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心理咨询员的心理诊断技能.ppt

xin****828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524.50KB
约25页
文档ID:15650557
心理咨询员的心理诊断技能.ppt_第1页
1/25

第八章心理咨询员的心理诊断技能,第八章心理咨询员的心理诊断技能,第一节初诊接待,第一单元如何进行初诊接待,第一节初诊接待,第一单元如何进行初诊接待,一、学习目标 学会按心理咨询原则与求助者进行第一次接触 二、操作步骤 (一)做好咨询前的准备工作,表现出咨询人员应有的仪态 (二)礼貌地接待方式和礼貌语言 必须起立迎接来访者,单手示意指定座位 (三)间接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那方面的帮助,不可直接逼问,第一节初诊接待,第一单元审查心理咨询员提交的报告,第八章心理咨询员的心理诊断技能,(四)询问结束后,明确表明态度,是否能向求助者提供帮助 (五)在向求助者表明可以对它提供心理学帮助之后,应立即简约地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的性质 (六)之后,应与求助者协商,确定使用哪种咨询方式 (七)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归类,第一节初诊接待,第一单元审查心理咨询员提交的报告,第八章心理咨询员的心理诊断技能,三、相关知识 (一)社会交往中第一印象的重要性 (二)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的重要性 (三)心理咨询工作的对象、性质与范围,求助者的权利和义务,心理咨询工作的各种形式的有关知识 (四)归类有几种方法,下面介绍一种,即由表及里的逻辑分类方法,供参考,第一节初诊接待,第一单元审查心理咨询员提交的报告,第八章心理咨询员的心理诊断技能,四、注意事项 (一)避免紧张情绪 (二)语速把握适中,使用专业术语,应向求助者说明专业术语的内涵和外延。

(三)对心理咨询中的保密原则,特别是对心理测量资料的保密原则,要反复向求助者说明,承诺咨询员的责任,并说明一旦由咨询人员泄密,求助者有诉诸法律的权利 (四)心理测量、心理咨询的功能都是有限的,咨询者不能在咨询范围以外向求助者提供帮助合作任何承诺 (五)不许吸烟,不许做多余的“下意识”动作集中注意力,认真倾听或发问 (六)求助者明确了上述问题之后,有利于进一步端正求助动机,既增强对心理咨询工作的信任,又不产生脱离实际的过高期望第一节初诊接待,第二单元摄入性谈话,第八章心理咨询员的心理诊断技能,一、学习目标 使用摄入性谈话,收集临床诊断的资料 二、操作步骤 (一)、确定谈话的目标、内容与范围 (二)、具体提问方式 (三)、倾听 (四)、控制谈话方向 (五)、对谈话内容归类 (六)、结束谈话 三、相关知识 (一)、确定谈话内容和范围所依据的参照点有: 1.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 2.心理咨询员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 3.心理咨询员可以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第一节初诊接待,第八章心理咨询员的心理诊断技能,第二单元摄入性谈话,(二)根据谈话目的和你想收集的资料内容来确定提问方式 (三)取定了提问方式并提出问题后,要耐心倾听求助者叙述 (四)控制谈话方向 (五)谈话之后必须对问题归类 1.个人成长、发展中的问题 2.现实生活状况 3.婚姻状况 4.人际关系中的问题 5.身体方面的主观感觉 6.情绪体验、生活态度 7.其他,第一节初诊接待,第八章心理咨询员的心理诊断技能,第二单元摄入性谈话,(六)谈话法简介 1.会谈中听必说更重要 2.态度 3.区别 4.谈话法的种类 5.怎样提问题 6.谈话内容的选择 7.谈话法的有效性 四、注意事项 (一)态度必须保持中性 (二)提问中避免失误 (三)咨询员在摄入性谈话中,除提问和引导性语言之外,不能讲任何题外话 (四)不能用职责、批判性语言组织或扭转求助者的谈话内容 (五)在摄入性谈话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的结论 (六)结束语要诚恳、客气,不能用生硬的话做结束话,以免引起求助者的误解,第一节初诊接待,第八章心理咨询员的心理诊断技能,第三单元正确使用心理测验,第三单元正确使用心理测验,一、学习目标 学会正确使用心理测验。

二、操作步骤 (一)依据求助者的心理问题选择恰当的心理测验项目 (二)向求助者说明选用量表对确诊的意义并征得求助者同意 (三)心理咨询员向上级咨询师提出使用心理测验手段的申请报告,第八章 心理咨询员的心理诊断技能,第一节初诊接待,三、相关知识 (一)依据求助者的心理问题选择恰当的心理测验项目 1.选择直接与临床表现有关的量表,以便将问题的严重程度量化 2.用与临床表现有密切关系的问卷和量表 3.选用病因探索性量表 4.为排除其他疾病而使用量表 (二)心理测验使用申请报告格式 (三)有关心理测验的其他一般知识第三单元正确使用心理测验,第八章 心理咨询员的心理诊断技能,第一节初诊接待,四、注意事项 (一)不得乱用心理测验,乱用心理测验,1.目的不明确,依据不充分地随意使用 2.单纯依据心理测验结果,不与临床表现相对照,片面地给出诊断和制定矫治措施 3.为查明某种心理测验自身可靠性(信度、效度)以及常模的时限便在临床上使用 4.在诊断目的以外使用心理测验 5.不按心理测验的程序要求和操作规定实施心理测验 6.超出某种心理测验自身功能,主观地对数据和结果进行解释 7.使用盗版软件实施心理测验。

8.将直接翻译而未经修订的测验工具用于临床二)不得使用“地毯式轰炸”方式实施心理测验,地毯式轰炸,1.在不理解各种心理测验本身独有的功能,对临床表将尚未形成印象是,便将各种测验工具一齐实施,以求从中寻求可能的临床线索,这种抛弃摄入性谈话法、调查法和观察法,依靠测验法的方式是不可取的 2.只为了经济效益而大量的、目的性不强地使用心理测验,使职业道德所不允许的第三单元正确使用心理测验,第八章 心理咨询员的心理诊断技能,第一节初诊接待,第四单元一般临床资料的整理,第四单元一般临床资料的整理,一、学习目标 学会对临床资料的整理 二、操作步骤 (一)按如下提纲整理归纳一般资料 1.求助者的人口学资料 2.求助者生活状况 3.婚姻家庭 4.工作记录 5.社会交往 6.娱乐活动 7.自我描述 8.求助者个人内在世界的重要特点 9.在上述提纲内容之外,求助者谈及的或调查了解到的其他资料,另外列出,以供诊断时参考第八章 心理咨询员的心理诊断技能,第一节初诊接待,第四单元一般临床资料的整理,(二)按以下提纲,整理个人成长史资料 1.婴幼儿期 2.童年生活 3.少年期生活 4.青年期 5.个人成长中的重大转化以及现在对它的评价 (三)按以下提纲整理求助者目前精神、身体和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状态 1.精神状态 2.身体状态 3.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 (四)选择恰当的心理测验工具,向心理咨询师建议进行心理测量,第八章 心理咨询员的心理诊断技能,第一节初诊接待,第四单元一般临床资料的整理,(五)对资料来源的可靠性予以说明 所谓资料来源的可靠性,是指报告临床情况的人不是求助者自身,而是其亲友或转诊的中介人。

(六)按资料性质进行分类整理 三、相关知识 (一)对临床资料的归类、解释与验证 (二)资料的可靠性 四、注意事项 (一)不怕麻烦,严格按要求操作 (二)主动体会各类资料间的逻辑关系,第八章 心理咨询员的心理诊断技能,第二节初步诊断,第一单元确定造成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第二节初步诊断,第一单元确定造成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一、学习目标 学习将各种方式获取的临床资料相互对照印证和比较,确定资料的真实可靠性;将各种资料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抽象概括出牵动各种因素的关键点 二、操作步骤,第八章 心理咨询员的心理诊断技能,第二节初步诊断,第一单元确定造成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一)按下表分类填写收集到的全部临床资料,(二)按先后次序,列出临床表现,再列出收集到的各类与临床有关的资料,进行对比和分析,找到引起心理问题的关键点第八章 心理咨询员的心理诊断技能,第二节初步诊断,第一单元确定造成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第八章 心理咨询员的心理诊断技能,第二节初步诊断,第一单元确定造成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三、相关知识 所谓引发临床表芯的关键点,其内涵有二 (1)该因素是多数临床表现的原因或者与多数临床表现有内在联系。

(2)该因素在个体发展中持久地存在着并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改变自身的形势,但无论形式如何改变其本身性质不变 四、注意事项 (一)必须认真对待资料来源可靠性和资料的真实性未经验证的资料不能作为分析问题的依据 (二)资料的分析不能有主观随意性,要符合客观逻辑第八章 心理咨询员的心理诊断技能,第二节初步诊断,第二单元如何形成初步印象,第二单元如何形成初步印象,一、学习目标 依据所获资料和心理测验结果,对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形成初步临床印象 二、操作步骤 (一)使用病与非病的三条原则衡量临床资料中的可疑点 (1)判断临床表现是否属于精神障碍(精神病)的症状 (2)采用浮现综合法、迹象分析法和归类对照法对可疑点再进行深入考察分析,确定真实性和确定是否是精神病症状 (二)对某些含混的临床表现进行鉴别诊断,初步区分出一般心理问题和神经症 三、相关知识,第八章 心理咨询员的心理诊断技能,第二节初步诊断,第三单元对求助者一般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分析,第三单元对求助者一般心理水平进行分析,一、学习目标 学会评估求助者的一般心理健康水平 二、操作步骤 (一)逐个使用“心理健康水平评估的十项指标” (二)选择有效的测评工具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量化的系统评估。

三、相关知识 检查心理健康水平的十项指标 四、注意事项 (一)获取资料和对资料分析,必须按定程序进行,保证客观性 (二)在获取与分析资料期间,不得给求助者任何关于最后诊断的暗示,也不能为满足求助者迫切求治的需要,临时实施没有明确诊断情况下的矫治手段第八章 心理咨询员的心理诊断技能,第二节初步诊断,第四单元在上级心理咨询师帮助下形成诊断,第四单元在上级心理咨询师帮助下形成诊断,一、学习目标 在上级心理咨询师帮助下形成诊断 二、操作步骤 (一)扼要地写出三份书面报告: 1.求助者临床表现,自我评述,所获资料的分析与结果 2.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可能原因 3.心理咨询员对求助者心理健康的初步印象与理由 (二)将三份报告提交心理咨询师 (三)与心理咨询师一起讨论上述报告,接受指导形成诊断第八章 心理咨询员的心理诊断技能,第二节初步诊断,第四单元在上级心理咨询师帮助下形成诊断,三、相关知识 (一)关于心理诊断 (二)心理诊断的科学性 1.任何单项测定均应有可比较的常模 2.诊断几乎无法根据一个单项测定而得出,对多项测定进行综合分析内在逻辑性,与临床症状应有相对一致性,测定必须接受上述所谓内在逻辑性和相对一致性的检验。

3.以各基础学科的规律和操作原则为依据 4.心理诊断应接受临床实践的检验 (三)心理诊断的目标 (四)心理诊断在临床心理学中的重要性,第八章 心理咨询员的心理诊断技能,第二节初步诊断,第四单元在上级心理咨询师帮助下形成诊断,四、注意事项 (一)咨询师的指导意见与咨询员已形成的意见出现分歧是,双方应以客观态度讨论,求得一致 (二)遇有确实难以判断的案例,应作为疑难案例申请进行会诊,请高级心理咨询师和其他相关专家会诊解决1.心理咨询师有责任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工作者的保密原则,以及应用这一原则的限度 2.在心理咨询工作中,一旦发现求助者有危害自身和他人的情况,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意外事件发生(必要时应通知有关部门或家属),或与其他心理咨询师进行磋商,但应将有关保密信息的暴露程度限制在最低范围之内 3.心理咨询工作中的有关心理,包括个案记录、测验资料、信件、录音、录像和其他资料,均属专业信息,应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进行保存,不得列入其他资料之中 4.心理咨询师只有在求助者同意的情况下才能对咨询过程进行录音、录像在因专业需要进行案例讨论,或采用案例进行教学、科研、写作等工作时,应隐去那些可能据以辨认出求助者的有关信息。

5.心理咨询师对于心理咨询服务的记录、开具的诊断、照会或医嘱,应指定适当场所及人员保管,并有保密的义务 6.心理咨询师授卫生、司法、或公安机关询问时,不得作虚伪的陈述或报告 7.心理咨询师应将其开业执照、收费标准及其心理咨询师执业资格证书,悬挂于心理咨询服务场所的明显位置 8.心理咨询师及心理咨询服务场所的相关人员应保持心理咨询场所的整洁、卫生、秩序和安宁,并不得妨碍公共卫生及安全 9.心理咨询师向求助者收取咨询费用时,应向求助者出具收费明细表和合法的收费凭证 10.心理咨询师不得以不正当方法招揽业务。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