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教学设计江西省德兴市花桥中学 陈建来一、课标分析(一)课标要求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二)课标内容解读“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短短一句话, 包含了两方面的要求,在逻辑思维顺序上,正好是一正一反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就是 要列举出各个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了解各因素是从哪方面在何种 程度上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则要求在 分析某个具体农业地域类型时,不仅能指出该农业地域类型的外观特点及形成这些特点的内 在条件,还能进一步进行区位因素分析二、教材分析教材在“农业的区位选择”一节讲了两个内容,第一个是“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第二个是“农业地域的形成”大体上,教材是以因果关系作为内容编排的逻辑顺序的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部分,先讲农业区位的概念,再从静态上讲农业的主要区位 因素,最后从动态上谈这些因素的变化为巩固农业区位因素的知识,教材编排了一个“活 动”;在谈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时,教材使用了“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变迁”案例来进行具 体说明。
显然,教材的目的是试图教会学生在进行农业区位选择一即在合理利用农业土地 时如何通盘考虑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受农业主要区位因素影响的,但是,农业地域的形成,其前 提条件的范围更广总的来说,它是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由于思考方式相同,如果掌 握了前面农业区位因素的知识,那么这部分知识就较为容易把握了本教学设计为第一节的 第一部分内容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知道区位及农业区位的含义2)学会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3)学会运用农业区位因素分析评价某一地区的农业选择2. 过程与方法 培养案例分析的能力,通过生活中的地理,理解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 响,并学会运用这一理论知识评价某一地区的农业选择3.情感与价值观(1)通过对乡土地理与抽象理论的结合,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2)培养对家乡农业生产的自豪感四、重点与难点1.重点 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变动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2.难点(1)农业的各主要区位因素;(2)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条件五、课时:1.5 节六、教学过程引入:让学生展示课前搜集到的花都区名优农产品及农业生产的相关图片,引出农业的 概念[教师小结]农业一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
1. 广义:农林牧副渔2. 狭义:种植业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三章一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转折并说明教学目标:近年来花都区的农产品远销世界各地,闻名海内外,创造了巨大的经济、环境、社会效 益假如在花都区给一块农业用地,你如何经营才最赚钱?也就是说,如何因地制宜、合理 地布局农业生产呢?在经营过程中又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呢?今天我们以花都区农业 生产为案例,首先学习第一节一农业的区位选择[板书]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过渡:首先,我们学习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请大家看课本第42 页,了解农业区位 的两层含义[板书]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一)农业区位[ 教师小结]农业的区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地理位置,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 相互联系,这些因素就是农业的区位因素通过对花都区农业选择的研究分析,我们具体学 习农业区位因素是如何影响农业生产的[ 资料展示 1]花都区的农业生产思考:1.花都区的农作物有哪些?2. 农业生产受到哪些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解释为什么花都区的农业生产花都区位于广州市的北部,珠江三角洲北缘,是南北粤通商的必经之路总面积968 平方千米,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丘陵绵亘,中部浅丘台地,南部为广花平原,形成东北向西南斜 置的长方形。
东有流溪河流经,西有巴江河过境花都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 无严寒,年平均气温 21.7 摄氏度,阳光、雨量充足,草木常青,四季花开近几年来,花都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稳妥有序地调整农 业结构,扶持了2000多个农业生产基地,培育发展了200 多家具有辐射带动能力的农业 产业化经营企业,树立了一批农产品名牌,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农业科技 含量有效提高,全区农业形成了花卉、蔬菜、水果、水稻、水产、禽畜六大支柱产业,具有 花都特色的农副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占优势其中,花都无公害蔬菜HDV品牌驰名中外,年 上市量达5400 万公斤,销售遍布全国和港澳等地,并继续向世界各地开拓市场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板书](二)农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提问]从资料中看,花都区的气候情况是怎样的?是如何影响农业生产的?[板书](1)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教师小结]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雨量充足,雨热同期,最适宜水稻的生长还有其 他各种亚热带水果、淡水鱼等气候决定农作物的种类、产量、耕作制度(复种指数);年降水量小于250mm的干旱地区,一般不能发展种植业[提问]从资料中看,花都区的地形情况是怎样的?[板书](2)地形[教师小结]花都区地处广花平原,种植水稻、蔬菜、花卉,丘陵台地种植水果等,低洼 地方开挖成鱼塘。
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坡度大于25°的地区适宜发展林业或牧业;坡度小于25°的地区 可以发展种植业(梯田)[板书](3)土壤[教师小结]土壤决定农作物的种植种类,如酸性红壤适宜种植茶树[提问]从资料中看,花都区的水源情况如何?[板书](4)水源[教师小结]流溪河、巴江河为农田灌溉提供了保障,尤其是在降水量不足的季节和年份[ 板书 ]2.社会经济因素[提问]从资料看,花都区有关农业的政策情况如何?[板书](1)政策[教师小结]“近几年来,花都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稳妥 有序地调整农业结构,扶持了2000 多个农业生产基地,培育发展了200 多家具有辐射带 动能力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树立了一批农产品名牌从以上材料可看出,政府的鼓励 支持对农业生产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政府还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建设水 利工程、科研开发等由此可见,我区的农业政策是鼓励支持[提问] 为什么花卉、蔬菜、水果、水稻、水产、禽畜成为我区农业生产的六大支柱产 业?[教师小结]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对这些农副产品的需求 量也越来越大,因此市场的需求量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 板书 ] (2 )市场[提问] 蔬菜花卉很容易变质,为什么还能远销全国及世界各地?[ 教师小结] 便利的交通是商品农业、园艺业、乳蓄业的必要条件,而保鲜技术水平的 提高扩大了我区农产品的销售范围此外众多外来廉价的劳动力降低了我区农业生产的成 本[板书](3)交通[强调]在此强调一下科技水平对农业的影响科技的进步(培育良种、改革耕作制度、玻璃温室、大棚、无土栽培、营养土等)扩 大了农作物的分布范围,改变了产品的季节4)科技水平① 机械一提高农业生产率② 化肥、良种一提高单位面积产量③ 冷藏、保鲜技术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5)劳动力过渡:现在我们了解了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那么,对于某一个具体地方,应如何进 行农业区位选择呢?[板书] (三)如何进行农业区位选择[ 教师小结] 总的来说,就是要因地制宜,实现对土地的合理利用[板书]1.综合分析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决定农业类型及农作物种类 自然因素相对稳定,但某些因素可以人为地改造利用[ 板书 ]2.综合分析社会经济因素,尤其是市场和交通[ 提问 ] 对于城郊这个具体地区,应如何进行农业区位选择呢?[ 板书 ]3.城郊农业的区位选择让学生阅读《过程与方法评价》手册第44 页完成练习(二)。
[ 教师小结] 应考虑以下因素1)地价的高低 一般来说,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成本较高,只能选择单位面积产值高的 农业类型,例如花卉、乳牛2)农业类型的单位面积产量大小 从单位面积产量看,由高到低依次是花卉、乳牛、塘鱼、果园、棉粮等3)各种类型农业需水量多少 需水量大的花卉等应选择接近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丰富的地方4)产品对运输的迫切性 鲜花需保鲜,鲜奶易变质,乳牛、花卉等生产应分布在近城镇及交通方便的地方过渡: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具有决定意义,那么,所有这些区位因素是否是 一成不变的呢?不是的,我们接下来学习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板书 ] (四)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课件展示] 花都区近几年水稻种植面积占全区耕地面积比例图表[ 提问 ] 阅读以下材料,思考:我们花都区的农业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要调整?花都区近几年水稻种植面积占全区耕地面积比例2000^(49%)水稻2005 125%)2007 (目标0跋》水果、花 卉、产、畜牧[ 教师小结] 水稻种植面积越来越少,而水果等农副产品越来越多原因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对这些农副产品的需求量也越来 越大,由此可知,市场是最具变化的因素。
[ 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课本第44 页案例“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变迁”,回答案例后提 出的第1 个问题[ 教师小结][ 课件展示]时期发生变化的农业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早期对水源进行人工改造:兴修 水利、拦洪灌溉、涸沼开垦更适宜水果、蔬菜、花卉的生产19世纪中叶以后交通运输的进步;工业化和 城市化的发展使水果、蔬 菜、花卉的需求量大增水果、蔬菜、化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1. 市场区位及市场需求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2.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 上大为扩展3. 自然因素相对稳定,但有些因素也可以通过人为改造从而影响农业区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