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机械加工原理

lis****210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69.13KB
约16页
文档ID:157542171
机械加工原理_第1页
1/16

第一章金属切削基本要素1切削运动和切削用量1) 切削运动:成形运动和刀具是实现工件切削加工过程的两个基 本要素(由主运动与进给运动合成合成切削运动)2) 加工表面:待加工表面(加工时即将被切除的表面)已加工表面(已被切去多余金属形成符合要求的工件新 表面)过渡表面(加工时由主切削刃正在切削的表面)3) 切削用量:切削速度,进给量(转一周沿进给方向的位移),切削 深度2刀具几何角度1) 刀具切削部分的结构要素:前刀面(切屑流过的表面)、主后刀面(与主切削刃毗邻,且与工件过度表面相对)、副后刀面(与副切 削刃毗邻且与已加工表面相对)、主切削刃(前刀面上直接进行切 削的边锋)、副切削刃、刀尖(交点、圆弧、倒角)2) 刀具标注角度参考系参考平面:基面、切削平面、副切削平面测量平面:主剖面、主剖面参考系、法剖面、法剖面参考系3) 刀具标注角度(要求:能够严格按照画法几何原理绘制刀具切削 部分的图形并标注外圆车刀六个基本角度)(1)主剖面参考系中的标注角度基面内标注角度:主偏角(切削平面与进给平面)、副偏角主剖面内标注角度:前角(基面与前刀面)、后角(后刀面与切 削平面)、切削平面内标注角度:刃倾角(主切削刃与基面) 副剖面内标注角度:副后角()六个基本角度:前角yo、后角a。

刃倾角气、主偏角%、副偏角k:、 副后角a.(2)法剖面参考系中的标注角度:法前角(前刀面与基面)、法后角(切削平面与后刀面)IE A,匕姓 JMH3切削层参数(1) 切削厚度hD: (2)切削宽度bD: (3)切削面积AD: (4)金属 切除率zw:4刀具材料(1) 对刀具材料的要求:硬度、耐磨性、耐热性、强度和韧性、减 摩性、导热性和热膨胀系数、工艺性和经济性2) 刀具材料的硬度、耐磨性与强度、韧性之间规律(硬度高耐磨 性也高,强度和韧性越高,硬度和耐磨性越差)(3) 高速钢特点(强度、韧性、工艺性好,价格便宜)(4 )硬质合金的主要成分(金属碳化物 WC、TiC)、分类 (YG/YT/YA/YW)、用途(高温,硬度,简单刀具)(5) 涂层刀具的性能特点(解决硬度、耐磨性与强度、韧性之间的 矛盾,但抗弯强度下降,不能采用焊接结构,不能重磨使用)(6) 陶瓷刀具的类别及性能特点(1纯氧化铝陶瓷:抗弯强度低;2 复合氧化铝陶瓷:化学稳定性好,与加工金属亲和作用小,抗弯强度跟冲 击韧性差;3复合氮化硅陶瓷:适合于切削冷硬铸铁和淬硬钢)价格低廉(7) 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硬度高,切削 速度快;不同点:氮化硼热稳定性和化学惰性更好,可耐高温不与铁亲和)第二章金属切削过程1金属切削的变形过程1) 剪切滑移变形过程(金属切削过程就是工件的被切金属层在刀具 前刀面的推挤下,沿着剪切面(滑移面)产生剪切变形并转变为切屑的过 程)2) 三个变形区3) 第一变形区(1) 变形系数(2) 剪应变(相对滑移)(3) 剪切角2前刀面的摩擦与变形1) 前刀面的摩擦(由紧密型接触区的膜材起主要作用,不服从古典 摩擦法则)(1) 外摩擦(2) 内摩擦(3) 前刀面内、外摩擦分布2) 滞流层和积屑瘤(1) 滞流层(2) 积屑瘤:形成机理(由于摩擦阻力的存在,使得切屑滞留在前 刀面上,与切屑速度呈n形关系)、条件(推力T

分散可使每个工序使用的设备和夹具比较简单,调整、对刀也比较 容易,对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较低)(4) 加工阶段:四个(粗加工阶段、半精加工阶段、精加工阶段、 精密、超精密加工、光整加工阶段)I-通用机床,量小、简单5工艺方案的比较与技术经济分析II-数控机床,复杂零件, 不论量大、量小,都要选 择数控机床.m-专用机床’量大.简单1)工艺成本:零件(或工序)的全年工艺成本、单件(或单个工序)的 工艺成本计算Sh = m + 眼V:每个零件可变费用;N:零件生产纲领;Cn:全年不变费用2)工艺方案的技术经济对比:临界年产量Nj计算,三种方案选择原则(上图)。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