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根的向地性是重力影响的结果,茎的背地性是光刺激影响的结果B.根的向地性与茎的背地性均充分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C.图2中c处的生长素浓度若对应图1中A点的生长素浓度,则图2中d处的生长素浓度应在图1 中 的A、B之间(不包括A、B两点)D.图2中a处的生长素浓度若对应图1中G点的生长素浓度,则图2中b处的生长素浓度应在图1 中的G、K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之间(不包括G、K两点)29.下列各项叙述不正确的是A.探究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生长素浓度时,预实验的目的是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B.采摘的枝条中,芽较多的较嫩枝条相对来说更容易生根C.预实验需要设置空白对照,在预实验的基础上再次实验可不设置空白对照D.浸泡法适用于较低浓度溶液及空气湿度较大和遮阴的环境30.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高二生物试题 第4页(共8页)A.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脱落B.未成熟的柿子和成熟的木瓜放在一起可很快成熟,说明乙烯可以促进果实的发育和成熟C.持续高温后降雨导致种子在穗上发芽的原因之一是种子中的脱落酸被降解D.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31.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B.一个种群中所有个体属同一物种C.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是一个种群D.不同种群的个体可能属于同一物种32.下列有关运用样方法统计种群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调查古树木、跳蝻、植株上蚜虫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B.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C.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D.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样方线上的个体都被统计在内时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33.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容纳量是种群在该环境中的最大数量B.环境容纳量是由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C.用较大网眼的网捕鱼,目的是增大鱼塘的环境容纳量D.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提高环境容纳量,是提高大熊猫种群密度的根本措施34.图1是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图,图2是某地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1中的c是种群密度,是种群数量的最基本特征B.图1中的a和b分别是性别比例和年龄组成C.图2所示种群的年龄组成由稳定型变成增长型D.所有的生物种群都具有图1中所列举的种群特征35.某研究机构对某区域的一种田鼠进行了调查,所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2 hm2(1 hm2=10000 m2),统计所捕获的田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表所示:捕获数/只标记数/只雌性个体数雄性个体数初捕50502822重捕50103218以下是某同学对数据的分析结果,你认为正确的是A.此调查方法和黑光灯诱捕法均可用来调查种群密度B.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250只/hm2C.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低D.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约为3 ∶236.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其中操作正确的有A.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B.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应设空白对照排除无关变量干扰C.振荡使酵母菌在锥形瓶中分布均匀后,再用滴管吸取适量培养液至计数板上,然后放盖玻片以减小实验误差D.计数酵母菌可用取样器取样法37.在调查某林场松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λ),并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
据此图分析,得到的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前 4年该种群增长率为零,第5 年调查的年龄组成可能为衰退型B.第 4年到第8 年间种群数量在下降,原因可能是食物的短缺和天敌增多C.第8年时种群数量最少,第8年到第16年间种群数量增加,且呈“S”型曲线增长D.如果持续第16年到第20年间趋势,后期种群数量将呈“J”型曲线增长38.科学工作者为了检测和预报某草原鼠害的发生情况,采用标志重捕法对田鼠种群数量进行调查发现在最初调查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5%,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最初调查的一个月内,田鼠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B.田鼠种群一个月内,t天后增长的模型可构建为Nt=N0λt,其中λ为1.5C.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的高二生物试题 第5页(共8页)D.数月之后,当田鼠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是防治鼠害的最佳时期39.下列关于群落及丰富度的叙述,错误的是A.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B.群落中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C.种群中个体数量增多是群落丰富度增大的重要原因D.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不能构成生物群落40.如图1、2、3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
下列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B.植物病毒与植物间的数量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反映的种间关系如图2所示D.图3表示的是竞争关系,后期X的种内斗争加剧41.下列关于群落空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不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B.湖泊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C.草原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没有分层现象D.引起森林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栖息空间和食物42.如图是“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1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B.图2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C.图1装置的花盆壁a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D.用图2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4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有A.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B.泥巴中的大肠杆菌属于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C.在草→蚱蜢→青蛙→蛇→鹰这条食物链中,次级消费者是青蛙D.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未必越大4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只有太阳能B.森林中生产者积累有机物的能量总和,即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可以通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流向生产者D.使用粪便做肥料,粪便中的能量不能流向植物45.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面积46.如图是生态系统成分的关系图,下列对 a、b、c 所代表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b 中有真核生物,也有原核生物,但都是自养型生物B.a 中全是异养型真核生物C.c 只包括腐生细菌和真菌D.a 是该生态系统的基石,一旦遇到破坏,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47.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的图解,猫头鹰体重每增加1 kg,至少消耗A约高二生物试题 第6页(共8页)Ⅱ卷A.100 kg B.44.5 kg C.25 kg D.15 kg48.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不受激素影响C.不存在信息传递D.能直接消灭入侵病原体49.下图为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J/cm2·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由于食性不同,鱼塘中鱼类等生物可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Z为119.5 J/cm2·aC.由第二营养级传递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7.14%D.若要调查该池塘附近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则一般采用取样器取样方法进行采集、调查50.正常情况下,神经纤维上某一点受到刺激后电位变化记录如图甲;在实验装置中加入河豚毒素后,给予该部位同种强度的刺激,结果电位变化如图乙。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兴奋性递质与受体相结合B.图乙不能形成动作电位,河豚毒素可能抑制了呼吸酶的活性C.图甲中受刺激后,曲线上升过程中Na+内流不消耗ATPD.图甲中A处神经纤维膜内Na+/K+的比值比B处的低二、非选择题(共计 30分)51.(10分)如图所示为人体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的部分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的免疫系统在维持机体的稳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主要功能是 2)据图可知,器官甲为 下丘脑、器官甲、肾上腺三者之间存在着较为复杂的调节关系:其中① ② ③属于 调节;因糖皮质激素在血浆中含量偏高而导致的④、⑤过程,属于 调节,它们均属于体液调节的重要方式3)过程⑧产生的细胞因子为免疫活性物质,能刺激其他细胞的增殖、分化,它很可能是由细胞产生,该细胞分化的场所是 4)据图分析,若长时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则体内糖皮质激素分泌量将 (“增加”、“减少”、“不变”),导致免疫系统功能 (“增强”、“减弱”、“不变”)52.(10分)为研究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切取菟丝子茎顶端2.5 cm长的部分(茎芽),置于培养液中无菌培养(如图1)。
实验分为A、B、C三组,分别培养至第1、8、15天,每组再用适宜浓度的激素处理30天,测量茎芽长度,结果如图2高二生物试题 第7页(共8页)(1)植物激素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________的分子2)本实验中,试管用滤膜封口是为了在不影响__________通过的情况下,起到防止污染的作用用激素处理时应将IAA加在__________(填“培养液中”或“茎芽尖端”)3)图2数据显示,GA3和IAA对离体茎芽的伸长生长都表现出__________作用,GA3的这种作用更为显著4)植物伸长生长可能是细胞数量和(或)__________________增加的结果当加入药物完全抑制DNA复制后,GA3 诱导的茎芽伸长生长被抑制了 54%,说明 GA3 影响茎芽伸长生长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从图2中B组(或C组)的数据,可以推测GA3和IAA在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作用上存在____________的关系53.(10分)图1为某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图2所示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解, 图中字母代表相应能量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图1中麻雀与蝗虫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
图1中缺少的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是 2)图二中可以看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是 3)图 2 中表示桑树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是________(字母作答),蚕的粪便中的能量属于____________(填蚕或桑树)同化的能量,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字母作答)高二生物试题 第8页(共8页)生物(理)答案选择题(1-40题每题1分,41-50题每题2分,共60分)12345678910BCACACBBCC11121314151617181920BDDBDDABCD21222324252627282930CCDBDDADAC31323334353637383940AADDDACCCB41424344454647484950CABDBACABC非选择题(共计30分)51.(除特殊标注,每空一分)(1)防卫、监控和清除 (2)垂体 分级 反馈 (3)T(2分) 胸腺(2分) (4)增加 减弱52.(除特殊标注,每空一分)(1)信息 (2)气体 茎芽尖端 (3)促进 (4)细胞长度(2分) 促进细胞伸长和细胞分裂(2分) (5) 协同作用(2分)53.(除特殊标注,每空两分)(1)捕食和竞争 分解者(1分)(2)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C(或A-B) 桑树(1分) (E+F+G+H)/A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