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代谢病检测技术第七章本章目的: 本章要求了解营养代谢病检测技术的基本知识本章重点: 1、血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及微量元素测定 2、消化吸收代谢过程本章难点: 维生素测定第一节 蛋白质检测第二节 血糖检测第三节 脂肪代谢的检测第四节 微量元素检测第五节 维生素营养的检测主要内容一、血清总蛋白测定二、血清白蛋白测定三、血清蛋白电泳四、血红蛋白测定五、肌红蛋白测定第一节 蛋白质检测(Ketosis in dairy cows)一、血清总蛋白测定原理:碱性溶液中蛋白质分子的肽键与铜离子作用,形成紫红色的复合物这与两个尿素分子缩合生成缩二脲,在碱性条件下与铜离子作用形成紫红色反应相似,故称为双缩脲反应一、血清总蛋白测定试剂:6mol/L氢氧化钠溶液:溶解120g氢氧化钠于去离子水中,稀释至500ml,置聚乙烯瓶内盖紧保存双缩脲试剂:称3 g CuSO4•5H2O和9g酒石酸钾钠(KNaC4H4O4•4H2O),先分别溶于蒸馏水,加入碘化钾5g,待完全溶解后混合,加入6mol/L氢氧化钠100ml,最后以蒸馏水加至1L置聚乙烯瓶内盖紧贮存。
蛋白标准液:收集混合血清,用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亦可用定值参考血清或标准蛋白作标准一、血清总蛋白测定操作:取三支试管按下表加入式样,混匀 37摄氏度水浴放置十分钟,以空白管调零,540nm波长测定吸光度 项目 测定管 标准管 空白管 血清/ml 1.00 - - 蛋白质标准液/ml - 1.00 - 理生盐水/ml - - 1.00 双缩脲试剂/ ml 5.00 5.00 5.00 二、血清白蛋白测定原理:在pH=4.2环境中,带正电荷的白蛋白(pI=4.9)可以与阴离子染料溴甲酚绿(BCG)结合,溶液由黄变蓝,在波长630nm具有最大光吸收,并与白蛋白浓度成正比,与同样处理的白蛋白标准比较,可求得血清中白蛋白含量。
二、血清白蛋白测定试剂:溴甲酚绿(BCG)试剂:于1L容量瓶中盛蒸镏水约400ml,加琥珀酸缓冲贮存液100ml,用吸管准确吸取BCG贮存液8ml加入,并将内壁沾的染料冲洗入液体中,加叠氮钠存液2.5 ml,聚氧化乙烯月桂醚贮存液2.5ml,最后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配好的BCG试剂pH应为4.15 ± 0.05白蛋白标准液:40g/L,也可用定值参考血清均需置冰箱保存二、血清白蛋白测定操作:血清白蛋白(g/L)= (Odu/Ods) ×标准白蛋白浓度(g/L)同时测定血清总蛋白浓度,减去血清白蛋白浓度,可得血清球蛋白浓度,并可计算血清白蛋白/球蛋白比值三、血清蛋白电泳 电泳:带电的胶粒或大分子在外加电场中,向带相反电荷的电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称为电泳 应用1. 分离各种有机物:如蛋白质、酶、核酸等2. 分析某种物质的纯度及分子量电泳的基本原理 电场中推动带电质点运动的力(F)等于质点所带净电荷量(Q)与电场强度(E)的乘积 F=QE 质点前移受阻力(F)影响,球形质点服从Stoke定律,即:F′=6πrην(r半径,η介质粘度,ν质点移速) 质点在电场中稳定运动时:F=F′即:QE=6πrην 同电泳条件下不同物质因其分子大小(r)和带电量(Q)差异而有不同泳动速度,因此,一定时间可分离。
按其泳动速度从正极端起〔即速度最快)依次为白蛋白、α-球蛋白、β-球蛋白和γ-球蛋白等条带,有的动物α-球蛋白和β-球蛋白可分为两个条带 血清蛋白的pI大多在7.5以下,在pH8.6的巴比妥缓冲液中以负离子形式存在,并且蛋白质的分子量、立体构象、等电点以及形状也有差异,在电场中迁移速度不同,可以在醋酸纤维薄膜上分离成A、α1、α2、β和γ五条区带醋酸纤维素(二乙酸纤维素)薄膜具有匀一的泡沫状结构,渗透性强,对分子移动无阻力,用它作区带电泳的支持物,具有用样量少,分离清晰,无吸附作用目前可用于血清蛋白、脂蛋白、糖蛋白、酶的分离和免疫电泳等方面醋酸纤维素薄膜经1,4-二氧六环、透明液或液体石蜡处理即透明,因而可得背景为无色的电泳图谱醋酸纤维素薄膜的特性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膜的预处理:将薄膜切成2.5×8cm,无光泽面向下,漂浮于巴比妥缓冲液面上,膜条自然浸湿下沉取充分浸透的膜条,滤纸吸取多余的缓冲液,不要弄太干加样:光面用铅笔标注,无光泽面距一端1.5cm处用点样器蘸取新鲜血清点样(不能看见有液滴形成),待血清进入膜内,移开点样器。
电泳:放置于电泳槽架时,无光泽面向下,点样端置于负极,膜与电极紧密接触,不能留有气泡,平衡5分钟,通电1h染色:通电完毕,镊子取出,浸于氨基黑的染色液中5分钟,立即放入盛有漂洗液的培养皿中,反复漂洗数次,直至背景漂净,滤纸吸干,不要太干定量:取6支试管,编号,分别用吸管吸取0.4N NaOH 4ml;剪下膜上各蛋白质带及另一空白部位剪一平均大小的薄膜条(空白带的宽度以最窄的条带为准)将各条分别浸于上述试管内(注意管与蛋白带的顺序),用力摇动,使蓝色洗出,约半小时;用分光光度计进行比色,波长650nm,以空白薄膜条洗出液为空白对照,读取A、α1、α2、β、γ球蛋白各管的光密度结果计算: 光密度总和 T = A+α1+α2+β+γ 白蛋白%=A/T×100% α1球蛋白%= α1/T ×100% α2球蛋白%= α2/T ×100% β球蛋白%= β/T ×100% γ球蛋白%= γ/T ×100%【附注】电泳缓冲液要使两侧槽的液面保持水平,以免虹吸现象影响泳动速度。
每次电泳时应更换电泳槽的正负极,以保持两侧缓冲液离子、pH一致使用一段时间后电泳缓冲液应废弃换新关闭电泳仪电源后才能从电泳槽上取醋纤膜,以免电击 表 动物血清蛋白质参考值 (g/L)血清蛋白浓度增髙(髙蛋白血症)TP增加:脱水引起,非绝对量升髙红细胞压积容量(PCV)增髙,白蛋白蛋白比值(A/G)正常白蛋白增髙:单纯白蛋白升髙很少球蛋白增加:α-球蛋白(肝球蛋白、α2-巨球蛋白、α1-抗胰蛋白酶等):组织损伤或炎症β-球蛋白(转铁蛋白、β-脂蛋白、补体-3及免疫球蛋白):活动性肝脏疾病及圆线虫病γ-球蛋白:慢性炎性、免疫性疾病,淋巴瘤、骨髓瘤、多克隆和肝硬化等,免疫接种血清蛋白浓度降低(低蛋白血症)血浆水份增加,如静注过多低渗溶液白蛋白降低:白蛋白/蛋白比值变小营养不良和消耗增加,饲料蛋白质长期不足或慢性肠道疾病所引起吸收不良,或因长期患消耗性疾病合成障碍:慢性肝脏疾病、肝脏功能严重损害蛋白质丢失:大出血,烧伤,肾病综合征妊娠期对蛋白质需要增加球蛋白降低:喂初乳不足或未喂初乳;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其他免疫抑制剂;免疫缺陷性疾病。
四、血红蛋白测定(沙利氏比色法)原理表面活性剂红细胞膜血红蛋白溶解高铁血红蛋白高铁氰化钾氧化氰离子棕红色氰化高铁血红蛋白540nm比色血红蛋白浓度四、血红蛋白测定(沙利氏比色法)试剂转化液:氰化钾50mg,高铁氰化钾200mg,无水磷酸二氢钠114mg, Triton X-100 1.0ml,蒸镏水1000ml溶解混勾后用滤纸过滤,置棕色瓶中,保存于冷暗处,但勿使结冰,可保存数月该液应透明、淡黄色,pH7.0〜7.4,以蒸馏水作空白,在540nm处比色,吸光度应小于0.001若浑浊、变绿则应废弃四、血红蛋白测定(沙利氏比色法)操作取血20μl加5ml血红蛋白转化液,充分混匀,静置5min用波长540nm,光径1cm,转化液或水作空白,测吸光度计算血红蛋白(g/L) =测定管吸光度× (64458 ÷ 44000) ×251式中:64458血红蛋白平均分子量,44000血红蛋白摩尔吸光度,251为稀释倍数因品种、年齢和环境血红蛋白有差异,参考值90~120g/L四、血红蛋白测定(沙利氏比色法)附注血液用EDTA二钠抗凝,不可用肝素钠抗凝。
氰化钾为剧毒化学品,在配置和保存过程中应注意安全测定废液应加次氯酸钠〔35ml/L) 混匀敞开过夜,使氰离子氧化成CO2和N2挥发后,再排入下水道中四、血红蛋白测定(沙利氏比色法)临床意义血红蛋白占红细胞32%~36%,或干重96%在某些类型贫血时(如低色素贫血)红细胞与血红蛋白降低程度不一致,血红蛋白降低比红细胞明显同时测定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对诊断有实际意义血红蛋白增多:如血浆中水分丢失;红细胞增生活跃血红蛋白减少:贫血性疾病;其中营养性贫血见于蛋白质缺乏,铜、铁、钴等微量元素缺乏, 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叶酸、烟酸缺乏等五、肌红蛋白测定 肌红蛋白(Mb) :横紋肌色素成分,分子量170 kD肌细胞内贮存和运输氧肌肉组织损伤时Mb从肌细胞中释放入血,血清Mb升高,大部分以游离状态存在,小部分与血清蛋白结合;肌红蛋白血症和肌红蛋白尿测定方法:溶解度试验、比色法、放射免疫法、酶联免疫法、胶乳凝集试验、荧光免疫法、滴金免疫法等五、肌红蛋白测定1、Mb溶解度试验 原理Mb分子含血红素基团,有氧化酶活性,用联苯胺或邻甲苯胺同过氧化氢反应呈色鉴定,Mb可溶解于80%饱和度的硫酸胺溶液,而Hb则不能。
试剂1%邻甲苯胺甲醇溶液:难溶解但较稳定过氧化氢醋酸溶液:冰醋酸1 + 3%过氧化氢2硫酸胺(化学纯)五、肌红蛋白测定 操作先检尿液有无血红素存在,新鲜尿液4滴 + 邻甲苯胺液2滴,混合,+过氧化氢醋酸溶液3滴,有蓝色或蓝绿色取过滤后透明尿液5ml + 硫酸胺2.8g,溶解混勾,静置5 min,滤纸过滤取滤液重复测试有无血红素色素存在,阳性表示含Mb阴性表示色素是Hb五、肌红蛋白测定2、反向胶乳凝集法 原理Mb与用Mb单克隆抗体致敏的羧化聚苯乙烯胶乳作用出现凝集者为阳性 试剂羧化聚苯乙烯粒子;pH 8.4, 0.1mol/L硼酸-甘氨酸缓冲液;Mb单克隆抗体;牛血清白蛋白五、肌红蛋白测定 操作用Mb单克隆抗体致敏羧化聚苯乙烯胶乳取250μl硼酸-甘氨酸缓冲液混合,逐滴加1%羧化聚苯乙烯粒子500μl,边加边摇动试管混匀,加入1mg牛血清白蛋白置37℃水洗30min,用硼酸-甘氨酸缓冲液洗两次后,放4℃冰箱保存取待检血清10μl,用pH 8.4硼酸-甘氨酸缓冲液做1:20倍稀释,取25μl与等量致敏胶乳在玻片上混合摇动, 观察3min,同时做阳性和阴性对照。
五、肌红蛋白测定 结果判断4+:全部呈粗粒状凝集,边缘有厚凝集圈,中间液体清亮3+:大部凝集,周围有凝集,中间液体微浑浊2+:中度凝集,颗粒较细,凝集圈不显,液体浑浊 +:少量凝集,液体明显浑浊 -:保持均匀的乳状,与阴性对照相同五、肌红蛋白测定 附注 理想的胶乳颗粒直径0.81μm, <0.59μm时可延缓凝集反应速度,胶乳最适浓度1%缓冲液pH<8.0时易发生自凝,pH>10.0使反应完全抑制加牛血清白蛋白可使胶乳表面的结合部位充分饱和,减少非特异性凝集 临床意义 主要见于肌肉损伤性疾病,如马麻痹性肌红蛋白尿症、应激综合征、马地方性肌红蛋白尿症等第二节 血糖检测(邻甲苯胺法) 原理葡萄糖与邻甲苯胺在强酸溶液中加热,葡萄糖的醛基与邻甲苯胺縮合生成葡萄糖基胺,其脱水生成蓝色的席夫氏(Schiff)碱,生成的蓝色化合物在630nm有吸收峰,用比色法可测定得葡萄糖含量第二节 血糖检测 试剂邻甲苯胺:取940ml冰醋酸,加1.5g硫脲和60ml邻甲苯胺混合,硫脲完全溶解后置棕色瓶内室温保存,24h后可用。
该试剂腐蚀性强,避免接触皮肤12mmol/L苯甲酸:将1.46g苯甲酸加入900ml蒸馏水,加热助溶冷却后置于1 L容量瓶中,以蒸馏水定容至刻度葡萄糖标准贮存液(100mmol/L):取无水葡萄糖(预先置80℃干燥至恒重干燥器保存)1.802g溶于80ml上述苯甲酸溶液中,移置100ml容量瓶中,以苯甲酸溶液定容至刻度第二节 血糖检测 试剂葡萄糖标准应用液(5mmol/L):取葡萄糖标准贮存液5.0ml,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苯甲酸溶液定容至刻度第二节 血糖检测 操作 单位:ml第二节 血糖检测 计算血清葡萄糖(mmol/L)=(ODu/ODs)×5 参考值表11-5 动物血糖参考值第二节 血糖检测 临床意义低血糖:见于胰岛素分泌增多,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糖原贮存性疾病,牛酮病,绵羊妊娠毒血症,饥饿,消化吸收不良,肝脏机能不全,马黄曲霉毒素中毒等髙血糖:反刍动物氨中毒、剧痛、运输、胰腺炎等可引起暂时性髙糖血症。
糖尿病、肢端肥大症、肾上腺功能亢进、脑垂体功能亢进等可引起持续性髙糖血症一、血清胆固醇测定二、血清甘油三酯测定三、酮体测定第三节 脂肪代谢的检测一、血清胆固醇测定 原理异丙醇抽提、高铁冰醋酸-硫酸显色法血清经异丙醇沉淀蛋白质并经氧化铝吸附,胆固醇被抽提,与浓硫酸及三价铁作用,生成较稳定的紫红色化合物,与同样处理的标准液比色,求得样品中胆固醇浓度 试剂异丙醇(AR) 氧化铝:层析用中性氧化铝,用水洗去不易下沉的细颗粒,吸滤干后,在110℃烘箱中活化至少3h,密闭容器保存一、血清胆固醇测定 试剂三氯化铁贮存液:取三氯化铁0.1g溶于冰醋酸100ml显色剂:三氯化铁贮存液与浓硫酸按1:1体积混合5.17mmol/L胆固醇标准液:取重结晶胆固醇200mg,用异丙醇溶解至100ml,置4℃冰箱保存胆固醇重结晶:取10g于烧杯中加无水乙醇50 ml, 70℃水浴中加热溶解放冷置冰箱过夜重结晶,过滤,收集沉淀再溶于50ml热乙醇中,放冷置冰箱过夜,过滤,收集沉淀再溶于30ml热乙醇中,重复3〜4次,最后收集沉淀于100℃烘箱中干燥4h,贮于干燥器中备用。
一、血清胆固醇测定 操作 取血清(测定管)或胆固醇标准液(标准管)0.1ml于带塞试管中,向管底吹入异丙醇2.4ml,冲散血清,使蛋白质沉淀,加塞混匀后放60℃水浴1-2min,加氧化铝0.4g,加塞于漩涡混合器上混合15s或手摇2min,离心取上清液 取上清液1ml于另二支试管中,空白管中加异丙醇1ml 各管置60℃预热1min (试管不离开水浴),分别加入显色剂3ml,充分混合后留在水浴中15min 冷却,以空白管调零,530-550nm波长比色一、血清胆固醇测定 附注 加显色剂时会产热,程度与显色深浅有关,应注意:①所用试管口径和厚度一致,试管口径大便于快速摇匀②加显色剂时要沿管壁加入,使上下分成两层,然后突然混合③ 加显色剂必须加一管摇一管,不可成批加完后一起混合,摇的手法也要一致 所用试管和比色杯均须干燥 所用浓硫酸要求较高,应密闭保存防止吸水一、血清胆固醇测定 计算血清胆固醇(mmol/L)=(Odu/Ods)×5.17 参考值一、血清胆固醇测定 临床意义 血清胆固醇升髙:肝内或肝外胆汁郁积、胆结石(尤其胆固醇结石)、脂肪肝、糖尿病及肾病综合征等。
血清胆固醇降低:严重贫血、营养不良、感染及甲状腺机能亢进等二、血清甘油三酯测定 原理 用高效微生物脂蛋白脂肪酶(LPL)使血清中的甘油三酯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将生成的甘油用甘油激酶(GK)及三磷酸腺苷(ATP)磷酸化,以磷酸甘油氧化酶(GPO)氧化3-瞵酸甘油(G-3-P),然后以过氧化氢酶(POD)、 4-氨基比林(4-AAP) 与4-氯酚(三者合成PAP)显色,测定所生成的H2O2,本法简称GPO-PAP法该方法有一步终点法和两步终点法测定,目前常用两步法二、血清甘油三酯测定 试剂Tris-HCl缓冲液,150mmol/L,pH7.6,每升中含MgSO4 10mmol,胆酸钠3.5mmol,ATP 1.0mmol,4-氯酚2.5mmol,Triton X-100 0.1g 酶液I:Tris缓冲液50ml中溶GK 500U,GPO 3000U,POD 1000U 酶液II:Tris缓冲液50ml中溶LPL 3000U,4-AAP 1mmol 手工法应用试剂I:酶液Ⅰ5ml与Tris缓冲液45ml混合。
手工法应用试剂II:酶液II 5ml与Tris缓冲液45ml混合二、血清甘油三酯测定 试剂用于自动分析时,试剂I、 II的用量随仪器调整,但缓冲液与酶液I和酶液II的最终比例9:0.5:0.5不变 参考物(校准液):2mmol/L三油酸酯水溶液精确称取三油酸酯〔纯品)177mg (可直接称入100ml容量瓶中),加Triton X-100 5ml,摇动使成乳浊状,置56℃水浴约10min,澄清后加蒸馏水90ml,冷却至室温,再加蒸馏水至刻度,混匀以2ml分装,4℃保存至少稳定2年,勿冰冻二、血清甘油三酯测定 操作采血前两天不进食含脂肪食物,样品4℃存放不超过3d测定管、校准管和空白管中分别加入血清、校准液及蒸馏水各10μl,各加应用试剂Ⅰ0.5ml,混匀,37℃水浴5min, 然后再各加应用试剂II 0.5ml,混匀后37℃水浴10min,空白管校零,在波长500nm测吸光度(A)二、血清甘油三酯测定 计算血清甘油三酯(TG)(mmol/L)= (测定管A/校准管A)×校准液TG浓度(mmol/L)参考值:犬0.43mmol/L,猫0.40mmol/L。
临床意义增高:原发性高脂血症、肥胖症、糖尿病、脂肪肝、肾病综合征、犬肝脏疾病、长期饥饿或高脂饮食等降低: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功能降低及严重肝功能不良等三、酮体测定 酮体:乙酰乙酸、β-羟丁酸(脂质代谢中间产物)和丙酮(剩余物) 碳水化合物缺乏时酮体产生增多,糖异生作用增强;三羧酸循环中草酰乙酸缺乏抑制脂肪生成,乙酰辅酶A增多酮体肾阈较低,在酮血症之前,通常已出现酮尿三、酮体测定定性试验:常用亚硝基铁氰化钠反应特异性对乙酰乙酸,但对β-羟丁酸不起反应,而β-羟丁酸在酮血症中占主要成分该法简便易行,可用酮粉法或配置的液体试剂测定奶、尿或血清样品酮粉试剂配制:取硫酸铵100g,无水碳酸钠50g,亚硝基铁氰化钠3g,研碎混匀备用操作方法:在短试管内加酮粉试剂1g,滴加被检样品,数分钟后呈髙锰酸钾样红色为阳性反应三、酮体测定定量试验(微量凯氏蒸馏、水杨醛比色法):以氢氧化钡和硫酸锌除蛋白,丙酮首先被蒸馏分离,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经先后加入硫酸和重铬酸钾氧化使变成丙酮而蒸馏,蒸馏液与芳族醛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红色反应。
酶试验法比较简便的酮体定量试验,但进口试剂 临床意义 酮血或酮尿表明机体脂肪和能量代谢紊乱如奶牛酮病、绵羊妊娠毒血症、母牛肥胖综合征、长期饥饿等一、样品采集二、样品制备三、定量检测第四节 微量元素检测一、样品采集样品:土壤、水、饲草料和体液、被毛及组织器官等;保证样品的均匀性和代表性;据研究目的、要求,选择不同预处理和分析方法;牧草:多点采样,离开地表2~3cm,避免土壤污染;土壤:多点采集植物根部延伸到的部位(0~30cm);组织:新鲜,无离子水冲洗,烘干,研细备用;被毛:固定部位、不锈钢剪刀采样, 洗净;血样:采集干净容器内,避用橡胶盖,避用防腐剂二、样品制备目的:将样转为适宜分离和测定的物理状况和化学状况重要:灵敏度、精密度和准确度,影响分析结果原则:不加待测成分,不损失,无干扰方法:稀释法干灰化法(高温、低温)湿消化法(常压、髙压)燃烧法水解法微波消解法等二、样品制备稀释法:适于体液、分泌物测定血清和血桨常用高温干灰化法:为破坏样中有机物,温度450~550℃对低沸点的元素有损失,损失程度取决于灰化温度和时间。
低温干灰化法:氧等离子体灰化法,利用髙频或超髙频激发产生氧等离子体,在70~100℃下氧化生物组织常压湿消化法:加热分解或回流消化硝酸-髙氯酸,硫酸-过氧化氢等试剂用量大,空白值髙髙压湿消化法:在常压基础上密封加压,加速分解,减少酸用量,防止污染,可降空白值适于易挥发元素分析二、样品制备燃烧法:样品置于常压氧或髙压氧容器(氧瓶和氧弹)中燃烧,待测组分被吸收液吸收定容后测定用于测定硫、卤素及微量元素水解法:样品在酸、碱、酶存在下同水作用而分解酸水解法,碱水解法和酶水解法微波消解法:利用微波能量快速分解样品高压消解和微波快速加热,消解快,试剂消耗少,空白低,避免挥发其他:萃取、沉淀、过滤、蒸馏、离子交换等三、定量检测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电感耦合髙频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原子荧光光谱法(AFS)分子荧光光谱分析法(MFS)中子活化处理法(NAA)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三、定量检测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分类: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法结构:光源、原子化器、单色器和检测器。
优点:简单、灵敏、选择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分析速度快、精密度高、适用范围广缺点:前处理繁琐,污染、损失和干扰,只测单个元素三、定量检测电感耦合髙频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优点:同时测定多种元素样品雾化为等离子体前需用酸消化,易受污染和损失三、定量检测 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同时测定多种元素:元素原子被X射线激发,产生特征性荧光X射线,据能量和强度,即可测出各种微量元素含量缺点是灵敏度不够,样品通常要进行预浓缩处理三、定量检测原子荧光光谱法(AFS)光谱简单,背景辐射低,谱线强度较弱,获很低检出限原理:硼氢化物与元素反应转为室温下气态氢化物,进石英炉中进行原子化并受光源激发而产生原子荧光对易挥发元素(As、Sb、Bi、Hg、Se、Te、Pb、Sn、Ge等)有高灵敏度、干扰少三、定量检测分子荧光光谱分析法(MFS): 广泛应用于阴离子和非过渡金属离子的痕量测定 优点:试样用量小,重复性好,操作简便 缺点:共存物干扰大,荧光对环境因素敏感三、定量检测中子活化处理法(NAA)样品制备工作量最小,能进行各种生物组织中多种元素的测定,中子照射在核反应堆中进行。
价格昂贵,放射性强,需要有防护措施四、元素分析的质量控制采用标准物质(SRM)检验样本回收率,也可用于校准测量仪器、评价测量方法,或作参照物用于检验测定结果测定过程中要选择适当的SRM,组成与被测样品相似,所含元素水平也应与被测样品相近国际商品生物标准参考物有多种,包括血、尿、奶、肝脏、骨骼、毛发、草粉等;常用有美国国家标准局(NBS),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欧洲共同体标准物质局(BCR)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技术监督局(SBTS)提供的SRM第五节 维生素营养的检测分光光度测定法:血清胡萝卜素荧光测定法: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B1、B2放射免疫法:维生素D1、血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及微量元素测定原理?2、血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及微量元素测定方法?思 考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