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同学们,本单元对唐诗的学习已经接近尾声,在此之前我们学习了李白、杜甫、白居易三位唐代大家的著作,今天我们要领略的是另一位杰出诗人的风采,在此之前老师先来回顾一些耳熟能详的诗句 (教师)①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学生) (教师) ②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学生) (教师)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学生) 这些名句均出自同一人之手今天的这位诗人,他虽没有李白杜甫那样的显赫,但依然是晚唐诗空上最灿烂耀眼的一颗明星,与杜牧一起被人称为“小李杜”,他便是李商隐 二、作者生平了解作者生平经历,以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是我们鉴赏全诗的一个窗口,是我们了解作者创作风格和语言特点的一个基础相信已有知识的学习,加上课前的预习,同学们已经对李商隐有了了解,现在就请同学们来简单介绍李商隐及其生平 板书:李商隐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xi一声)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试,也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有《李义山诗集》等李商隐的诗,以其缠绵婉丽、意味深长的风格,卓立于晚唐诗坛,颇受后人喜爱。
早年的诗,也曾有经世济国的伟大理想,写诗关心民生疾苦,揭露现实政治的黑暗,对李唐王朝的没落衰微无限伤感但是,仕途的失意,生活的困顿,政治斗争的残酷,使他逐渐淡泊功名,遗落世事,他自知忧天无力,回天乏术,就转而退守到个人的感情世界中,表现在诗歌创作中,李商隐写出了大量抒情感怀类的诗篇,尤以晚年的无题诗和咏史诗成就最大,本课选读的两首诗,就是其代表作三、解释题目,通读体会板书:锦瑟我们先来看这首诗的题目《锦瑟》一诗的诗题引起了不少的争论,不少论者认为“锦瑟”此题只取此诗句首二字为名,其实此诗就是一首无题诗也有人认为此诗确实不同于一般的咏物诗,可也并非只是单纯“截取首二字”虽所写的事情与瑟相关,但却有所寄托 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首诗,读的时候注意把握这首诗的感情基调 诵读诗歌,初步感知(准确字音,把握节奏) 、学生结合注释译读诗歌,了解诗歌内容,理解诗歌主旨 锦瑟sè 惘然wăng 请两名同学诵读诗歌,老师及其他同学指出其诵读的不足或错误现在请大家分小组进行讨论整体把握这首诗 接下来我们进行课堂讨论第一个小问题: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学生:诗的画面看上去比较宽松舒畅,但是却暗含着一股非常悲凉的气氛。
唐诗是古典美学的象征,因而《锦瑟》一诗亦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又因为此诗的具体意境具有朦胧性,很多评论者都发出过“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 艨胧诗的主要特点就是把感情隐藏的很深,它以含意的隐晦、意境的朦胧著称,也以特有的朦胧美和丰富的暗示性,故而对此诗的理解有助于我们从更深层理解古典诗词的意境美,通过具体的诗歌意象把握诗人的情感特征,以透视诗歌本身的“境界”四、精度字词,解释句义、典故,表现手法1、我知道经过了之前对古诗文的学习,同学们在预习的时候就对这首诗的格律、节奏、对仗和押韵都已经很清楚了,这里咱们就不多讲重点字词有:无端、年华、春心、可、惘然这些字词课文中都有注解2、现在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再次熟悉诗句,并请大家把这首诗中所涉及的物象找出来 学生:物象有:锦瑟、弦柱、庄周、梦蝶、望帝、杜鹃、沧海月,蓝田玉 这些物象和情感的融合就是老师告诉我们的——(“意境!”)大家说的对“意境!”3、接下来,请大家把这首诗中的典故找出来板书:庄周梦蝶、望帝啼鹃、南海鲛人、蓝田玉气 用典一:庄生晓梦迷蝴蝶 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后来梦醒,庄周仍在,不知蝴蝶何往。
诗人借此典的虚缈的梦境隐喻年轻时沉迷的美好的情境用典二:望帝春心托杜鹃 传说周朝末年蜀地君主杜宇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杜鹃,啼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诗人借此以冤禽托写恨怀,亦表达殷切的思念 用典三:沧海月明珠有泪 传说珠生于蚌,蚌生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海,珠得月华,始极光莹;又有南海鲛有泣泪,颗颗成珠的故事计人借此把月珠泪合而为一,构成了一个朦胧的妙境,表达一种复杂的怅惘情怀,既有对其高旷浩净的爱赏,又有于其凄寒孤寂的感 用典四:蓝田晶暖玉生烟 蓝田的玉山为日光煦照,蕴藏其中的美玉的精气冉冉上腾,远察如发,近观却元诗人借此具有极高美学意味的理想景色,抒发一种对于高洁情感无法亲近的怅恨与典三所涵一致 4、现在想必大家已经对这首诗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就请同学们再次朗读,体会诗中的意境利用多媒体播放古典式的配乐诵读音乐 )如何理解《锦瑟》的意境?首联,毫无疑问是起兴之笔锦瑟的五十根弦,象征诗人将近五十岁的人生瑟的发音,清幽哀怨,因此以示伤感一弦一柱”则兴寄遥深,感情凝重;“思华年”为全篇主脑,以下文字皆因此生发出来颔联、颈联,是全诗的主体部分,也是诗人追忆的内容。
但诗人究竟在苦恋什么呢?他表达得太委婉了,只是用了两个古老的典故来传达庄生晓梦迷蝴蝶”,说的是迷惘之情——他曾留恋的梦境庄子“梦蝶”,不知哪种状态是真实的自我了这里,诗人借用这个典故,表现了对美好情感的追怀,尽管那是当局自迷,尽管欢乐是那样短暂,但也足以让他珍惜一生一世望帝春心托杜鹃”,更转出一种凄凉悲慨的情调来——生而不能,死则续梦!这是怎样的悲哀啊,希冀以来生继今世,永结情缘接着,诗意又转,柳暗花明,开出另一新的境界来:明珠在沧海月下泣泪,美玉在重山之上生烟,美好的事物总是遭到“嫉妒”,不能美满这里具体所指我们无从知晓尾联中,以感叹作结此情可待成追忆”,表明作者到老还是很珍重这份“感情”的,无需“追忆”,分明已然在追忆此情”为单称表述,则大体可以推定前面所指为一件事只是当时已惘然”反迭前句,言当时身处其境,已是凄迷难辨,而今思之,更是如水中之月,镜中之花,捉摸不到了全诗就在这种无限怅惘的情绪中结束,余音袅袅,言尽而意不止五、感悟主旨,自主讨论《锦瑟》是李商隐诗歌中最为难理解的一篇,难就难在其主旨众说纷纭,有悼亡说、恋情说、自伤身世说等等这首诗内容隐晦,意境凄迷、语言华美,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同学们已经学习了这首诗的字、词、句,也了解了其中的典故,现在请同学们试着自己去体会这首诗的主旨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这个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现在给大家时间,请同学们充分讨论,各抒己见结合具体的意向,理解诗歌的多义性感悟诗意,理解主旨每个诗句的意义是什么?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情志?你如何理解的?通过自己的感悟理解应如何读出来? 现在就请同学们来谈谈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你从诗中捕捉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或者你认同上述哪种主旨理解)?可就全诗内容谈,也可就其中一字一句给你的感受来谈 【参考】看到眼前锦瑟上的一弦一柱,就仿佛看到自己曾经有过的灿烂岁月、花样年华,这些可都是真情的付出,热血的凝铸可恨可叹的是这些辉煌已成为过去,并且是如此短暂──单单是“五十弦”,为什么单单是“五十弦”呢?难道就没有别的什么可以选择了吗?诗人以“锦瑟”喻美好的“华年”,以“思”引发“无端”之问,一上来就开门见山,点出自己对人生价值的深深思考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课件) 【参考】对人生终极价值的思考不唯我独有:有着“鲲展翅九万里”远大志向的庄子,在梦中也不忘记对这个问题的探索,以致于梦生蝶翅,己蝶难辩;贵为人主的望帝死后仍化作嗓子出血也要叫个不停的杜鹃鸟,来诉说自己心中的疑惑。
“蝴蝶梦迷” 关键在一“迷”字,“迷”字既形容梦境的迷离恍惚,梦中的如痴入迷,也写出梦醒后的空虚幻灭,惘然若迷这迷离之境、迷离之情,从描绘音乐境界来说,是形容瑟声的如梦似幻,令人迷惘;从表现诗人的华年所历与身世之感来说,则正是一种象征,而着“晓”字指明,使原本自迷自恋或徘徊彷徨之意转为富于幻想之境,是盼望旭日东升照亮自己的人生之路;“杜鹃心托” 此一方面表现瑟声的哀怨凄迷,如杜鹃啼血;另一方面又象喻自己的春心春恨却托之于如杜鹃啼血的诗歌依“春”字点破,使旧有的怨恨怅惘之情化出勃勃生机之感,是希望春光永驻激励自己向前搏击奋斗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课件) 【参考】沧海中的珍珠只有在明月之夜,才能流下晶莹的泪花,“沧海、明月、明珠、泪珠”,这一连串凭借联想交融起的意象,幻化成了一个难以分辨的可望而不可即的又带有哀婉的妙境;蓝田日暖玉生烟”,蓝田下的美玉只有在日暖之时,才能升腾飘逸的烟霞这代表了一种异常美好的理想景色,只是它只能远观,不能把握,也无法亲近 物犹如此,人当如是沧海月明”与“蓝田日暖”优美意境的创设,不仅仅是诗人精妙绝伦艺术素养的表现和挥洒,更是诗人回答人生价值的标准和尺度。
诗人以物推人,拓展深化了诗作的主题,整篇的闪光点在此,魂亦在此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课件) 【参考】追忆过去,尽管自己以一颗浸满血泪的真诚之心,付出巨大的努力,去追求美好的人生理想,可“五十弦”如玉的岁月、如珠的年华,值得珍惜之时却等闲而过;面对现实:恋人生离、爱妻死别、盛年已逝、抱负难展、功业未建……,幡醒悟之日已风光不再如泣如诉的悲剧式结问,又让诗人重新回到对“人生价值到底是什么?到底该怎样实现?”深深的思考和迷惑之中,大大增强了诗作的震撼力 六、反复诵读,布置作业同学们,诗是以凝练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情感, 尽管对《锦瑟》的理解人们都各持己见,但千百年来谁也没有说服谁,正如梁启超所说:义山的《锦瑟》等诗,讲的是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到一种新鲜的愉快,因此大家唯一共同的感受就是此诗“含有一股朦胧哀伤的情感”,所以对于这首《锦瑟》诗的理解完全是开放的,抓住关键意象和角度,反复品味之,大家可以有自己合理的见解 所以,还请同学们反复品味,反复的诵读,结合自己的理解,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另外,下节课我们将会再学习李商隐的另一首诗。
在此之前,请同学们结合从小学到初中、从课内到课外对李商隐的诗作的了解,搜集资料,认真思考,准备以“我所指的的李商隐”为题写一篇短文今天的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答辩附: 第一,这首诗用典甚多,但无堆砌之感;第二个特点是对仗工整,这是格律诗的要求第三是用了一系列繁博的意象,塑造了一位多愁善感的诗人的形象,诗歌如同凡高和高更的油画,具有浓郁的象征主义风格,又有鲜明的朦胧色彩,把自己的观点包裹得极其含蓄、委婉提问】怎样理解《锦瑟》一诗的表现手法?【明确】这首诗主要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情感象征与比喻有共同之处,都有以具象表示抽象的特点,但它们也有不同之处比喻像人间的桥梁,一般有两个硬性的端点,可以找出本体和喻体;象征则像天上的彩虹,物质表象所联系的对象不那么分明,主要靠暗示,带有更多游移不定的成分像《锦瑟》一诗,无论是起兴的“锦瑟”,还是主打的“蝴蝶”“杜鹃”“珠”“玉”等,它们表现的情调可以猜想出来,但一追究其具体所指,就如坠人五里云雾了1、托物比兴,委婉含蓄诗歌通过吟咏“锦瑟”这一物象的今昔、古今之变,暗示世事沧桑,委婉地倾诉了作者对年华流逝的伤痛之感,对自身遭遇的悲哀之意,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怀、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古瑟多弦(五十),也暗示作者此时(晚年)思绪纷乱、感情复杂诗作寄寓很深,意蕴也很丰富,极富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2、用典较多,精当深婉 中间两联连用了四个典故,以“庄周梦蝶”、“杜鹃啼血”、“沧海名珠”、“良玉生烟”等四副静谧迷离而又颇带伤感的画面暗示寄寓着自己的遭遇和心绪,既让人有所感知体会,又难以指明实言,使得诗意朦胧深幽,抒情更加含蓄深婉,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板书设计:首联 追思逝去年华 起兴颔联 人生迷惘 年华流逝 用典锦瑟颈联 怀才不遇 理想难酬 用典尾联 怅惘苦痛 抒情 1、意境朦胧 本诗创造了朦胧的意境,让人感受到一种美好的东西,但不能明言2、基调哀怨 这首诗的基调是哀伤的、怨恨的,反映的可能是爱情伤感与无奈3、语言清丽 李商隐的诗歌语言清新华丽,让人耳目一新4、比兴手法 以五十弦比五十岁,以锦瑟起兴,含蓄深沉5、运用典故 庄生晓梦、沧海鲛人、杜鹃泣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