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鲁科版必修1第2章第3节第1课时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一***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52.50KB
约8页
文档ID:153820667
鲁科版必修1第2章第3节第1课时认识氧化还原反应_第1页
1/8

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理论基础氧化还原反应在中学化学阶段 的知识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整个高中化学教学重点之一,是高中 化学反应理论的基础,该知识点的应用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同 时也是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现代科技中经常遇到的一类重要的化学 反应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已经接触了许多反应, 并已经掌握对反应类型的分类方法(四个基本反应类型);也能够从具 体的反应去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但并没认识到氧化还原反应的本 质特征;学生也学习了化合价,能够判断简单物质的化合价,可以理解 物质中化合价的变化,但并没有了解化合价变化的实质以及化合价的变 化与得失电子之间的关系在这节课的学习中,学生要掌握好氧化还原 反应的基本概念,深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特征,才能在后续的元 素化合物学习中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二、教学目标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宏观上理解化合价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的 表观现象,从微观上明确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发生化合价变化的本质 原因是电子的转移(得失和共用电子对偏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建立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模型,并利 用该模型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学习氧化还原反应从得氧失氧的原始特征到 化合价升降的表面现象,再到电子转移的本质原因,层层推进,逐步探 究深入的发展过程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的分析,学习由 表及里以及逻辑推理的科学探究方法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形成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概念,知道化学概念源于生活源于社会,而化学知识又服务生活服务社会,体验化学概念 从生活经验到理性规范的演变过程三、重难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能够用电子转移模型解释氧化还原反 应能够运用化合价的变化判断电子的转移三、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时就已经学过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但是只是局限在 得氧、失氧的角度来认识,因此在这节课中应该组织引导学生从化合价 的角度来重新认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逐渐形成正确、恰当地看待概 念形成和发展的科学态度四、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1.我们在初中是从得失氧的角度来定义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请同学们 根据这个定义填写下表:C + 2CuO反应高温 2Cu + CO =======↑2得氧物质C失氧物质CuO反应类型氧化反应反应类型还原反应Fe O + 3CO 高温 2Fe + 3CO 2 3 ======= 2得氧物质CO失氧物质Fe O2 3反应类型氧化反应反应类型还原反应2.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因为反应的原子个数守恒,所以有物质得氧的同 时一定有物质失氧,即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应该在一个反应中同时发 生,这样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3.物质得氧的反应是氧化反应,物质失氧的反应是还原反应二、、讲授新课板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活动一:书写化学方程式①铜丝在空气中加热 ②用氢气还原氧化铜 ③将铁丝插入硫酸铜 中④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那么到底什么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呢?显然还是从得失氧的角度出发 进行定义是不科学的,更何况有的反应中根本不存在氧元素我们应该 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出发,定义氧化还原反应活动二:标出上述反应中各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比较反应前后 化合价有无变化在我们刚刚书写的化学方程式中,你发现了什么规 律?如:铜丝在空气中加热的化学方程式中,铜元素化合价由 0 价变为 +2 价 , 氧 元 素 化 合 价 由 0 价 变 为 -2 价 ; 铜 得 到 了 氧 为 氧 化 反 应············活动三: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是什么?通过上面的分析,同学们可以发现得氧的氧化反应中一定有元素的化合 价升高,而失氧的还原反应中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因此化学上从 一个可以普遍应用的标准——化合价出发,重新定义氧化反应和还原反 应,即: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为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为还原反应。

1)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填“一定”“不一定”或“一定 不”,下同)(2)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3)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①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②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板书】1、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投影】1、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还原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二、氧化还原反应本质活动四:金属钠可以在氯气中剧烈燃烧生成氯化钠,这个反应属于 氧化还原反应吗?氯气由氯分子构成,一个氯分子由两个氯原子构 成金属钠由钠原子构成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可见在 反应过程中,钠原子变成了钠离子,氯原子变成了氯离子钠原子 和氯原子是怎样变化为钠离子和氯离子进而形成氯化钠的呢?2Na +Cl ==2NaCl ,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是个氧化还原反应2钠原子最外层有一个电子,在反应中易失去一个电子,成为稳定的钠离 子;而氯原子最外层有 7 个电子,反应中易得到一个电子,成为稳定的 氯离子,钠离子和氯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离子化合物氯化钠这个过 程中电子通过失与得由钠原子转移到氯原子在形成离子化合物时,某元素的原子失去电子,则使元素化合价升高, 某元素的原子得到电子,则此元素化合价最低。

那么得失电子会使元素 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活动五:写出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判断该反应是否 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利用上图进行实验,你看到了电流表指针发生 偏转,这一实验现象对于你认识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质有什么 启示?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铁原子把电子转移给铜离子形成亚铁离子, 铜离子得到电子形成铜原子电子由一种元素的原子转移到另一种元素的原子,带负电荷电子的移动使电路中产生了电流,电流计指针发生了 偏转,有关它的原理我们将在以后继续学习板书①氧化反应:元素的原子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反应是氧化 反应;还原反应:元素的原子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反 应是还原反应②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凡是有电子转移(电子得失或偏移)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 还原反应;凡是没有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氧化反应;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还原 反应口诀:失升氧,得降还活动六:①阅读课本 P66 页相关内容,思考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 的表示方法是什么?②双线桥和单线桥怎么表示?根据上面的分析,反应的化合价变化的过程可以进行如下的表述:Na 原 子的最外层只有 1 个电子,Cl 原子的最外层有 7 个电子,Na 失去最外 层的 1 个电子转化为 Na+,达到最外层 8 电子的稳定结构;Cl 原子得到Na 原子失去的 1 个电子,转化为 Cl-也达到 8 电子的稳定结构。

反应中Na 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Cl 得电子,化合价 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因此我们说,该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得 失投影】反应的电子得失可以进行如下的表示:【讲解】上面的图示中,得失电子使用了 m×ne-的形式进行表示,其中 m 代表发生电子得失的原子个数,n 代表每个原子得失的电子数(当 m 或 n 为 1 时要省略)这种表示形式就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双线桥表示 双线桥步骤单线桥步骤投影课堂总结1.氧化还原反应定义、特征:化合价变化(判断方法) 2.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3.实质:电子转移4.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单线桥、双线桥反思:氧化还原反应理论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如何才能使学生从初中 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肤浅认识,提升到构建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结构,这 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内容之一本节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从三个层 面逐步地加深,符合了接受知识的一般顺序,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 本质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抽象的知识不能及时的理解,关键是 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地开动脑筋在练习的过程中把知识点运用上去,以电子得失、化合价升降为判 断依据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网络。

但是,网络构建好以后,要好好地 进行练习,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度在做练习的过程中,发现学生能背出 知识点,但具体到解决练习时,却不能及时转弯,方程式中电子的转移 方向;我觉得原因是学生没有真正地明白氧化还原的实质,就是会背会 说,但真正遇到需要考虑深层点的问题时,显得无从入手这要引导学 生将已有的知识实际化,关键是在学法上给予指导,让他们有思考的余 地。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