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外科学(Veterinary surgery)绪 言(Preface)兽医外科学是临床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兽医学基础理论与技术操作相结合的课程广义的兽医外科学涉及下面两门课程: 兽医外科手术学(Veterinary operative surgery):研究在动物体施行手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手术的局部解剖和诊疗动物疾病的手术方法;此外,兽医外科手术学还研究通过手术改变动物机体代谢,增强动物使用能力及提高畜产品数量和质量的方法,如畜禽阉割术、人工培植牛黄手术及狗宝手术等兽医外科学(Veterinary surgery):研究动物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疗方法第一部分 兽医外科手术学(Veterinary operative surgery)第一章 外科手术概述(Surgical operation outline)第一节 手术的基本结识(Basic operation knowledge)一、外科手术的意义和任务治疗局部病灶,消除其对动物机体的不利影响,恢复其机能此外还涉及以经济为目的,运用手术技术发明财富,满足人类生活的需要,如各类绝育术、牛黄培植术、宠物美容术(剪耳、断尾)等。
二、外科手术学的基础外科手术学建立在家畜解剖学、家畜生理学、家畜病理学、兽医微生物学、兽医药理学等的基础上家畜解剖学知识指导对的选择手术通路;生理学知识指导全面结识机体机能,保证手术合理;病理学和微生物学知识指导对炎症及手术创伤愈合的了解;药理学知识指导手术在无菌无痛的前提下完毕成功的外科手术,必须掌握与手术有关的无菌、消毒、切开、止血、结扎、缝合、引流、伤口解决、包扎固定等一套基本操作技术,这也是外科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三、外科手术的学习方法手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必须以基本理论为指导,否则容易走弯路,甚至导致失败;但仅熟背理论知识,不注重锻炼手术基本功,只能是纸上谈兵手术基本功是指对手术操作的的纯熟限度和对手术技巧的精通限度俗话说,“台上几分钟,台下十年功”,准确地形容欲达成纯熟的手术操作水平,需要较长时间的训练熟能生巧”恰本地表达了反复操作与精通之间的关系四、完毕手术的一般结识动物外科手术的发展,受若干客观因素的束缚或制约,表现在“手术对象”和“经济价值”两个方面 1.动物被毛长或体表不卫生; 2. 若麻醉不的确,动物不会配合;3.术后动物不能自觉保护术部;4.若动物经济价值低或人对动物感情淡漠,一般视手术费用决定是否批准手术。
手术成功取决于术前的无菌准备、术中的对的操作和术后的科学护理临床工作中接受手术病例时,要认真分析病情并制订手术方案,并规定动物主人在手术申请书上签字第二节 手术的一般过程(General operating process)一、术前准备 术者的准备:指术者或执刀手是否已对手术建立信心,做到胸中有数(制订具体的手术计划),各种助手是否分工明确,具体操作人员是否进行了手臂消毒患病动物的准备:术前应评价动物自身对手术的耐受力,进行临床常规检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禁食24h(小动物禁食12h)和禁水12h,术部剪毛、剃毛、清洗与消毒(常称作:术部常规无菌准备),拟定动物的保定与麻醉方法手术器械及敷料准备:通常是指分类包扎后进行高压灭菌,或使用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二、术中操作:是指手术人员对的而纯熟的基本操作技术对的的操作建立在对动物局部解剖结构熟悉的基础上,特别在施行从未做过的手术时更需如此;纯熟的操作与平时的手术功夫和经验积累有关假如具有良好的手术基本功,加上善于思考,勤于探索,就完全可以施行从未做过的手术,从而解决临床上需要手术解决的问题 三、术后护理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充足表白术后护理对手术成功的重要影响,这在动物医学方面特别如此。
术后护理的内容涉及一般护理(麻醉清醒、保温和全身监护)、防止和控制感染、术后的饲养与管理临床经验证明术后护理的要点是:动物尽快清醒、较快恢复食欲和促进创口愈合手术治疗三环节的重要关系:一个手术的成功与认真的术前准备、对的而纯熟的术中操作、以及细致的术后护理有密切关系,这三者如有一方失误,都将减少手术成功率如因动物不能耐受手术而在术中死亡,或因术部严重感染及错误操作导致正常生理功能丧失而被迫淘汰,或因食欲一直不能恢复而导致动物衰竭死亡,均意味着手术失败第二章 动物保定(Animal restraint)一、保定的概念及分类当动物与不熟悉的人接近时,往往产生不安、戒备、逃跑或袭击等的行为,是动物自身防御的本能动物保定是指根据人的意愿对动物实行有效控制的方法,以方便临床诊疗或手术的进行,同时保证人和动物安全保定方法一般分为以下两种:机械保定:是指用简朴的器械如绳索、皮带、铁链、木棒、柱栏等限制动物的活动化学保定:是指用镇静剂、安定剂、催眠剂或小剂量麻醉剂等,减低动物的意识和消除动物反抗,并未达成真正麻醉的规定 第三章 无菌术(Asepsis) 无菌术是指在外科范围内防止创口发生感染的综合性防止性技术,重要涉及灭菌法和消毒法两方面内容。
但两者习惯上通常都称为消毒灭菌法(Sterilization):是指用物理的方法彻底杀灭附着在手术所用物品上的一切活的微生物常用的方法有紫外线辐射法、蒸煮法、高压蒸气灭菌法等,一般合用于手术场合、手术器械及敷料等棉织用品的无菌准备消毒法(Disinfection):是指用化学药品消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不规定清除和杀灭所有微生物(如芽孢)重要合用于术者手臂、动物术部的无菌准备,也常用于临床小手术或紧急手术时器械、橡胶和塑料用品的无菌准备第一节 手术器械、敷料等用品的准备与消毒(Preparation and disinfection of operating instruments,dressing and other articles)一、手术器械、敷料等用品的准备常用的金属器械、棉织品、玻璃、搪瓷、橡胶类制品,除一次性用品外,应在每次使用后清洗干净保存若存放时间长,使用前应再次清洗除去表面灰尘,然后分类打包高压蒸汽灭菌,或置于搪瓷方盘或塑料盆内浸泡消毒二、手术器械及用品的灭菌与消毒1.煮沸灭菌法:重要用于注射器消毒和少量手术器械的临时消毒当锅或饭盒中的水沸腾3~5分钟后放入器械,第2次水沸后维持15分钟,可杀灭一般细菌。
对也许受芽孢严重污染的器械,则须维持沸腾60分钟以上2.高压蒸汽灭菌法:应用高压蒸汽灭菌器,有小型手提式、立式和卧式温度达121.6~126.6℃,维持30分钟,可杀灭涉及芽孢在内的所有细菌,是手术器械、敷料、创巾等棉织品最抱负、最可靠的消毒方法3.化学药品消毒法:(1)0.1%苯扎溴铵(新洁而灭)溶液:使用前将市售5%新洁而灭原液用清洁水稀释50倍,即配成0.1%溶液,浸泡金属器械和搪瓷、橡胶类用品30分钟此外也常用于手术人员手臂的浸泡消毒,一般5分钟2)70~75%酒精、5%煤酚皂溶液和10%甲醛溶液:可用于手术器械的浸泡消毒,一般不少于30分钟因这些溶液对组织具有刺激性,使用前必须用灭菌生理盐水冲洗干净70~75%酒精偶尔也用于术前手臂的紧急擦拭消毒3)聚乙烯酮碘或强力碘溶液:与碘酊相比,同样高效杀灭各种微生物,但具有无异味,易溶于水,皮肤黄染易除;对黏膜无刺激、无痛感;对常用金属器械无腐蚀;稳定性好等诸多优点宠物术部皮肤消毒,可用0.3%~0.5%浓度擦拭2~3分钟;皮肤创口或口腔黏膜消毒,可用0.05%浓度冲洗;泌尿道、生殖道黏膜或有伤黏膜,使用0.02%~0.05%浓度冲洗。
第二节 手术人员的准备与消毒(Preparation and disinfection of operators)一、换鞋更衣无菌手术规定进入手术室(外间)后,换鞋,更衣(专用清洁衣),戴手术帽与口罩,以防止手术创滴入感染和飞沫感染 二、手臂的清洁与消毒接触感染是引起手术创感染的重要因素正规手术室分内间、外间,一般在外间洗手并浸泡消毒,在内间穿无菌手术衣后进行手术兽医临床手术室大多仅一间,通常在手术室外洗手后再进入手术室内穿手术专用清洁衣,再浸泡消毒手臂如手术室内方便洗手,则在内洗手并浸泡消毒三、穿着无菌手术衣手术衣应当专用,不应与平常门诊工作服混用有条件时应当穿高压灭菌手术衣,若无条件也应穿手术室专用清洁衣,平时可挂在手术室内,采用紫外线辐射灭菌四、戴手套由于手臂的清洁与消毒不能使其达成绝对无菌,戴无菌手套施行手术对防止接触感染的发生非常必要第三节 动物术部的准备与消毒(Preparation and disinfection of operating place)一、术部除毛是指术前对动物术部进行剪毛、剃毛及清洗等解决,或者使用宠物专用电推刀剃毛更为简便这项工作必须在手术室外边完毕。
某些动物实验研究,常在术前对动物彻底洗澡术部除毛范围应当超过切口,大动物一般为20~25cm,小动物为10~15cm,有助于减少被毛对伤口的污染,手术中也方便随时扩大切口 术部除毛:剪毛、剃毛二、术部消毒皮肤消毒:通常使用2%碘酊、70~75%酒精先后涂擦术部皮肤,使皮肤表面达成相对无菌状态无菌手术应由手术区中心向四周涂擦;感染创应由清洁处涂向患处无菌手术一般需要涂擦两次碘酊,使碘酊完全浸湿皮肤并自然凉干,然后涂擦酒精脱碘黏膜消毒:使用温和的消毒剂如0.05~0.1%新洁而灭溶液、高锰酸钾溶液或利凡诺溶液擦洗或冲洗三、术部隔离术区周边的被毛最易对术部导致污染,并且术中动物极易挣扎、骚动,导致尘土、毛屑等落入切口,因此必须用较大的创巾将术部消毒区与周边未消毒区隔离隔离的方法很多,传统的大动物手术创巾是中央有孔的四方形棉布,小动物手术常按医学习惯将四块小棉布依次围在切口周边,用巾钳固定而起隔离作用需要指出:棉布手术巾和纱布在潮湿或吸取创液后即减少其隔离作用近年来医学手术使用一次性隔离薄膜,在术部消毒干燥后即可粘贴,更好地起到隔离作用 第四节 手术室设施、消毒与管理(Installation,disinf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operating room)一、手术室的基本规定良好的手术室有助于达成无菌规定(空气尘埃感染)和提高手术速度,从而有助于提高手术质量和成功率。
手术室设计与装修:面积一般视客观允许,大动物不小于40-50 m2,小动物不小于25m2,附带准备室手术室墙壁贴瓷片,地面铺地砖,安装洗手池和排水地漏,以便于术后冲洗和消毒;室内安装冷暖空调,以适应各种天气情况下施行手术;室顶或侧壁安装日光灯和紫外线灯,用于照明和常规辐射消毒手术器械与设备:手术器械、器械推车、手术台、电凝器、高压蒸汽灭菌器、无影灯或反光灯、移动式紫外线灯等,条件好的可配备气体麻醉机二、手术室工作常规手术室的使用和清洁消毒应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每次手术后应立即清洗手术台和器械台,冲刷室内地面和墙壁的污物,各类器械清洗、擦干后分类存放,室内及时通风干燥实践证明:无专人管理的手术室必然存在器械丢失、材料不全、室内卫生差等一系列问题,必须由具有良好外科素养的人员管理,才干使手术室真正起到有助于提高手术质量和手术成功率的作用三、手术室的消毒紫外线照射消毒:手术室普遍采用对细菌、真菌和病毒均有杀灭作用,能有效减少空气和物体表面的微生物一般根据室内面积大小,拟定紫外线消毒灯的瓦数,有15W、30W和40W几种,通常照射30分钟至2小时不等化学药物熏蒸消毒:通常采用甲醛加高锰酸钾熏蒸法,特别对严重污染的手术室消毒更为简便、可靠。
一般按2ml/m3的用量取40%甲醛,放入玻璃烧杯或塑料盘中,再小心倒入一半用量的高锰酸钾粉,数秒钟之后即产生大量甲醛蒸气,通常熏蒸消毒4小时紫外线灯的使用四、临时性手术场合的选择室外施行手术反映了兽医工作的特殊性室外手术除常规防止接触感染、飞沫感染外,重点防止和减少空气感染的机会第四章 麻 醉(Anaesthesia)第一节 局部麻醉(Local anaesthesia)是运用某些药物有选择性地暂时阻断神经末梢、神经纤维以及神经干的冲动传导,从而使其分布或支配的相应局部组织暂时丧失痛觉的一种麻醉方法局部麻醉方法1.表面麻醉:将局部麻醉药滴、涂布或喷洒在黏膜表面,运用麻醉药的渗透作用,使其透过黏膜阻滞浅在的神经末梢而产生麻醉作用,称为表面麻醉结膜与角膜麻醉时,使用0.5%丁卡因或2%利多卡因;口、鼻、直肠或阴道黏膜麻醉时,使用1~2%丁卡因或2%~4%利多卡因;每隔5分钟用药1次,连用2-3次使用喉头喷雾器对咽腔黏膜进行表面麻醉2.浸润麻醉:将局部麻醉药沿手术切口线皮下注射或深部分层注射,阻滞周边组织中的神经末梢而产生麻醉,称为局部浸润麻醉药物常用0.5~1%普鲁卡因或0.25~0.5% 利多卡因。
具体方法有直线、菱形、扇形、基部、分层等多种浸润方式3.传导麻醉:将局部麻醉药注射到神经干周边,使其所支配的区域失去痛觉而产生麻醉作用,称为传导麻醉药物常用2%利多卡因或2~5%普鲁卡因优点是使用少量麻醉药可产生较大区域的麻醉4.硬膜外麻醉:将局部麻醉药注射到硬膜外腔,阻滞脊神经的传导,使其所支配的区域失去痛觉而产生麻醉,称为硬膜外麻醉兽医临床上以往对牛较多采用硬膜外腔麻醉,合用于难产救助以及尾部、会阴、阴道、直肠与膀胱的手术,共有三个注射部位:腰荐间隙,荐尾间隙,第一、二尾椎间隙 第二节 全身麻醉(General anaesthesia)是运用某些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广泛的克制作用,从而暂时地使机体的意识、感觉、反射和肌肉张力部分或所有丧失的麻醉方法单纯麻醉:单纯采用一种全身麻醉剂施行麻醉的方法复合麻醉:联合采用几种麻醉剂所施行的麻醉,目的在于增强麻醉药的作用,减轻其毒性和副作用,扩大麻醉药的应用范围1)混合麻醉:同时注入两种或数种麻醉剂的混合物以达成麻醉的方法2)配合麻醉:在采用全身麻醉的同时配合应用局部麻醉的方法3)合并麻醉:间隔一定期间先后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麻醉剂的麻醉方法。
通常前者为基础麻醉,即使动物达成全身浅麻醉状态;后者为维持麻醉,即使动物进入手术所需要的麻醉深度一、麻醉前给药指在麻醉前先使用少量神经安定药、镇静药、镇痛药、肌松药、抗胆碱药等,以减少全麻药的用量及副作用,消除麻醉和手术中的不良反映,使麻醉过程平稳,提高麻醉的安全性常用的麻醉前用药有氯丙嗪、安定、隆朋、静松灵、阿托品等其中阿托品可减弱消化道蠕动,防止麻醉时呕吐;可明显减少呼吸道和唾液腺分泌,保持呼吸道通畅;阻断迷走神经反射,防止反射性心率减慢,是重要的麻醉前用药二、吸入性全身麻醉是指气态或挥发性液态麻醉药物经呼吸道吸入,在肺泡中经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继而到达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麻醉效应的方法常用的吸入麻醉剂:重要是氟烷、甲氧氟烷、安氟醚、异氟醚、七氟醚等气管插管的意义:实行吸入麻醉的一项重要操作是气管插管防止唾液和胃内容物吸入气管;有效地保证呼吸道通畅;避免麻醉剂污染环境和手术人员吸入;为人工呼吸发明条件,便于对危重动物抢救和复苏吸入性全身麻醉的优缺陷:优点:因吸入麻醉剂重要通过肺泡摄取和排出,所以容易和迅速地控制麻醉深度和较快地终止麻醉,合用于各种大手术、疑难手术和危重病例手术缺陷:需要专用的麻醉设备和专业麻醉师,操作比较复杂。
三、非吸入性全身麻醉指麻醉药不经吸入方式而进入体内并产生麻醉效应的方法麻醉药的输入途径有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腹腔注射等优点:不需要特殊的麻醉设备和专业麻醉师,操作简便缺陷:不能灵活掌握用药剂量、麻醉深度和麻醉连续时间1、常用的非吸入麻醉药(1)隆朋(Rompun,Xylazine):2,6-二甲苯胺噻嗪,我国生产的产品称为麻保静根据使用剂量不同,可出现镇静、镇痛、肌松或麻醉作用2)静松灵:2,4-二甲苯胺噻唑,我国自行合成,有与隆朋相同的作用和特点隆朋与静松灵的药理特点:①在一般使用剂量下,难以使动物达成完全麻醉深度,仅能使其处在精神沉郁、嗜睡或熟睡状态,通常镇静可维持1-2小时,镇痛作用仅能连续15-30分 ②本药有明显种属特异性对反刍动物、特别是牛很敏感,马、犬剂量的1/10用于牛即可迅速产生良好作用;但不能用于妊娠后期,否则引起流产在其他动物,重要用于化学保定或作为麻醉前用药,其剂量可达牛的10倍以上③氯胺酮(Ketamine):注射后对大脑中枢的丘脑-新皮质系统产生克制,故镇痛作用较强,但对中枢的某些部位产生兴奋,动物受到惊扰仍有醒觉并表现故意识的反映,这种特殊的麻醉状态称为“分离麻醉”。
④噻胺酮(复方氯胺酮):是重要用于猪、犬、猫的一种良好的肌肉注射麻醉剂⑤速眠新(846合剂):是我国生产的动物专用复合麻醉剂,应用于多种动物均有良好的镇静、镇痛和肌松作用特效解救药为清醒灵4号,应用时按速眠新﹕清醒灵 = 1﹕1的容量比静脉注射或1﹕2的容量比肌肉注射2、非吸入麻醉的临床应用:重要掌握牛、猪、犬、猫非吸入全身麻醉药的剂量与使用方法1)牛的全身麻醉: ①隆朋或静松灵麻醉:较小剂量即可引起牛较深的镇静、肌松与镇痛黄牛和奶牛0.2~0.5mg/kg,一般可维持站立;若超过0.6 mg/kg,容易卧地进入浅麻醉状态而水牛用量为1-2mg/kg②速眠新麻醉: 按0.5~1.0ml/100kg,一般可维持站立;若为1.5ml/100kg,即获中档限度麻醉牛全身麻醉的不利因素:①特大的瘤胃压迫膈,可导致呼吸困难,特别全麻后长时间卧倒会引起瘤胃臌气,加重麻醉时已被克制的呼吸机能障碍;②多数麻醉药都可引起牛大量流涎,加上全麻后贲门括约肌松弛而致瘤胃内容物从口鼻涌出,容易引起异物性肺炎;③大量流涎失去了中和瘤胃有机酸的作用,促进了臌气发生,也增大了发生异物性肺炎的危险牛全身麻醉的有利因素:牛比马迟钝,能在站立保定和局部麻醉下接受多种手术,所以一般在中、浅麻醉下,配合局部浸润或传导麻醉进行手术。
(2)猪的全身麻醉:噻胺酮(复方氯胺酮)麻醉:小型猪或体重50kg以下按10-15mg/kg肌肉注射,连续60-90分,清醒约需7-8小时;体重大于50kg以上按5-7mg/kg经耳静脉注射3)犬的全身麻醉:①速眠新:0.1~0.15ml/kg,肌肉注射,麻醉维持时间约1小时②速眠新-氯胺酮:速眠新0.05~0.1ml/kg,氯胺酮5~10mg/kg,混合肌肉注射,麻醉维持时间约1~1.5小时③静松灵-氯胺酮:先肌肉注射静松灵1.5~2mg/kg,5分钟后肌肉注射氯胺酮5~10mg/kg,或两者混合后一起注射,麻醉维持时间约1小时④舒泰50(Z0letil 50):法国维克药厂产品,麻醉安全性很高 10~15mg/kg用于小手术, 15~25mg/kg用于大手术,肌肉注射若静脉注射,剂量减半麻醉维持时间视剂量而定,约20~60分钟4)猫的全身麻醉:①氯胺酮:25~30mg/kg,肌肉注射, 麻醉维持时间约0.5小时②速眠新-氯胺酮:速眠新0.1ml/kg,氯胺酮5~10mg/kg,混合肌肉注射, 麻醉维持时间约1小时③静松灵-氯胺酮:一方面肌肉注射静松灵1.5~2mg/kg,5分钟后肌肉注射氯胺酮10~15mg/kg, 或两者混合后一起注射,麻醉维持时间约1小时。
④速眠新:0.15~0.2 ml/kg,肌肉注射, 麻醉维持时间约1小时四、其他麻醉方法1、神经安定镇痛(Neuroleptanalgesia):是将神经安定药与镇痛药合并应用,具有用药剂量小,镇静镇痛效果好,意识和反射所受克制轻的优点我国典型药物有速眠新,重要成分:双氢埃托啡、保定宁和氟哌啶醇国外药物有舒泰,重要成分:唑氟氮卓(安定药)和噻环乙胺(镇痛药)2、电针麻醉:在动物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穴位上,通上一定频率一定强度的脉冲电流,使畜体获得一定限度上的镇痛效应,而对生理干扰很少其方法是将脉冲式兽用针麻机连接到刺入穴位的针灸针上,打开针麻机调节频率及电压至所需强度,维持动物肌肉刚好表现强直性收缩并能耐受动物在术中保持清醒,一旦将针拔除即可解除麻醉,对术后采食、饮水均无影响,从而减轻了麻醉或术后监护的承担 3、激光麻醉(Lasing anaesthesia):也是在针刺麻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镇痛机理是应用激光照射动物浅在的外周神经径路,通过神经传导而引起全身性的镇痛作用麻醉中动物意识不消失,对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均无显著影响,麻醉后可立即牵行,无并发症和后遗症是其优点;但手术中存在皮肤震颤、腹肌紧张、切断大神经干时镇痛不全以及与手术无关的骚动等局限性。
五.全麻手术动物的监护与急救1、手术动物的监护:手术期间的患畜监护重点是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体温和肾功能监护是借助人的感官和特定监护仪器观测、检查、记录器官的功能改变,以便及早发现机体生理平衡异常,及时治疗然而目前兽医临床普遍不具有仪器设备条件,所以通常借助视诊、触诊和听诊等进行监护1)中枢神经系统:即麻醉深度的判断,重要检查眼睑反射、角膜反射、眼球位置、肌松限度和疼痛反映良好的麻醉表现:眼睑反射消失,角膜反射迟钝,眼球偏转而固定,肌肉松弛和失去疼痛反映若角膜反射和瞳孔对光反射消失,则是深度意识丧失或麻醉(脑内氧气供应局限性)的征象2)呼吸系统:监护内容重要是观测动物呼吸通畅度(可视黏膜颜色)、频率和幅度(胸廓的呼吸动作),以判断动物能否充足吸入O2和排除CO2 良好的麻醉表现:呼吸通畅而有规律,频率偏慢,幅度略深若呼吸忽深忽浅,频率减慢或大幅度下降(犬猫5~8次/分以下),表现明显的缺氧(如结膜和口腔黏膜发绀),则是呼吸功能克制的征象3)循环系统:重要检查心跳的频率和心音的强弱,具体方法有摸脉搏、听诊心区和观测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以判断有无异常变化良好的麻醉表现:心率偏慢而整齐,心跳有力。
若手术中脉搏频数,心音增强,黏膜苍白,多因出血过多以致循环血量局限性(此时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而正常不超过1~2秒);若心搏无力,心动过缓,多是麻醉过深引起血压反射性减少4)体温变化:麻醉使动物的基础代谢减少,通常出现体温下降,一般可在1~4℃之间因此需要重视,必要时采用保温措施5)体位变化:大动物特别牛全身麻醉后的侧卧体位常对呼吸、循环带来不利影响;马类动物的肢体常因在卧倒中受压和牵拉,容易引起外周神经麻痹小动物犬、猫麻醉后倒卧强力保定,也许影响呼吸2、心肺复苏:是动物忽然发生心跳、呼吸停止时,迅速采用的一切有效抢救措施一般分为3个阶段,即基础生命支持、继续生命支持和成功复苏后的后期复苏解决 心肺复苏的四个方面:(1)呼吸道畅通:迅速清除口咽部的分泌物、呕吐物,作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术2)人工通气:采用嘴-鼻人工呼吸或使用呼吸囊输入氧气,频率为8~10次/分3)建立人工循环:将动物右侧卧,在其左侧第4~6肋间作胸外心脏按压,按压频率为60~100次/分抢救有效的标志:外周动脉出现搏动,散大的瞳孔缩小并出现对光反射,开始自主呼吸4)药物治疗: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并给予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调节心脏机能的药物。
5)后期复苏解决:进一步支持脑、循环和呼吸功能,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防治感染等第五章 手术基本操作(Basic operating anipulation)手术基本操作是指与手术有关的无菌、消毒、切开、止血、结扎、缝合、引流、伤口解决、包扎固定等一系列技术,是一切手术的共性和基础,也是手术过程和外科治疗疾病的重要一环 第一节 常用外科手术器械辨认及其使用(Names and usage of commonly-used surgical instruments)一、常用外科手术器械及使用方法1、手术刀:用于切开和分离组织常用4号刀柄,一般配装21、22、23号大刀片3号或7号刀柄少用,配装10、11、12、15号小刀片指压式合用于切开皮肤、腹膜及切断钳夹组织;执笔式为小力量短距离精细操作,用于切割短小切口,分离血管、神经等;全握式合用于较大范围和用力较大的切割;反挑式由内向外挑开,以免损伤深部组织2、手术剪:重要用于分离和剪断组织、剪断缝线直剪用于浅部手术操作,弯剪用于深部组织分离对的的执剪方法:将拇指和第四指插入剪柄的两环内,并不应插的过深,食指压在剪刀的关节处,中指压在第四指旁。
3、手术镊:用于夹持、稳定或提起组织以利切开及缝合有齿镊损伤性大,用于夹持坚硬组织;无齿镊损伤性小,用于夹持脆弱的组织及脏器对的的执镊方法是用拇指对食指和中指执拿4、持针钳:又名持针器,用于夹持弯形缝针缝合组织 执持针钳的方法: 一种同执剪法,称为指套法;另一种称为掌握法使用持针钳夹持缝针的位置是靠近针尾1/3处,同时缝线重叠1/35、止血钳: 又叫血管钳,重要用于夹住出血部位的血管或出血点,以达成直接钳夹止血有时也用于分离组织、牵引缝线直钳用于浅表组织和皮下止血,弯钳用于深部止血,有齿止血钳多用于夹持较厚的坚韧组织钳夹止血时尽量不要钳夹皮肤、器官及过多的组织6、巾钳:用于固定手术巾7、肠钳:用于肠管手术,以阻断肠内容物的移动、溢出或肠壁出血 .8、拉钩(创钩、牵开器):用于牵开术部表面组织,加强深部组织的显露,以利于手术操作9、缝针:用于闭合组织或贯穿结扎依缝针基本形态可分为直针和弯针,而弯针又依针头截面分为三角针和圆弯针,依弯曲弧度分为3/8弧和1/2弧三角针用于缝合皮肤、肌腱等坚韧组织圆弯针用于缝合肌肉、筋膜或深部软组织直圆针用于缝合胃、肠、子宫等空腔器官使用弯针时须用持针器 二、常规手术器械的组成数量第二节 打开手术通路(Exposure)打开手术通路,充足显露手术野,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特别对深部手术更为重要。
打开手术通路、充足显露手术野的基本方法是组织切开和组织分离一、组织切开:切开是显露手术野的重要环节适宜的切口应当符合下列规定:1、切口需接近病变部位,并便于延长扩大;2、体侧、颈侧横(竖)切,体背、颈背与腹下纵切;3、皮肤和皮下组织要力求一次切透(腹中线切口力求直达白线); 4、切口应避免损伤大血管、神经与腺体; 5、切口应有助于创液排出,特别是脓汁排出;6、二次手术时,应避免在瘢痕上切开,因瘢痕组织再生力弱二、组织分离:分离是显露深部组织和游离病变组织的重要技术组织分离的方法有:1、锐性分离(Sharp severing):指用手术刀或手术剪作垂直、轻巧、短距离的切开,用于分离皮下筋膜、脂肪组织或腹膜等,其特点是损伤组织小,术后反映少,愈合较快2、钝性分离(Blunt severing):指用刀柄、止血钳或手指分离皮下疏松结缔组织或沿肌纤维方向分离肌肉组织、良性肿瘤等,其特点是组织损伤较重、术后反映较重和愈合较慢第三节 止血(Hemostasia)止血是手术过程中始终碰到而又必须立即解决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操作技术,对于保证术部良好的显露、加快手术进程、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
一、全身防止性止血术前可肌肉注射止血药如安络血、止血敏、维生素K等,静脉注射氨甲苯酸,以增高血液凝固性及血管收缩性二、局部防止性止血1、肾上腺素止血:在局部麻醉药中加入0.2%的肾上腺素2、止血带止血:合用于四肢、阴茎及尾部的手术,通过暂时阻断血流以方便手术操作可用乳胶管、弹性绷带等结扎,当主手术完毕后适当松解止血带检查是否出血,再对出血部位进行解决三、手术过程中止血1.机械止血法:(1)压迫止血:合用于创面弥漫性渗血和血管破裂时的应急止血常用灭菌干纱布或拧干的湿纱布直接压迫创面,如浸蘸温生理盐水或0.1%肾上腺素压迫止血效果更好应当指出:止血时必须是按压,不可擦拭,以免损伤组织或血栓脱落2)钳夹止血:合用于皮下组织小血管或有明显出血点的止血应当指出:应用止血钳尽量用其前端钳夹血管出血点或血管断端,不可大面积钳夹过多组织3)钳夹扭转止血:是用止血钳夹住血管断端后扭转1~2周,松钳后往往可以止血4)钳夹结扎止血:合用于明显而较大血管出血的止血分单纯结扎止血和贯穿结扎止血两种方法,前者用于组织疏松部位的止血,后者用于组织较为紧张部位或重要部位的止血5)填塞止血:合用于深部血管出血而无法进行钳夹或止血止血时。
常用大块无菌纱布紧紧填塞于正在出血的创腔,12~48小时后取出2.电凝及烧烙止血法:(1)电凝止血:运用高频电流凝固组织的作用达成止血目的,合用于与压迫止血、钳夹止血类似的出血情况,而不宜用于重要部位或较大血管的止血常用单极或双极电凝器直接夹住出血点,即可瞬间止血2)烧烙止血:应用电烙铁烧烙出血点或小血管,使其断端收缩封闭而止血,合用于与压迫止血、钳夹止血类似的出血情况应当指出:烙铁在出血处稍加按压即应迅速移开,否则组织将黏附在烙铁上3.局部化学及生物学止血法:使用化学和生物学材料喷撒、压迫或填塞术部而起到止血作用,多用于其他方法难以控制的出血、实质器官和骨组织的出血常用的材料有盐酸肾上腺素、凝血酶粉、止血明胶海绵、动物自体组织如大网膜、筋膜等四、输血疗法1、输血的作用与意义:补偿机体丢失的血液,扩充血容量;补充血液成分和某些营养物质,促进止血;激化肝、脾、骨髓等组织功能,增强生物学免疫2、输血的方法与数量:供血动物应当健康、体壮,必须无传染病和血液原虫病犬每次供血4.5ml/kg,受血5~7ml/kg使用3.8%枸橼酸钠作抗凝剂,每10ml抗凝血100ml输血前可简朴采用玻片凝集法做血液相合性实验。
输血的副作用有发热反映、过敏反映和溶血反映第四节 缝 合(Sutures)缝合是将手术切开、切断或因外伤而分离的组织、器官重新对合或重建其通道,保证其良好愈合的基本操作技术一、缝合的基本原则及缝合材料1、皮肤及皮下各组织的缝合原则(1)缝合前要彻底止血和清创,保证无菌,防止感染;(2)同层组织相缝,缝针进出相对,针距相等,力求创部平整;(3)创缘、创壁均匀对合,不留创腔,防止皮肤内翻;(4)缝线粗细恰当,打结松紧适宜,既不初期断开,又不拉穿组织2、空腔器官的缝合原则(1)一般缝合两道,力求闭合良好,防止透气、漏水;第2道缝合应内翻,若用丝线则行间断缝合;(2)小肠可作结节缝合,常将大网膜覆盖于缝合处使局部发生粘连;(3)膀胱、胆囊的两道缝合均不应穿透黏膜,以防结石形成;(4)尽量采用小针、细线,缝合组织要少,防止狭窄 3、常用的缝合材料分类(1)根据缝线在动物体内是否可以吸取分为:①可吸取性缝线:在动物体60日内发生变性,其张力强度不久丧失②非吸取性缝线:在动物体60日以后,仍然保持其张力强度2)根据缝线的制造材料来源分为: ①天然吸取性缝线——肠线:用羊肠黏膜下组织或牛小肠浆膜组织制成,手术最多使用中度铬制肠线,用于空腔器官的缝合,在体内20日被吸取。
型号有:0/4、0/3、0/2、0、1、2、3和4号 ②人工吸取性缝线——聚乙醇酸缝线:为羟基乙酸的聚合物,适合于缝合清洁创和感染创,在体内完全被吸取为100~120日③天然非吸取性缝线:丝线:用蚕茧的连续性蛋白质纤维制成,能刺激组织产生炎症反映,不可用于缝合污染或感染创、空腔器官的黏膜层丝线价廉、容易消毒、使用方便和打结的确型号重要有:0、1、4、7、10、12、18号不锈钢丝:用铬镍不锈钢制成,植入组织内不引起炎症反映,重要用于骨科手术尼龙线:用六次甲基二胺和脂肪酸制成,植入组织内引起的反映很小,而张力强度较强有单丝尼龙线和多丝尼龙线两种,显微手术使用无眼缝针带单丝尼龙线,以减小组织损伤和维持较好的张力强度二、打结1、结的种类(1)方结:手术的基本结,用于结扎小血管和各种缝合时的打结2)三叠结:在方结基础上再加一个结,重要用于大血管和肠线的结扎,即使松脱一道也无妨3)外科结:打第一个结时多绕一次,增大摩擦面,则打第二个结时不会松脱,可以保证打结牢固可靠2、打结方法 分徒手打结(单手打结、双手打结)和器械打结前者打结简便迅速,合用于常规手术,需要较多的缝线;后者合用于缝线过短、深部操作及精细的手术。
3、打结注意事项 三点成一线,两手需交叉,用力要均匀医学录像:2′33〞)三、软组织的缝合 1、对接缝合 (1)结节缝合(单纯间断缝合)法:用于皮肤、皮下筋膜、黏膜、血管、神经等的缝合缝线距创缘的距离依据组织厚度来决定,如缝合皮肤时小动物为3~5mm,大动物为8~12mm缝线间距依据创缘张力来决定,一般在5~15mm之间,使创缘良好对合为宜对接缝合的优缺陷:优点:操作简朴,迅速;即使个别缝线断开,不致使整个创面裂开;对创缘血循影响小,有助于创伤愈合;假如创口感染,方便拆除部分缝线 缺陷:消耗缝线多,费时2)螺旋缝合(单纯连续缝合)法:用于皮下组织、筋膜、腹膜等的缝合,以及空腔器官的第一道缝合螺旋缝合的优缺陷:优点:节省缝线和时间,创口密闭性好 缺陷:一处断开则所有缝线松脱,创口也许哆开2、内翻缝合:重要用于胃、肠、子宫、膀胱等空腔器官浆膜肌层的缝合方法1)伦勃特氏缝合法:又称垂直褥式内翻缝合法,分为间断和连续缝合两种基本操作是缝线分别穿过切口两侧浆膜及肌层即行打结,使所穿过的浆膜内翻对合2)库兴氏缝合法:又称连续水平褥式内翻缝合法,先在切口一端做一个间断伦勃特氏缝合,然后用同一缝线平行于切口连续缝合至切口另一端,再做一个间断伦勃特氏缝合结束。
3)康乃尔氏缝合法:与库兴氏缝合法操作相同,但缝合贯穿空腔器官全层4)荷包缝合法:是做环状的浆膜肌层缝合,一般用于胃、肠壁上小切口或破孔的闭合3、张力缝合:是重要用于皮肤创口张力很大时的缝合方法1)间断水平褥式缝合法(水平纽扣缝合):可以有效地抵抗皮肤张力,有助于皮肤创缘良好对合2)间断垂直褥式缝合法(垂直纽扣缝合):比前者有更强的抗张力强度,且对创缘的血液供应影响小第五节 拆 线(Stitch removal)正常愈合的切口于术后7~8天拆线,但因各种因素导致切口愈合迟缓, 可适当延长拆线时间至10~15天创伤感染化脓或创缘被缝线割断时,可根据治疗需要随时拆除部分或所有缝线第六节 引 流(Drain)一、引流的适应症1、用于严重污染的创伤及切开排脓的脓腔,以防止创液或脓液在创腔积聚2、用于无菌手术创因组织损伤严重而有过多渗出液,或泌尿道手术后也许发生尿液渗漏的引流二、引流的种类1.纱布条引流:将无菌纱布条放入浅部伤口或切开的脓腔内,一端留在创外使创液排出是兽医外科临床最常用的引流方法优点:安装简便,合用性广缺陷:引流质量不高,对组织有刺激,有引起感染的也许2.胶管引流:将一端提前剪好若干小孔的乳胶管插入深部创腔或体腔(如膀胱、尿道)内,另一端从切口旁侧另做的专门切口中穿出,可引出深部创腔或体腔内的积液。
也是兽医外科临床较常用的引流方法优点:引流质量高,对组织无刺激,方便对创腔冲洗缺陷:安装较复杂,并且容易脱落3.闭式负压引流:是医学上普遍使用的引流方法将连接全封闭负压引流塑料袋的1或2根多孔导管置入创腔或体腔,自动引出腔内的积液优点:引流质量极高,有助于防止感染缺陷:在动物体表无法固定三、引流的护理引流物自身是异物,在体内放置时间过长,有在引流物周边发生感染的也许因此,创腔放置的引流纱布天天应当更换,局部严格消毒体内放置的引流管因不易更换,一般根据治疗需要保存数天不等第七节 包 扎(Bandaging)包扎是运用敷料、绷带等材料,起到包扎止血,保护创面,防止自我损伤,吸取创液,限制活动,使创伤保持安静,促进受伤组织愈合的作用一、敷料的种类:医用脱脂纱布、脱脂棉、麻纸、布条等二、绷带的种类结系绷带:用缝线将多层纱布缝在术部周边的皮肤上,起到保护手术切口的作用是兽医外科无菌手术最常应用的包扎方法卷轴绷带:重要用于犬耳、四肢、尾巴外伤的包扎,有多种包扎方法复绷带:用纱布或棉布按术部解剖形态裁剪后缝制而成,重要用于胸腹部切口的保护石膏、夹板、竹帘绷带等:重要用于四肢骨折后的外固定,其中长骨骨折的外固定长度必须涉及骨折部上下两个关节,方能起到良好的制动作用。
第六章 阉割术(Castration)第一节 阉割的意义(Meanings of castration)阉割是摘除动物睾丸和卵巢的总称古代把人的睾丸称作“势”,以后逐渐把雄性动物的睾丸也称作“势”,所以把对雄性动物的阉割叫做“去势”母畜或雌性动物的卵巢和输卵管伞统称为“花子”,所以民间把摘除卵巢叫做“挑花”其中“挑”是指手术方法现代兽医学根据解剖学名称,把挑花叫做“卵巢摘除术” 阉割的意义1、性情暴烈的动物在阉割后,神经兴奋性减少,从而变的温顺、便于管理;役用动物容易调教,体力增强而耐劳通常对役用动物在体成熟后施行阉割,以便发育成型,有助于役力充足发挥 2、肉用动物一般在性成熟前阉割,可避免性成熟后因生殖机能和中枢神经高度兴奋所导致的大量营养物质消耗,生长迅速,利于肥育,肉质更细嫩现在肉猪品种增长发育不久,在性成熟前或刚达成性成熟时即已屠宰,所以不再阉割 3、家养雌性宠物在阉割后,不再发情和出现性兴奋,避免了嚎叫、乱跑、生理性出血、排尿次数增多等主人厌恶现象,有助于促进主人和宠物之间的友情犬猫的阉割年龄为0.5~1岁4、阉割后的雄性可以和雌性动物混群饲养,可避免因本交乱配产生劣质后代,同时有效防止机械性创伤的发生。
5、通过阉割可治疗雄性和雌性动物的一些生殖器官疾病,如睾丸肿瘤、卵巢囊肿等第二节 阉割的方法(Methods of castration)一、公畜去势术1、切割法(有血去势法):即用手术刀将阴囊切开(阉鸡是将腹壁切开),然后去除睾丸的方法2、夹扎法(无血去势法):即不切割阴囊而去除睾丸,而是采用阻断精索中血管血流使睾丸逐渐萎缩的方法有马的夹棍夹骟法,牛的无血去势钳去势法,羊的阴囊颈皮外结扎法二、母畜卵巢摘除术:1、小母猪挑花;2、大母猪挑花;3、犬、猫卵巢摘除术第三节 阉割的适宜年龄 (Suitable ages for castrating)马3~4岁羊 3月龄猪断奶前后狗0.5~1岁猫0.5~1岁兔 0.5岁之后鸡1.5月龄 第二部分 家畜外科学(Veterinary surgery)第一章 损伤(trauma)损伤是由各种不同外界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机体组织器官产生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并伴有不同限度的局部或全身反映的病理现象根据损伤组织和器官的性质,一般将其分为软组织损伤或硬组织损伤;或根据导致损伤的因素分为机械性损伤、物理性损伤、化学性损伤、生物性损伤第一节 开放性损伤——创伤(wound)一、创伤概述(一)概念:是由锐性外力或强烈的钝性外力作用于机体组织或器官,使受伤部皮肤或黏膜出现伤口及深在组织与外界相通的机械性损伤。
二)构成:创伤由创围、创缘、创口、创壁、创底、创腔等几部分构成三)分类:1、按伤后通过的时间分: ① 新鲜创:指伤后时间短,创内尚在流血,虽受污染,但未感染,即未出现红肿热痛的炎性症状 这类创伤若在伤后6小时之内能进行细致的外科解决,可取第一期愈合新鲜创涉及新鲜手术创和新鲜污染创 ② 陈旧创:指伤后时间长,出现明显的创伤感染症状若有脓汁出现称为化脓创,是在细菌及其毒素和多种酶的作用下,创内组织细胞死亡、溶解、液化形成脓性渗出物随着急性炎症消退,新生肉芽组织生长,呈粉红色颗粒状,表面有时附着少量粘稠脓性分泌物,称为肉芽创肉芽在正常情况下生长迅速,数日即可填充创腔,然后以上皮覆盖或以肉芽组织成熟形成瘢痕而愈合2、按创伤有无感染分: ① 无菌创:指无菌手术创 ② 污染创:指进入创内的细菌仅与损伤组织发生机械性接触,尚未引起感染污染较轻的创伤,若经适当的外科解决,可取第一期愈合污染严重的创伤,如未及时而彻底地进行外科解决,则转为感染创 ③ 感染创:指伤后时间长,创内各组织轮廓已不易区别,有明显的创伤感染症状 3、按致伤物的性状分:不同性状的致伤物导致不同大小、不同深浅、不同形态的创伤。
但无论何种创伤,均具有以下特点:① 浅表性的创伤多伴有较严重的污染,经细致的外科解决后,容易愈合② 创口小的深在性创伤容易感染化脓或发生厌氧菌感染,应适当扩大创口,仔细清洗创腔,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③ 创口大的深在性创伤容易感染化脓,应及时清洗并施以缝合,否则愈合迟缓二、创伤愈合(一)创伤愈合的种类:根据创伤愈合的临床表现,将其分为第一期愈合、第二期愈合、痂皮下愈合三种愈合形式1、第一期愈合:是最为抱负的愈合形式特点是创缘、创壁对合整齐、无肉眼可见间隙,创内无异物及血凝块,组织破坏少,炎症反映轻微、创伤没有感染具有这些条件的创伤即完毕第一期愈合,如无菌手术创绝大多数可达第一期愈合,新鲜污染创如能及时彻底地进行清创解决,也可期待达第一期愈合2、第二期愈合:指创伤不具有第一期愈合的条件,或组织丧失第一期愈合的能力后所采用的愈合形式特点是组织缺损大,创缘、创壁不整,创内有异物、血凝块、坏死组织及炎性产物,细菌感染,由创内增生多量肉芽组织填充创腔,然后形成疤痕组织而愈合此愈合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即炎性净化阶段和组织修复阶段3、痂皮下愈合:是表皮损伤的愈合形式血液或渗出的浆液逐渐干燥形成痂皮覆盖在伤面,由损伤边沿再生表皮而愈合。
二)创伤愈合的过程1、第一期愈合:伤口出血停止后,血液、血浆、纤维蛋白与白细胞等将伤口粘合,这些粘合物质刺激创壁组织,使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渗出的浆液和白细胞侵入粘合的创腔缝隙内,进行吞噬、溶解和搬运,以清除创腔内的凝血及死亡组织,使创腔净化1~2天后创内即有结缔组织细胞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分裂增殖,以新生的肉芽组织将创缘连接起来,同时创缘上皮细胞增生逐渐覆盖创口,仅留下线状瘢痕,此过程需6~7天所以无菌手术创常在手术7天后(7~10天)拆线,经2~3周后完全愈合2、第二期愈合:(1)炎性净化期:这一期的核心是机体通过炎性反映达成创伤的自家净化临床表现为创伤部发炎、肿胀、增温、疼痛,随后创内坏死组织液化,形成脓汁从伤口流出在病理组织学上,表现为创伤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大量浆液和嗜中性白细胞渗出,清洗创腔,稀释毒素,溶解、吞噬坏死组织及病原菌需要指出的是:脓计的形成虽然对创伤净化有利,但假如脓汁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即可成为细菌繁殖的良好环境,引起组织细胞继发性死亡,所以促使排脓通畅是解决化脓创时一方面应当考虑的重点2)组织修复期:这一期的核心是肉芽组织新生,肉芽组织由新生的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以及多少不定的嗜中性白细胞、巨噬细胞及其他炎性细胞所构成。
健康肉芽组织呈红色,较坚实,表面湿润,呈颗粒状(新生毛细血管垂直向肉芽表面生长,接近表面时互相吻合形成弓形突起),表面附有一薄层灰白色粘稠的脓性物,对肉芽组织起保护作用肉芽组织是创伤坚强的防卫面,可防止感染蔓延 在肉芽组织生长的同时,创缘上皮由周边向中心生长,当肉芽组织增生高达皮肤面时,新生上皮覆盖创面而愈合当创面较大,新生上皮局限性以覆盖整个创面时,则以肉芽组织成熟为纤维组织疤痕而告终(随着胶原纤维产生减慢,成纤维细胞转化为长梭形纤维细胞,毛细血管大量闭合、退化、消失)愈合的疤痕组织无毛囊、汗腺和皮肤腺三)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 1、创伤感染:是延迟创伤愈合的重要因素病原菌的致病作用使伤部组织遭受更大的破坏;机体吸取了细菌毒素和有害炎性产物,抵抗力减少,使修复过程延长 2、创内有异物或坏死组织:使炎性净化过程不能完结,化脓不会停止,创伤就不能愈合 3、受伤部血循不良:影响炎性净化过程的顺利进行,也不利于肉芽组织生长 4、受伤部不安静:容易引起继发性损伤,不利于肉芽组织健康生长 5、解决创伤不合理:延长创伤净化和组织修复时间 6、机体维生素缺少:重要是维生素A、B、C、K缺少,延迟创伤愈合。
三、创伤的检查方法(一)一般检查:从问诊开始,询问发生时间,了解是新鲜创或陈旧创;询问发生因素,了解致伤物性质;询问有无解决及解决方法;询问目前的饮食欲状况并根据病畜临床具体表现,进行必要的体温、脉搏、呼吸检查二)创伤外部检查:视诊创伤部位及创口形态,有无出血、污染或感染三)创伤内部检查:对创围剪毛消毒后,检查创缘和创壁形状,创腔有无异物、血凝块,创底深度对于化脓创可注意脓汁颜色、粘稠度,以初步鉴定病原菌种类;对于肉芽创应注意色泽,以鉴定局部血液循环或营养状态,观测其生长情况,以决定采用何种治疗方法四、创伤的治疗(一)创伤治疗的一般原则1、解决好局部和全身的关系:在解决创伤的同时,应注意必要时的全身治疗,如抗生素疗法、止痛抗休克疗法、营养支持疗法等2、防止和控制创伤感染:对新鲜创应着重防止感染,努力发明使创伤达成第一期愈合的条件;对化脓创则应控制和消除感染,促进创腔净化和肉芽组织新生3、恰当合理地解决创伤:掌握创伤解决的对的方法,努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保证创部安静4、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食物营养:有助于增强机体抗病力和组织修复能力,促进创伤的愈合二)创伤治疗的基本方法1、创围清洗法:用灭菌纱布覆盖创面后,创围剪毛5-10cm左右,用酒精或碘酊消毒。
2、创面清洗法:揭去覆盖的纱布,用生理盐水或防腐液反复清洗创面或冲洗创腔,除去表面的异物、血凝块或脓痂,再用干燥棉球或纱布块拭去创内残存的液体3、清创手术:除去创内的异物和血凝块,切除创内失活组织(呈暗紫色,不出血,无疼痛),对创缘做必要的修整,保证排液畅通,力求使新鲜污染创转变为新鲜手术创,争取第一期愈合对创腔深在、创道弯曲、排液不畅的创伤要在创底作反对孔,以使排液通畅,促进创伤净化4、创伤用药:无菌手术创一般不必用药;新鲜污染创可在使用广谱抗菌药后缝合包扎;化脓创应用抗菌药和加速炎性净化的药物并行引流;肉芽创应用促进肉芽生长和上皮生长的药物并行包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