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二模块二 费用核算实务费用核算实务 任务一 认识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流出。费用费用发生过程:日常活动中发生的发生过程:日常活动中发生的结果结果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关的经济利益经济利益的总流出的总流出会计要会计要素之一素之一与收入与收入相对应相对应任务一 认识费用费用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费用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费用是企业在日常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经济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利益的总流出费用最终会导致企业费用最终会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减少所有者权益的减少是经常性活动以及相关的其他活动发生的是经常性活动以及相关的其他活动发生的其本质是企业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其本质是企业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表现为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费用表现为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向所有者分配利润不构成企业费用向所有者分配利润不构成企业费用费用的特点:费用的特点:非日常活动而发生的经济利益总流出为非日常活动而发生的经济利益总流出为损失,而不是费用损失,而不是费用根据会计平衡式,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根据会计平衡式,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的减少费用的内容:狭义的费用主要指:营业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狭义的费用主要指:营业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本和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等。所得税费用等。特别提示:广义的费用包括那些在企业正常活动中发生的费用,广义的费用包括那些在企业正常活动中发生的费用,也包括损失。也包括损失。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损失投资损失(有争议)(有争议)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支出(在(在“资本公积资本公积-其他其他资本公积资本公积”核算的损失核算的损失)狭狭义义的的费费用用营业成本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期间费用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有争议)(有争议)广广义义的的费费用用损损失失 任务二 费用的核算(一)主营业务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劳务成本(二)其他业务成本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原材料等(三)营业税金及附加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应交消费税)(四)销售费用1、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广告费、维修费、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运费、装卸费等)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经营费用(包括:职工薪酬、业务费、折旧费、固定资产修理费等)2、核算借:销售费用借:销售费用 贷:银行存款等贷:银行存款等 借:本年利润借:本年利润 贷:销售费用贷:销售费用例:例:p177 7-8p177 7-8、7-97-9、7-107-10(五)管理费用:(五)管理费用:1、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种管理费用。生的各种管理费用。(几乎包括管理部门的(几乎包括管理部门的一切开支)一切开支)2、核算:、核算:借:管理费用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等贷:银行存款等 借:本年利润借:本年利润 贷:管理费用贷:管理费用例:例:7-117-157-117-15(六)财务费用1、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包括:利息、手续费、现金折扣等)2、发生财务费用 借:财务费用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贷:银行存款/应付利息等科目应付利息等科目 发生冲减财务费用(如享受现金折扣)借:银行存款借:银行存款 贷:财务费用贷:财务费用 期末,将“财务费用”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借:本年利润借:本年利润 贷:财务费用贷:财务费用例:例:7-167-16、7-177-17模块三 利润核算实务问题一:什么是利润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收入减去费用的净额收入减去费用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的利得和损失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计入当期损益,最终会引起计入当期损益,最终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是企业日常活动取得的业绩是企业日常活动取得的业绩是利润的主体来源是利润的主体来源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营业收入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确认的收入总额,包括主营业收入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确认的收入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营业成本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发生的实际成本总额,包营业成本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发生的实际成本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 利润总额(税前利润)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收入是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营业外收入是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项利得营业外支出是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营业外支出是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项损失 净利润(税后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问题二问题二 利润的构成利润的构成(一)营业外收入罚没利得罚没利得企业取得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联系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企业取得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联系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主要包主要包括括非货币资产交换利得非货币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政府补助捐赠利得捐赠利得盘盈利得盘盈利得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净收益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净收益取得罚款净收入取得罚款净收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公允价值大于换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公允价值大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债务重组中重组债务账面价值大于实际支付债务重组中重组债务账面价值大于实际支付价款或转让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价款或转让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政府有关部门、国家财政对企业经营补助政府有关部门、国家财政对企业经营补助接受捐赠资产的价值接受捐赠资产的价值如现金溢余等资产盘盈净收益如现金溢余等资产盘盈净收益含含义义(二)营业外支出(二)营业外支出含义含义罚没支出罚没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联系的,直接计入当期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联系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各项支出损益的各项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主要包主要包括括公益性捐赠支出公益性捐赠支出盘亏损失盘亏损失非常损失非常损失非货币性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债务重组损失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净损失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净损失支付罚款支出、滞纳金等支付罚款支出、滞纳金等对外捐赠资产的价值对外捐赠资产的价值各种财产物资盘亏的净损失各种财产物资盘亏的净损失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造成的财产物资的净损失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造成的财产物资的净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公允价值小于换出资产价值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公允价值小于换出资产价值的差额差额债务重组中重组债权账面余额大于取得资产债务重组中重组债权账面余额大于取得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公允价值的差额(三)科目设置(三)科目设置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收入发生的各项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收入结转本结转本年利润年利润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支出发生的各项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支出结转本结转本年利润年利润本年利润本年利润营业外营业外收入收入营业外营业外支出支出余额为余额为0 0余额为余额为0 0损益类损益类 例题p181-182 7-187-21(四)所得税与所得税费用1、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是指对企业经营所得或其是指对企业经营所得或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收。当期所得税当期所得税=当期应税所得额当期应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适用税率当期应税所得额当期应税所得额=当期利润总额当期利润总额+纳税调整纳税调整 增加增加项目项目-纳税调整减少项目纳税调整减少项目纳税调整纳税调整增加项目增加项目超过税法规定标准的列支项目,如超税法超过税法规定标准的列支项目,如超税法规定的工资支出、业务招待费支出等;规定的工资支出、业务招待费支出等;税法规定不允许税前扣除的项目,如税收税法规定不允许税前扣除的项目,如税收滞纳金、罚款等;滞纳金、罚款等;纳税调整纳税调整减少项目减少项目取得的国债利息收入取得的国债利息收入税法规定允许弥补的亏损税法规定允许弥补的亏损 2、所得税费用是指应从企业当期利润总额中、所得税费用是指应从企业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计入当期利润表的所得税额。它由扣除的,计入当期利润表的所得税额。它由两个部分组成: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两个部分组成: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计算公式为:计算公式为: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收益递延所得税收益)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额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额+递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额延所得税资产减少额 =(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收益递延所得税收益=递延所得税负债减少额递延所得税负债减少额+递延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额所得税资产增加额3、计算举例、计算举例P183 例:例:7-22、7-234 4、所得税费用的账务处理设置、所得税费用的账务处理设置1/1/账户设置账户设置 “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账户账户核算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核算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 借方借方 “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账户账户 贷方贷方按确定计算确定的本期应交所按确定计算确定的本期应交所得税得税发生的递延所得税费用发生的递延所得税费用发生的递延所得税收益发生的递延所得税收益期末,将该账户余额转入期末,将该账户余额转入“本年利润本年利润”账户账户结转后无余额结转后无余额 明细账户:可按明细账户:可按“当期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递延所得税费用得税费用”设置设置 “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账户账户核算企业确认的可抵扣核算企业确认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方借方 “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账户账户 贷方贷方企业确认及增加的递延所得税资企业确认及增加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产减少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企业确认的递延所得期末余额:企业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账户账户核算企业确认的可抵扣核算企业确认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借方借方 “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账户账户 贷方贷方减少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减少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企业确认及增加的递延所得税企业确认及增加的递延所得税负债负债期末余额:企业确认的递延所期末余额:企业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得税负债2/2/账务处理账务处理A A企业按税法规定计算确认当期应交所得税时:企业按税法规定计算确认当期应交所得税时:借:所得税费用借: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B B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结转: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结转: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大于其期初余额的差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大于其期初余额的差额,记:额,记:借:递延所得税资产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小于其期初余额的差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小于其期初余额的差额,作相反的账务处理。额,作相反的账务处理。C C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结转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结转 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末余额大于其期初余额的差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末余额大于其期初余额的差额,记:额,记:借:所得税费用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末余额小于其期初余额的差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末余额小于其期初余额的差额,作相反的账务处理。额,作相反的账务处理。因此,因此,7-237-23中分解分录为中分解分录为(1)借:所得税费用)借: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 98750 贷:应交税费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 98750(2)借:所得税费用)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5000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50000(3)借:所得税费用)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10000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100000(五)期末收支类科目结转“本年利润”本年利润本年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利得)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利得)投资收益(利得)投资收益(利得)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收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财务费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损失)投资收益(损失)投资收益(损失)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借方余额:净亏损借方余额:净亏损贷方余额:净利润贷方余额:净利润 例:7-24 任务三 利润分配的核算1、利润分配是指企业所实现的净利润,应按、利润分配是指企业所实现的净利润,应按国家的有关规定以及所有者各方的协议(如国家的有关规定以及所有者各方的协议(如公司董事会或股东会的协议等)进行分配。公司董事会或股东会的协议等)进行分配。2、可供分配利润、可供分配利润=当年净利润当年净利润+年初未分配利年初未分配利润(润(年初为弥补亏损)年初为弥补亏损)+其他转入利润其他转入利润 利润分配原则利润分配原则(二)利润分配顺序二)利润分配顺序(1 1)弥补企业以前年度的亏损)弥补企业以前年度的亏损由企业经营管理不善而发生的经营性亏损,按规定可由企业经营管理不善而发生的经营性亏损,按规定可用企业下一年度实现的用企业下一年度实现的税前利润税前利润加以弥补,延续加以弥补,延续五年五年弥补仍然不足的部分,则应由弥补仍然不足的部分,则应由当年税后利润当年税后利润加以弥补,加以弥补,不得再以税前利润补亏。不得再以税前利润补亏。利润分配原则利润分配原则(2 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企业必须按规定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企业必须按规定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法定法定”指国家在提取技术和提取比例两方面都有硬性的规定。指国家在提取技术和提取比例两方面都有硬性的规定。现行会计制度规定法定盈余公积金按照净利润扣现行会计制度规定法定盈余公积金按照净利润扣除弥补企业以前年度亏损后的数额的除弥补企业以前年度亏损后的数额的10%10%提取,当盈提取,当盈余公积金余公积金达到达到注册资金的注册资金的50%50%时不再提取。时不再提取。盈余公积金可以用于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或者用于盈余公积金可以用于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或者用于转增资本,但转增资本金后留存企业的法定盈余公积转增资本,但转增资本金后留存企业的法定盈余公积金一般金一般不得少于不得少于注册资本的注册资本的25%25%。利润分配原则利润分配原则(3 3)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企业以前年度未分配的利润,可以并入本年度向企业以前年度未分配的利润,可以并入本年度向投资者分配。投资者分配。对非股份制企业来说,这是利润分配的最终环节;对非股份制企业来说,这是利润分配的最终环节;对股份制企业来说,要在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和对股份制企业来说,要在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和公益金后,先要支付优先股股利,再提取任意盈余公公益金后,先要支付优先股股利,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最后支付普通股股利。积金,最后支付普通股股利。(三)利润分配的核算第一步:提取盈余公积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任意盈余公积 第二步: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借:利润分配应付股利贷:应付股利(四)利润分配账务处理(四)利润分配账务处理1.1.将净利润转入将净利润转入“利润分配利润分配”账户账户 借:本年利润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2.2.分配利润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借: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提取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贷: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借:利润分配应付利润应付利润 贷:应付利润贷:应付利润3.3.将将“利润分配利润分配”其他明细账的余额转入其他明细账的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明细账明细账借:利润分配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贷: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提取盈余公积 应付利润应付利润4.4.发生亏损时,将亏损转入发生亏损时,将亏损转入“利润分配利润分配”账户账户 借:利润分配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 贷:本年利润贷:本年利润 5.5.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时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时 借:盈余公积借: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贷: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盈余公积补亏例:例:7-27 p1867-27 p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