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情况调研汇报

积***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6.09KB
约3页
文档ID:135085451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情况调研汇报_第1页
1/3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情况调研汇报   一、基础情况  **乡隶属鲁甸县,地处鲁甸县北部,距县城36公里,最远的塘房村委会离县城50公里东和昭阳区苏故乡接壤,南和水磨乡相邻,西和梭山乡相邻,北和新街乡相邻辖四个行政村27个自然村114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8244 户,总人口38720人全乡国土面积112平方公里,海拔2160米,年平均气温10.9℃,年降水量1100毫米全乡实有农村劳工力20397人,外出务工11360人,其中全家外出户1276户,XX年全乡务工收入437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241元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对我乡社会经济建设的作用  经过人力转移培训,乡党委、政府利用我乡人力开发契机,把全乡潜在的劳动力优势变成了现实的经济优势,使全乡农民摆脱了自然条件的束缚,走上了奔富奔小康的道路,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全乡社会经济建设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等有所提升使外出务工人员为我乡经济发展积蓄了资金、技术、思想、提升了土地的综合利用率,活跃了农村资本市场,为新农村建设做出主动的贡献  三、劳动力转移培训对我乡的金融作用  外出务工人员的工资经过邮寄、金融机构汇寄回乡的据统计约有4000万元,经过打工经济的发展和部分资金流入我乡,使银行存款额大幅提升,对我乡邮政和吸收银行存款起着重大的作用。

  四、务工人员对我乡经济的贡献  1、打工经济初步形成,规模日益扩大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外出务工以每人每十二个月收入大约在1XX元左右仅外出务工一项,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就可多增加700余元这么看来,打工经济已经成为加紧我乡发展的主要产业  2、农民素质不停提升,造就了一批适应我乡发展的有用人才解放思想,外出打工,勤劳致富,回报故乡”广大农民经过外出务工,从中学到了知识,增加了见识,把外面新鲜的事物带回了故乡,极大地促进了我乡的发展如**村的崔文联在外打工多年当上了老板,就捐了10万元给故乡的新农村建设,给故乡的经济带来了良好的发展  3、一批农民在外出务工中发家致富,辐射带动作用增强经过多年的外出务工,我乡一批头脑灵活,敢闯敢试的农民已经率先发家致富多年来,正是因为有这么的部分身边人、身边事教育了我乡的广大群众,进而辐射带动了更多的农民外出务工,形成了“一带十、十带百、百带千”的局面现在,我乡外出务工的队伍不停壮大,“农忙种田,农闲打工”正在成为广大农民的生动实践  五、农村留守群体方面  在全乡四个村,对外出务工家庭进行调查走访,全乡农村留守群体大致有以下三类:一、单独的留守老人,这种家庭大多是60岁以上的一个或二个老人;二、单独年幼的留守儿童,这部分家庭,多是二人以上兄妹型,年纪结构平均在15岁以下;三、老幼留守群体型,通常表现为祖孙关系。

这类型较前二者有显著的家庭活泼气氛据统计,全乡中,**村留守老人580人男性,223人女性357人,儿童860人;新乐村留守老人1050人,男性562人,女性488人,儿童1300人,塘房村留守老人587人,男性312人,女性275人,儿童2021人;照壁村留守老人533人,男性276人,女性257人,儿童640人依据实际困难,乡党委、政府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在救助粮、低保等方面对其加以倾斜XXdiaoyanbaogao/2986242.htm。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