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入托卡,难煞父母出去就业 日前,一对失业多时的父母告到德国汉堡法院,要求该市市政府给她们的3岁儿子全天入托的位子,这么她们就能够重新工作不过法院判该父母败诉,理由竟是:她们还能够继续靠救助金生活,不用去工作消息传出,骂声一片 让失业父母继续歇下去? 对西尔克和哈根·利伯贝格夫妇来说,这个判决如同当头一棒夫妇俩失业已经有些时日,现在好不轻易找到工作了可是,未满3岁的儿子马蒂斯怎么办根据德国法律,市政府有义务为3-6岁儿童提供天天4小时的托儿所位子所以,法院认为,政府拒绝提供8小时的托儿所位子的做法是合理的汉堡市高级行政法庭的判决书白纸黑字:“孩子的父母还能够靠政府的救助生活,比如父亲领取的失业救助金,和教育费、儿女补助费和住房补助费另外,这个孩子入托的需求是因其母亲想要工作造成的但现在政府还向其父母提供救助金,她们就能够带孩子,政府也就不给孩子入托的位子判决一出来,纳税人联合会的臭鸡蛋立即就打过来该联合会经理埃尔德曼女士义愤填膺,指责这个审判简直是对失业者再就业主动性的一个沉重打击 仅限4个小时的入托卡 这个案子成了一段时间以来汉堡市的儿童入托之争的焦点今年夏天的时候,汉堡市教育官郎尔刚刚推出了“入托卡”系统。
汉堡市青少年局发给父母们一张“入托优惠券”,以备儿女入托时交付使用,这被叫做“入托卡”凭“入托卡”,父母能够自行在本市选择幼稚园,不再受户口所在城区的限制对父母来说,“入托卡”也几乎等于一张支票,她们能够凭票到市政府兑成现金——整4个小时的看管费用,假如她们自己带宝宝的话不过,至今为止还有3000多个父母上班的孩子没有对应的“入托卡”:她们想要让孩子托6个小时或8个小时,而至今还没有这么的卡6月份的时候,市教育官郎尔还申明说,全部的申请全部会被“主动”受理不过西尔克夫妇一案审判出来,她该再没有借口了由此可见一斑的是:教育处财务账面已是捉襟见肘了 入托问题困扰职业女性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德国婴儿的出生率就一直呈下降状态受过良好教育的妇女中愿意担当母亲职责的越来越少她们不愿为孩子而舍弃职业前途设在科隆市的德国经济研究所很快前公布的一份调查汇报显示,在年纪为37岁的妇女中,每3人中就有一人没有孩子;假如将调查对象限于受过高等教育的妇女,那么,她们中41%的人没有孩子波恩妇女和职业咨询处的汉内女士说,出现这么的格局并不令人吃惊要知道,德国受过高等教育的妇女在职业上经常做不到学以致用即便她们已经积累了工作经验,产假以后她们经常要从零做起,工作也不是全职的。
假如她们当中有些人做起全职员作,她们必需将孩子送到他人那里德国自1999年起,孩子年满3岁便开始享受幼稚园教育的权利但这些幼稚园中只有三分之一是全日制幼稚园小于3岁的孩子极难进入幼稚园或托儿所同丹麦比较一下能够得悉,丹麦3岁以下儿童上托儿所或幼稚园的比率大约为48%,德国才刚刚达成8%假如仅看德国西部,这个数字仅为4%在德国,早在孩子出生前,父母就开始在幼稚园为孩子报名,开始了排队等候,开始了期望德国入托和入园费也是一项相当高的支出,经常令部分家庭囊中羞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