状,无粘结性6) 煤的有害组份(硫、磷)矿井内各煤层硫含量低,原煤全硫均小于1%,各煤样全硫在0.09〜0.94%间, 各煤层全硫均值在0.18〜0.53%间,属特低硫煤;磷平均含量的两极值为0.002〜0.056%,平均0.02%,总体属特低磷一低磷煤。

其中以B0、B1、B4煤层含量较低,平均值小于0.01%,属特低磷煤,其它煤层平 均值在0.01〜0.05%之间,属低磷煤8.4.5煤的工业用途该井田各主要煤层挥发份产率普遍在26.43〜44.38%,粘结指数0〜3,煤类 为不粘煤和长焰煤,以不粘煤为主,长焰煤少量,属长焰煤的有:b7、B6煤层井 田以北+1750m水平以上、B5煤层2线以西;其它均为不粘煤各煤层属特低灰份、特低硫、特低一中磷、高发热量的含油一富油煤,可做 动力用煤和民用煤,并且还可做炼油用煤8.5开采技术条件8.5.1水文地质条件矿区地形属低中山地形,西南部有基岩出露,第四系覆盖较多,地势总体 南高北低,地形有利于自然排水矿区内有常年流动的小东沟河通过,气候干燥, 蒸发强于降水矿床埋藏于当地侵蚀基准面(1691.01m)以下,受矿区西界内小东 沟河及河床孔隙潜水对矿床充水的影响,矿床充水主要源于第III含水层孔隙裂隙 承压水据ZK111、ZK311孔涌水试验资料:单位涌水量(q)为0.205〜0.208L/s,m(0.1

综上,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属中等类型。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