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余杨元 [现代书法家余扬元] 现代书法家余扬元,号滇东醉墨,兰亭斋主,男,汉族,1972年出生于云南省镇雄县1992年毕业于贵州省对外贸易经济学校,后自修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自幼兴趣书法,遍临古今名帖下面是XX为你整理的现代书法家余扬元书法,期望对你有用! 现代书法家余扬元书法欣赏 现代书法家余扬元书法图片1 现代书法家余扬元书法图片2 现代书法家余扬元书法图片3 现代书法家余扬元书法图片4 书法中点画写法 中国历史上擅长楷书的书家众多,她们的书法作品各具风格,初学楷书的同志,应该先学习点、横、竖、撇、捺、钩等基础点画的写法,然后再依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爱的碑帖临摹,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写出的点画和结构就能逐步靠近所临的碑帖 现将基础点画的写法列表说明: 撇的藏锋法:落笔、折笔和点的写法大致相同,然后向左逐步提笔撇出,速度既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太快了,尾部过尖过细,这么会形成病笔“鼠尾”,并旦笔画的长短也不易控制;太慢了,尾部又会钝而无锋 露锋法是笔锋直落,然后调整笔锋成中锋撇出 横的藏锋法:逆锋起笔——欲右先左,到左端时折笔下顿,再轻提笔用中锋向右行,至长短合度时先轻提笔用侧锋写出右上端的棱角,然后顿笔,至右下端时转笔左收。
露锋法是笔往右下方一落在纸上,立刻用中锋往右行,其他提笔、顿笔、收笔全部和藏锋法同用露锋法写横时,尤其要注意落笔不可过于往右下方切锋,不然横的左端会菲薄虚浮 点的藏锋法:逆锋起笔——欲下先上,到顶端折笔,不能用转笔法,转则顶端不尖锐,然后往右下方行笔,至底部左下方转笔,最终往左上方收笔点的形状是上尖下圆,腹平背圆 露锋法是顺锋直下笔——这种用笔法又称切锋,其他行笔、收笔全部和藏锋法相同 捺的藏锋法:逆锋起笔——欲有先左,然后向上转笔,再立刻往右下行并逐步按笔使笔画逐步加粗,将出锋时驻笔,最终顺势提笔出锋书写的全过程能够用“逆入平出”来概括平出指的是捺角时不能够有折角 捺中较陡直者称为纵捺,又称金刀,用于木、本、来、史等字;较平缓者称为横捺,又称游鱼,用于走之等凡纵捺首端和其它笔画相衔接而不外露者,起笔可顺而不逆 横捺的露锋法是顺锋直落,然后侧锋上行,其他行笔、驻笔、出锋均和藏锋法同 竖有悬针、垂露之异,下部收笔呈露珠将滴状者称垂露部出锋尖锐如针状者称悬针 垂露竖的藏锋法:逆锋起笔,折笔向下,调整笔锋成中锋下行,至长短合度时稍提笔往左回锋收笔 露锋法是切锋直落,调整笔锋成中锋行笔,其他笔法均和藏锋法同。
悬针竖的藏锋法、露锋法起笔、行笔均和垂露竖同,至长短合度时缓缓提笔出锋,其速度要求近似撇,但比撇更慢些因为悬针竖如中流砥柱,中正不欹,假如出锋过快,可能出现歪斜、虚飘的现象悬针最难的是写得不偏不斜,有如铁柱兀立而又不僵直,初学者只有勤学苦练才能得心应手 钩的改变最多,这里先讲最基础的两种——左钩和右钩 左钩和右钩全部隶属于竖竖至下部将出钩时先微提笔向左下行,至钩的底部时衄笔向左挑出即形成左钩右钩和左钩笔法同,只是方向相反另有一个右钩,看上去像是两笔写成的,称之为搭钩,用于辰、氏等右边有长捺或长戈等字其写法是,竖至长短合度将要写钩时,先驻笔,然后提笔左行,折笔下顿,最终提笔挑出 学会了左钩、右钩以后,可深入学习狮口、凤翅、宝盖、龙尾、直戈、横戈等 狮口的写法是:用笔如写横画,至转折处先提后顿,调整笔锋成中锋向左下行笔,至长短合度时衄笔向上,顺势提笔挑出狮口法用于句、匀、蜀、南、马、为等字 凤翅的写法是:用笔如同横画,至转折处先提后顿,调整笔锋成中锋,然后中锋行笔如循规作圆,至长短合度时,衄笔顺势挑出写凤翅时要求转折处和将出钩处要粗些,中间部分要细些凤翅法用于风、凤等字 宝盖的写法分为方笔式和圆笔式: 方笔式:用笔如同横画,至转折处先提后顿,回锋至转折处再铺毫用中锋或侧锋出钩。
圆笔式:用笔如同横画,至转折处先提后顿,用中锋回旋至转折处出钩此法多见于柳体 不论方笔式、圆笔式,所出之钩宜平不宜垂,方便和宝盖下的部分相呼应宝盖法用于空、宝、予、冠等字 龙尾的写法是:用笔如同竖画,转折时如循规作圆,边行边转动笔锋,行过弯转处后用笔如同横画,至长短合度时觑笔上挑出钩 龙尾的弯转处除欧体外全部应作弧线,而不应作方角,此处运笔应稍快,以表现铁画银钩的力感过了弯转处如作横画的部分宜微上翘不可下垂,下垂则有懈怠之感龙尾用于也、元、见、笔等字 直戈的写法是:起笔如竖,然后向右下方行笔,至长短合度时衄锋向右上方挑出钩 写直戈上段和下段宜稍直、稍粗,而中段宜稍曲、稍细辟如人的身体,肩宽臀丰腰细则健美,腰粗肩臀窄则显得拙笨直戈不宜过直或过曲,过直显得生硬,过曲显得柔弱,贵在刚柔相济直戈用于戈、武、成、盛等字 横戈的写法是:顺锋直落笔,以求尖锐,如循规作圆随行随转,行笔至如新月形时即驻笔,然后衄笔向左上方出钩 横戈宜曲不宜直,宜短不宜长,所出之钩较龙尾之尾略长横戈用于心、必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