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绝密★启用前2019年下半年幼儿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B卷 含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对于0—3个月的婴儿,应提供的玩具和游戏材料有( )A.手工、绘画材料B.用手穿的大木珠C.色彩鲜明的小球D.不倒翁、拨浪鼓2、在商场4-5岁的幼儿看到自己喜爱的玩具时,已不像2-3岁那样吵着要买;他能听从成人的要求,并用语言安慰自己,“家里有许多玩具了,我不买了对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 A.4-5岁幼儿形成了节约的概念 B.4-5岁幼儿的情绪控制能力进一步发展 C.4-5岁幼儿能够理解玩其他玩具同样快乐 D.4-5岁幼儿自我安慰的手段有了进一步发展3、下雨天走在被车轮辗过的泥泞路上,晓雪说“爸爸,地上一道一道的是什么呀?”爸爸说:“是车轮压过的泥地儿,叫车道沟。
晓雪说:“爸爸脑门儿上也有车道沟(指皱纹)”晓雪的说法体现的幼儿思维特点是?( ) A.转导推理 B.演绎推理 C.类比推理 D.归纳推理4、婴幼儿喜欢成人的接触、抚爱,这种情绪反应的动因是为满足他们的( )A.生理的需要 B.情绪表达性需要C.自我调节性需要 D.社会性需要5、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用来产生能量的营养素是( )A.碳水化合物分解成的葡萄糖B.脂肪C.蛋白质D.维生素6、儿童有不知足、不安全、忧虑、退缩、怀疑、不喜欢与同伴交往等特点是在( )教养方式下形成的A.放纵型B.专制型C.民主型D.自由型7、福禄贝尔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创制的活动玩具被称为( )A.凡物 B.积木C.恩物 D.念物8、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核心在于发展幼儿的( )A.人际关系B.社会性行为规范C.社会性D.社会文化9、小班幼儿玩橡皮泥时,往往没有计划性橡皮泥搓成团就说是包子,搓成条就说是面条,长条橡皮泥卷起来就说是麻花这反映了小班幼儿( )A.具体形象思维特点B.直接行动思维特点C.象征性思维特点D.抽象逻辑思维特点10、幼儿园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是指( )。
A.主题教学不应考虑教学内容的综合性B.分科教学不应考虑教学内容的综合性C.只有综合教学才考虑教学内容的综合性D.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式,都应考虑教学内容的综合性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简述我国幼儿教师的义务2、简述幼儿性格发展的特点?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1、试述蒙台梭利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及其教育方法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材料分析: 在开展“烧烤店”游戏前,大一班的李老师加班加点为幼儿准备了烧烤架、烧烤夹,以及各种逼真的“鱼丸”“香肠”等食材:大二班王老师没有直接投放材料,而是与幼儿商量,并支持他们自己去寻找、搜集所需材料,幼儿游戏情景分别见图1(大一班)和图2(大二班)问题: (1)哪位教师的做法更恰当? (2)请分别对两位教师的做法进行评析2、材料分析: 教师在户外投放一些“拱桥”(见图1),希望幼儿通过走“拱桥”提高平衡能力但是,有幼儿却将他们翻过来,玩起了“运病人”游戏(见图2)他们有的拖、有的推、有的抢......玩的不亦乐乎对此,两位教师反应不同。
A教师认为应立即劝阻,并引导幼儿走“拱桥”;B教师认为不应阻止,应支持幼儿新玩法问题: (1)你更赞同哪位老师的想法(2分)?为什么? (2)你认为“运病人”游戏有什么价值? 五、活动设计(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活动设计: 以动物的生存本领为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园大班活动方案第 4 页 共 4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C2、A3、A4、D5、A,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用来产生能量的营养素是碳水化合物分解成的葡萄糖神经系统时刻需要血糖,低血糖时人会感到很疲倦,思路不清,甚至有可能昏迷、休克大脑在活动时会消耗大量的糖类,而葡萄糖是由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分解而成的6、B7、C8、C,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核心在于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容有:亲子关系、同伴关系、性别角色、亲社会行为、攻击性行为9、B10、C,内容丰富才能使得活动体现出多样性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答案如下: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2、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幼儿园保教计划,履行聘约,完成工作任务3、按国家规定的保教目标,组织、带领幼儿展开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4、关心爱护全体幼儿,尊重幼儿人格,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5、制止有害于幼儿的行为或其他侵犯幼儿合法权益的行为,抵制和批评有害于幼儿健康成长的现象。
2、答案如下:幼儿期是人的性格初步形成的时期,也是为其今后性格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性格发展的特点是:1、活泼好动;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也是幼儿期个体性格最明显特征之一,不论是何种类型的幼儿都有此共性2、喜欢交往;儿童进入幼儿期后,在行为方面最明显的特征之一是喜欢喝同龄或年龄相近的小伙伴交往3、好奇好问;幼儿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主要变现在积极探索和好奇好问好问是幼儿好奇心的一种突出变现4、模仿性强;小班幼儿的变现尤为突出幼儿模仿的对象可以使承认,也可以是同伴,又分为即时模仿和延迟模仿5、好冲动;情绪不稳定是幼儿性格在情绪方面的表现三、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1、答案如下:(1)基本教育思想蒙台梭利以她广博的医学、生物学、哲学、心理学、教育学、人类学和精神病学等知识为基础,在教育实践中逐步地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理论①发现儿童蒙台梭利教育原理以“儿童生命”为其出发点,是关于“生命的原理”她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现儿童“生命的法则”,帮助儿童发展其生命②吸收性心智蒙台梭利提出了儿童感觉特别敏感期的理念,也就是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对于不同的事物有着不同的敏感度。
她归纳出以下几个敏感期:第一,秩序敏感期幼儿对秩序的敏感从出生第一年就出现并持续到第二年,甚至在他出生后的第一个月里就可以感觉得到这是幼儿的一种内部的感觉,以区别各种物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物体本身第二,细节的敏感期幼儿在1-2岁时会表现出对细节的敏感他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最细小的细节上,如鞋子放到了鞋架的旁边,而没有放在鞋架上等第三,行走的敏感期这是在幼儿发展中最容易观察到的一个敏感期第四,手的敏感期幼儿会朝外界伸出小手,这个动作的最初推动力代表幼儿自我要进入外部世界之中第五,语言敏感期1岁左右幼儿开始学说话,他们所获得的语言是他们从周围环境中听到的③自由的原则蒙台梭利认为,要建立一种合乎科学的教育,其基本原则是使儿童获得自由,使儿童的天性得以自然的表现2)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肌肉练习、日常生活训练、初步的知识教育以及文化历史教育3)教育方法①提供有准备的环境在蒙台梭利学校中,每一个教师要根据儿童不同阶段身心发展的不同需要,设计出一个能够帮助儿童发展的“生命的、活动的真实环境”所以,为幼儿提供一个适当的教育、生活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在蒙台梭利学校任教的教师被称为指导员她们的教学任务有别于其他的学校。
因为在这里,教师只要做到三点就够了,即:观察指导、示范、准备③教具--活动材料儿童的活动主要是通过教具进行的教具是根据儿童身心特点及所需要的环境来设计的总的来说,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就是通过教育引起儿童的兴趣和自由活动,在活动中,使儿童形成一个生活集体,从这个集体中培养出真正的儿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答案如下:(1)大二班王老师的做法更恰当理由如下:材料中“烧烤店”的游戏属于角色游戏,大班幼儿角色游戏处于合作游戏阶段,喜欢与同伴一起游戏,能按自己的愿望主动选择并有计划的游戏材料中大一班的老师虽然用心准备了游戏材料,但是没有考虑到幼儿的自主性,限制了幼儿在游戏中想象力的发展,因此是不恰当的大二班王老师没有直接投放材料,而是与幼儿商量、支持他们去寻找和收集材料的做法更符合大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因此王老师的做法更恰当2)①李老师的做法不恰当首先,游戏是幼儿在假象的情景下反映现实生活,具体表现为以物代物、以人代人大一班的李老师在游戏时为幼儿准备的材料太逼真,不利于幼儿想象力的发展其次,游戏的本质属性是自主性,游戏中的材料应该根据幼儿的兴趣来提供。
大一班的李老师没有了解幼儿的想法而是直接为幼儿来提供材料符合幼儿游戏自主性的特点的要求最后,李老师投放的材料过于逼真,缺少了可探索性和可操作性,不利于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②王老师的做法恰当,符合大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有利于幼儿游戏的开展首先,王老师的做法有利于发挥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性,同时能够培养幼儿的独立性材料中,王老师与幼儿商量、支持他们自己去寻找,收集所需材料的做法能够使幼儿更主动积极的参与游戏中,同时通过自己寻找材料的方式能够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其次,王老师的做法能够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同时激发幼儿在游戏中更好的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材料中王老师并没有直接选择自己认为比较合适的材料,而是让幼儿自己寻找,能够使幼儿大胆的结合生活经验并且展开想象,从生活中挖掘和发现合适的材料进行游戏最后,王老师的做法符合活动区材料投放的启发性、操作性、探索性的要求材料中王老师让幼儿自行寻找的材料,如树叶、签子等均来自于生活中,有趣、可变、可操作,不仅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同时也能够让幼儿自主地进行设计制作2、答案如下:(1)更赞同B教师的想法该教师支持幼儿的新玩法,这一理念符合游戏的基本特征①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自愿的活动,自主性是游戏的最本质属性的表现。
材料中针对幼儿自发生成的“运病人”的角色扮演游戏,教师应尊重幼儿游戏的自主性,支持幼儿进行游戏②游戏是在假想中反映现实生活的,重在过程,没有外在强加的目的,能够给幼儿带来愉悦的情绪体验部分幼儿虽然没有按照教师的预设进行体育锻炼游戏,但他们在“运病人”游戏中有的挑、有的推、有的抬,玩的不亦乐乎,在这一过程中不知不觉获得了全方位发展,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感因此,教师应当给予支持2)“运病人”的游戏属于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属于创造性游戏运病人”的教育作用如下:①促进幼儿认知、身体和语言的发展在“运病人”游戏中,可以增加幼儿关于照顾、运送病人方面的“医护”知识,促进幼儿交流表达的能力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②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在游戏中可以帮助幼儿增加对“病人”这一角色的了解,体会要爱护病人和关爱病人的情感;可以帮助幼儿克服自我中心化,学会理解他人此外,在与同伴共同“推”、“抬”的过程中也提高了与同伴合作的能力③有助于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独立性运病人”游戏是幼儿自发的游戏活动,并且在游戏中可以思考“运送”病人的多种方法,促进幼儿的发散思维的发展,提高了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④促进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在“运病人”游戏中可以让幼儿体验各种情感,如友好、同情、责任心等积极情感,也可以促使幼儿在成功运送病人的过程中产生自豪感等五、活动设计(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参考答案:活动:防御敌人活动目标:1.知道动物们生存的条件及自我保护的本领2.了解一些动物的防御本领3.萌发幼儿爱护、保护动物的情感活动形式:集体活动准备:相关图片、资料设计意图:1.通过已有经验及学习让幼儿了解一些动物自身的防御武器2.知道想生存必须要防御敌人的进攻3.萌发幼儿爱护、保护小动物的情感师幼互动:1.教师先同幼儿谈话: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小动物们生活在哪里?它们有敌人吗?它们怎样保护自己,怎样生存?2.出示一些小动物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它们是什么小动物,是使用什么样的办法保护自己的如:刺猬、蜜蜂、螃蟹、海蜇、蚌、穿山甲、大象、蜗牛等,观察后发现它们自己的身体上有防御敌人的武器3.教师再出示一些小动物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它们是什么小动物,是使用什么样的办法保护自己的如:乌贼、黄鼠狼等,观察后发现它们能从身体里释放出气体和液体,赶走敌人4.出示海星、海参、壁虎的图片,让幼儿了解它们会使用分身术让敌人误以为是捕到了猎物。
激发幼儿爱护小动物的品德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