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00米跑技术分析

沈***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50MB
约79页
文档ID:165030635
100米跑技术分析_第1页
1/79

100米跑技术分析米跑技术分析白银市第一中学白银市第一中学 起跑 起跑的任务是获得向前冲力,使身体摆脱静止状态,为起跑创造有利的条件现代短跑起跑主要采用“普通式”、“拉长式”的方法起跑器的安装方法 起跑的起跑过程包括“各就位”、“预备”、鸣枪三个阶段“各就位”时,轻快地走到起跑器前,两手撑地,两脚依次踏在前、后起跑器的抵足板上,后膝跪地,两手收回紧靠起跑线并撑地面,两臂伸直,两手间距离比肩稍宽(此宽度与臂长短有关),手指成拱形地做弹性支撑,头与躯干保持在一直线上身体重量均衡地落在两手、前脚和后膝关节之间(如上图)起跑时的“预备”动作“预备”时,逐渐抬起臀部,使身体重心向前上方移动,此时身体重量落在两面三刀臂和前腿之间,其重心投影点距离起跑线15-20厘米臀部抬起稍高于肩,使两小腿趋于平行预备”姿势时,不过分地地把身体重量移向两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能减少两手推地的困难,加快两手推离地面的速度此时,膝关节角度状态有重要意义,适当增大膝角,有利于蹬伸大小腿之间最佳的角度,前腿膝角约为90-100度角后腿膝角约为110-130度 鸣枪时的起跑动作 鸣枪时,运动员应立即全速向前这个动作开始于两手迅速失策地和两腿有力地蹬伸,而且几乎是同时进行的,随即转为非同步的动作。

两臂屈肘有力地前后摆动,两腿书刊号蹬离起跑器,使身体向前上方运动,躯干前倾与水平线成15-20度角后腿快速蹬离起跑器后,便迅速屈膝向前上方摆出,腿前摆时脚掌不应离地过高,以利于摆动腿迅速着地和过渡支下一步前腿有力地蹬伸,后蹬角约为42-45度起跑后的加速跑 起跑后的加速跑是从后腿蹬离起跑器结束前摆着地,到途中跑开始的一个跑段其任务是充分利用向前的冲力,在起跑后的加速跑段距离内,尽快地达到接近自己的高速度 起跑后的加速跑第一步,自前腿充分蹬伸到后腿蹬离起跑器前摆着地结束摆动腿前摆与支撑腿间的夹角稍大于90度,摆动腿过分高抬并无好处,这会使躯干的前倾和向前运动产生困难第一步的摆动腿应积极下压,着地点在身体重心投影点的后方,以前脚掌着地并迅速过渡到有力的后蹬结束,这一动作越快,越有利于下一步的快速有力地完成蹬地技术正确和积极地完成起跑后的最初几步动作,取决于躯干较小的前倾角度以及运动员的力量和加速状态起跑后的最初几步的步长变化是第一步约为三脚半-四脚掌长,第二步约为四脚-四脚半长,以后的步长约逐步增加半个脚掌,直到途中跑的步长最初几步的支撑阶段,在大部分的时间里,支撑点是处在身体总重心投影点后面,因此是发展速度的最好条件,可以形成良好的后蹬角,并使后蹬的大部分力量用于提高水平速度。

起跑后的加速跑段的支撑腿着地位置,一般是前2-3步脚着地于身体总重心的投影点后面;随后几步在身体总重心投影点着地;往后,则在总重心投影点前面着地而最初几步的两脚着地点间的距离比途中跑稍宽,随着速度的发挥,两个脚着地点逐渐向中线靠拢起跑后的加速跑段身体前倾角度是随着速度的增大而减小,最后逐渐接近途中跑的姿势加速跑段的距离一般约为30米左右在加速跑段中,从时间因素分析,任何水平、年龄、性别的运动员,他们之间没有多大差别,都能在起跑后第5-6秒钟达到或接近本人最高速度的96-98%但是,不同水平的运动员,他们各自通过的距离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优秀运动员能在60-70米处达到最高速度(世界级短跑运动员可在80米左右达到最高速度)一般运动员或运动新手只能在30-40米处达到自己的最高速度,随后的速度即开始下降起跑后加速跑段的速度,约在第3-4秒,达到自己最高速度的92-95%速度迅速增大的原因,主要是起跑开始后步频迅速加快,使蹬地力量明显增大,带动了步幅的增大,促使速度明显提高起跑后加速跑段的两臂有力的前后摆动具有很大的意义,在开始几步身体处于很大的前倾姿态时,重心移动的初速度较小因此,加速跑段应更加有力地大幅度地摆臂。

100米跑的加速跑,严格划分为两个阶段,即最初的加速阶段和达到一定跑速后的加速阶段最初的加速阶段是从蹬离起跑器至约30米处为止,此段的加速跑具有两个特点:1、身体较大幅度地前倾;2、获得速度后上体逐渐抬起而达到一定跑速后的加速阶段是从约30米后开始的大约至60-80米处在此加速段,跑速继续在步长和步频的作用下,达到最协调的结合,获得最好的加速效果这一段加速跑具有两个特点:第一,上体呈较正直的姿势;第二,在后腿前摆过程中,膝关节应上抬至大腿与地面呈平行的位置美国的卡尔.刘易斯技术最为典型途中跑腾空途中跑腾空 腾空期结束时,摆动腿积极伸展下落,前脚掌富有弹性地着地,着地点距总重心投影点约27-37厘米(如图5-8)着地角为65-68度着地动作积极,有利于缩短前支撑时间和减小着地时的阻力同时,另一摆动腿迅速以大小腿折叠姿势向支撑腿靠拢,摆动腿的膝折叠角逐渐减小,直至垂直部位时为最小,约28-30度(图6-9)途中跑之垂直缓冲途中跑之垂直缓冲 在支撑腿着地之后,由于髋关节积极伸展和身体自身前移的惯性,加速总重心的顺利前移通过支撑腿的上方在身体重力和摆动腿的屈膝摆动的压力作用下,支撑腿迅速弯曲缓冲(此时脚跟不着地),身体总重心移至支点垂直面时,支撑腿的膝关节成136-142度角,踝背屈角约成85-90度。

刘易斯的膝缓冲角为146度,这个角度被认为是较高的缓冲姿势过高的缓冲姿势不利于膝训肌群的肌肉预先拉长和弹性能的储备但是,由于刘易斯具有极好的速度-力量素质(他的立定三级跳远为10.25米、深蹲160千克),所以不仅克服了不利因素,而且缩短了在缓冲阶段的时间(如图)在垂直支撑阶段约再过0.01时间,身体总重心的位置处于最低点这时除了膝关节的屈曲度最大之外,骨盆的下方朝一侧倾斜以入踝关节成背屈状,形成“伸肌群拉长压紧待发”姿势在支撑腿缓冲过程中,一侧摆动腿的大小腿折叠角处于最小状态,刘易斯为28度,脚跟几乎碰及臀部大小腿折叠越好,越能缩短摆动半径,减小摆动阻力,加快摆动速度,从而增大了后蹬的效果短跑途中跑之后蹬短跑途中跑之后蹬 在身体总重心移过支点垂直面后,进入了后蹬阶段这时,摆动腿屈膝迅速有力地向前上方摆出,并且带动同侧骨盆前送,大腿与水平面约成15-20度角刘易斯的大腿前摆高度几乎与水平面平行(图)支撑腿在摆动腿积极前摆的配合下,快速度有力地伸展髋、膝、踝关节后蹬结束时,支撑腿与摆动腿间的夹角成100-110度,后蹬角为56-60度(支点至髋关节连线一地面的夹角),支撑腿蹬离地面时的膝关节角为150-156度。

由于塑胶跑道富有弹性,后蹬时膝角均采用“屈蹬”技术,缩短了支撑时无效的蹬伸阶段的阶段的时间,有利于支撑腿快速蹬离地面,同时有利于摆动腿快速前摆 途中跑的腾空期,是支撑腿离地结束后蹬,即进入无支撑阶段的腾空期腾空期的腿部动作分为随势动作、向前上摆动动作和下放摆动腿快速前摆随势动作(惯性动作):是从足尖离地后开始,支撑腿的大腿随着蹬地后的惯性,使膝关节折叠敢曲,膝关节的屈是被动动作,是与大腿的二头肌和腓肠肌的积极收缩相关连同时,还伴随着抬大腿的屈髋关节的动作,形成边折叠边前摆姿态图)向前上方摆动动作:是从髋关节的屈曲到大腿向前上方摆动(进入另一腿支撑后的大腿前摆动作),足在人体后方处较高位置,膝关节的屈角最小,此时大腿向前上方摆动至最高位置与水平线成15-20度角两腿之间的分角约为100-110度(图)跑速越快,膝关节向前上方摆动动作幅度越大,腿上抬越高研究认为,膝关节摆动的高度与步幅的大小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下放落动作:是足向地面下压至着地摆动腿摆至最高点后,大腿积极下压,小腿随大腿快速摆落,积极“鞭打式”着地着地前踝关节应背屈约成100度角这样有利于着地时的脚掌加速在大腿摆落过程中,应强调前、后两大腿做快速“剪绞”动作,以便保持腾空期的平衡。

途中跑时,头部位置正直,上体稍有前倾,前倾角为8-12度在后蹬时,上体前倾角减小,在前着地时,上体前估角稍增大途中跑时两臂前后摆动臂的摆动一般具有两个作用一是臂的摆动可以增加腿部的动作速度,二是可以维持身体在运动时的平衡摆臂技术要求是,两臂屈肘成90度角,手指自然成半握拳或自然伸掌屈肘摆动的角度在跑动中并不是始终如一的当向前摆臂时屈肘角减小,往后摆臂时屈肘角增大摆臂动作应自然,有力,前摆稍超过下颏,后摆稍朝外,不要耸肩,贯通肩关节的肩横轴应与两臂同时绕脊柱运动,就是当臂前摆时同侧肩亦前移,而另一侧肩即向后运动短跑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跑的动作自然放松能力必须放松那些不参与工作的肌肉途中跑的摆臂技术,近几年在世界田径大赛中,一些著名的短跑运动员如刘易斯、克里斯蒂等在赛跑中均采用直手掌的摆臂姿势,从理论上认为,人体的上肢屈肌群力量一般都大于伸肌群,伸直手掌摆臂能加强伸肌群参加工作,同时使屈指肌得到伸张,从而使摆臂时的肩关节放松,增大摆臂幅度和力量伸掌摆臂技术,由于以肩关节为转动轴,使杠杆臂的工作距离加长,因此从质量重心到转动轴的距离增加,转动惯量加大,同时也要求肩关节屈肌和伸肌都需要加强有力地收缩,从而增国摆臂的效果。

短跑终点跑短跑终点跑 终点跑的任务是尽力保持途中跑的高速度跑过终点终点跑包括终点跑技术和撞线技术终点跑技术 要求在离终点线15-20米处,尽力保持上体前倾角度,加快两臂摆动的速度和力量,保持途中跑的高速度跑终点撞线技术 在运动员跑到离终点线前约一步距离时,上体急速前倾,以胸部或肩部撞终点线,并跑过终点,然后逐渐减慢跑速 摆臂技术摆臂技术 学习摆臂技术:原地成弓步做前后摆臂练习练习时讲清摆臂的动作要领,以肩为轴,前后自然摆动,臂前摆肘关节角逐渐减小,臂后摆肘关节角逐渐加大,两手成半握挚或伸直手掌姿势,摆动有力学习直道跑技术学习直道跑技术 学习用前脚掌着地的富有弹性的慢跑:要求用前脚掌着地,做脚跟离地较高、富有弹性的慢跑,以后逐渐加大大朋摆动幅度并要求大小腿折叠前摆学习中等速度的反复跑60-100米要求跑速中等,跑的动作放松、协调、步幅开阔:同时,强调动作的大幅度和大小腿折叠技术,使足跟直接靠拢臀部,切忌小腿后抛动作 两人并列,中速反复跑60100米体会摆臂和摆动腿的前着地技术要领要求以肩为轴,前后摆臂着地腿技术富有弹性,切忌前抛小腿的错误动作学习大步幅的反复跑60100米体会摆动腿前摆充分带髋前送技术。

要求摆腿摆臂协调配合学习从慢跑别快跑,以均匀加速的技术跑6080米体会完整的途中跑技术要求速度逐渐加快,大步幅富有弹性地快跑强调蹬地和摆动结合,上下肢协调配合 学习变换节奏的加速跑80100米要求如:加速跑30米-最大速度跑30米自然放松惯性跑20米强调变换节奏跑时衔接要连贯学习行进间跑-要求跑的动作完整和放松 教法提示 在学习途中跑技术之初,不应采用过多的快速跑和教学比赛,不要过早地采用计时跑 较好地掌握跑的技术后,应逐渐要求快速跑和延长跑的距离在途中跑技术教学中,耍强调大步幅和快速跑的技术特点,并贯彻到教学的各个环节途中跑常见的惜误动作、产生原因和纠正方法途中跑常见的惜误动作、产生原因和纠正方法 坐着跑坐着跑产生原因 后蹬动作不充分,髋未前送上体过于前倾,使髓关节产生补偿性后移 腰、腹肌松弛,髓关节柔韧性差,后蹬时髓部前送不充分 支撑腿力量差 纠正方法讲清在后蹬时髋、膝、踝三关节的用力顺序和充分伸展髋关节的动作 后蹬时,强调摆动腿前摆带动同侧骨盆前送 加强腰、腹肌力量练习跑时强调腰、腹肌保持适当的紧张度 身体保持正直,以利髓关节前送 加强支撑腿的伸肌群力量,提高支撑能力摆动腿前摆太低摆动腿前摆太低产生原因:后蹬结束后,大小腿没有充分折叠,致使摆动腿前摆增加困难髋关节的屈大腿肌群力量不足和伸肌群不放松上体过于前倾限制抬腿动作纠正方法:讲清后蹬结束后折叠摆动的意义,并反复做大小腿折叠前摆的辅助练习 加强抬大腿的屈肌群力量练习 跑时强调上体正直、髋关节前送踢小腿跑踢小腿跑产生原因错误认为前踢小腿能加大步长 摆动腿前摆太低,前摆伸膝时造成前蹋小腿后蹬结束后,大小腿折叠角度大,前摆时小腿前踢 纠正方法强调摆动朋的大小腿充分折叠,同时高抬大腿,在大腿向下摆落时,小腿顺势伸展 反复做高抡腿和车轮跑的专门练习摆臂的错误动作(如左右横摆、以肘关节为轴的上下前臂摆动、耸肩、摆臂摆臂的错误动作(如左右横摆、以肘关节为轴的上下前臂摆动、耸肩、摆臂无力等无力等)产生原因 摆臂正确挂术概念不清 肩、臂无力或肩关节过于紧张 腰、腹肌力量差 纠正方法讲清正确摆臂的技术要领,反复练习正确的摆臂动作 增强肩关节,臂及腰腹肌力量,反复做摆臂的辅助练习 用中等速度跑改进摆臂技术 起跑和起跑后加速跑常见的错误动作起跑和起跑后加速跑常见的错误动作抢跑产生原因 有侥幸取胜的心理,猜枪声起跑,“预备口令时前移 比赛时过分紧张,无法控制动作。

或者手指和臂的支撑力量差 纠正方法适当调整起跑“预备”口令时的身体姿势,加强指、臂和唐部的力量 练习起跑时,不断变化(延长或缩短)从“顶备”到鸣枪的时间,养成听枪声起动的习惯前、后腿蹬起跑器无力前、后腿蹬起跑器无力产生原因 起跑预备”姿势时,臀部拾起过高 两脚没有压紧起跑器 起动时前后腿蹬摆配合不协调,动作无力 起跑时两臂前后摆动无力 纠正方法调整“预备”姿势,使两腿的膝关节角适当减小些,使“预备姿势处于最佳的用力状态 反复练习蹬寓起跑器的起动动作如完成胶带辅助起跑的练习和双人的辅助练习,体会蹬离起跑器时的蹬、摆配合 反复练习后腿蹬离起跑器时的屈膝摆动动作 起跑后加速跑时上体抬起过早起跑后加速跑时上体抬起过早产生原因 支撑腿力量差,恐怕跌倒 起跑后头部上抬,使上体抬起 两个起跑器离起跑线太近 纠正方法讲清起跑后加速跑的正确动作要领 加强腿部力量练习,提高支撑能力 用器材限制起跑后加速跑时的上体过早抬起 调整前后起跑器至起跑线之间的距离短跑的专门练习短跑的专门练习 高抬腿跑(如图)上体正直或稍前倾,身体重心提高,大腿高抬与躯干约成90度角,然后积极下压,膝关节放松小腿自然伸开用前脚掌着地,支撑腿三关节充分伸展,骨盆前送,练臂前后摆动配合两动作腿。

小步跑(如图)身体稍前倾,大腿抬起与水平线约成35-45度角,膝关节放松,然后大腿下压小腿顺下压的惯性前伸,并很快以前脚掌积极着地,脚趾完成最后扒地动作;两臂前后摆动配合两腿动作,小步跑要求步幅小,频率快而放松放松,小腿自然伸开用前脚掌着地,支撑腿三关节充分伸展,骨盆前送,两臂前后摆动配合两腿动作后蹬跑(如图)上体稍前倾,支撑腿后蹬充分蹬直,而摆动腿屈关节领先向前摆出,然后大腿积极下压,用前脚掌着地,两臂前后摆动配合两腿动作车轮跑(如图)上体正直,大小腿折叠前抬,脚跟接近臀部,大腿前抬与躯干约成90度角,然后大腿下压,膝关节放松,小腿顺势摆出后脚积极着地,两臂配合两腿的动作平时训练注以下几点:“各就位”的口令下达后,运动员抖抖身体,放松心情调节好起跑器,把有力的脚放在靠近起跑线的后蹬器上,全脚掌着起跑器另一只脚放在另一个后蹬器上,前脚掌着起跑器形成左、右手,左、右脚,力量稍微薄弱腿的膝盖共五点着地动作要自然放松预备”口令下达后,运动员身体前倾,两臂自然下垂,身体重心低并稍前移,在此环节中,应做到两个动作,即重心前移,臀部高于肩部枪响后,靠脚的力量迅速蹬离地面,双臂应迅速脱离地面,做有效而有力的摆臂,当两脚蹬离起跑器后,双脚做有力的侧蹬,(就象速度滑冰的起跑一样)侧蹬可以使自己尽快达到最高速度,缩短加速时间,增强加速效果。

不要过早的完全抬起上体,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国际大赛上,优秀运动员一般是在30米之后才把上体完全抬起,在30米之内上体是逐渐往上抬的这样做也是为了取得更好的加速效果最后,双臂的动作做到后摆的幅度与力量应超过前摆的幅度和力量这样可以使大臂与三角肌充分用力,使摆臂的力量增加,有助于大腿快速交换,频率加快百米起跑的侧蹬类似于短道速滑选手的侧蹬枪响后上体不要过早抬起二、加速跑二、加速跑从起跑到达最高速度的过程称为加速度跑过程,该过程的目的是使自己尽快达从起跑到达最高速度的过程称为加速度跑过程,该过程的目的是使自己尽快达到最快速度常见的加速跑训练方法如下到最快速度常见的加速跑训练方法如下(1)原地支撑快速高抬腿:这个练习既可以提高爆发力,又可以加快步频;原地支撑快速高抬腿:这个练习既可以提高爆发力,又可以加快步频;(2)快频跑楼梯:通过富有弹性的快速跑楼梯来提高步频,步频在加速跑中作用巨大3)3060米计时跑:训练动作速度体会侧蹬和避免过早抬头、抬体体会膝关节为“小发动机的”的肌肉用力感觉注意:以上三个练习,量不易安排过多,过多就成了练耐力,从而失去了训练速度的效果比如:3060米跑安排七、八组就绰绰有余了。

三、途中跑途中跑是100米跑的主要部分,当我们的速度达到最高后,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放松、大步幅的、快频率的往前冲现在世界100米跑的技术已明显快速发展,表现在摆动腿抬的较高,并积极下压“扒地”很快转入后蹬摆臂动作大而向前,因此,跑的动作给人有力、放松、快速而舒展的感觉在步幅与频率的结合上,采用了保持高频率的前提下,以放松、协调的动作去获得更大的步幅,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该动作必然要求肌肉在单位时间内更快地收缩而使神经处于肌肉高度紧张状态时难以持久保持速度因此,途中跑的过程需要放松跑途中跑的放松大步幅跑下面是几个放松跑的训练方法:(1)下坡跑放松能力必须在高速跑中进行利用下坡跑统共了一个高速条件,使运动员充分体会到肌肉的放松感觉,在下坡跑时,要求步子轻松,步幅要大2)顺风跑道理与上面相似,有利于提高运动员高速运动时的感觉能力,顺风跑时要求风速在24米/秒以上进行要求跑时动作大、放松,能跑出快的步频的大的步幅3)匀速放松大步跑通常,强度在70%80%的中速跑最利于发展肌肉的放松能力一般采用跑道或草地上进行80120米中等强度的加速跑、重复跑来体会放松跑技术,建立放松跑的意识、概念。

要求用舒展、协调、富有弹性的动作,充分摆髋,适宜的快频进行鲍威尔堪称放松跑的典范 (4)节奏跑 在训练时利用洪亮有节奏的加速信号或跑的节奏来训练运动员的快速放松能力,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如,根据教练击掌频率的快慢进行原地高抬腿练习;或者运动员按某一规律行的节奏跑动,使其产生韵律感,这种感觉既能发挥速度,又能节省体力,提高兴奋性,达到技术的放松与合理化例:一般采用变速跑(一段快一段慢)但在经过慢跑的几步放松调节之后,在高频率的基础上,要求快跑要更富有弹性和放松感,以提高运动员放松跑的感觉能力 四、冲刺跑 冲刺跑也是100米跑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通常指百米跑的最后20米在该阶段,要求保持步频和步幅如何保持步频和步幅,就需要大腿的力量,因此,冲刺跑弱的人多进行一些下肢力量练习比如:单足跳、深蹲杠铃、拖物跑、快速蛙跳等此外多跑跑120150米的重复跑,限制休息时间(一般每组休息23分钟),提高速度耐力最后注意冲刺跑的压线动作快速蛙跳练习动作方法:两脚稍分开,稍屈膝,上体稍前倾,两臂前后预摆一至二次,两腿随着屈伸,当两臂从后向前上方做有力摆动时,两脚用前脚掌迅速有力地蹬地,膝关节充分蹬直,向前跳起,身体尽量前送,然后屈髋、收腹、屈膝,抬大腿、小腿前伸,两臂自上向下后摆,准备落地。

落地时,脚跟先着地,并迅速过渡到全脚掌,屈膝缓冲,上体前倾教学重点:各种方式的单、双脚向前、向上跳,重点教会学生蹬腿动作与身体的协调配合发展弹跳能力终点压线动作以上便是百米跑四个阶段的训练方法,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训练每次训练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避免受伤,训练结束后,记得进行放松,使机体各方面能力得到恢复,利于更好的进行下一次训练800跑技术分析白银市第一中学 800米跑是一种既需要耐力,要需要速度的项目非常具有挑战性,而且跑800米可以锻炼一个人的意志,培养顽强拼搏的精神现在我们就800米跑训练方法和临场战术进行探讨中长跑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中距离跑采用半蹲踞式或站立式起跑,长距离采用站立式起跑半蹲踞式起跑:两臂一前一后,一手的拇指与其它四指成八字形撑于起跑线后,另一臂在体侧,体重主要落在前腿和支撑臂上起跑动作近似蹲踞式起跑站立式起跑的动作顺序按下列口令进行:听到“各就位”口令后,先做一两次深呼吸,然后走或慢跑到起跑线后,两脚前后开立,有力的脚在前,紧靠起跑线的后沿,前脚跟和后脚尖之间的距离约一脚长,两脚左右间隔约半脚,体重大部分落在前脚上,后脚用前脚掌支撑站立眼向前看3-5米处,身体保持稳定姿势,集中注意力听枪声或“跑”的口令。

听到枪声或“跑”的口令时,两腿用力蹬地后腿蹬地后迅速前摆,前腿迅速蹬直,两臂配合两腿动作做快而有力的摆动,使身体快速向前冲出,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快的跑速终点跑是临近终点的一段加速跑,进入最后的直道时,要竭尽全力进行冲刺跑什么时间加速跑,要根据比赛的距离、个人训练水平和战术决定途中跑技术规格途中跑技术规格 1上体姿势 上体正直或稍向前倾,头部自然与上体成一直线两眼平视,面部、颈部及躯干的肌肉自然放松,胸部正对前方2臂部动作 两手半握拳,肘关节屈约90度角,以肩关节为轴前后自然摆动前摆稍向内,后摆稍向外肘关节的角度不是固定不变的,垂直部位时的角度比向前摆动时的角度要大一些,而向后摆时的角度比垂直部位时要大一些弯道跑右臂摆幅向前大一些,向后小一些,左臂靠近身体前后摆动,摆幅向前小一些,向后大些3腿部动作 (1)后蹬与前摆:身本重心移过支撑点以后,既开始后蹬与前摆的动作当摆动腿通过身体垂直部位向前摆动时,支撑腿的各个关节要迅速伸直后蹬:髋、膝、踝依次用力蹬直,最后通过脚掌过渡到脚趾蹬离地面;前摆:以大腿带动小腿积极向前上方摆动,小腿放松与大腿自然折叠,为下压着地创造条件2)腾空:后蹬腿蹬离地面后,身体进入腾空阶段,放松蹬地腿部股肉,并迅速地将大腿向前上方摆动,带动小腿自然摆起,屈膝折叠,缩短摆动腿半径,加快摆动速度,同时,摆动腿大腿积极下压,膝关节放松,小腿随大腿下压的惯性向前下方摆出,做积极的下落动作。

当摆动腿下落膝关节几乎伸直,脚着地时腾空结束3)着地:脚落在身体重心投影点前较近的地方,前脚掌着地要柔和而有弹性,着地腿的膝、踝关节主动弯曲做缓冲动作中长距离跑的呼吸中长距离跑的呼吸初参加中长跑练习的人,应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刚开始跑时可在自然的情况下加深呼吸,呼吸的节奏要和跑的节奏相配合一般是跑两、三步一呼气,跑两、三步一吸气,并有适宜的呼气深度随着疲劳的出现,呼吸的频率有所增快,应着重将气呼出弯道跑技术规格弯道跑技术规格 1入弯道的技术规格 入弯道跑时,身体自然内倾,加大右腿的蹬地力量和摆幅,右臂也相应地加大力量和摆幅2弯道跑的技术规格 弯道跑时,整个身体向圆心方向倾斜,右肩稍高于左肩,跑的速度越快,倾斜度越大,右脚用前脚掌内侧,左脚用前脚掌外侧蹬地;摆动腿前摆时膝关节均稍偏向圆心方向,右臂的幅度大于左臂,右臂前摆时手稍向左前方,后摆时肘关节稍向右后方左臂则靠近体侧前后摆动(图3)3出弯道的技术规格 出弯道跑时,在弯道最后几米身体逐渐减少内倾程度,减少右腿的蹬地力量,使之与左腿相适应,同时,减小右臂的摆幅,使之与左臂相适应,惯性跑23米,自然转入直道趣味训练方法一、贴报纸跑把报纸拿到胸前一臂处,起跑后松开报纸,让其贴到胸前,在场地上自由练习,体会速度。

要求在途中跑的过程中,报纸不能落下练习一:“看谁跑的远”全体练习者把报纸贴在胸前,进行比赛,看谁在报纸掉下前跑的最远可以分组进行比赛,增强大家锻炼的积极性练习二:把报纸贴于胸前跑15002000米,提高有氧能力二、变速跑练习一:赶超跑,要求练习者成一路纵队匀速跑进,练习开始,最后一名练习者从外侧快速超越本队练习者跑到排头后变慢跑此时,该队排尾的练习者再用同样的方法跑到排头,每人赶超一次为一轮,依此类推循环往复,直至练习结束匀速跑的练习者要注意控制好自己的跑速可适当控制练习的密度(如可规定前一练习者跑到队伍中间时,后一个就开始跑,或者前一个跑过若干练习者后,后一个就开始跑等来增加练习密度)练习二:把练习者分成若干组,均匀地(各组间保持相等的距离)在跑道上慢跑,练习开始,第一组快速跑追上第二组后变慢跑,第二组变快跑第二组追上第三组后变慢跑,第三组变快跑,依此类推循环往复可随着练习者长跑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减少练习时的组数,从而增加快速跑时的密度变速跑是一种应用最广泛的跑法,通过快速与慢速结合,可以使练习者在每次快速跑之后,获得短暂的休息,保存体力,因此该跑法容易让大多数人接受三、间歇跑、重复跑间歇跑:常采用直道加速、弯道调整,也可以采用200米加速、100米调整的方法。

重复跑:在训练初期采用150米或200米快速跑,重复68次,速度控制在与最好成绩相当在跑的过程中,注意配合呼吸,“可二步一呼,二步一吸”或“可三步一呼,三步一吸”进行呼吸练习为了使练习者在跑的过程中不致于感到特别枯燥,可要求练习者默念自己的步子,如甲练习者用192步跑完400米,用时103,而乙练习者却用了236步跑完,用时130,这样一个比较,大家对自己的步幅也可以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至于每组练习的距离,应根据每个练习者的实际情况而定并不要求每个人都是每组距离为400米如甲练习者800米最好成绩为430,跑完400米让她恢复都是个大问题,这时就可以让她跑300米一组或200米一组的距离最后,训练时若采用重复跑,要等练习者脉搏恢复到100次/分钟,开始下一组练习,若采用间歇跑,要求严格控制间歇时间(脉搏恢复到120次/分钟)时开始下一组练习四、利用图形跑运用各种图形,让练习者围绕行进路线做各种图形跑如:蓝、排、足球常上各种线条或对角线跑;蛇形跑、螺旋形跑、8字行跑、五角形跑等各种新颖的图形跑五、跑楼梯800米跑对下肢力量的要求比较大,跑楼梯是一种最简单的方法在跑楼梯的过程中,我们可一步跨两个台阶或三个台阶来锻炼自己的步幅。

还可以通过在楼梯上快速导小步练习自己的步频临场战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800米跑亦是如此,临场战术非常重要我们应根据自身的特点,采取合理的战术,让自己的水平完全发挥甚至是超水平发挥1.起跑后的抢占有利位置800米跑采用的是站立式起跑,口令为“可就位”,然后鸣枪鸣枪后立刻跑出,应向跑道的内沿切线方向跑去,这样一个弯道会少跑3米多适时加速、拉开,人多拥挤时适当减速和换位,跑的过程中,紧靠第一道内侧2.“极点”的处理极点:在长跑中,由于内脏器官供氧不能满足肌肉活动而出现呼吸困难、胸部发闷、四肢无力的现象,此时会感觉到难以再跑下去了极点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该现象的出现早晚因与训练水平的高低、运动强度的大小、准备活动是否充分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训练水平高的人内脏器官和神经系统适应性强,“极点”现象出现晚,持续时间短准备活动充分,能缓和“极点”的反应程度当“极点”产生时,一定要以强的毅力坚持跑下去可以加强呼吸的深度,适当放慢跑速的方法度过“极点”只要肯坚持,“第二次呼吸”(即“极点”的症状消失)一定会出现3.采用适合自己的跑法领跑法:如果你在该组感觉自己实力最强,可采用领跑法;跟随法:如果你觉得自己的水平一般,可采用跟随跑,要用自己习惯的步长,这样省力。

变速法:使用于平时训练水平好,而且常用变速跑的人可根据自己的速度感和节奏感,采用变速跑前进4.顶风时最好跑在第二、三位5.合理分配体力一般第一圈不宜太快,水平高的人可以适当快些普遍采用在跑完600米之后,开始全力冲刺,若感觉自己体力不行,也可以只冲最后150米或100米冲刺时尽力加大摆臂动作,加大步频和步幅 到了后程运动员纷纷开始冲刺6.弯道跑注意地方1.弯道跑时不超人,因为超人要从外圈超,跑步距离增加,浪费体力;2.弯道跑时,身体向内侧倾斜,右手摆臂幅度略大于左手,左右脚掌均为内侧着地有了趣味的训练方法和科学合理的战术,还要注意赛前的心理训练在赛前常出现精神紧张焦虑,食欲不振,甚至对比赛产生恐惧这时可以参加一些放松性的活动,如:慢跑、听音乐、上网,做一些积极性的心理暗示,并通过聊天来转移注意力让自己拥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去迎接比赛同时,赛前还要注意掌握好进入比赛状态的时间,过早的进入状态,到比赛时间可能因不能产生兴奋而状态低靡而过晚的进入比赛状态,就跑不出理想的成绩因此,要注意把握自己进入比赛状态的时间,把自己的水平完全发挥出来途中跑常见的错误动作与纠正方法后蹬无力,形成坐着跑 产生原因:对技术理解不清楚,蹬地腿离地过早;腿部和踝关节力量不够;髋关节灵活性和腿的柔韧性差。

纠正方法:反复讲解和示范,使学生明确正确的技术;多做后蹬跑、上坡跑、跑台阶和各种弹跳练习,并在跑时注意摆动腿大腿带动髋部前送动作,加强腰、腿部力量和柔韧性的练习,注意增强脚掌肌肉的力量跑的路线不直,左右晃动或身体重心起伏过大 产生原因:头部姿势不正确,视线不固定;脚着地成八字形或两腿的力量不一样大;摆臂动作不正确,两臂用力不一样或摆动幅度小;后蹬角度大,跳着跑纠正方法:在跑道的前方定一标记,看着标记跑,做到视线与标记保持平行,避免中时身体重心起伏过大;跑时注意膝关节向正前方摆动,沿着画好的直线跑;跑时(特别是在疲劳时)要注意脚着地的位置,不要出现八字脚现象;加强弱腿与弱臂的力量练习;用适宜的后蹬角度跑跑时动作紧张、不协调,摆臂动作不正确,呼吸方法不对,步长过大或过小产生原因:不会放松肩部和腿部肌肉;身体姿势过于前倾或后仰;不理解摆臂动作的作用;柔韧性差;身体各部分的肌肉力量发展不平衡;技术概念不清楚纠正方法:经常做柔韧性练习,增强弱的肌肉群,使各部分肌肉力量发展平衡由慢到快听掌声跑,顺风中,下坡跑;反复讲解与示范,使学生了解正确的动作过程和呼吸的方法;上体正直的慢跑,中速跑和跑的专门练习交替进行。

原地推铅球技术分析白银市第一中学 原地推铅球是普通体育高考的必考项目,除需要具备一定的力量素质外,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由于铅球在空中的运行路线为抛物线,所以铅球的远度取决于出手的速度和铅球在空中运行时间而运行时间取决于铅球的高度,高度又取决于出手角度所以,其成绩主要取决于推铅球的出手角度和出手速度握球和持球 握球手的手指自然分开,把球放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根上,大拇指和小指支撑在球的两侧(图),以防止球的滑动和便于控制出球的方向掌心不触球握好球后,身体左侧对投掷方向,两脚左右开立比肩稍宽,左脚尖指向斜前方并与右脚弓在一直线上;右膝弯曲,上体向右倾斜扭转,重心落在右腿上;左臂微屈于胸前,使球的垂直线离开右脚外侧,以加长用力距离和拉紧左侧肌肉推球时,右脚迅速用力蹬地,脚跟提起,右膝内转,右髋前送,使上体向左侧抬起,朝着投掷方向转动当身体左侧接近于地面垂直一刹那,以左肩为轴,右腿迅速伸直,身体转向投掷方向,挺胸、抬头,右肩用力向前送,右臂迅速伸直将球向前上方约40-42度角左右推出(图)球离手时手腕要用力,并用手指拨球与推球的同时,左腿用力向上蹬直,以增加铅球向前和向上的力量球出手后,右腿迅速与左脚交换,左腿后举,降低身体重心,缓冲向前的力量,以维持身体的平衡。

学习原地推铅球的技术学习原地推铅球的技术方法:徒手或用实心球、铅球以及其它器械,做原地推铅球的各种模仿练习正面推轻的铅球:正对投掷方向,两脚左右开立约与肩宽,两腿弯曲,右手持球于肩上,左肩自然上举,利用两腿蹬地力量,将铅球向前上方推出开始练习时,主要利用下肢蹬地的力量,然后逐渐加大和结合躯干和手臂的力量预备姿势,上体向右扭转,左臂和左肩稍向内,躯干左侧肌群扭紧拉长然后,将球向前上方推出正对投掷方向,两脚前后站立,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右膝微屈,上体稍后仰,体重大部分在右腿上右手持球于肩上,左臂自然上举(稍向内),右腿快速蹬伸,结合躯干与臂的力量,将球向前上方推出随着动作熟练程度,逐渐加大上体后仰和右腿的弯曲程度侧向原地推球 左侧对投掷方向,两脚左右开立(比肩稍宽),左脚尖与右脚跟几乎在一条直线上,左腿膝关节自然伸直,并用前脚掌内侧着地,右腿弯曲,上体向右侧屈,体重大部分在右腿上原地背向推铅球 背对投掷方向,躯干和肩带向右转,上体前倾(根据腿部力量而定),体重在右腿上,左臂和左肩前伸并稍向内扣推球动作同技术部分 一、出手方法练习(以右手为例)(1)练习者对墙正面开立(距离1米),右手持球于右肩,左手扶球,然后伸臂把求推到墙上,中食指用力按住球,稍停,双手把球接回。

要求把球推到墙上后,成屈腕,中指用力拨球状,主要体会扣腕拨指的动作2)练习者两脚开立,右手持实心球(或铅球)于右肩颈部,左手扶球,然后把球快速垂直推向地面(砸地)要求球的落点在两脚之间稍前处,主要体会快速出手时的感觉练习者正对投掷区,两脚开立,右手反握矿泉水平于右肩颈部,瓶内装2/3沙子,大拇指垫在瓶底,屈膝,然后蹬地、伸臂和腕、拨指将其推出,要求瓶子在空中成直立状飞行主要体会上、下肢用力顺序和正确的推拨动作最最后后出出手手时时的的拨拨球球动动作作二、出手速度练习(1)用完整技术推矿泉水瓶或垒球要求尽量缩短完成动作的时间,主要体会快速用力的肌肉感觉2)侧对墙(距离7米左右)推实心球在投掷线于墙中间设置一条平行于墙,高2.9米左右的橡皮筋,从墙高3米向下画3条间隔0.5米与地面平行的横线,练习者用完整的技术将球推到墙上,在球不越过橡皮筋的前提下,在墙上的落点越高越好(球出手的速度越快,飞行的弧度就越小,在墙上的落点就越高),要求不破坏完整的技术动作,主要体会爆发式用力的肌肉感觉三、出手角度练习(1)与同伴一起多做蹬、伸、转、抬体徒手模仿练习,模仿者做好预备推铅球姿势,同伴在其后面抓住右手(起固定作用),模仿者反复进行蹬转伸抬体练习,要求提脚跟、蹬地同时送髋。

主要体会全身协调用力(2)做好预备姿势对墙侧站立,蹬伸转髋、抬体、顶肩不伸臂,利用蹬、转、抬、顶的速度将球弹出要求上、下肢协调配合,蹬、转、拨、挺、顶依次用力主要解决练习者常上肢用力,而下肢不会用力的问题3)在投掷区58米的地方,设置一个平行于投掷圈延长线,高2.5米左右的橡皮筋,练习者用完整的技术将球推过橡皮筋,要求推球时展体增加出手角度教学中常见的错误动作、产生原因的纠正方法教学中常见的错误动作、产生原因的纠正方法 推铅球时手指,手腕用力不当(有时导致挫伤)产生原因:推球时手指完全放松,手指、手腕力量较差,推球时用力过猛纠正方法:要求握球时手指有一定紧张程度;注意发展手指、手腕和力量;多用较轻的铅球进行练习,注意用力顺序推铅球时肘关节下降,形成抛球 产生原因:持球臂肘部过低,滑步过程中或开始推球时,头部过早转向投掷方向纠正方法:注意持球时手臂的动作,多做正面推球,要求肘关节上抬(不高于肩),滑步和开始推球时(抬体阶段),两眼仍看前下方推球时用不上腰背肌肉和下肢力量,单纯用手臂的力量产生原因:投掷臂过早用力,用力顺序不明确;身体各部分动作不协调;最后用力时姿势不正确,身体重心在两腿之间。

纠正方法:学生做好预备推球姿势,教师在前面抵住学生的右手,或者是教师在后面拉住学生的右手,要学生反复做蹬腿、抬体动作;学生做好预备姿势,教师在后用左手压住学生左肩,结合学生做蹬腿时,用右手推右髋向投掷方向转动;原地(正面或侧面)推球,利用下肢和上体鞭打动作将球顺势推出推球时臀部后坐 产生原因:右腿蹬地不充分,髋部未能转至正对投掷方向;最后用力时两脚前后之间的距离过长;左脚制动大;怕出圈犯规纠正方法:教师站在后面,两手扶在学生髋的两侧,推球时帮助转髋、送髋;徒手做最后用力练习,要求用右手触及前上方一定高度和远度的标志物推球时身体向左侧倾倒 产生原因:左臂过分向左后方摆动;左脚的位置过于偏左,形成两脚左右的间隔过大,造成左侧支撑不稳纠正方法:先将左臂屈肘固定于体侧,做原地推球;右侧正前方固定标志物,原地推球时(也可徒手)按标志方向推出;地上画出两脚的位置,要求滑步后两脚落地标志上;背靠固定物体徒手原地推球练习推球时出手角度过低 产生原因:左脚支撑无力或膝关节弯曲;推球时低头或向右后下方转动;推球动作慢纠正方法:在投掷前上方一定高度和远度处悬一标志物,要求推出地的球触及标志物;推过一定高度和远度的横杆(横杆和标志物的高度和远度根据学生的成绩而定)。

立定三级跳远训练白银市第一中学 立定三级跳远是高考体育项目之一,要求不但要有良好的专项技术,而且还要有弹跳力、平衡能力、协调性和节奏感,由于立定三级跳远技术比较复杂,要想掌握它,必须具备良好的专项技术和身体素质,对练习者的柔韧性和协调性也有很高的要求所以,是考生们容易失分的一个项目通过三届体育高考队的训练实践,我和我的同事们摸索出了一套比较快速实用的方法,总结如下:一、技术概述(理论认识)一、技术概述(理论认识)立定三级跳整个动作的进程是一个逐渐加速的过程,理论上三跳应由一个小中大的跨距组成,三跳之间应有合理的比例关系,即每跳应占总成绩的多少无论是弹跳型、平跳型和均衡型都应该具有很强的节奏感,要求身体重心起伏较小,尽量保持在一条水平线上起跳时上体保持直立或适度前倾,两腿做爆发式的蹬伸动作,其腾起角约为50-60,这与立定跳远的起跳技术有所区别,主要是为了获得最大的水平速度腾空后上体应保持直立,稍向摆动腿一侧转动,达到躯干与起跳腿、摆动腿的协调一致身体的平衡主要是通过两臂的动作来控制,同时起到帮助身体更好地向前跃起的作用在摆臂时注意向前摆动要用力,摆到与肩平齐时要突然停止,不能无限制的摆动,然后,双臂应自然地伸直放松地放至体后做好后一跳的准备动作。

而摆动腿前摆要和起跳一致,摆动腿前摆与地面成平行并尽量停留一段时间,小腿则与地面成垂直角度二、立定三级跳远的训练(实际操作)二、立定三级跳远的训练(实际操作)可分为素质和技术两大部分,在素质训练中可安排大量的发展下肢快速力量的各种跳跃性练习,如单腿跳、跨步跳、多级跳、台阶跳、跳深及各种距离的级跳的米跳等,还可用杠铃来发展下肢伸肌群的力量重点介绍一种针对训练人数多而器械相对较少的训练方法:组合跳(助跑收腹跳二级蛙跳收腹跳二级蛙跳)本文探讨的是技术训练,在这不多做介绍技术训练目标:我们在训练过程中,把三跳的技术特点简单概括为:一快二平三高(远)技术熟练目标是:在保证一、二跳的步距的前提下,尽量降低高度,保持最快的水平速度,为第三跳的充分腾越创造条件整个技术动作轻松、协调技术训练过程:1、肩负一定的重量做各种起跳和摆腿练习,主要解决起跳腿的主动落地和摆动腿的协调配合2、多级跨步跳练习主要解决学生上肢摆动技术、单足落地技术在双臂摆动技术中,强调前摆的制动和后摆时两臂的伸直放松摆动,这一点比较关键,它可以充分加大双臂的摆动距离,而放松的后摆会使整个跳跃动作显得轻松,不会引致全身肌肉的过分紧张而影响爆发力。

立定三级跳远技术中的单足落地技术,一般讲求快速有力的积极扒地式落地动作,它的优点就在于:第一,落地点离身体重心投影点较近,这样就加速了身体重心向支撑点前移的速度;第二,减少了起跳产生的制动和水平速度的损失;第三,有利于完成快速有力的起跳动作3、第一跳和第二跳组合练习双腿蹬地跳起后选择跨跳步落上高垫,主要解决第一跳主动着地和第二跳摆动腿的高抬上摆4、第二跳和第三跳组合练习双腿蹬地跳起后选择跨跳步落地腿主动着地,然后蹬伸形成跳跃步着地,主要解决第二跳主动着地和跳跃步的充分伸展、收、举动作5、第三跳技术:蹲距式跳远练习通过助跑3-5步,获得一定的初速度,(速度值大小与实际三级跳中1、2跳后大致相同)然后用蹲距式跳远的方法向高、远处尽力跳出强调第三步心理定向于高、远,要求学生双臂快速有力地上摆后下摆,配合双腿的快速收、折、举、放,争取最大的远度6、地上标距练习通过上面的练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三级跳的基本技术,这个练习就是要使学生掌握良好的节奏、三跳的有机配合从而形成动力定型首先按照个体合理的比例标出各步(主要是第1、2跳)的步距,(立定三级跳远第一跳的远度约为个体立定跳远成绩的72.5%73.5%之间,三跳比例大致为:24%-24.5%;31%-31.5%;44.5%-45%。

画成格子形状然后强调主动落地、积极蹬伸,在保证一、二跳的步距的前提下,尽量降低高度,保持最快的水平速度,轻快而放松,为第三跳的充分腾越创造条件,反复练习,形成适合个体的三跳节奏立定三级跳的训练,由于个体差异,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这需要教练有较丰富的经验,根据总的技术理论要求,考虑个体特点,去解决影响学生成绩的主要错误,抓大放小,而不要去纠结于细枝末节,保持整体概念,挖掘学生的潜能,争取学生的最优成绩错误与纠正方法错误与纠正方法1.第一跳过高、过远第一跳过高、过远大家知道,在完成整个立定三级跳过程中所需的水平速度是建立在第一跳的基础上这就要求第一跳的高度要合理,向前性要好如果第一跳过高势必造成落地时支撑腿负担过重;如果第一跳过远会造成落地时支撑腿前迈;这些都会增加水平速度的损失,影响第二跳的水平速度破坏整个三级跳的节奏,从而影响立定三级跳远的成绩2.节奏感不强节奏感不强立定三级跳远时无论是弹跳型、平跳型和均衡型都应该具有很强的节奏感,三跳的节奏用音节表示为xxx,这就要求身体重心起伏较小,尽量保持在一条水平线上而较多的体育考生在训练和加试时,却出现xxx的节奏,身体重心起伏较大,形成从高到低或高、低、中的曲线。

这种错误的危害就在于考生不能建立正确的节奏感,不能把力量均匀地分配在三跳中,对运动成绩的提高影响较大3.上体姿势上体姿势起跳时上体保持直立或适度前倾,两腿做爆发式的蹬伸动作,其腾起角约为5060,这与立定跳远的起跳技术有所区别,主要是为了获得最大的水平速度腾空后上体应保持直立,稍向摆动腿一侧转动,达到躯干与起跳腿、摆动腿的协调一致切不可左右前后倾倒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给第二跳合理跨出创造条件4.上下肢配合上下肢配合身体的平衡主要是通过两臂的动作来控制,同时起到帮助身体更好地向前跃起的作用在摆臂时注意向前摆动要用力,摆到与肩平齐时要突然停止,不能无限制的摆动,然后,双臂应自然地放至体后做好后一跳的准备动作而摆动腿前摆要和起跳一致,摆动腿前摆与地面成平行并尽量停留一段时间,小腿则与地面成垂直角度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起跳的效果,只有上下肢配合协调成为一体,才能使身体重心平稳,达到合理有效的起跳5.放脚动作不正确放脚动作不正确立定三级跳远技术中的单足落地技术,一般讲求快速有力的积极扒地式落地动作,它的优点就在于:第一,落地点离身体重心投影点较近,这样就加速了身体重心向支撑点前移的速度;第二,减少了起跳产生的制动和水平速度的损失;第三,有利于完成快速有力的起跳动作。

在单足落地技术中常出现的错误有两种:一是前脚掌落地,它主要是由于摆动腿没有充分前摆至水平位置和脚尖没有勾起所造成,并且伴有上体前倾过大这种错误在放脚时产生制动较大,对水平速度的损失有很大影响二是脚后跟先落地,这种落地因为是滚动式放脚,所以加长了起跳腿落地时的缓冲阶段与蹬伸阶段的时间,同时起跳腿负担过重,出现第二次发力现象,对获得的水平速度破坏较大,影响了第二跳的效果6.专项技术与专项素质所限专项技术与专项素质所限 由于立定三级跳远技术比较复杂,要想掌握它,必须具备良好的专项技术和身体素质,比如腿部力量,单脚跳落地后,支撑腿受到来自地面和身体的双向挤压,腿部力量小的考生往往出现腿打跪,第二跳根本不可能保持适宜的腾起角和必要的水平速度对考生的柔韧性和协调性也有很高的要求所以,专项成绩的提高是伴随着技术、专项素质以及心理素质的提高而提高总之,影响立定三级跳远第二跳效果的因素很多,本文只例举几点进行阐述,以引起广大体育教师和考生的重视只要在教学和训练中,针对考生出现的问题,及时地有目的地进行训练和改进,不断提高专项技术和专项素质,才能达到熟练和运用自如的程度,成绩才能有所突破。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