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随机测试知识点梳理汇总

文****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60KB
约3页
文档ID:167043791
随机测试知识点梳理汇总_第1页
1/3

一、名词解释1.随机变量:一般来讲,一种随机试验的结果,当用数字表达出来时称为随机变量2.变形监测:利用测量与专用仪器和方法对变形体的变形现象进行监视观测的工作3.假设检验:根据样本来查明总体是否服从某个特定的概率分布通过检验来决定是否接受假设4.应变:弹性体受力后,任一点p产生形变,即微小线段的长度及它们之间的直角都有所变化,即为应变应变分为正应变和剪应变5.平均间隙法:1)先进行两周期图形一致性检验,如果检验通过,则确认所有参考点是稳定的否则,就要找出不稳定点 2)依次去掉每一点,计算图形不一致性减少的程度,使得图形不一致性减少最大的那一点为不稳定的点 3)排除不稳定点后再重复上述过程,直到图形一致性检验通过检验为止二、问答1. 1)随机过程的主要特征量有哪些? 1.概率密度函数2.均值、方差和均方值3.自相关函数4.谱密度函数2)各态历经随机过程:在一次试验中对足够长的时间内的不同t值的随机过程,等价于在许多试验中,对同一t值观察的随机过程,这一过程的特征量可近似表示整个过程从一个现实来求特征量的平稳过程,叫做各态历经随机过程3)用代数和估计,公式:均值:方差估计:协方差函数估值:标准化自相关函数:2.(1)控制网的优化设计方法及优缺点:1)解析设计法:建立优化设计问题的数学模型,包括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选择一种恰当的寻优算法,求出问题严格最优解。

其优点是所需机时一般较少,理论上比较严密,其最终结果是严格最优的其缺点是优化设计中的数学模型比较复杂,有时难以建立,最终的结果有时是理想化的,在实际中实施起来比较困难或者不可行2)机助法:将电子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和判断能力同设计者的知识和经验结合起来,通过对一个凭经验拟定的初始设计方案进行分析,计算求出各项质量指标,并对设计方案进行不断地修改,指导设计者满意的一种设计方法其优点是:1.适应性广;2.设计结果合理且切实可行;3.计算模型简单其缺点为耗机时较多,其计算结果可能并非最优,只是一种近似最优解3.控制网的质量标准:1.精度;2.可靠性;3.灵敏度;4.经济 精度指标: 整体精度 局部精度 单个坐标未知数的精度 点位精度 点位误差椭圆元素测量控制网优化设计具有理论性和实用性: 1)在人、财、物的条件下,控制网具有最好的精度、灵敏度和可靠性; 2)在满足精度、灵敏度和可靠性的条件下,控制网的成本最低4.如何利用一元回归分析法对变形资料进行检核P55对两组观测数据进行检核,求解出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估值在指定的置信水平下与相关系数临界值比较,若计算值大于临界值,则说明相关密切,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出线性相关方程。

这样便可以根据线性相关方程,代入时间系数,计算出计算变形值与观测进行比较检验5.监测网观测资料中数据筛选过程应用B检验法、—检验法和t检验法时的本质区别是什么?P581)先进行超限误差的整体检验,对于取定的置信水平下,若检验原假设被拒绝以后说明在置信水平α下观测值中可能含有超限误差进行局部检验查找出那些值超限2)对于整体检验中超限部分取一值作为假设超限值,对其进行检验,若不通过检验则说明该值超限3)重复进行上面几步,查找超限误差统计量的选取不同,导致服从的检验分布函数的不同6.如何对奇异值进行检验?为什么存在插补问题?如何插补?1)方法一:P65方法二:2)在监测过程中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当出现实测资料漏测时,或在数据处理时需要利用等间隔观测值时,则可利用已有的相邻测次或相邻测点的可靠资料进行补差工作①物理插补:按照物理意义,根据已测资料的逻辑分析,找出主要原因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再利用这种关系,将缺漏值补差出来②数学插补:P66Ⅰ线性内插法Ⅱ拉格朗日内差计算Ⅲ用多项式进行曲线拟合Ⅳ周期函数的曲线拟合Ⅴ多面函数拟合法7.1)平差问题的基准:在计算前必须确定的起算数据,这样就可由观测值求得位置参数的平差值。

基准给出控制网的位置、尺度和方位的定义,实际上给出了控制网的参考系2)如何选择监测网的基准?P85①当网中存在固定点时,用固定点做基准采用经典平差②当网中存在某些点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他们变动是随机的情况下,用这些点作为拟稳点,采用拟稳平差③当网中所有点都具有微小随机变动,采用自由平差网8.灰数:信息不完全的数,及只知大概范围而不知其确切值的数,是一个数集,记为 灰元:信息不完全的元素灰关系:信息不完全的关系累加生成:对原始数列中各时刻的数据依次累加,形成新的数列累减生成:是累加生成的逆运算,即对生成序列的前后两数据进行差值运算三、计算。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