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帮教工作制度―、报到登记制度:1、 刑释人员回原籍后,持【刑满释放证明书】、 【解除劳动教养证明书】在十五天内到司法所办理报到登记手续;2、 司法所接到刑释证明书后,进行登记、建档、 立卡,并在证明书上签署“已在司法所报到登记〃,加盖司 法所公章后,催促刑释人员到派出所办理入户手续;3、 对刑释后未办过报到登记手续的,经调查确认 后,应责成刑释人员补办登记手续二、司法所长首谈制度:1刑释人员到司法所报到时,司法所长应亲自找其 谈话,了解其思想动态和生活状况,并对其今后的生活和就 业进行引导、教育2、 刑释人员报到时司法所长因故不在所内的,司 法所长原那么上应在半个月内及时找其补谈对回归后不到 司法所报到的刑释人员,司法所长应主动上门与其谈一次 话3、 对个别刑释后没有回户籍所在地,经核实在外 地有固定住所的刑释人员,司法所长可以通过发函等形式与 其进行谈话4、 司法所要设立司法所长谈话登记簿,谈话要形 成笔录或其他书面材料,司法所长要有签名采用发函谈话 的,要复制函谈书面材料存档三、 结对帮教制度:1、 刑释人员回归社会后,村委会帮教组织要及时 上门做工作,催促其到司法所报到和到派出所落户口,同时, 要指定专人为帮教责任人,与刑释人员建立结对帮教关系。
2、 建立帮教关系要签订帮教协议书,协议书一式 六份,由帮教责任人、被帮教人、材委会领导、镇综治办、 派出所、司法所各执一份四、 访问谈心制度:1、 帮教责任人在被帮教人遇到以下情况时做到必 访:A、有大病时必访;B、有纠纷时必访;C、有突发情况 时必访;要在思想上疏导、教育,生活上关心、帮助,行为 上约束、标准2、 帮教责任人要经常与被帮教人〔特别是重点对 象〕谈心,便于了解其思想动态在犯错误时与其谈心,促 使其端正态度;受挫折时谈心,帮助其鼓起勇气;思想有疙 瘩时谈心,引导其放下包袱3、 每次访问谈心都要制作访问笔录,及时归档五、了解考察制度:1、 帮教责任人应经常了解被帮教人情况,通过其 邻居、家属掌握思想动态,一般每月不少于一次2、 司法所要每季度对被帮教人作一次考察并记录 考察结果;年终作一次鉴定,并填写【年度帮教对象表现情 况考察表】,统一归档3、被帮教人五年期满后,司法所要对其进行一次 全面考察,除仍需继续帮教的外,均应办理撤帮手续,填写 【归正人员期满撤销帮教审核表】,经所长同意后撤销帮教六、档案管理制度:1、 对刑释人员要建立个人档案档案内容应包括 判决书〔劳教决定书〕、帮教协议书、刑释通知书、年度考 察表、安置情况记录、撤销帮教书以及其它书面材料。
2、 要一人一档,统一编号,分类存放,排放整齐, 妥善保管3、 档案由内勤负责保管,要保护档案,不得任意 拆选、撕页、涂划、剪贴等4、 档案一般不让外人查阅,确需查阅时,须经所 长批准借阅和利用档案,必须严格执行保密制度,严守保 密纪律七、例会分析制度:1、 司法所应每月开一次所务会议,对帮教安置工 作进行研究,对出现的问题〔尤其是重点对象〕要拟定措施 加以解决2、 每半年召开一次全镇帮教安置工作领导小组成 员会议,总结前阶段帮教安置工作开展情况,布置下阶段工 作任务3、 建议党政领导每年召开一次镇帮教安置工作领 导小组成员会议,总结工作、分析情况、明确任务和职责八、帮教安置目标管理考核制度:1、 司法所要与村委会签订帮教安置工作责任状, 明确目标,即安置率达90%,帮教率达100%,无重新犯罪2、 司法所要催促村委会认真填写【刑释人员帮教 安置情况登记表】〔【登记表】在【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 作人民调解委员会记录本】中〕,以此作为考核的依据之一3、 年终要按目标责任的要求,对村委会进行检查 考核,对成绩显著的,要给予表彰,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 整改九、信息报告制度:1、 司法所要及时收集辖区内帮教安置工作有特 色、取得成功经验的村委会的信息,并向县司法局上报。
2、 重新犯罪的,司法所应及时查明重新犯罪的原 因后向县司法局上报十、外出刑释人员联系单制度:1、 对外出到滩溪县域外打工、在外地有相对固定 的居住地的归正人员,司法所应主动发联系函到外出所在地 单位了解归正人员情况2、 对长期外出在滩溪县域外打工或居住,在外地 有固定居住地的归正人员,司法所可以根据情况发委托帮教 函委托外出所在地单位进行帮教,但司法所要经常去函了 解被帮教人的情况3、 联系单和委托帮教函要留底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