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区智能一卡通系统构成管理中心的构成管理中心兼有各种子系统的功能和通讯网络,预留连接“163宽带多媒体网”的功能:1. 网络管理:管理整个网络系统的配置和运行2. 系统查询:管理者可查询当天任何网点的管理情况进入小区的人员,进停车场的车辆和会所销售的金额、时间、IC卡等信息3. 黑名单管理:管理中心可录入、修改黑名单的卡号及更新黑名单的版本号4. 服务台:负责卡的充值、退款、挂失、解挂和销户门锁管理子系统系统安全实时采集,计算机系统读人信息后进行门禁管理构成1. 门禁管理工作站2. 发卡机:智能卡的门禁功能的发行和使用范围和权限3. 采集卡:传递门禁数据4. 软件:基本信息、时段安排、查询统计、系统维护每个业主手中都有一张IC卡,相当于一把钥匙,每把钥匙上有属于业主的识别密码,只需要在读卡器上刷一下,就完成整个开门的过程停车场收费管理入口部分主要由入口票箱(内含感应读卡器、感应卡出卡机、车辆感应器、对讲机)、自动路闸、车辆检测线圈组成临时车进入停车场时,设在车道下的车辆检测线圈检测车道,入口处的票箱现实屏提示司机按键取卡,司机按键,票箱内发卡器发送一张感应卡,并同时读卡司机取卡后,自动路闸放行车辆。
收费管理处设备:收费管理电脑、感应卡控制器、报表打印机、对讲主机系统、收费显示屏、操作台收费管理电脑除负责出入口票箱读卡器、发卡器通信外,还负责对报表打印机和收费显示屏发出相应控制信号,同时完成车场数据采集下载、读用户感应卡、查询打印报表、统计分析、系统维护出入口控制主机设备:骨架机箱、智能读卡读写器,选配设备:电子显示屏、入口控制机选配自动出卡机、出口控制机选配自动吞卡机 二、三位一体安全防范系统 第一层:防范体系位于小区周界,在小区周界建立周界防范系统周界防范系统由红外对射探测系统、视频监控联动系统和灯光联动控制系统构成当有盗贼翻越周界围墙时,红外对射探测系统会发出报警声,并将报警信号传送回监控室电子沙盘上的led开始闪烁,并显示出准确的报警点位置,同时视频监控联动系统控制智能一体化球型摄像机立即对准报警点,将报警点图像传送回监控室同时灯光联动控制系统启动,启动灯光控制,照亮报警点情况,给盗贼以极大的震慑作用,同时也为视频监控联动系统提供足够清晰的监控照度解决了传统监控方案中夜晚监控效果差的难题 第二层:防范系统位于小区的所有一层住户的窗户上由红外栅栏探测系统、视频监控联动系统和灯光联动控制系统构成。
监控原理与动作方式基本与周界防范系统相似当有盗贼翻越窗户进入室内或由一层窗户爬向二层时,红外栅栏探测系统均会发出报警声同时视频监控联动系统、灯光联动控制系统和电子沙盘会同时启动形成声、光、电三位一体的立体防范系统形成非常完善的监控体系设备配置 采用智能一体化球型摄像机智能一体化球型摄像机可360度无限位旋转,180度自动翻转,270倍变倍,全方位监控,无任何盲区,监控范围可达400平方米,可以覆盖20个枪式摄像机的监控范围,而且具有128个可编程预置位;8条巡航轨道;2条带智能自学习功能的轨迹,可进行多种扫描方式的扫描;并具有视频动态侦测功能,可智能识别视频图像的变化,并可自动输出报警信号;三、小区宽带设计说明:1. 使用VLAN技术,可有效控制用户的访问范围,符合社区的实际要求2. 支持宽带互联网和用户200M宽带接入3. 具有良好的可扩展和可升级性,可直接接入1000M主干网4. 可为社区用户提供网上社区,网上超市,视频点播5. 可配合楼宇自动化系统,对小区实行智能化管理6. 可使用TRUNK技术,提高连接速度,消去传输瓶颈,提高网络可靠性使用光纤布线,可达2KM四、楼宇对讲系统管理主机及管理中心计算机放置在保安控制中心。
管理主机可脱离中心计算机独立工作,具有通话管理、通讯控制、信息发布、报警提示等功能当管理主机连接到中心计算机时,可上传各种数据资料,管理中心计算机可实现多媒体报警,编辑信息并下载至管理主机,报表统计、打印等多种功能管理主机可以对门口主机的工作情况进行监视如有单元门口被非法打开对讲机或对讲系统出现故障,管理主机会发出报警信号并显示出报警的内容及其地点每个住宅用户配置一台安防型可视对讲户机,通过图像识别、对讲通话,在确认来访者身份后才可进入五、远程抄表系统远程抄表系统对住户的脉冲计量式水表、电表、燃气表,通过现场控制器进行数据采集、经网络传输,在物业管理中心的管理软件实现数据收集、处理,最终实现对远端仪表的抄收系统开始初始化时,系统的操作人员通过系统管理软件设置仪表原始参数、小区的建筑物编码、用户资料等基础信息在合适住户仪表底数后,即可开通该住户的远程抄表功能系统可以对所有仪表进行实时采集、读取现时度数当住户违章使用或欠费是,系统可以切断能源供应什么事以太网?以太网是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组建于七十年代早期Ethernet(以太网)是一种传输速率为10Mbps的常用局域网(LAN)标准。
在以太网中,所有计算机被连接一条同轴电缆上,采用具有冲突检测的载波感应多处访问(CSMA/CD)方法,采用竞争机制和总线拓朴结构基本上,以太网由共享传输媒体,如双绞线电缆或同轴电缆和多端口集线器、网桥或交换机构成在星型或总线型配置结构中,集线器/交换机/网桥通过电缆使得计算机、打印机和工作站彼此之间相互连接用七句话形容网络的七层物理层:处于OSI参考模型的最底层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利用物理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以透明地传送比特流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提供比特流传输服务的基础上,在通信的实体之间建立数据链路连接,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并且采用差错控制与流量控制方法,使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成无差错的数据链路网络层:通过路由选择算法,为分组通过通信子网选择最合适的路径网络层要实现路由选择、拥塞控制与网络互连等功能传输层:向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服务,透明地传送报文向高层屏蔽了下层数据通信的细节,因而是计算机通信体系中最关键的一层会话层:组织两个会话进程之间的通信,并管理数据的交换表示层:处理在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包括数据格式交换、数据加密与解密、数据压缩与恢复应用层:OSI中的最高层,应用层将确定进程之间的通信性质,以满足用户的需要。
应用层不仅要提供应用进程所需要的信息交换和远程操作,而且还要作为应用进程的用户代理,来完成一些为进行信息交换所必须的功能1. 异步传输(A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异步传输将比特分成小组进行传送,小组可以是8位的1个字符或更长发送方可以在任何时刻发送这些比特组,而接收方从不知道它们会在什么时候到达2. 同步传输(Synchronous Transmission):同步传输的比特分组要大得多它不是独立地发送每个字符,每个字符都有自己的开始位和停止位,而是把它们组合起来一起发送我们将这些组合称为数据帧,或简称为帧同步传输方式中发送方和接收方的时钟是统一的、字符与字符间的传输是同步无间隔的异步传输方式并不要求发送方和接收方的时钟完全一样,字符与字符间的传输是异步的同步与异步传输的区别1,异步传输是面向字符的传输,而同步传输是面向比特的传输2,异步传输的单位是字符而同步传输的单位是桢3,异步传输通过字符起止的开始和停止码抓住再同步的机会,而同步传输则是以数据中抽取同步信息4,异步传输对时序的要求较低,同步传输往往通过特定的时钟线路协调时序5,异步传输相对于同步传输效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