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暑假作业地理试题(21) 含答案一.选择题一对来自欧洲某国的老夫妇,在中国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旅游,当他们即将离开中国的时候,老妇人感慨地说:“中国的面积好辽阔啊!在没有登高情况下,短短的十几天,让我们感到了一年四季的变化据此,完成1—3题: 1.试问这对老人是什么季节来我国旅游的( ) A. 春季 B.夏季 C. 秋季 D.冬季 2.如果这对老人是乘坐火车在我国旅游,那么他们最有可能的旅游路线是( ) A. 沿陇海—兰新铁路 B.沿京哈—京九铁路 C.沿京广—京包铁路 D.沿沪杭—浙赣铁路 3.如果这对老夫妇有幸观赏到松花江雾淞奇妙景观,这说明在旅游景观欣赏时要( )A. 选择好观赏位置 B.把握好观赏时机 C.抓住景观特点 D.以情观景4.读“无锡人对一些旅游目的地的感知机会与可达机会图”说明影响游人到旅游目的地游览的主要因素是( ) A. 游览价值的大小 B.市场的通达性 C. 感知机会的多少 D.市场经济距离读我国山水风景区最宜欣赏时间与纬度关系,回答5~6题。
5.我国北方山水风景区欣赏时机主要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6.按规律推理,④处欣赏时间较短的原因可能是( )A.纬度低 B.地势高 C.雨季长 D.气温高健康的、可持续的文化是人类社会创新和进步的源泉,是文明发展的动力读图回答7—8题:7.图示地区历史悠久,文化景观众多,旅游资源丰富图中丙区域文化景区的地域形态呈条带状分布的自然条件是( )A.地形与水源 B.气候与降水 C.纬度位置 D.地壳运动8.某旅游团从北京出发,乘火车去甲地参观游览,经过的铁路线名称是( )A.京广线 B.陇海线 C.京沪线 D.京包线家住上海的王小华利用暑假期间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他设计的游览线路如图所示据此回答9-10题:9.关于游览线路与景观组合不正确的是( ) A.登庐山,游漓江——甲B.游三峡,看都江堰——乙C.住窑洞,进莫高窟——丙D.看龙门石窟,赏林海雪原——丁10.四条游览线路终点,避暑条件最好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中国海洋报》xx年1月23日报道,由于全球变暖,两极的冰川、雪山和太平洋海岛危在旦夕,不少人想趁最后的机会造访它们。
因此,所谓的“末日旅游”近年呈上升趋势据此回答11—12题:11.下列因为全球气候变暖而成为濒危景点的是( )①乞力马扎罗山雪峰 ②澳大利亚大堡礁 ③大兴安岭森林 ④西湖风光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末日旅游”的不断上升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使全球变暖的趋势减缓B.使南北差距缩小C.使生物更趋于多样化D.游客量大增会进一步破坏环境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成功举办,推动了广西与东盟各国的合作迅速升温,旅游业的合作与发展明显更快xx年,广西接待东盟国家旅游者达46万人次,而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之前的xx年只有13万多人次据此回答13—14题:13.广西发展旅游业的国际区位优势主要表现在( )A.政策优惠,旅游资源丰富B.交通通达度高,航空运输业发展迅速C.广西沿海、沿边、沿江,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接合部D.对外交流频繁,从业人员素质高14.有利于打造广西与东盟国际旅游合作平台的措施有 ( )①加强国际旅游交通对接,实现旅游交通便利化 ②大力营建高档消费场所,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 ③复制各国著名人文和自然景观, 营造国际氛围 ④举办各种形式的旅游推介会,加强国际交流与沟通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旅游客流量一般会随着与目的地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但是由于其它因素的作用,旅游客流量的空间分布会在距离衰减规律的基础上产生一定的波动。
读图,回答15—16题:15.从图中可以看出,在700-1100km范围内出现了第二个客流分布高峰,其客源最主要来自( )A.台湾 B.福建 C.广东 D.广西16.从总体上看,三亚市的旅游引力场主要集中在1800km范围内,该范围内旅游客流累计百分比约为( )A.25% B.43% C 68% D.80%下图为庐山1997年旅游客源地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数字为各客源地人数占游客数的百分比, 为庐山所在位置)据此回答17~18题17.对庐山旅游消费市场空间分布特点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客源数量规模大,占来庐山旅游总人数的50%②从→再由→,来庐山旅游的人数总体上随经济距离增加而衰减 ③庐山以东地区的客源市场范围大于庐山以西地区 ④庐山旅游消费市场均匀的分布在以1000千米为最优吸引半径的范围内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8.与黄山风景区相比较,庐山风景区旅游开发的优势条件有( )①山上地域开阔且地势较平坦,夏季接待避暑疗养人员的能力大②“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大旅游景观的知名度大③临长江干流、赣江和鄱阳湖,景区的水路通达度高④周边广泛分布花岗岩地貌和喀斯特地貌,地质地貌景观的集群度高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19.以下说法中,属于影响旅游安全重要因素的是( )①交通事故 ②爆炸事件 ③自然灾害 ④水土不服 ⑤战争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20.旅游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A.对旅游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缺乏认识B.旅游者自身的不安全行为C.社会文化背景对旅游环境的影响D.旅游者自身的安全意识强烈读下面的两幅图,“西安市国内游客构成省级变化图”和“游客对西安市及周边旅游景点到访率统计图”。
读图回答21-22题:客源比重(%) 甲 乙21.关于西安市客源市场的分析正确的是( )A.山东省客源比重增长最快 B.周边省份旅游资源客源和本省客源所占比重均下降C.在开发客源市场方面,应稳固周边地区的客源,重点争取经济发达地区的客源D.客源吸引半径呈标准圆状递减22.关于西安市区及周边景点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评价正确的是( )A.壶口瀑布的游客到访率省内高于省外,主要受景点知名度的影响B.兵马俑的游客到访率省内外均较高,主要受交通通达度的影响C.动物园的游客到访率省内高于省外,主要受市场距离的影响D.省内游客的到访率与景点知名度存在正相关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发展贡献很大,但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旅游也需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有关这方面的问题,回答第23--24题23.下列环境问题中属于旅游活动直接造成的是( )A. 近年来南极冰川的融化B.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爆发毁掉了一些旅游景观C.为修黄山索道,仅建白鹅岭站房就毁山7750平方米,砍林48450立方米D.厄尔尼诺现象使许多旅游景区出现水旱灾害24.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建设活动是( )A. 在西湖湖畔兴建高质量的星级宾馆B.拆掉北京胡同,建设现代化首都C.在寺庙中安装现代激光照明设施D.合理开发陕西窑洞、土炕等民间旅游资源25.去美国大峡谷国家公园旅游须提前半年预定门票。
这说明( )A.旅游活动规模应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B.公园管理者运用心理学方法促销门票C.使平日很少的游客能集中安排,提高交通效D.公园售票能力有限26.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xx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旅游客源输出国,原因有( )①国土广大,旅游资源丰富 ②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大 ③居民收入不断提高 ④人造景观众多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27.xx年“五一黄金周”期间,我国旅游市场异常火爆读“中国重点城市旅游实力比较图”,有关图中各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上海、广州、深圳是发展中旅游城市 B.大连旅游人次比值大于西安C.大连、西安的旅游资源类型相同D.北京的旅游实力是最强大的下图是北京、昆明两地的旅客流量统计示意图,读图判断28-29题:28.昆明旅游旺季长是由于( )A.气候条件较好 B.市场距离较短 C.交通通达性较强 D.接待能力较强29.两地客流量差异较大,最主要是由于( )A.气候环境的差异 B.自然旅游资源的差异C.人文旅游资源的差异 D.环境容量的差异30.目前,许多地方提出倡导“绿色旅游”的口号,这主要是针对( )A.旅游活动对背景环境的破坏 B.旅游活动对文物古迹的破坏C.旅游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 D.旅游活动冲击社会秩序31.对旅游区动植物资源的破坏,主要是因( )A.众多旅游交通工具排放的废气、烟尘以及各种旅游设施排出的污水、固体废弃物B.旅游者对旅游区珍贵花草的采挖,对珍稀动物的狩猎所致C.众多游客集中在旅游点而排放出过量的二氧化碳D.旅游地居民为从事旅游商业活动,不适当地使用当地的动植物资源所致32.“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指的是旅游资源开发条件中旅游资源的( )A.市场距离 B.游览价值C.地区接待能力 D.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33. 壶口瀑布可以说“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但每年到此旅游的人并不多,最重要的原因是( )A.游览价值不高 B.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差C.地区接待能力小 D.旅游环境承载量有限34.下列关于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游览价值高的旅游资源,无论位于何地开发价值都高B.一般来说,人们的经济收入越高,旅游的经济距离会越长C.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不必考虑其交通位置D.景区空间内尽可能容纳游人的量即反映景区的环境承载量35. 关于“生态旅游”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其主要目的是促进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发展和扩大旅游空间②旅游者不仅是被动地观赏和娱乐,而是参与了保护环境的实际行动③是旅游主体大众化的体现,反映了旅游资源的可创造性④“留下的只是脚印,带走的只有照片”是对生态旅游的形象写照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环地中海地区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带,每年游客超过2亿人,土地沙化、水源污染、濒危物种生存空间受挤压的现象严重”。
回答36-38题:36.环地中海地区的旅游环境问题不包括( )A.土地沙化 B.土壤酸化 C.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D.海岸受损害37.有关地中海地区的旅游环境容量,说法正确的是( )A.每年的旅游环境容量不能突破2亿人B.每年的旅游合理容量是2亿人C.每年的旅游极限容量是2亿人D.随着合理的旅游开发建设,环地中海地区的旅游环境容量是可以提高的38.为减轻环地中海地区旅游环境容量过大造成的环境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力建设旅游新设施,以吸纳更多的游客B.提高飞机票、火车票等的价格,以限制游人数C.对旅游景区实行分流管理,对易饱和区实行限流措施D.建设各种环境保护区,禁止游人入内39.有关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了保持良好的环境,应限制发展旅游业 B.旅游活动中产生的环境问题都是旅游者乱扔垃圾造成的 C.旅游活动中带来的污染,只对当地居民有危害 D.发展旅游业可能会对背景环境造成破坏,所以应合理规划、精心设计 40.下列旅游建设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 ) A.在颐和园内建高等级的星级宾馆 B.保护北京的四合院和胡同,合理开发 C.开发具有乡土特色的陕西窑洞、福建客家围龙屋等民间旅游资源 D.积极开发以欣赏京剧和地方曲艺等具有民族传统文化特点的文化旅游业二.1.xx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暨泛珠三角旅游推介大会于11月28日至12月4日举行。
这期间,广州举办丰富多彩的8个系列活动,包括第22届广州(国际)美食节、泛珠三角旅游花船大巡游、和谐番禺文明旅游形象大使评选、从化旅游文化节、xx中国广州(增城)登山旅游节、xx首届广州(南沙)滨海旅游欢乐节、“百里珠江水上画廊”广州风情游、xx广州金牌导游员大赛等,将吃喝玩乐多个项目一网打尽作为本届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的一大亮点,以“品赏健康美食,体验休闲生活”为主题的第22届广州(国际)美食节受到市民广泛关注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面问题 (1)从上述材料分析,旅游资源具有 、 的特点 (2)从旅游节的系列活动中反映出,旅游目的 化,越来越成为旅游发展的一大原动力 (3)旅游业又被称为“朝阳产业”,结合资料分析旅游业的发展对地区经济发展、文化交流以及环境等方面产生的影响2.2007年8月2日16时30分许,杭州市发生钱塘江潮水卷人事件,30余人被潮水卷走,其中22名落水者随后被救起,12人遇难,遇难者都是外地人阅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1)钱塘潮被称为“天下第一潮”,试分析其形成原因2)影响旅游安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钱塘江潮水卷人事件主要是受哪个因素的影响?(3)从安全的角度考虑,欣赏钱塘江大潮宜 ( ) A.选择合适的位置 B.选择观察时机 C.抓住景观特点 D.以情观景(4)你认为当地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3.阅读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9是“上海市民出游比率等值线图”出游比率指某地到某旅游目的地的市民占该地出游市民总数的百分比材料二:图20为“某旅游目的地1994—xx年接待游客人次数年内变化图” (1)距离上海市500公里范围内的世界遗产有 、 等 (2)上海市民出游比率空间分布的总体特点是 3)上海市民到北京的出游比率达20%以上,高于距上海同距离的其它地区,这主要与北京地区人文旅游资源 和 两方面的特征有关 (4)图20所示的旅游目的地是(填选项字母) A.深圳锦绣中华 B.北京颐和园 C.苏州周庄 D.阿坝州九寨沟 (5)图20所示目的地游客接待高峰分别在“五一”、“暑假”和“ ”xx年我国调整“五一”假日,新增“清明”、“端午”两假日,休假制度调整对该目的地游客接待数量年内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4.根据下列资料和图回答问题: 资料1:江苏省旅游景观丰富多彩,说明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江苏省旅游资源国际化运作的前景也不可估量据估计,海外游客就达223.2万人次/年 资料2:江南古镇周庄景观图 (1)江南古镇周庄具有 、 、 等旅游价值 (2)简述江苏省旅游业发展的优势条件3)江苏省旅游资源国际化运作将对本地区社会经济产生哪些影响? 1.D 2.B 3.B 4.D 5.B 6.B 7.A 8.D 9.D 10.B 11.A 12.D 13.C 14.B 15.C16.D 17.B 18.D 19.D 20.D1.C 2.C 3.C 4.D 5.A 6.D 7.D 8.A 9.C 10.C 11.D 12.B 13.B 14.D15.C 16.B 17.D 18.C 19.D 20.A21.(1)多样性、可创造性(2)娱乐(3)经济发展:回笼货币、稳定市场,拉动经济的发展;带动交通、商业、金融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文化交流: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促进文化的交流环境:旅游促进了历史古迹和自然风光的保护;可能造成旅游资源的破坏22.(1)杭州湾是三角形海湾,口大内小,海潮涌起时,海水由外海进入湾中,潮位堆高,潮差可达10米;夏秋季节夏季风盛行,加剧了潮势。
(2)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主要包括旅游地的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环境条件、旅游硬件设施情况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等 水文 (3)A (4)划定游人禁止进入游玩的区域;树立宣传牌,向游客宣传观赏钱塘潮的注意事项及钱塘潮可能产生的危害;大潮来时及时提醒游客等23.(1)黄山、苏州古典园林(或皖南古村落、南京明孝陵)(2)自上海向外逐渐降低(离上海越远,出游市民越少)(3)品质高、多样性 (4)D (5)国庆节增加新的游客高峰24.(1)美学价值 历史文化价值 经济价值(2)旅游资源丰富、游览价值高;本地区经济发达,市场距离短;本地区交通便利,各景点的交通通达性好;本地区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强(3)增加外汇收入:扩大就业;带动其他部门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