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拉筋数量的计算 剪力墙/板拉筋数量,一个平时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在一些钢筋计算软件给出的公式是: 墙面积/拉筋(水平间距×垂直间距),也未曾去多想群里的网友提出了具体应如何计算的问题,却引起了不少的争议,随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计算方法,这时,回过头来再仔细的琢磨,觉得不是个小问题 大家提出的各种计算方法,这里不一一评述了,不敢妄议对错与否,只是只谈谈自己认为的一些看法 我们知道,墙体拉筋一般都是墙体钢筋间距的两倍,即“隔一拉一”在水平方向上和垂直方向上都要做到“隔一拉一”隔一拉一”还应更广义的理解为拉筋间距的交错布置,即通常所说的梅花型布置即如图一示: 那对此方式布置到底如何计算呢?我们先看看下面“图二”的规律: 如果问图中的阴影面积占比例是多少?哈,不需思考,大家肯定会答出50%好,那就请大家仔细对比两个图,看看有啥共同规律……整理为word格式 我们在“图一”的基础上再画上水平、垂直向钢筋后,见“图三” 我们会很容易的计算出: 1、“图三”中水平、垂直向钢筋的“交叉点”个数: 2、“图三”中“拉结点”(拉筋)的个数: N拉结点=N交点×50% 针对此情形,这里本人给出的公式为:整理为word格式 那对于以下的情形呢?见“图四”,一个具体的例子: 这里,如果按计算出所有交点,再按一半取,就理解简单且片面了!我们需要更好的理解“隔一拉一”的含义。
图四”的计算方法应为: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总结出一个比较规范计算公式: N拉结点 =“有拉结点的行数”ד有拉结点的列数”×50% 一定要注意是“有拉结点的行和列”! 友情提示:本资料代表个人观点,如有帮助请下载,谢谢您的浏览! 整理为word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