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伤治疗仪及红光治疗仪在骨科四肢闭合性骨折治疗中的作用探讨摘要:目的探讨骨伤治疗仪在四肢闭合性骨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2016 年 11 月至2017 年6 我科收治的90 例四肢闭合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一般治疗组和物 理治疗组,物理治疗组在一般治疗组的基础上辅以骨伤治疗仪及红光治疗仪治疗 术前3天,使用骨伤治疗仪消肿止疼模式治疗,每天2 次,每次20分钟;术后 骨伤治疗仪每天治疗频次及时间不变,第 1 至第 3 天,采用消肿止疼模式,第 4 至第7天,采用促骨痂生长模式,同时术后7 天再加上红光治疗仪,每天2 次, 每次10 分钟观察两组患者在患肢疼痛、肿胀及伤口愈合方面的情况并记录 结果 物理治疗组在患肢疼痛、肿胀及伤口愈合方面都比一般治疗组情况好结论 骨伤治疗仪和红光治疗仪对四肢闭合性骨折治疗有着促进作用,消肿止疼效果好 有利于骨折康复关捷词:骨伤治疗仪;红光治疗仪;四肢骨折;疼痛;肿胀;伤口愈合;闭合性骨折即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软组织损伤较轻,骨折端尚未与外 界连通,骨折早期与术后都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肿胀,影响静脉回流及机体舒适 度,从而影响治疗及康复骨伤治疗仪工作原理:两组电极交叉作用于人体患处,交叉部产生动态生物 电场,在生物电场的作用下沿骨轴方向产生内生电流,激活骨和软骨细胞,增加 细胞的代谢由电脑设置最佳治疗模式,在骨折处产生内生电流,使细胞膜周围离 子重新分布,改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及血管张力,促进局部供血,促进骨痂形成。
如速骨折愈合,同时动态生物电场通过综合震荡效果,稀释疼痛及炎症因子,促 进渗出物的吸收,达到镇痛、消肿、消炎的效果,红光治疗仪工作原理:细胞中线粒体对红光的吸收最大,在红光照射后,线 粒体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增加细胞的新陈代谢,使糖元含量增加,蛋白合成 增加和三磷酸腺苷分解增加,从而加强细胞的新生,促进伤口的愈合;同时也增 加白血球的吞噬作用,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一、资料与方法1.1 资料选择我科2016 年11 月至2017 年6 月间收治的90 例单一肢体闭合性骨折患 者,已排除术后使用镇痛泵的患者其中男性54 人,女性36 人,上肢骨折39 人,下肢骨折51人,年龄4~75 岁,平均年龄49岁,随机分为一般治疗组和物 理治疗组,每组45 人,一般治疗组上肢骨折18 人,下肢骨折27人,平均年龄 44 岁,物理治疗组上肢骨折21 人,下肢骨折24 人,平均年龄54岁,两组病人 在性别、骨折部位及年龄上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1.2 方法一般治疗组在术前3 天对患肢进行冰敷、抬高,甘露醇消肿处理,术后7天 同样对患肢进行抬高按摩、甘露醇消肿、鹿瓜多肽促骨折愈合、常规换药治疗; 物理治疗组在一般治疗组的基础上,术前3 天,使用骨伤治疗仪消肿止疼模式治 疗,每天 2 次,每次 20 分钟;术后 7 天骨伤治疗仪每天治疗频次及时间不变, 第 1 至第 3 天,采用消肿止疼模式,第 4 至第 7 天,采用促骨痂生长模式,同时 再加上红光治疗仪,每天2次,每次10分钟。
1.3 观察内容及评价指标观察内容主要是患者在术前第3 天及术后第2、5天的疼痛、术前第3天及 术后第3、5 的肿胀、伤口愈合三方面的情况疼痛评价指标采用数字评分法:0 分,表示无痛;1~3 分,表示轻度疼痛,不影响睡眠,安静平卧时不痛; 4~6 分 表示中度疼痛,影响睡眠,处于浅眠状态,安静平卧时有疼痛;7~10 分,表示重 度疼痛,严重干扰睡眠,辗转不安,无法入睡肿胀评价指标采用肿胀观察指标【1】:正常:肢体无肿胀,无皮纹I级:较正常皮肤肿胀,但皮纹尚存在口 级:肿胀明显,皮纹消失,但无张力性水疱皿级:肿胀明显,皮肤硬紧,皮纹 消失,皮温升高,出现张力性水疱,但无骨筋膜室综合征伤口愈合方面主要是 观察术后伤口渗液、换药、缝线周围有无红肿及拆线时间的情况二、结果物理治疗组在术前第3 天及术后第2、5 天,疼痛程度明显比一般治疗组缓 解,患者夜间休息情况好于一般治疗组(P<0.05);物理治疗组在术前第3天及 术后第3、5天,患肢肿胀程度比一般治疗组肿胀程度低(P<0.05)物理治疗组 在术后伤口渗液比较少,缝线周围清洁干燥,红肿情况少,皮温与健肢相比,无 明显差异,术后平均拆线时间为 9~12 天,一般治疗组平均拆线时间为 11~14 天 伤口愈合方面比一般治疗组好。
三、讨论 一般治疗组在术前和术后疼痛程度比物理治疗组要重,患者在接受手术之前 也会因此而未得到充分的休息,患者的身体及心理状态整体上较物理治疗组差; 术后一般治疗组疼痛缓解的时间及程度也比物理治疗组要慢,同样也会影响患者 身体及心理状态的恢复,从而影响治疗,影响术后早期康复锻炼,增加患者的住 院天数和费用,影响医患关系等术前肢体的肿胀程度会直接影响术后康复,患肢的肿胀影响静脉及淋巴的回 流,阻碍的骨折的早期治疗,功能锻炼和恢复,肿胀还影响动脉供血,是机体得 不到足够的血液和营养,影响骨折愈合【2】而物理治疗组在术前肢体消肿效 果上好于一般治疗组,为术后康复做好了基础;在术后,物理治疗组再结合红光 治疗仪治疗,对肢体的消肿、止痛、伤口愈合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提高,同时还能 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对术后预防伤口感染,术后早期康复锻炼都起到了支持作用综上所述,术前使用骨伤治疗仪能有效的达到消肿止痛的作用,为术后治疗 提供有利条件;而术后利用骨伤治疗仪和红光治疗仪进行综合治疗,对患肢的消 肿及止疼作用明显,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有效地促进骨折的愈合,从而减轻患者 的身体及心理上的负担,对骨折的康复及早期的功能锻炼都有极大的帮助作用, 提高手术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1] 吴在德.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144—151.[2] 刘艳.骨伤治疗仪在四肢闭合性骨折早期的疗效和护理J].医药前 沿.2015.5(12): 25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