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3届福建宁德市普通高中毕业班五月份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一****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6.44KB
约14页
文档ID:167578354
2023届福建宁德市普通高中毕业班五月份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三总复习_第1页
1/14

2023届福建宁德市普通高中毕业班五月份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宁德市2023届普通高中毕业班五月份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10页,23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系统科学中的系统方法强调在系统发展的总目标制定后,就要为实现这个总目标确定系统结构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确定若干可行方案从空间角度来说,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往大处着眼可以上升到流域、经济区乃至全国范围,这就需要不同省份、不同区域的相互协作和配合以长江流域来说,以生态保护的区域协调为契机,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才的流动,长江经济带就构成了一个大的空间系统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往小处细化,可以聚焦到县域、乡域,并与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融合起来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例如,不同的土地功能的重叠,构成了集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乡村“三生”空间,这样的“三生”空间实际上也就形成了一个小的空间系统,需要协调多重目标,实现乡村全面发展 无论是大到流域空间,还是小到乡域空间,都要从系统的视角,协调空间范围内的主体,充分发挥空间系统的综合功能,确保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总目标的实现。

系统科学中的系统方法还强调在系统总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不同的实现方案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绝非一朝一夕,不能急于求成,这项建设任务在时间上呈现出很强的代际性这种代际性,体现了当代人与未来人的命运攸关,当代人与未来人的福祉相连因此,当代人必须搞好生态文明建设,以促进整个人类文明的延续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统筹好,规划好,在时间上是一个延续的过程,不仅现在要做,未来也要做这种“薪火传承,绵绵不绝”的代际性特征,体现了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观 (拥编自张颖,王智晨《论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性》) 材料二: 生态文明在一般意义上是人类在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的文明发展形态,是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涵容、相互促进的新文明形态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生态文明建设所内蕴的本质关系离开环境保护、突破生态阈限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发展人类应当学会在自然的阈值边界内寻求生产和生活之道,以此作为生存与发展的底线绿色发展,是以生态保护为红线、为前提的发展,是由绿色、生态来定义的发展,是以生态经济、生态产业、生态技术为支撑、为机遇的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可持续发展。

同时,离开发展来讲生态保护,这种保护也是不现实的、一厢情愿的离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来实现人们的利益,单纯的生态保护将失去内在动力和支撑而变成既无意义又不可持续的保护长汀生态文明建设一个重要经验就是把生态家园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辩证统一起来,使二者进入良性的互动,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用经济社会发展来保证青山绿水的永续常驻,在这种互动张力中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他们在水土流失治理中引进利益机制,使人们能够在治理水土流失中获得利益,在环境保护中实现发展 (摘编自林默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何以可能?》) 材料三: 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一书中,刘经纬教授团队对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和西方生态社会主义思潮进行了详细剖析,以此来探索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以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案和策略比如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中的“天人合一”“仁民爱物”思想,强调了人类应该遵循自然规律以期达到和谐统一,不能无限度地索取与利用大自然;道家的思想文化中蕴含着“无为”“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也告诫我们顺应自然的本性而活,不要过分地追求物质财富等等当然,西方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潮也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与借鉴,但也有其局限性,并且中西方在思想、文化、制度、价值追求等方面是存在差异的。

(摘编自董前程,王慧《生态文明:放眼未来的文明抉择——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 材料四: 60年来,河北几代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肩负国家使命,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过,建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塞罕坝林场的生态区位十分重要,地处北京正北方,塞罕坝的万顷林海,形成了一道牢固的绿色屏障,有效拦阻了风沙侵袭北京塞罕坝还是滦河、辽河的主要发源地,每年蓄积淡水2200万立方米水,为保障津唐、辽西地域居民的饮水安全发挥了主要作用如今的塞罕坝被誉为“华北绿肺”“天然氧吧”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物种资源,使其成为珍贵的动植物种基因库优美的风光、良好的生态,凉爽的气候,塞罕坝已成为华北地区著名的森林生态旅游胜地据中国林科院评估,塞罕坝的森林生态系统,每年提供着超过120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联合国授予塞罕坝建设者“地球卫士奖” (摘编自腾讯网《塞罕坝林场:一个林场成就一种精神》)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涉及范围总是很大,需要不同省份、不同区域的相互协作和配合。

B.没有乡村的生态振兴,就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也难以实现乡村全面发展 C.当代人必须大力搞好生态文明建设,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未来人能够获得更大的福祉 D.长汀生态文明建设的最重要经验就是他们在水土流失治理中引进利益机制,实现双赢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于长江经济带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要真正保护好长江,就需要整个流域内的省份团结起来,协同生态治理 B.从“构成了集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乡村‘三生’空间”可知,不同的土地功能的重叠,可能形成复杂的空间系统 C.通过高消耗、高污染取得经济成果的发展方式,不仅破坏了当下宝贵的生态环境,更是阻断了子孙后代的发展道路 D.从“天人合一”“仁民爱物”“道法自然”等思想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儒、道两家已经对生态文明作出清晰界定 3.依据材料二,下列选项不符合“绿色发展”内涵的一项是(3分) A.在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中注入发展的生态意蕴 B.以生态经济、生态产业、生态技术为支撑 C.以生态为中心,追求纯自然的生存状态 D.把握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辩证统一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三的评论思路。

4分) 5.塞罕坝林场生态修复的奇迹,引发人们对发展理念的深刻思考请结合材料和材料二的观点,谈谈你对塞罕坝林场生态建设成功经验的看法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高山下的花环(节选) 李存葆 主峰上下全是一人多深的芭茅草,一接近它,便躲过了敌人的射界我火速爬着赶上了梁三喜他们梁三喜见我来了,也没责怪我 三排仍不时向敌人射击,敌人也不断还击我们在草丛中攀援而上,去接近敌堡…… 爬了一大阵子,猫起腰便看见敌堡了 战士“北京”对梁三喜说:“连长,距离最多有五十米放心,绝对不用打第二炮,干吧!” 梁三喜点头同意 战士“北京”当即把炮弹装进炮膛稍许,他肩起“八二无”炮身,“噌”地站起来,勾动了扳机!然而,没见炮口喷火! 战士“北京”一下卧倒在地敌人的子弹“嗖嗖”从我们头顶上飞过…… “怎么?是臭弹?”梁三喜问 “嗯北京”说着,忙把臭弹退出炮膛弹药手赶忙又递给他一发炮弹,他又将炮弹装进了炮膛 稍停,他又肩起炮,猛地站起身,又一次勾响了扳机,却又一次没见炮口喷火! “哒哒哒哒……”敌人一串子弹射来,战士“北京”一头栽倒在地上! “‘北京’!‘北京’同志……”我和梁三喜同声呼唤着。

一切都发生在瞬息之间! 战士“北京”倒在血泊中,身上七处中弹中的是平射过来的高射机枪子弹,处处伤口大如酒盅,喷出股股热血…… 啊,倒下了,一个多么优秀的士兵又倒下了!他连“哼”一声也没来得及,眨眼间便告别了人生!他二十出头正年轻,芬芳的生活正向他招手!他是那样机敏果敢,他是多么富有才华!昨天晚上,他还以将军般的运筹帷幄,为我们攻打无名高地献出了令人折服的战斗方案!可此刻,他竟这样倒下了!他从北京部队奔处前线补到我们连,到眼下才刚刚两天,我们还不知道他叫啥名字啊!五十米的距离上,他不瞄准也绝对有把握一炮一个敌碉堡!可臭弹,该死的两发臭弹! 梁三喜怒对展到眼前的弹药手:“他的死,你要负责任!” 弹药手沉下头不吱声,我知道,梁三喜这是由极度悲恸产生的激怒,而激怒又变为这无谓的埋怨!在同生共死的战场上,有哪位弹药手愿意出现臭弹啊! 梁三喜从战士“北京”身下双手摸过血染的炮身,把那发还在炮膛中的臭弹猛一下退出来,忿然甩出老远!他接过弹药手递过来的炮弹,一下装进了炮膛 梁三喜肩起炮身说时迟,那时快,他猛地站起来,眨眼间便见炮口喷火!炮弹“轰”地炸开,敌碉堡被炸得粉碎…… 碎石泥尘还在刷刷下落,我们便跃起身,迎着硝烟气浪扑上前去! 上来了!上来了!从左右两侧出击的突击队员,还有从主峰正面待机冲锋的步兵一排,一齐呐喊着,冲上了山顶! 我们,终于站在了364高地主峰上! “注意搜索残敌!”梁三喜命令道。

我放眼望去,山顶上敌堑壕里一片狼藉,空无一人位于山顶右侧的炮阵地上,有十几门横倒竖歪的120迫击炮,遍地是待的炮弹,还有那一箱箱未开封的炮弹箱摆在周围……这时,我才更觉出梁三喜判断的准确,决策的正确!如果不攻占这炮阵地,我们坚守在无名高地上是会全连覆没的! 山顶上到处是巉岩怪石我们沿着堑壕南边向西搜索 段雨国兴冲冲地来到我和梁三喜身边:“连长,指导员,胜利啦,我们终于胜利啦!这次战斗,能写个很好的电影剧本!” 我望着段雨国那副乐样儿,真没想到他也攻上了主峰! “隐——蔽!”只听身后的梁三喜大喊一声,接着我便被他猛踹了一脚,我一头跌进堑壕里!跟着传来“哒哒哒”一阵枪响…… 当我从堑壕里抬头看时,啊!梁三喜——我们的连长倒下了! 我不顾一切地扑过去 “连长!连长!”我一腚坐在地下,把他扶在我怀中…… 他微微睁开眼,右手紧紧攥着左胸上的口袋,有气无力地对我说:“这里……有我……一张欠账单……” 一句话没说完,他的头便歪倒在我的胳臂弯上,身子慢慢地沉了下去,他攥在左胸上的手也松开了…… 我一看,子弹打在他左胸上,打在了人体最要害的部位,打在了他的心脏旁!他的脸转眼间就变得蜡黄蜡黄…… “连长!连长!”战士们围过来,哭喊着。

“连——长!”段雨国扑到梁三喜身上号啕起来,“连长!怪我……都怪我呀……” 梦,这该是场梦吧?战斗就要结束了,梁三喜怎么会这样离开我们!当理智告诉我,这一切已在瞬息间千真万确地生了时,我紧紧抱着梁三喜,疯了似的哭喊着…… 讲到这,赵蒙生两手攥成拳捶打着头,泪涌如注他已完全置身于当时场景中了 (节选自《高山下的花环》) 【注】《高山下的花环》是以1979年中越自卫反击战为背景创作的中篇小说,节选部分内容是赵蒙生回忆9连攻打越军阵地时的一场殊死战斗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战土“北京”“弹药手”都没有出现真实姓名,说明连长、指导员在工作中过于粗枝大叶,对战士的情况了解不够 B.“我”没想到段雨国能攻上主峰,因为“我”缺乏战斗的经验,对战事判断不准,同时也表达了对段雨国平时表现的不满 C.梁三喜用炮炸毁敌碉堡,掩护战士们顺利冲上山顶,“上来了!上来了!”表明了他们此时被胜利的喜悦冲昏了头脑 D.结尾写到“梦,这该是场梦吧?”,是因为“我”和众多战士不愿相信硬汉梁三喜已牺牲的事实,是极度悲恸的心理表现。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见(3分) A.小说中“山顶上到处是巉岩怪石”的环境描写与“注意搜索残敌”这句话暗中呼应,为下文写梁三喜牺牲埋下伏笔 B.小说以赵蒙生的回忆展开叙事,语言朴实顺畅,在张弛有度的叙述节奏中展现并讴歌了战争中的英雄群像 C.小说用铺排手法,抒发了“北京”牺牲后“我们”的悲痛之情,强化因“臭弹”而产生对敌人的愤怒情绪 D.攻占364高地后,段雨国正沉浸在胜利的兴奋中,连长却意外牺牲了,这一情节的突转,扣人心弦 8.关于《高山下的花环》的创作,作者说他力求塑造“合乎兵的美的规范的形象”请结合小说节选部分,简析文中塑造的人物体现了“兵”的哪些美?(4分) 9.虚构是小说的显著特征,而真实是虚构的源泉小说中哪些方面的真实为它的虚构提供了支持?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隗嚣矜己饰智,每自比西伯,与诸将议欲称王郑兴曰:“昔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尚服事殷;武王八百诸侯不谋同会,犹还兵待时。

高帝征伐累年,犹以沛公行师今令德虽明,世无宗周之祚;威略虽振,未有高祖之功;而欲举未可之事,昭速祸患,无乃不可乎?”嚣乃止后又广置职位以自尊高,郑兴曰夫中郎将太中大夫使持节官皆王者之器非人臣所当制也无益于实有损于名非尊上之意也嚣病之而止时关中将帅数上书言蜀可击之状,帝以书示嚣,因使击蜀以效其信嚣上书盛言三辅单弱,刘文伯在边,未宜谋蜀帝知嚣欲持要端,不愿天下统一,于是稍黜其礼,正君臣之仪帝以嚣与马援、来歙相善,数使歙、援奉使往来,劝令入朝,许以重爵嚣连遣使深持谦辞,言无功德,须四方平定,退伏闾里帝复遣来歙说嚣遣子入侍,嚣闻刘永、彭宠皆已破灭,乃遣长子恂随歙诣阙;帝以为胡骑校尉,封镌羌侯郑兴因恂求归葬父母,嚣不听,而徒兴舍,益其秩礼兴入见曰:“今为父母未葬,乞骸骨;若以增秩徒舍,中更停留,是以亲为饵也,无礼甚矣,将军焉用之?愿留妻子独归葬,将军又何猜焉!”嚣乃令与妻子俱东马援亦将家属随恂归洛阳,以所将宾客猥多,求屯田上林苑中,帝许之嚣将王元以为天下成败未可知,不愿专心内事,说嚣曰:“今南有子阳,北有文伯,江湖海岱,王公十数,而欲牵儒生之说,弃千乘之基,羁旅危国以求万全,此循覆车之轨者也今天水完富,士马最强,元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此万世一时也。

若计不及此,且畜养士马,据隘自守,旷日持久,以待四方之变;图王不成,其敝犹足以霸嚣心然元计,虽遣子入质,犹负其险厄,欲专制方面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光武平陇蜀》)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夫中郎将/太中大夫/使持节/官皆王者之器/非人臣所当制也/无益于实/有损于名/非尊上之意也/嚣病之而止/ B.夫中郎将/太中大夫使持节/官皆王者之器/非人臣所当/制也/无益于实/有损于名/非尊上之意也/嚣病之而止/ C.夫中郎将/太中大夫/使持节官/皆王者之器/非人臣所当制也/无益于实/有损于名/非尊上之意也/嚣病之而止/ D.夫中郎将/太中大夫/使持节官/皆王者之器/非人臣所当/制也无益/于实有损/于名非尊/上之意也/嚣病之而止/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阙,古代在宫殿、祠庙或陵墓前筑有高台,通常左右各一,文中指帝王居地 B.高祖,庙号,文中指汉高祖刘邦,字季,沛县(今属江苏)人,故人亦称沛公 C.三辅,指汉代治理京畿地区的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后泛指京师附近之地。

D.乞骸骨,使骸骨归葬故乡,古代官吏因生病请求退职的一种说法,又称“移病”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秀把关中将帅建言攻蜀的奏章转交隗嚣看,想派他去攻蜀以检验其忠信与否,隗嚣上书表示不应谋划攻蜀,刘秀因此对他有猜忌 B.隗嚣与马援、来歙交好,刘秀曾多次让来歙、马援劝说隗嚣入京朝见,许以高位显爵,隗嚣自知无功德而婉言谢绝,甘愿隐居乡里 C.隗嚣未准许郑兴归乡安葬父母的请求,并给他换住宅、加俸禄等优待,郑兴晓之以理,甚至愿以妻儿为人质,最终打消隗器疑虑 D.王元对刘秀怀有二心,他劝勉隗嚣不要受儒生之说牵制,因利乘便,蓄养兵马,占据要塞,以图一统天下或称霸一方,隗嚣认同这一谋划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而欲举来可之事,昭速祸患,无乃不可乎?(4分) (2)是以亲为饵也,无礼甚矣,将军焉用之?(4分) 14.郑兴劝阻隗器称王,又反对他大量设置官爵,其理由分别是什么?请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观伯时画马礼部试院作① 黄庭坚 仪鸾②供帐饕虱行,翰林湿薪爆竹声,风帘官烛泪纵横 木穿石盘未渠透③,坐窗不遨令人瘦,贫马百藖④逢一豆⑤ 眼明见此玉花骢,径思著鞭随诗翁⑥,城西野桃寻小红 【注】①本诗写于元祐三年,时苏轼以翰林学士知贡举,黄庭坚(参详官)、李公麟(字伯时,点检试卷)等均为其属官,公务之余多唱和之作②仪鸾:指仪鸾司,掌奉供帐之事③该句典出《真诰》:傅先生年轻好道太极老君与之木钻,使穿一石槃他昼夜穿钻,历47年成功,遂得神丹而升天槃,即盘渠:通“遽”,疾、立时④藖:斫余的草茎⑤豆:精饲料⑥诗翁:指苏轼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三句选用三个典型细节,渲染试院生活的清苦、简陋,烘托凄寒、烦闷的氛围 B.本诗写“观”画马,突破一般盛赞丹青妙技的俗套,开掘深,联想广,首尾圆合 C.“贫马百藖逢一豆”与“食之不能尽其材”一样都表达了对扼杀人才之举的控诉 D.本诗每句押韵,三句一换韵,给人以奇峭之感,三叠戛止,突兀生新,不落窠臼 16.本诗最后三句有什么含意?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诗经.卫风.氓》中用桑叶鲜嫩润泽譬喻女子正当青春美貌的一句是“”,用桑叶枯萎凋落譬喻女子年老色衰的一句是“” (2)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着重描写岳阳楼的形胜和景物的变化,以及迁客、骚人登楼时的不同心情,通过满含感情的议论,最后归结出“古仁人”“,”的襟怀 (3)“浮云”在古典诗歌中是一个常见的意象,其特定的文化内涵通常有遮蔽阻挡、漂流不定、变化无常等,该意象在唐宋诗词间中经常出现,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唐朝的《步辇图》《簪花仕女图》,五代的《韩熙载夜宴图》《寒林重汀图》,宋朝的《摹张萱捣练图》《千里江山图》……①不久前,在浙江大学开幕的“‘盛世修典’——②‘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阶段性成果展”上,500余幅珍贵名画的等比例打印稿无相,令人这次展览,是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下称“大系”)③历经16年,在世界各地搜集、拍摄中国古代绘画精品的部分成果的展示。

广袤无垠的山水,被世世代代的画笔反复描摹:千载轮回的四季,被南北东西的人们竞相纪颂;罗陈万象的生活,被数以万计的作品再三绘写数千年来,中国绘画艺术以惊人的规模、成就,再现了中华大地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记录了中国社会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精神境界 “大系”还努力运用高科技手段,探索出一条让更多的民众与传世名迹“亲密接触”的新途径通过系列短视频,“大系”项目在“学习强国”④平台科普艺术,至今已推出450余期 中国绘画史上的传世名作无不经历过各种浩劫,无数神品妙迹已然湮没于历史的烟尘中目前,还有大量与中国历代纸质、绢质绘画紧密相关的古代壁画、雕塑、建筑等造型艺术, 数字化采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依然 18.对文中①省略号②破折号③括号④引号的作用判断正确的一项(3分) A.①列举的省略②标明副标题③注释上文④特定称谓 B.①语意未尽②标明副标题③插入内容④特殊含义 C.①列举的省略②强调引出的下文③插入内容④特定称谓 D.①语意未尽②强调引出的下文③注释上文④特殊含义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拍案叫绝源远流长期待任重道远 B.叹为观止博大深邃亟待任重道远 C.拍案叫绝博大深邃亟待举步维艰 D.叹为观止源远流长期待举步维艰 20.文中划横线的语句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

5分) (二)语言文宇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飞关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3月23日下午,第二次“天宫课堂”如约举行,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携手开讲在这次课堂上,液体的表面张力再度大显神威拉不断”的液桥实验完全超越了日常的经验和感知,展现出了令人惊叹不已的天地差异一座小小的液桥,一端连着天上的航天员,一端连着地面的中学生,() “天宫课堂”也随着载人航天技术的进步而发展演进人们发现,①最近两次“天宫课堂”直播的画面更加清晰、声音延迟明显减少承担天地数据传输的天链卫星已经从数年前的第一代发展到了第二代,数据传输能力和稳定性大大增强,“天宫课堂”的呈现效果得到明显提升 此外,“天宫课堂”在努力扩大地面课堂覆盖的同时,也把目光投向无限宽广的网络世界,③例如,航天员在回答地面课堂学生的提问之前,就先回答了网友提出的两个问题,这进一步激发了网友们探求科学规律、探索宇宙奥秘的热情 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像一根接力棒一样,连接了中国现在与未来的科学事业。

B.如同一根接力棒,连接了中国科学事业的现在与未来 C.像一根接力棒一样,连接了中国科学事业的现在与未来 D.如同一根接力棒,连接了中国现在与未来的科学事业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南宋学者叶适曾在《赠薛子长》一文中说:“读书不知接统绪①,虽多无益也;为文不能关教事②,虽工无益也;笃行而不合于大义,虽高无益也;立志不存于忧世,虽仁无益也 【注】①接统绪:融会贯通②关教事:关涉政事教化 以上论述对于当代青少年具有多方面的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宁德市2023届普通高中毕业班五月份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评分细则及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19分) 1.(3分)B2.(3分)D3.(3分)C 1.B【A项有误,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涉及范围可大可小,“总是范围很大”说法太绝的对,也并非都“需要不同省份、不同区域的相互协作和配合”。

C项“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未来人能够获得更大的福祉”有误,有关“目的”的表述不够全面、准确,文中强调的是“当代人与未来人的福祉相连”D项“最重要经验”于文无据,且“水土流失治理中引进利益机制”也只是长汀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项措施 2.D【D项有误,这些表述只能说明中国古代儒、道两家的思想中具有生态伦理思想,以及蕴含着生态智慧,但不等于“已经对生态文明作出清晰界定”】 3.C【C项有误以生态为中心,追求纯自然的生存状态”忽视人发展的需要,是把生态文明理解为回归到人类屈从于自然的生存状态 4.(4分) 针对刘经纬教授一书,先总评其团队通过剖析中西方生态思想来研究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案和策略,(2分)再分评我国古代儒道两家蕴含的生态伦理思想和生态智慧,(1分)以及西方生态社会主义思潮的启发与局限性1分) 5.(6分) ①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或生态文明观),生态保护与社会发展相互涵容促进1分)塞罕坝林场不仅创造良好生态,而且产生巨大的生态服务价值1分) ②形成大生态系统治理的良性循环1分)国家树立宏大治理目标,引导投入,经科学治理建成超大林场后,给临近地区带来良好的生态影响。

1分) ③实现代际治理的持续性1分)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60年来几代人的共同而持续的努力建设,才创造今日的奇迹1分) (二)(16分) 6.(3分)D7.(3分)C 6.D【A错,“北京”“弹药手”没有出现真实姓名,是体现了在战争中浴血奋战的无名英雄们其实都是平凡的中华儿女,而非表现连长、指导员工作的粗线条;B错,“‘我’缺乏战斗的经验,对战事判断不准确”于文无据,“同时也是对段雨国平时表现的不满”属于对文本的过度解读和主观臆测;C错,“上来了!上来了!”两次的反复体现了大家获胜后的欣喜若狂,而不是冲昏头脑 7.C【“因‘臭弹’而产生对敌人的愤怒情绪”是错的,“臭弹”的制造者并非敌人 8.(4分) 【示例】 ①革命英雄主义的崇高美无论是战场上身先士卒的连长梁三喜,或是面对敌人的密集炮火沉着冷静的小“北京”等,都展现了他们保家卫国,不畏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 ②战友之间的人情美连长梁三喜为掩护战友献出年轻生命,“我”和段雨国等对牺牲战友的悲恸之情等,都表现了残酷战争中纯洁深厚的战友情 ③高贵的人性美英雄梁三喜的那张“欠帐单”,彰显质朴守信的人性光? 。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