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汽车运输道路设施实用教案

牛***
实名认证
店铺
PPTX
3.53MB
约135页
文档ID:92878954
汽车运输道路设施实用教案_第1页
1/135

第一节道路交通网络(wnglu)一、公路交通网络1.公路交通网络及其发展过去,在中国东部铁路和水运都较发达的地区,公路起着辅助运输作用,承担短途运输;在西南和西北地区则担负着干线运输的任务而今,中国公路汽车运输在整个交通运输中占有特殊(tsh)地位第1页/共135页第一页,共135页 中国高速公路起步于1988年,大规模建设从1995年开始十五”期间,我国规划建设了“五纵七横”,它是我国规划建设的以高速公路为主的公路网主骨架,总里程约3.5万公里五纵”指同江三亚、北京珠海、重庆北海、北京福州、二连浩特河口七横”指连云港霍尔果斯、上海成都、上海瑞丽、衡阳昆明、青岛银川、丹东拉萨、绥芬河满洲里 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于2004年经国务院审议通过,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终极”的高速公路骨架布局,同时也是中国公路网中最高层次的公路通道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采用放射线与纵横网格相结合的布局方案(fng n),形成由中心城市向外放射以及横贯东西、纵贯南北的大通道,由7条首都放射线、9条南北纵向线和18条东西横向线组成,简称为“7918网”,总规模约8.5万公里,其中:主线6.8万公里,地区环线、联络线等其他路线约1.7万公里。

第2页/共135页第二页,共135页第3页/共135页第三页,共135页 “十一五”期间,交通部着手组织(zzh)实施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2007年底,已全面建成“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目前人口在20万以上的城市高速公路连接率将达到90%,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5万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达到4.1万公里,继续稳居世界第二到2010年,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将达到6.5万公里东部地区基本形成高速公路网,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地区形成较完善的城际高速公路网,国家高速公路网骨架基本形成第4页/共135页第四页,共135页第一节道路交通网络(wnglu)一、公路交通网络2.公路交通网络的结构3.公路交通网络的要求(1)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公路网络的布局结构和建设(jinsh)必须服从于所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总战略、总目标2)因地制宜,与区域自然条件相适应公路网络布局结构应适应区域交通源的分布、交通流量和流向,并结合地形、地质、河流、综合运输布局、周边公路网以及原有公路网状况第5页/共135页第五页,共135页第一节道路交通网络(wnglu)(3)与综合运输网络协调发展区域综合运输网络是由公路网、铁路网、水运网、航空网、管道网五种运输方式组成的,公路运输是综合运输系统中的一种运输方式。

4)不同层次公路网络协调发展某层次公路网的布局结构必须服从于上一层次公路网总体布局的要求,各层次公路交通网络有机连接,才能构成完整、方便(fngbin)、通达的公路交通网络4.公路交通网络的主要技术指标第6页/共135页第六页,共135页第一节道路交通网络(wnglu)(1)公路网密度公路网密度反映国家或地区的公路发展水平和路网结构的合理性,是评价公路交通网络的重要指标之一 面积密度1(km/km2),指单位面积拥有的公路里程长度,即: 人口密度2(km/万人),指单位人口拥有的公路里程长度,即: 车辆密度3(km百辆),指单位车辆占有的公路里程长度,即: 运输(ynsh)密度4(km万车公里),指单位运输(ynsh)周转量占有的公路里程数,即:第7页/共135页第七页,共135页第一节道路交通网络(wnglu) 经济密度5(km/亿元),指单位经济产值(chnzh)占有的公路里程数,即:(2)公路网连通度公路网连通度为区域内各节点间由公路交通相互连通的强度3)公路网铺面率公路网铺面率指铺有路面的公路里程占整个公路网总里程的比例4)公路网可达性公路网可达性指从某一节点出发,通过公路交通抵达任一目的地的行程距离、行程时间或交通费用的大小。

第8页/共135页第八页,共135页第一节道路交通网络(wnglu)(5)公路网平均车速汽车在公路网络中运行时,是公路网络系统、车辆(chling)技术性能和公路交通管理系统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反映公路网络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6)公路网拥挤度公路网拥挤度为公路网交通量与公路网容量之比,是用来表示公路拥挤或利用程度的指标,反映整个公路网与交通需求的适应情况第9页/共135页第九页,共135页第一节道路交通网络(wnglu)二、城市道路交通网络1.城市道路网的基本要求(1)满足城市道路交通运输需求城市道路交通网络是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中的子系统,其功能是:使城市各分区(fn q)之间有方便、迅速、安全和经济的交通联系,能形成城市道路交通干道系统,满足城市中以速度为主要要求的长距离出行;在城市各分区(fn q)内部则要形成工作、生活性道路,满足以交通容量为主要要求的短距离出行,以方便城市中客、货流的集散2)满足城市合理布局的要求城市道路交通网应构成城市结构的基本框架第10页/共135页第十页,共135页第一节道路交通网络(wnglu)(3)满足城市环境的要求城市道路网络的布局应尽可能使建筑用地取得良好的朝向,以有利于城市建筑的通风(tng fng)、日照。

4)满足各种市政工程管线布置的要求城市公共事业和市政工程管线包括: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电力电缆、照明电缆、通信电缆、供热管道、煤气管道及地上架空线杆等,其走向和埋设与道路网布局密切相关2.城市道路交通网络的结构形式第11页/共135页第十一页,共135页第一节道路交通网络(wnglu)(1)方格网式道路交通网络方格网式道路网又称棋盘式道路网,其优点是:街道形状(xngzhun)整齐,有利于沿街建筑布置,且由于平行方向有多条道路,交通分散,灵活性大;其缺点在于:道路功能不易明确,交叉口多,对角线方向的交通不便图1-1方格(fn )网式道路网第12页/共135页第十二页,共135页第一节道路交通网络(wnglu)(2)环形加放射式道路交通网络环形加放射式道路网指由市中心向四周(szhu)引出若干条放射干道,并在各条放射干道间连以若干条环形干道的城市路网图1-2环形(hun xn)加放射式道路网第13页/共135页第十三页,共135页第一节道路交通网络(wnglu)(3)自由式道路交通网络自由式道路网一般是由于城市地形起伏变化较大,道路适应(shyng)地形变化呈不规则形状而形成的图1-3自由式道路网第14页/共135页第十四页,共135页。

第一节道路交通网络(wnglu)图1-4混合式道路网第15页/共135页第十五页,共135页第一节道路交通网络(wnglu)3.城市(chngsh)道路交通网络的主要技术指标(1)交叉口间距不同规模城市(chngsh)的不同性质、不同等级道路的交叉口间距应有不同要求,主要取决于道路设计车速、隔离程度及方便性要求,其推荐值见表1-1表1-1城市道路交叉口间距(jin j)推荐值(2)道路网密度道路网密度即城市道路总长度与城市用地总面积之比第16页/共135页第十六页,共135页第一节道路交通网络(wnglu)表1-2大、中城市道路网密度(md)指标(3)道路面积率道路网密度值无法反映同类(tngli)道路因横断面宽度不同时的通行能力,因此不能全面评价城市道路对城市交通的适应性4)人均道路用地面积人均道路用地面积指城市道路用地总面积与城市人口总数之比值5)非直线系数城市各分区之间的交通干道应尽可能短捷第17页/共135页第十七页,共135页第一节道路交通网络(wnglu)(6)道路红线宽度(kund)道路红线是道路用地和两侧建筑用地的分界线表1-3大、中城市道路红线(hn xin)宽度第18页/共135页第十八页,共135页。

第二节道 路 设 施一、公路(gngl)基础设施1.公路(gngl)的主要结构(1)路基路基是路面的基础图1-5路基构造的基本(jbn)形式(2)路面路面是公路与汽车车轮直接接触的结构层,一般是用各种不同的材料(cilio)铺筑于路基顶面的单层或多层结构(图1-6)第19页/共135页第十九页,共135页第二节道 路 设 施图1-6路面(lmin)结构示意图(3)桥梁(qioling)、涵洞公路跨越障碍物(如:河流、山谷、铁第20页/共135页第二十页,共135页第二节道 路 设 施路、公路)时,需要修筑桥梁(qioling)和涵洞图1-7桥梁(qioling)与涵洞示意图a)小桥b)涵洞(4)隧道山区公路翻越(fnyu)垭口或穿越山梁时,往往采用隧道,如图1-8所示第21页/共135页第二十一页,共135页第二节道 路 设 施图1-8公路(gngl)隧道示意图第22页/共135页第二十二页,共135页第二节道 路 设 施2.公路(gngl)的几何要素(1)平面线形几何要素公路(gngl)的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为公路(gngl)路线的平面图1-9公路路线的平面(pngmin)线形第23页/共135页第二十三页,共135页。

第二节道 路 设 施图1-10平曲线半径(bnjng)与交通事故率的关系第24页/共135页第二十四页,共135页第二节道 路 设 施(2)纵断面线形几何要素纵断面指通过公路中线随地形的起伏而变化的竖向剖面(图1-11),由直线坡度段和相邻坡段间插入的抛物线或圆形竖曲线所组成,其几何要素包括:纵坡、纵坡长度(chngd)、平均纵坡、合成坡度、竖曲线等图1-11公路(gngl)纵断面示意图第25页/共135页第二十五页,共135页第二节道 路 设 施图1-12竖曲线(qxin)的形式(3)行车视距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从发现前方(qinfng)障碍物后而进行制动或绕避时,车辆所行驶的最小长度,称为行车视距第26页/共135页第二十六页,共135页第二节道 路 设 施图1-13事故率与行车(hngch)视距第27页/共135页第二十七页,共135页第二节道 路 设 施1)停车(tng ch)视距图1-14停车(tng ch)视距安全距离反应距离制动距离2)会车视距第28页/共135页第二十八页,共135页第二节道 路 设 施图1-15会车视距车辆1的反应(fnyng)距离车辆1的制动距离车辆2的反应(fnyng)距离车辆2的制动距离安全距离3)超车(cho ch)视距。

第29页/共135页第二十九页,共135页第二节道 路 设 施图1-16超车视距加速行驶(xngsh)的距离超车汽车在对向车道上的行驶(xngsh)距离超车结束时,超车汽车与对向汽车间的安全距离超车汽车从开始加速到超车结束时对向汽车的行驶(xngsh)距离第30页/共135页第三十页,共135页第二节道 路 设 施(4)横断面几何要素公路横断面包括路面(车道)、路肩、中央(zhngyng)分隔带、路基等,见图1-17图1-17公路(gngl)横断面3.交叉(jioch)第31页/共135页第三十一页,共135页第二节道 路 设 施图1-18渠化十字(sh z)交叉第32页/共135页第三十二页,共135页第二节道 路 设 施图1-19互通式立体交叉(l t jio ch)第33页/共135页第三十三页,共135页第二节道 路 设 施4.公路等级及技术特征(1)公路等级公路等级是影响汽车运用的一切道路因素的基础,是对汽车的使用(shyng)效果起决定性作用的道路条件1)高速公路2)一级公路3)二级公路4)三级公路5)四级公路第34页/共135页第三十四页,共135页平钟高速公路主线(zh xin)园林景观设计 第35页/共135页第三十五页,共135页。

湖南邵怀高速公路(o s n l) 第36页/共135页第三十六页,共135页 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是指专供汽车分向、分道行驶,并全线控制出入的干线(gnxin)公路 第37页/共135页第三十七页,共135页 高速公路 四车道:设计年限的平均(pngjn)昼夜交通流量25000-55000辆; 六车道:设计年限的平均(pngjn)昼夜交通流量45000-80000辆; 八车道:设计年限的平均(pngjn)昼夜交通流量60000-100000辆第38页/共135页第三十八页,共135页 一级公路 一般设计年限的平均昼夜(zhuy)交通流量15000-30000辆,为连接高速公路、大城市结合部、开发区经济带以及边远地区干线公路,可供汽车分向、分道行驶,并部分控制出入的公路第39页/共135页第三十九页,共135页 二级公路 平均昼夜交通流量:3000-7500辆,为连接中等城市的干线公路或通往大工矿区、港口的公路,或运输繁忙(fnmng)的城郊公路第40页/共135页第四十页,共135页 三级公路 平均(pngjn)昼夜交通流量:1000-4000辆,为沟通县及城镇的集散公路第41页/共135页第四十一页,共135页。

四级公路 平均昼夜交通流量:1500辆以下(yxi),为沟通乡、村等地的地方公路第42页/共135页第四十二页,共135页第二节道 路 设 施(2)技术特性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对每级公路规定了相应的技术标准,如设计车速(ch s)、车道宽、车道数、最小停车视距、纵坡、平曲线半径等,见表1-4二、城市道路基础设施1.城市道路及其分类10BW1A1.eps第43页/共135页第四十三页,共135页第二节道 路 设 施(1)快速路快速路的功能是快速交通,是解决(jiju)城市长距离快速交通的主要道路2)主干路主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3)次干路次干路是城市的区域性交通干道,为区城交通集散服务4)支路支路以服务功能为主第44页/共135页第四十四页,共135页第二节道 路 设 施2.城市道路交叉口及其分类(1)平面交叉平面交叉的形式(xngsh)决定于道路系统规划、交通量、交通性质和交通组织,以及交叉口用地及其周围建筑的布局1)环形交叉第45页/共135页第四十五页,共135页第二节道 路 设 施2)渠化交通(jiotng)第46页/共135页第四十六页,共135页第二节道 路 设 施3)交通管制。

第47页/共135页第四十七页,共135页第二节道 路 设 施(2)立体交叉立体交叉的主要组成部分(z chn b fn)包括跨路桥、匝道、出入口和变速车道第48页/共135页第四十八页,共135页第二节道 路 设 施3.停车场图1-20机动车辆的停放(tngfng)方式a)平行式b)垂直式c)斜放式P停车带B通道第49页/共135页第四十九页,共135页第三节道路交通控制(kngzh)设施一、交通(jiotng)信号灯1)机动车信号灯和非机动车信号灯第50页/共135页第五十页,共135页第三节道路交通控制(kngzh)设施一、交通(jiotng)信号灯2)人行横道信号灯第51页/共135页第五十一页,共135页第三节道路交通控制(kngzh)设施一、交通(jiotng)信号灯3)车道信号灯第52页/共135页第五十二页,共135页第三节道路交通控制(kngzh)设施一、交通信号灯4)方向(fngxing)指示信号灯第53页/共135页第五十三页,共135页第三节道路交通控制(kngzh)设施一、交通信号灯5)闪光(shn gung)警告信号灯第54页/共135页第五十四页,共135页。

第三节道路交通控制(kngzh)设施一、交通信号灯6)道路(dol)与铁路平面交叉道口信号灯第55页/共135页第五十五页,共135页第三节道路交通控制(kngzh)设施二、道路交通标线1.按功能分类(1)指示标线指示标线是用于指示车行道、行车方向(fngxing)、路面边缘、人行道等设施的标线第56页/共135页第五十六页,共135页第三节道路交通控制(kngzh)设施(2)禁止标线禁止标线是告示道路交通的遵行(znxng)、禁止、限制等特殊规定,车辆驾驶员及行人需严格遵守的标线第57页/共135页第五十七页,共135页第三节道路交通控制(kngzh)设施(2)禁止标线禁止标线是告示道路交通的遵行、禁止、限制(xinzh)等特殊规定,车辆驾驶员及行人需严格遵守的标线第58页/共135页第五十八页,共135页第三节道路交通控制(kngzh)设施(2)禁止标线禁止标线是告示道路交通的遵行、禁止、限制(xinzh)等特殊规定,车辆驾驶员及行人需严格遵守的标线第59页/共135页第五十九页,共135页第三节道路交通控制(kngzh)设施(2)禁止标线(bio xin)禁止标线(bio xin)是告示道路交通的遵行、禁止、限制等特殊规定,车辆驾驶员及行人需严格遵守的标线(bio xin)。

第60页/共135页第六十页,共135页第三节道路交通控制(kngzh)设施(2)禁止(jnzh)标线禁止(jnzh)标线是告示道路交通的遵行、禁止(jnzh)、限制等特殊规定,车辆驾驶员及行人需严格遵守的标线第61页/共135页第六十一页,共135页第三节道路交通控制(kngzh)设施(2)禁止标线禁止标线是告示道路交通的遵行、禁止、限制等特殊规定,车辆(chling)驾驶员及行人需严格遵守的标线第62页/共135页第六十二页,共135页第三节道路交通控制(kngzh)设施(3)警告标线警告标线是促使车辆驾驶人及行人了解道路上的特殊情况,提高警觉(jngju),准备防范应变措施的标线第63页/共135页第六十三页,共135页第三节道路交通控制(kngzh)设施(3)警告标线警告标线是促使车辆驾驶人及行人了解道路上的特殊(tsh)情况,提高警觉,准备防范应变措施的标线第64页/共135页第六十四页,共135页第三节道路交通控制(kngzh)设施(3)警告标线警告标线是促使车辆驾驶人及行人(xngrn)了解道路上的特殊情况,提高警觉,准备防范应变措施的标线第65页/共135页第六十五页,共135页。

第三节道路交通控制(kngzh)设施(3)警告标线(bio xin)警告标线(bio xin)是促使车辆驾驶人及行人了解道路上的特殊情况,提高警觉,准备防范应变措施的标线(bio xin)第66页/共135页第六十六页,共135页第三节道路交通控制(kngzh)设施(3)警告标线警告标线是促使车辆驾驶人及行人了解道路上的特殊(tsh)情况,提高警觉,准备防范应变措施的标线第67页/共135页第六十七页,共135页第三节道路交通控制(kngzh)设施(3)警告标线警告标线是促使车辆驾驶人及行人(xngrn)了解道路上的特殊情况,提高警觉,准备防范应变措施的标线第68页/共135页第六十八页,共135页第三节道路交通控制(kngzh)设施(3)警告标线警告标线是促使车辆驾驶人及行人了解(lioji)道路上的特殊情况,提高警觉,准备防范应变措施的标线第69页/共135页第六十九页,共135页第三节道路交通控制(kngzh)设施(3)警告标线警告标线是促使车辆驾驶人及行人(xngrn)了解道路上的特殊情况,提高警觉,准备防范应变措施的标线第70页/共135页第七十页,共135页第三节道路交通控制(kngzh)设施(3)警告标线警告标线是促使车辆驾驶人及行人了解道路上的特殊情况,提高警觉,准备(zhnbi)防范应变措施的标线。

第71页/共135页第七十一页,共135页第三节道路交通控制(kngzh)设施2.按标画方式分类1)白色虚线:画于路段中时,用以分隔同向行驶的交通流或作为行车安全距离识别线;画于路口时,用以引导车辆行进2)白色实线:画于路段中时,用以分隔同向行驶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或指示车行道的边缘;画于路口时,可用作导向车道线或停止线3)黄色虚线:画于路段中时,用以分隔对向行驶的交通流;画于路侧或缘石上时,用以禁止车辆长时在路边停放(tngfng)4)黄色实线:画于路段中时,用以分隔对向行驶的交通流;画于路侧或缘石上时,用以禁止车辆长时或临时在路边停放(tngfng)5)双白虚线:画于路口时,作为减速让行线;设于路段中时,作为行车方向随时间改变的可变车道线第72页/共135页第七十二页,共135页第三节道路交通控制(kngzh)设施6)双黄实线:画于路段中时,用以分隔对向行驶的交通流7)黄色虚实(xsh)线:画于路段中时,用以分隔对向行驶的交通流8)双白实线:画于路口时,作为停车让行线第73页/共135页第七十三页,共135页第三节道路交通控制(kngzh)设施三、道路交通标志(biozh)1.警告标志(biozh)第74页/共135页第七十四页,共135页。

第三节道路交通控制(kngzh)设施2.禁令(jnlng)标志第75页/共135页第七十五页,共135页第三节道路交通控制(kngzh)设施3.指示(zhsh)标志第76页/共135页第七十六页,共135页第三节道路交通控制(kngzh)设施4.指路(zh l)标志第77页/共135页第七十七页,共135页第三节道路交通控制(kngzh)设施5.旅游区标志(1)指引标志提供旅游区的名称、有代表性的图案及前往旅游区的方向和距离,设置在高速公路出口附近(fjn)及通往旅游区各连接道路的交叉口附近(fjn)第78页/共135页第七十八页,共135页第三节道路交通控制(kngzh)设施5.旅游区标志(2)旅游符号提供(tgng)旅游项目类、具代表性的符号及前往各旅游景点的指引,设置在高速公路或其他道路通往旅游景点的交叉口附近,或设在大型服务区内通往各旅游景点的路口第79页/共135页第七十九页,共135页第三节道路交通控制(kngzh)设施6.道路施工安全标志及设施1)路栏:用以阻挡车辆(chling)及行人前进或指示改道第80页/共135页第八十页,共135页第三节道路交通控制(kngzh)设施6.道路施工安全标志及设施2)锥形交通路标(lbio):与路栏配合,用以阻挡或分隔交通流。

第81页/共135页第八十一页,共135页第三节道路交通控制(kngzh)设施6.道路施工安全标志及设施(shsh)3)施工警告灯:用以警告车辆驾驶人前方道路施工,应减速慢行第82页/共135页第八十二页,共135页第三节道路交通控制(kngzh)设施6.道路施工安全标志及设施4)道口标志:设置在公路沿线较小交叉路口两侧,用来提醒主线路上的车辆提高警觉,防范小路口车辆突然出现而造成意外5)施工区标志:设置在道路施工、养护等路段(l dun)前适当位置,用以通告道路交通阻断、绕行等情况6)移动性施工标志:当前方道路有作业车正在施工时,用以警告车辆驾驶人应减速或变换车道行驶第83页/共135页第八十三页,共135页第三节道路交通控制(kngzh)设施7.辅助(fzh)标志8.可变信息标志第84页/共135页第八十四页,共135页第三节道路交通控制(kngzh)设施四、安全护栏1)路侧护栏,指设置在公路路肩(或边坡)上的护栏,用于防止失控车辆越出路外,避免碰撞路边(l bin)障碍物和其他设施图1-25波形(b xn)梁护栏第85页/共135页第八十五页,共135页第三节道路交通控制(kngzh)设施2)中央分隔带护栏,指设置于道路(dol)中央分隔带内的护栏,用于防止失控车辆穿越分隔带驶入对向车道,保护中间带内的构造物和其他设施。

3)人行道护栏,指设置在危险路段,用以保证行人安全的一种护栏4)桥梁护栏,凡设置于桥梁上的护栏称为桥梁护栏,其目的是防止失控车辆越出桥外第86页/共135页第八十六页,共135页第三节道路交通控制(kngzh)设施五、防眩设施(shsh)1.防眩板第87页/共135页第八十七页,共135页第三节道路交通控制(kngzh)设施1)防眩板单独设置2)防眩板设置在波形(b xn)梁护栏的横梁上,如图1-26所示3)防眩板设置在混凝土护栏上2.植树防眩六、视线诱导设施1.轮廓标2.分流或合流诱导标3.线形诱导标第88页/共135页第八十八页,共135页隔离设施:是对高速公路进行隔离封闭的人工构造物 的统称,如金属网、常青绿篱等照明及防眩设施:为保证夜间行车的安全所设置的照 明灯、车灯(ch dn)灯光防眩板等视线诱导设施:为保证司机视觉及心理上的安全感, 所设置的全线设置轮廓标第89页/共135页第八十九页,共135页第三节道路交通控制(kngzh)设施图1-27柱式路边轮廓标(尺寸单位(dnwi):cm)a)道路左侧b)道路右侧第90页/共135页第九十页,共135页第三节道路交通控制(kngzh)设施图1-28附着于护栏立柱上的轮廓(lnku)标(尺寸单位:cm)第91页/共135页第九十一页,共135页。

第三节道路交通控制(kngzh)设施图1-30安置(nzh)于立柱第92页/共135页第九十二页,共135页第三节道路交通控制(kngzh)设施图1-30安置(nzh)于立柱上的线形诱导标第93页/共135页第九十三页,共135页第三节道路交通控制(kngzh)设施图1-31线形(xin xn)诱导标组合第94页/共135页第九十四页,共135页第二章公路运输站场设施(shsh)第95页/共135页第九十五页,共135页第二章公路运输站场设施(shsh)第一节公路(gngl)运输枢纽第二节汽车货运站第三节汽车客运站第96页/共135页第九十六页,共135页第一节公路(gngl)运输枢纽第97页/共135页第九十七页,共135页第一节公路(gngl)运输枢纽一、公路(gngl)运输枢纽及其发展第98页/共135页第九十八页,共135页第一节公路(gngl)运输枢纽表2-1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布局(bj)方案第99页/共135页第九十九页,共135页第一节公路(gngl)运输枢纽表2-1国家(guji)公路运输枢纽布局方案第100页/共135页第一百页,共135页第一节公路(gngl)运输枢纽二、公路运输枢纽的组成(z chn)和任务第101页/共135页第一百零一页,共135页。

第二节汽车(qch)货运站第102页/共135页第一百零二页,共135页第二节汽车(qch)货运站一、汽车(qch)货运站的功能1.运输组织功能2.中转和装卸储运功能3.中介代理功能4.通信信息功能5.辅助服务功能二、汽车(qch)货运站的类型1.整车货运站1)货运商务作业在整车货运站内进行第103页/共135页第一百零三页,共135页第二节汽车(qch)货运站2)由于运输货物批量大,适于采用大载质量的汽车和高生产率的装卸(zhungxi)机械,且承担货运的车辆可在汽车运输企业的专用场地内进行停放和保管3)从发货单位仓库内装车、运输过程的货物保管,直到运送到收货单位的仓库卸车的过程由运输单位负责2.零担货运站图2-1零担货运站工艺流程1进站口2到站零担车3受理托运4检货司磅5验收入库6车站(chzhn)交接7到站货物8,11中转货物9仓库10发送货物12分线配装13交接验车14发送零担车15货主提货16出站口第104页/共135页第一百零四页,共135页第二节汽车(qch)货运站1)一般均由货主单位根据需要自行把零担货物运到货运站点,也可以由货运站指派业务人员上门办理托运手续,货运计划性差。

2)站务作业工作量大且复杂,其作业内容主要包括:受理托运、退运(tu yn)与变更、检货司磅、验收入库、开票收费、装车与卸车、货物交接、货物中转至到达交付等3)货运站的建设要求较高4)货运站的设备和设施应满足零担货运的需要3.集装箱货运站第105页/共135页第一百零五页,共135页第二节汽车(qch)货运站图2-2集装箱货运站工艺流程1进站口2重箱3零担货4集装箱堆场5拆装箱平台6拆装箱仓库7出站口8车站(chzhn)9货主第106页/共135页第一百零六页,共135页第二节汽车(qch)货运站1)港口、火车站等与货主间的集装箱门到门运输2)集装箱适箱货物的拆箱、装箱、仓储和接取、送达3)空、重集装箱的装卸(zhungxi)、堆放,以及集装箱的检查、清洗、消毒、维修4)车辆、设备的检查,以及清洗、维修和存放5)为货主代办报关、报检等货运代理业务三、汽车货运站的站级划分1)一级货运站:年换算货物吞吐量600t及以上)二级货运站:年换算货物吞吐量300600t第107页/共135页第一百零七页,共135页第二节汽车(qch)货运站3)三级货运站:年换算货物(huw)吞吐量150300t4)四级货运站:年换算货物(huw)吞吐量不足150t。

表2-2各类货物吞吐量换算(hun sun)系数(单位:t)四、汽车货运站选址1.选址原则(1)符合城镇总体布局规划公路客运站的设置和建设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部分,建站地址必须符合所在城市的总体规划和建设的要求第108页/共135页第一百零八页,共135页第二节汽车(qch)货运站(2)与综合运输网合理衔接,便于组织多式联运货运站尤其是集装箱货运站的站址选择,宜接近港口码头、铁路货站,或靠近交通枢纽、货流量大的地区,与综合运输网合理衔接,构成网络(wnglu),满足交通运输方便以及开展综合运输的要求3)靠近较大货源点,并适应服务区域内的货运需求站址选择与货源点的分布及货物性质密切相关4)尽量利用现有设施,并留有发展余地汽车货运站建设既要从当前实际出发,又要为以后发展留有余地,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设施,促进汽车运输发展第109页/共135页第一百零九页,共135页第二节汽车(qch)货运站(5)具备良好的给排水、电力、道路、通信等条件良好的给排水、电力、道路、通信等经济(jngj)条件是汽车货运站正常建设和运行的基本条件6)具备良好的地质条件2.选址步骤1)收集城镇、路网、国土等有关规划和运输统计、站区内水文地质等有关资料。

2)确定汽车货运站的服务范围和功能3)测算设计年度货运站的生产规模和占地面积4)根据站址选择原则,提出若干货运站站址备选方案5)对货运站的备选站址进行现场勘查第110页/共135页第一百一十页,共135页第二节汽车(qch)货运站6)经方案比选,确定货运站站址五、汽车货运站主要设施的构成(guchng)1.业务办公设施2.库(棚)设施3.场地设施1)集装箱堆场应靠近装箱作业区,并与站内主要道路衔接,其场地强度应满足集装箱堆码需要,并有一定坡度以利排水2)货场应与仓储库一同位于仓储作业区内,货场面层应根据货物性质、荷载、水文地质等因素和就地取材原则,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第111页/共135页第一百一十一页,共135页第二节汽车(qch)货运站3)各类仓库、货场、铁路专用线一侧或两侧应设置装卸(作业)场(图),并与主要道路(dol)衔接图2-3装卸场(站台(zhnti)a)直线形装卸站台(zhnti)b)阶梯形装卸站台(zhnti)第112页/共135页第一百一十二页,共135页第二节汽车(qch)货运站4)停车场可集中设置,也可在不同(b tn)作业区城内分别设置4.道路设施5.危险货物运输设施六、汽车货运站主要设备的配备1.运输车辆2.装卸机械3.计量设备4.信息管理系统第113页/共135页第一百一十三页,共135页。

第二节汽车(qch)货运站一、二级货运站应设置管理和信息系统,包括:计算机监控系统,无线、有线通信系统,站内和站间计算机网络系统,信息显示系统等5.维修设备一、二级货运站应根据车辆(chling)、装卸机械和集装箱的维修工作量配备符合其工艺要求的清洁和维修设备6.安全、消防设备七、汽车货运站的技术经济指标1.总体指标 年度货物吞吐量(零担)(t) 集装箱拆装箱工作量(t)第114页/共135页第一百一十四页,共135页第二节汽车(qch)货运站 驻站运输车辆数(辆) 货运站工作人员数(人) 货运站占地面积(m) 货运站建筑面积(m) 货运站动力消耗量(电、水、气) 建设投资总额(元)2.单位指标 日均货物(huw)最大吞吐量(t) 日均货物(huw)最大受理量(t) 日均集装箱运输量(t) 货物(huw)平均堆存期(d)第115页/共135页第一百一十五页,共135页第二节汽车(qch)货运站 单位货物平均面积(m2/t) 单位人员(rnyun)平均面积(m2/人) 单位车辆平均面积(m2/车) 平均单位投资额(元/t;元/人;元车)第116页/共135页第一百一十六页,共135页第三节汽车(qch)客运站第117页/共135页第一百一十七页,共135页。

第三节汽车(qch)客运站一、汽车客运站的功能 运输组织功能 中转、换乘功能 多式联运功能 通信、信息功能 辅助服务功能二、汽车客运站的类型1.按车站规模(gum)分类()等级站具有一定规模(gum),可按规定分级的车站)简易车站以停车场为依托具有集散旅客、售票和停发客运班车功能的车站第118页/共135页第一百一十八页,共135页第三节汽车(qch)客运站()招呼站道路沿线(客运班线)设立的旅客上下点2.按车站位置和特点分类()枢纽站可为两种及两种以上交通方式提供旅客运输服务,且旅客在站内能实现自由换乘的车站)口岸站位于边境口岸城镇的车站)停靠站为方便(fngbin)城市旅客乘车,在市(城)区设立的具有候车设施和停车位,用于长途客运班车停靠、上下旅客的车站)港湾站道路旁具有候车标志、辅道和停车位的旅客上下点3.按车站服务方式分类第119页/共135页第一百一十九页,共135页第三节汽车(qch)客运站()公用型车站具有独立法人地位,自主经营,独立核算,全方位为客运经营者和旅客提供站务服务(fw)的车站)自用型车站隶属于运输企业,主要为自有客车和与本企业有运输协议的经营者和旅客提供站务服务(fw)的车站。

三、汽车客运站的站级划分1.一级车站1)日发量在10000人次以上的车站第120页/共135页第一百二十页,共135页第三节汽车(qch)客运站表2-3汽车(qch)客运站设施配置表第121页/共135页第一百二十一页,共135页第三节汽车(qch)客运站表2-4汽车客运站设备(shbi)配置表2)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辖市、自治州(盟)人民政府和地区行政公署(xngzhng gngsh)所在地,如无10000人次以上的车站,第122页/共135页第一百二十二页,共135页第三节汽车(qch)客运站可选取(xunq)日发量在5000人次以上具有代表性的一个车站3)位于国家级旅游区或一类边境口岸,日发量在3000人次以上的车站2.二级车站1)日发量在5000人次以上,不足10000人次的车站2)县以上或相当于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如无5000人次以上的车站,可选取(xunq)日发量在3000人次以上具有代表性的一个车站3)位于省级旅游区或二类边境口岸,日发量在2000人次以上的车站第123页/共135页第一百二十三页,共135页第三节汽车(qch)客运站3.三级车站4.四级车站5.五级车站6.简易车站7.招呼站四、客运站的工艺组织(zzh)1.客运站工艺流线2.汽车客运站的工艺流程第124页/共135页第一百二十四页,共135页。

第三节汽车(qch)客运站图2-4客运站工艺流程(n y li chn)第125页/共135页第一百二十五页,共135页第三节汽车(qch)客运站1)正确处理客流、车流、行包流三者关系,避免其相互交叉和干扰,保证分区(fn q)明确2)流线组织要简捷、通畅、不迂回,尽量缩短流线距离3)应在站前广场对各种流线采取适当分流4)分开设置发送行包流与到达行包流,并尽量避免行包流与旅客流的交叉5)组织旅客流时,既要考虑正常情况下的客流组织,又要考虑节假日的客流组织第126页/共135页第一百二十六页,共135页第三节汽车(qch)客运站6)车辆进出站口应沿站外主干线的顺行方向设置,以减少客运站对主干线交通的干扰;入口应位于出口之前,以减少车辆流的交叉干扰五、汽车(qch)客运站主要设施的构成1.售票处2.行包办理处3.候车厅4.站台和发车位第127页/共135页第一百二十七页,共135页第三节汽车(qch)客运站图2-5站台和发车(f ch)位示意图a)垂直式站台b)斜置式站台c)辐射式站台d)平行式站台第128页/共135页第一百二十八页,共135页第三节汽车(qch)客运站5.主要服务设施(1)问讯处问讯处是为旅客提供咨询服务的场所,向旅客解答有关线路、班次、到开车时间、购买车票、行包托运等方面的问题(wnt)。

2)小件寄存处小件寄存处是给旅客提供随身小件物品寄存服务的场所,以方便旅客上车前或下车后的活动3)服务台服务台主要办理介绍旅社,出售旅行常用药物、邮票、代办邮电业务等第129页/共135页第一百二十九页,共135页第三节汽车(qch)客运站(4)广播室广播室是为及时向站务人员和旅客通告(tnggo)即将发出班车的时间及有关事项而设立的服务设施,应设在既靠近候车厅,又靠近站台的位置,使其不仅与服务员联系方便,而且能清楚地看清站台、车场人员活动及班车到、发情况5)值班站长室一、二级客运站均应在候车厅内设置值班站长室,以便接待旅客并听取意见,处理工作人员与旅客发生的纠纷,协调现场服务,提高服务质量第130页/共135页第一百三十页,共135页第三节汽车(qch)客运站(6)公安执勤室为加强车站及其周围的治安保卫工作,较大(jio d)客运站可设立公安执勤室(或称公安派出所),其位置应在站内明显处,以便接待反映治安方面问题的旅客,便于执行执勤任务7)小卖部小卖部为满足旅客在上车前临时购买旅行用品、食品和土特产等的需要而设,其位置宜布置在候车厅内或入口处附近8)停车场停车场是供驻站车辆停放的场所。

六、汽车客运站的站址选择(1)客运站站址应纳入城镇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客运站站址的选择应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第131页/共135页第一百三十一页,共135页第三节汽车(qch)客运站(2)便于旅客集散和换乘客运站站址的选择应当便于旅客的集散和换乘,尽可能节省旅客出行时间和费用,减少在市内换乘次数3)与其他运输方式衔接客运站应与公路、城市道路、城市公交系统和其他运输方式的站场衔接良好,确保车辆流向合理,出入(chr)方便4)具备必要的工程、地质条件客运站站址应具备良好的地质条件,方便与城市的公用工程网系(道路网、电力网、给排水网、排污网、通信网等)的连接5)具备足够的场地并有发展余地客运站站址的选择应考虑土地的利用和限制第132页/共135页第一百三十二页,共135页第三节汽车(qch)客运站七、汽车客运站的技术经济指标1.总体指标 年度客运量(人) 旅客最高聚集人数(人) 客运站占地面积(m) 客运站建筑面积(m) 客车发车(f ch)位数(个) 客运站工作人员数(人) 客运站动力消耗量(包括:电、水、气) 建站投资总额(元)2.单位指标第133页/共135页第一百三十三页,共135页第三节汽车(qch)客运站 日均客运量(人/日)。

车均客运量(人/车) 车位每日发车(f ch)数(辆/位) 车均占地面积(m/车) 人均占地面积(m/人) 车均建筑面积(m/车) 人均建筑面积(m/人) 单位投资额(元/人,元/车,元/时)第134页/共135页第一百三十四页,共135页感谢您的观看(gunkn)第135页/共135页第一百三十五页,共135页。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