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竞赛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1]这首诗是_____代诗人_____的作品,这是他的“生平第一快诗”这首诗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的心情[2]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初闻涕泪满衣裳”中诗人流出的是喜悦的泪、高兴的泪2)令杜甫“喜欲狂”的原因是可以回到家乡去了3)诗中的“妻子”与现代汉语中的“妻子”意思相同2.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1]请在横线上写出这首诗的题目[2]全诗3句,第1句提出___的现象,第2句描绘__的状况,第3句议论抒情:___[3]这首诗通过对萁豆相煎的描写,揭露了__________[4]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他的另一位兄弟是____________3. 文言文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娃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说说上阕词的意思[2]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七八个/星天/外 B.两三点雨/山前C.旧时/茅店/社林边 D.路转溪桥/忽见[3]下列对这首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二句写明月惊鹊,半夜蝉鸣,这是对夜晚宁静气氛的渲染衬托B.第四句写蛙声,这是从侧面烘托丰年C.第五、六句描写的是骤雨即至的景象D.第七、八句描写的是词人的迷惑4. 课外阅读(一)清明[唐]杜牧清明①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②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③[注释]①清明:节气名,在阳历每年4月4日或5日②酒家:酒店③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后人遂以它来命名以产酒著名的地方1)解释加下划线的字词①清明时节雨纷纷 ②路上行人欲断魂 ③借问酒家何处有 ④牧童遥指杏花村 (2)诗的第一、二句交代了写作的时间是 ,天气是 ,作用是 (3)行人为什么“欲断魂”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行人问牧童什么?牧童回答了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思念(舒婷)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夕阳一般遥遥地注目,也许藏有一个重洋,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呵,在心的远景里,在灵魂的深处[1]第一节用了哪些意象?这些各自独立的跳跃着的意象与“思念”有何联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二节“蓓蕾”、“夕阳”两个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它们的含义如何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三节表达了什么意思?其诗意表达形式与一、二节有何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按要求回答问题早发白帝城______________,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______________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______________疑是银河落九天[1]把古诗补充完整[2]这两首古诗的作者都是______朝诗人________[3]这两首古诗中都用到了什么修辞手法?举例说明[4]任选一首诗,说说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或感情。
7. 阅读《春夜喜雨》,回答问题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1]这首诗从整体看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描绘春雨?说说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2]这首诗赋予了春雨怎样的品格?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1]请分析诗歌的三、四句是如何做到虚实结合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除了写春景外,还蕴含着怎样的哲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课外阅读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①凉州词:当时有《凉州曲》,这首诗是为“曲”配的“词”②夜光杯:这里指很精致的酒杯③催:催促欢饮的意思④沙场:指战场[1]古时描写战争的著名诗句很多,如( )朝( )写过: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A.宋、岳飞B.元、戚继光[2]这首写战争的诗,不写( )而写( ),表现了边塞战士在边地荒寒艰苦的环境下,过着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 )A.激烈的战争场景、将士们开怀痛饮B.悠扬的民族音乐、优美的大漠风景[3]这首诗写的事情是什么?( )A.边疆的将士奋勇杀敌,伤亡惨重B.边疆的将士在开怀痛饮,尽情酣醉[4]假如你当时就在即将出征前的现场,你会有什么感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 读古诗,完成练习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1]解释词语护田:__________________ 送青来:__________________[2]判断对错①后两句诗采用了对偶,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山水人的感情,显得既生机勃勃又清新幽雅②“两山排闼送青来”可以改为“主人开门见青山”,意思的主人打开了门,就会看见青翠的山峰③诗人写出了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山水主动与人相亲,表现了人的高洁11.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裁。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1]“茅檐长扫净无苔”中“长扫”的意思是____________,“净无苔”说明了茅屋____________[2]通过“手自栽”可以感受到( )A.主人的生活非常无聊B.主人非常勤劳C.主人只会栽花种草,没有别的专长[3]表现湖阴先生居住环境山清水秀的诗句是哪两句?请你体会这两句诗在结构上的特点,再写出两句这样的诗句[4]读了这首诗,你觉得湖阴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 古诗阅读回乡偶书[唐]贺知章______________,乡音无改鬓毛衰笑问客从何处来[1]把诗句补充完整[2]从题目可以看出本诗是贺知章__________时偶然写得的[3]本诗中通过诗人的“变 ”——“___________”和“不变”——“____________”之间的对比,以及儿童所问“________________”,流露出作者对生活变迁、岁月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13. 阅读诗歌,完成小题如梦令(宋)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①,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注]①卷帘人:站在窗口卷帘子的侍女。
《语文主题阅读》丛书六下——1)(1)这首小令用精练的语言写了一段对话其中“绿肥红瘦”是什么意思?请作简要赏析2)作者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1]“送元二使安西中的“使”的意思是( )A.让,致使 B.奉使命办事的人C.出使 D.使用[2]结合地域特点和唐代的交通特点可知,“使安西”必定是一段( )的行程A.风光无限 B.通畅无阻C.繁荣热闹 D.充满艰辛[3]解释字词浥:____________ 客舍:___________[4]从诗中可知,诗人送别的时间是__________,地点是______________,景物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5]“柳”往往让人想起古人的“折柳相送”,诗句中的“柳”是______________的象征[6]下列哪一项不是诗句所表现出的画面?( )A.设宴饯别 B.把酒话别C.对酒当歌 D.殷殷相送[7]请你用自己的话替诗人向元二说说这两句诗表达的意思。
[8]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________________之情6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