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的诊疗方案痛经是指妇女在经/期及其前后,出现小腹或腰部疼痛,甚至痛及腰骶每随月/经周期而发,严重者可伴恶心呕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昏厥,给工作及生活带来影响据有关调查表明,痛经的发病率为33.19%诊断 如果仅有月经期腹部绞痛而没有其他症状,则不需要其他检查,根据经验可以治疗盆腔炎症性疾病高危妇女,需要做沙眼衣原体和淋病奈瑟菌的培养如果盆腔检查不满意,则需要进行经阴道超声检查来除外盆腔器质性病变痛经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种,两种痛经的原因不同原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是指从有月/经开始就发生的腹痛,原发性痛经的原因为子/宫/口狭小、子/宫发育不良或经/血中带有大片的子/宫/内膜,后一种情况叫做膜样痛经有时经/血中含有血块,也能引起小肚子痛继发性痛经继发性痛经则是指行经数年或十几年才出现的经/期腹痛继发性痛经的原因,多数是疾病造成的,例如子/宫/内膜异位、盆/腔炎、盆/腔充/血等近年来发现,子/宫/内膜合成前列腺素增多时,也能引起痛经痛经的危害1痛经是不/孕不/育的危险信号现代医学临床验证,痛经与不/孕的确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临床观察,不/孕患者中约有半数以上伴有轻重程度不同的痛经。
2痛经是夫妻生活不和谐的早期预兆权威医学专家多年临床经验证实:痛经是夫妻性/生/活不和谐的早期预兆因为,痛经是子/宫异常最明显的外在表现子宫异常还会使阴/道内表层细胞数和分泌液逐渐减少,引起阴/道萎/缩、干燥不适,进而影响到夫妻生活的不和谐、不悦感据不完全统计,60%的痛经女性,婚后容易出现性/欲低下、性能力差、性/生/活后盆/腔酸胀感、子/宫炎等症状,这直接导致夫妻生活不和谐3痛经是胎儿的“温床”杀手之一痛经,多是血瘀惹的祸,痛经容易导致子/宫问题子/宫”,顾名思义是孩子的第一宫殿!胎/盘附着在子/宫壁上,通过脐带和胎儿相连子/宫出了问题,胎/盘还会好吗?胎儿还会好吗?专家证实:有5年痛经史以上的女性,其胎儿缺氧的比率是无痛经史女性胎儿的65倍胎儿围产期〔指妊/娠28周至产后1周)死亡率是无痛经史女性胎儿的17倍!专家提醒:为了你未来宝宝的健康成长,准备做妈妈/的你一定要提前做好子/宫保养工作确保你的宝宝从一个小小的受/精卵发育成一个可爱的、会哭会笑的天使!在这里涵涵也呼吁广大女性朋友,要好好对待自己的痛经问题,这不单是自己一个人的问题,还会影响到下一代,不可忽视4痛经是多种妇科疾病的发病诱因之一据悉,1/3以上的乳/腺增生病由痛经引起,半数以上的子/宫炎症与痛经有关!临床观察证实,痛经是子/宫气滞血瘀和痰湿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如不予以及时治疗可诱发多种妇科疾病。
5痛经是女性衰老的隐形祸首研究证明:痛经女性气血失调,体内自由基异常活跃,其衰老年龄比正常女性总体提前5年,这就会导致一序列面部问题,如面色灰暗、皮肤干燥,色斑、痤疮等,由此可见痛经是女性衰老的隐形祸首西医的鉴别诊断: 1.子宫内膜异位症:其痛经的特点为继发性并进行性加重,多发生在30~40岁的妇女妇科检查常于子宫直肠陷凹及子宫骶骨韧带处扪及一个或数个触痛性硬结书或包块月经期结节增大或出现新的结节另外,直接活体组织检查及腹腔镜检查,多可确诊 2.经血引流受阻所致腹痛:其腹痛特点为有周期性,伴月经过少甚或闭经常见于先天性阴道畸形;宫颈手术后瘢痕形成,使宫颈口狭窄甚至闭锁;人工流产或刮宫术时操作粗暴,导致子宫颈管及宫腔粘连通过询问病史及妇科检查,可明确诊断 中医的鉴别诊断: 1.盆腔炎:左右少腹疼痛拒按,多伴有发热,白带增多,不具有周期性发作的特点 2.经行吐衄:小腹疼痛,多伴有周期性的吐衄或衄血,且经量减少或不行等 3.异位妊娠:可有停经史,阴道有少量血,突起一侧少腹撕裂样痛,腹部检查有明显压痛及反跳痛,妊免试验阳性 4.堕胎:有停经史和早孕反应,阴道流血和腹痛时往往可见胚胎排出,尿妊免试验阳性或弱阳性。
证型:气滞血瘀证、寒湿凝滞证、寒凝血瘀证、气血虚弱证、寒凝胞中证、肝郁气滞证、肝肾亏虚证、血瘀型、湿热蕴结证、肾虚血瘀证痛经的治疗方法1痛经饮食调理经期总的饮食原则:月经前后,多吃清淡、易消化食物,忌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痛经期间,可以多喝热牛奶加蜂蜜,可以缓解痛经关于痛经饮食调理方面的也有比较多,如乌豆蛋酒汤、姜艾薏苡仁粥、益母草香附汤、山楂桂枝红糖汤、姜枣红糖水、姜枣花椒汤、韭汁红糖饮、山楂酒、山楂葵子红糖汤、月季花茶、红花酒等等2痛经西药调理治疗痛经的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激素类药物、PGSI、β-受体兴奋剂、钙通道阻滞剂、棉酚、止痛药等对于原发性痛经疼痛剧烈时,可用阿托品0.5毫克肌肉注射,以达解痉止痛作用;可乐宁通过降低外周血管的收缩反应使痛经缓解;维生素K有解痉作用可抑制子宫肌收缩或降低收缩频率,也可用于痛经的治疗3痛经中药调理在痛经调理中,比较建议的是痛经饮食调理,还有就是这中药调理怎么说呢?大家都应该知道一些中药是治本,西医是治表的一些效果比较好的调理中药有乌鸡白凤丸、鹿胎膏等,大家也可以去看看4痛经运动疗法痛经让很多女性“痛不欲生”,治疗痛经除了可用药物治疗外,还可采取运动疗法。
治疗痛经的运动方法能调节人的神经系统功能,增强新陈代谢,促进盆腔的血液循环,防止子宫瘀血,从而达到治疗痛经的目的痛经的运动疗法包括膝胸运动,扭腰转臀,叉腰摆腿,叉腰下蹲,捶打腰骶,按摩小腹,伸腿抬臀痛经针灸治疗现代针灸治疗痛经的首篇报道见于1951年[1],在五十年代以针灸治疗痛经的资料颇多有的通过数十例患者的观察,证实针灸对重度及中度疼痛者,有明显止痛作用日本的针灸家用皮骨针治疗痛径也有良好的效果[2]六、七十年代,进一步开展了艾灸、耳针及穴位注射等治疗本病,但资料不够多八十年代开始,针灸治疗痛经的临床文章急剧增多,无论在有效穴位的筛选,穴位刺激法的扩展及病例数的积累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从所收集的资料统计,针灸治疗痛经的有效率在90%以上体针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承浆、大椎;2、十七椎下、阿是穴 配穴:承山、三焦俞、肾俞、气海俞 阿是穴位置:下腹部压痛点 (二)治法 主穴每次取一组,效不显时加用或改用配穴承浆穴,以28号1寸针向下斜刺5分,待患者有针感后,快速提插捻转约30分钟,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1次大椎穴将针刺入皮下,向深部缓慢进针,使针感向背部下方传导,亦留针30分钟。
十七椎下,以28号1.5~2寸针快速刺入皮下后,针尖对准第五腰椎棘突下,向下斜刺捻转提插,针感要求向下达子宫,并朝会阴方向放射,待剧痛缓解可根据症情,持续提插捻转运针5~10分钟,予以留针30分钟阿是穴用艾卷作温和灸,距离以局部温热不灼烫为度承山穴双侧均取,以6寸毫针速刺入皮,徐徐捻转进针,以有强烈针感为度,留针15~30分钟其他穴位,亦用提插捻转,使针感扩展到小腹部,留针15分钟上法每日1次,不计疗程,以愈为期 (三)疗效评价 疗效标准:临床痊愈: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随访年未复发;显效:症状基本消失,经期腹部稍感不适;有效:症状减轻,随访1年内仍有复发;无效:治疗后,症状未见改善 共治182例,临床痊愈148例,显效24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8.4% 体针(之二) (一)取穴 主穴:按证型分3组1、气滞血瘀:中极、气海、三阴交;2、气血两虚:关元、足三里、血海;3、寒湿凝滞:命门、带脉、归来 配穴:肾俞、次髎、地机、天枢 (二)治法 据所辨之证型取主穴,酌加配穴用28号2寸长之毫针,迅速破皮,然后沿皮下刺入1.5寸针刺的方向,腹背部穴均向下,四肢穴均向上。
然后施行提插加小捻转的补泻手法,气滞血瘀型用泻法,寒湿凝滞型用平补平泻手法,气血两虚型用补法但刺激宜轻留针20~30分钟,每隔3~5分钟运针1次针后,关元、足三里及归来可以艾卷作温和灸15分钟每日1次,不计疗程,以愈为期 (三)疗效评价 共治134例,痊愈93例,显效24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6.3% 皮肤针 (一)取穴 主穴:行间、公孙、隐白、太冲、三阴交、关元 (二)治法 主穴均取常规消毒后,用七星针以腕力进行弹刺,刺时要求落针要稳、准,针尖与皮肤垂直每分钟叩刺70~90次每穴叩刺约1分钟,中等强度刺激,以局部微出血为度于每次月经来潮前3天治疗,每日1次,3次为一疗程,观察3个疗程(三个月) (三)疗效评价 共治106例,临床痊愈30例,显效39例,有效25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8.7% 耳穴压丸 (一)取穴 主穴:内生殖器、肝、胆、肾、腹、内分泌、肾上腺、耳背沟、耳迷根、皮质下 配穴:恶心呕吐加胃,心烦不安加心、神门 (二)治法 主穴每次选3~4穴,据症加配穴用王不留行子,以胶布固定于所选的耳穴上每次一侧穴,双耳轮替嘱患者每日自行做不定时按压,每天按压10次左右,每次按压2~3分钟。
耳穴出现发热效果更佳每周换贴2~3次治疗的起始时间及疗程,同毫针法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1080例,结果临床痊愈891例,显效159例,有效2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9.4% 冷灸 (一)取穴 主穴:中极、关元 (二)治法 灸药制备:斑蝥、白芥子各20克,研极细末,以50%二甲基亚 砜调成软膏配 主穴每次取1穴,可交替使用,每次于经前5日贴敷第1次,月经始潮或始觉腹痛贴第2次,两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贴时,取麦粒大之药膏置于胶布上贴敷一般贴3小时揭去药膏,可出现水泡并逐渐增大,2~3日后渐干瘪结痂如水泡擦破,涂龙胆紫药水以防感染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82例,经一个疗程后,显效56例,有效18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78.1% 穴位敷贴 (一)取穴 主穴:神阙、关元 配穴:三阴交 (二)治法 敷药制备:分为二方Ⅰ号方为肉桂、细卒、吴茱萸、玄胡索、乳没各10克,研极细末配;Ⅱ号亦为丁香、肉桂、玄胡索、木香各等分,研末,过100目筛,和匀,备用 神阙穴用Ⅰ号方,于月经前3日取本品2~3克置于5号阳和膏中粘匀,贴于穴区,2日1次,直贴至经行3日,3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另用苏叶100~150克煎水冲洗阴道。
Ⅱ号方贴关元,疼痛剧烈时加三阴交,于月经始潮或疼痛发作时取敷药2克置于胶布上贴穴,每日或隔日1次每月贴6日为一疗程上述二方,可任选一方应用 (三)疗效评价 共治89例,其中以Ⅰ号方治54例,显效25例,有效2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8.9%[12];Ⅰ号方治35例,显效30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100% 穴位激光照射 (一)取穴 主穴:内生殖器(耳穴)、三阴交 (二)治法 主穴均取用氦氖激光治疗器,进行照射输出功率为2.5毫瓦,通过道光纤维功率减为1.5毫瓦波长为6328埃每穴照射5分钟每次1侧穴,交替照射自行经前10日开始治疗,隔日1次,5~6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疗68例,显效35例,有效21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2.3% 温针 (一)取穴 主穴:太冲、足三里、三阴交、内关、肾俞 配穴:关元、命门 (二)治法 主穴每次取二穴,均双侧,配穴酌加1穴以28号毫针针刺得气后留针,选一对主穴行温针其方法为:用薄铁皮卷成高3~5厘米,直径2~4厘米园筒,在筒壁上穿5~7排孔,每排8~10孔,在筒下端1.5厘米处作一铁篦上装满艾绒先将鲜姜片中间穿孔套于针体贴放在皮肤上,点燃筒下端艾绒套在针体上,并行固定,随时从底部用吸淮橡皮球打气助燃。
当皮肤有灼热感时再加姜生片垫上,保持筒内一定温度于月经来潮3~5日行第1次温针,以后每周1次,3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425例,结果临床痊愈254例,显效157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96.7% 电针 (一)取穴 主穴:中极、关元、血海、三阴交、曲骨 配穴:足三里、地机、太冲、商丘、合谷 (二)治法 以主穴为主,如效不显,加用或改用配穴主穴之前面四穴用28号毫针刺之得气后,连接电针仪,用连续波,频率为200次/分,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曲骨穴用红外线照射每次均为30分钟配穴亦施以电针,法同上每日1次 (三)疗效评价 共治45例结果:临床痊愈35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6% 皮肤针加艾灸 (一)取穴 主穴:胸椎9~腰椎3之督脉段 (二)治法 患者取俯卧位,常规消毒后用七星针作中等度叩剌,3~5遍,继用艾条作温和灸10~15遍,最后以艾条雀啄灸法从上向下依次在主穴每一椎体棘突下各灸5分钟,以不烫伤为度每日2次,6日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本法主要用于治疗高原性原发性痛经,共68例,结果显效54例,好转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1%。
一)温针取穴主穴:胸椎9~腰椎3之督脉段治法患者取俯卧位,常规消毒后用七星针作中等度叩剌,3~5遍,继用艾条作温和灸10~15遍,最后以艾条雀啄灸法从上向下依次在主穴每一椎体棘突下各灸5分钟,以不烫伤为度每日2次,6日为一疗程温针(二)电针取穴主穴:太冲、足三里、三阴交、内关、肾俞 配穴:关元、命门治法主穴每次取二穴,均双侧,配穴酌加1穴以28号毫针针刺得气后留针,选一对主穴行温针其方法为:用薄铁皮卷成高3~5厘米,直径2~4厘米园筒,在筒壁上穿5~7排孔,每排8~10孔,在筒下端1.5厘米处作一铁篦上装满艾绒先将鲜姜片中间穿孔套于针体贴放在皮肤上,点燃筒下端艾绒套在针体上,并行固定,随时从底部用吸淮橡皮球打气助燃当皮肤有灼热感时再加姜生片垫上,保持筒内一定温度于月经来潮3~5日行第1次温针,以后每周1次,3次为一疗程三)皮肤针加艾灸取穴主穴:中极、关元、血海、三阴交、曲骨配穴:足三里、地机、太冲、商丘、合谷治法以主穴为主,如效不显,加用或改用配穴主穴之前面四穴用28号毫针刺之得气后,连接电针仪,用连续波,频率为200次/分,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曲骨穴用红外线照射每次均为30分钟配穴亦施以电针,法同上。
每日1次注意事项无论在经前或经后,我们都应吃些蜂蜜、香蕉、芹菜、甘薯等以保持大便通畅,因为便秘可以诱发痛经并增加疼痛感正确认识月经,消除思想顾虑月经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来月经是生殖系统开始成熟的信号,因此不必顾虑,更不要紧张和恐惧,应该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把日常生活中的烦恼和不愉快的事情丢到脑后,不要记挂必上这样会使疼痛得到缓解生活上注意调理,做到有规律平时生活要有规律,该睡则睡,该吃则吃,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利于身体健康和改善脑神经的疲劳状态适当减轻学习负担来月/经前3~4天,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以免因便秘而造成盆/腔充/血,加重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