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汽车行业研究报告

ra****d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835.50KB
约39页
文档ID:139037113
汽车行业研究报告_第1页
1/39

汽车行业研究报告渤海证券研究所秦晓斌 宫晓萱摘要:1、 从产业发展来看,虽然在国际市场汽车产业处于成熟期,但在我国属于成长期;我国目前已经进入汽车进入家庭的导入期,汽车产业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2、 世界汽车格局是国际大分工,大融合,中国也不例外由于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资金和技术是国际汽车巨头欲长期占有中国市场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因此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是迅速进行产业整合,加入到国际分工之中并占有一席之地3、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和深化,汽车产业的开放更多地表现为跨国间的战略并购,这在我国所有的产业中显得尤为突出4、 值得重点关注的是三类公司:1)与国外汽车巨头有深入合作合资的公司,2)三大集团的上市公司,3)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零部件企业具体可关注:长安汽车,一汽轿车,天津汽车,厦门汽车,威孚高科,万向钱潮等汽车行业研究报告目录1 行业概况------------------------------------------------------------------------21.1 汽车的发展历史-----------------------------------------21.2 汽车的分类 --------------------------------------------21.3 汽车技术-----------------------------------------------41.4 相关产业-----------------------------------------------61.5 汽车行业的基本特征-------------------------------------72 国外汽车行业发展概况-----------------------------------102.1 总产量概况---------------------------------------------102.2 地区概况-----------------------------------------------112.3 世界汽车业发展趋势-------------------------------------133 我国的汽车行业-----------------------------------------153.1 我国汽车业的历史---------------------------------------153.2 我国汽车业的现状---------------------------------------153.3 我国汽车业的行业特征-----------------------------------283.4 影响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323.5 我国汽车业的发展趋势-----------------------------------333.6 结论---------------------------------------------------354 汽车行业上市公司分析-----------------------------------364.1 基本概况-----------------------------------------------364.2 财务分析-----------------------------------------------364.3 结论---------------------------------------------------381 行业概况1.1 汽车的发展历程汽车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

18世纪中叶,瓦特发明蒸汽机以后,道路上开始出现以蒸汽为动力的汽车1886年,德国工程师卡尔·奔驰(K·Benz)和戴姆勒(G·Daimler)分别研制成功世界第一辆三轮汽车和四轮汽车,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均由四冲程汽油机驱动,这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汽车由此诞生1887年,世界第一家汽车制造公司——奔驰汽车公司成立随后,一大批著名的汽车制造公司陆续涌现汽车工业从诞生之日起经历过三次重大的变革第一次变革发生在美国1910年,亨利·福特(H·Ford)在汽车生产中首次引进了流水线作业方式,这一做法极大地降低了汽车生产成本、扩大了汽车生产规模,从而使汽车真正成为一种大众化的消费品通过此次变革,汽车工业的重心从欧洲转移到了美国第二次变革是在二战后由欧洲人发起的,欧洲的汽车厂商打破了美国同行很早就采用的单一标准汽车尺寸,利用产品多样化的特色收复了大部分欧洲市场,并且还大量进入美国市场第二次变革使汽车作为一种现代文明深入人心60年代日本汽车工业的崛起带来了汽车业的第三次变革,全面质量管理、准时供应等全新的管理理念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生产中,日本汽车也由此获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目前汽车工业正在经历着第四次变革,即高科技在汽车上的应用。

此外,一些新兴工业国家如韩国、墨西哥、巴西以及中国等汽车工业的逐步兴起也将再次影响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1.2 汽车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依据,汽车的分类方式纷繁复杂,以下简单介绍几种,见表1-1:表1-1汽车分类 分类依据汽车种类动力装置内燃机汽车汽油机汽车、柴油机汽车、气体燃料发动机汽车、旋转活塞发动机汽车电动汽车燃气涡轮机汽车发动机的位置前置发动机汽车后置发动机汽车中置发动机汽车驱动方式前轮驱动汽车后轮驱动汽车全轮驱动汽车汽车用途轿车运动汽车客货两用汽车载货汽车客车专用汽车特种汽车车型轿车普通轿车、豪华轿车、小型轿车、活顶轿车、硬顶轿车、旅行轿车客车凸头、平头、铰接载货汽车凸头、平头、厢式、客货两用载货汽车(皮卡)按照最新的中国汽车分类标准(GB9417-89),我国将汽车分类为8类,见表1-2:表1-2 中国汽车分类标准序号汽车分类分类参数1载货汽车微型货车GA①≤1.8吨轻型货车1.8吨<GA≤6吨中型货车6.0吨<GA≤14吨重型货车GA>14吨2越野汽车轻型越野汽车 GA≤5吨中型越野汽车5.0吨<GA≤13吨重型越野汽车13吨<GA≤24吨超重型越野汽车GA>24吨3自卸汽车轻型自卸汽车GA≤6吨中型自卸汽车 6.0吨<GA≤14吨重型自卸汽车GA>14吨矿用自卸汽车4牵引车半挂牵引汽车、全挂牵引汽车5专用汽车厢式汽车、罐式汽车、起重举升汽车、仓棚式汽车、特种结构式汽车、专用自卸汽车6客车 微型客车L②≤ 轻型客车3.5米<L≤7米 中型客车7米<L≤10米 大型客车和特大型客车③L>10米7轿车微型轿车V④≤1升普通轿车1升<V≤中级轿车1.6升<V≤中高级轿车2.5升<V≤4升高级轿车V>4升8半挂车轻型半挂车GA≤中型半挂车 7.1吨<GA≤重型半挂车19.5<GA≤34吨超重型半挂车GA>34吨①GA——厂定最大总质量(单位:吨)②L——车长(单位: 米)③中大型客车又可分为城市、长途、旅游及团体客车, 特大型客车指铰接和双层客车;④V——发动机排量(单位: 升)国际上的通行汽车分类标准有所不同,它通常将汽车只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两大类。

乘用车基本上等同于轿车,另外还包括一些轿车改装车和吉普车,乘用车以外均为商用车本报告所指的汽车行业除特别说明外,不包括农用车、特种专用车和摩托车1.3 汽车技术 汽车的构造一般来说,汽车由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设备等四部分组成,见图1-1:汽车电气设备车身发动机底盘制动设备转向系统行驶系统传动系统电源组用电设备发动机起动系统和点火系统 图1-1 汽车的构成发动机——汽车的心脏,它使供入其中的燃料燃烧而发出动力,然后通过底盘的传动系统驱动汽车行驶底盘——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保证正常行驶传动系统——将发动机制动力传递给驱动车轮它包括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系统、驱动桥行驶系统——将汽车各总成、部件连接成一整体,起到支持全车并保证行驶的作用它包括车架和车桥悬架等部分转向系统——保证汽车能按照驾驶员所选定的方向行驶,它由带转向盘的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构组成制动设备——用以减速和停车,或在汽车下坡时保持车速稳定车身——用以安置驾驶员、乘客或货物电气设备——由电源组、发动机的起动系统和点火系统以及汽车照明装置、信号装置等用电设备等组成。

1.3.2 汽车行业的技术突破19世纪,汽车像刚出生的婴儿,技术上相当不成熟,普及率极低20世纪,汽车工业飞速发展,技术创新和突破层出不穷,它们影响并决定了汽车行业演变的方向,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一些 (1)三点式安全带——各国以立法强制使用,交通意外中扣上安全带可降低五成死亡率;(2)安全气囊——安装在驾驶员、乘客的前面和侧面,当汽车与前面的障碍物发生碰撞时,能在瞬间凭巨大的惯性力,打开相应机构迅速充气、膨胀,一次达到缓冲作用,其安全系数比安全带更高;(3)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当紧急刹车时,强大制动力令轮胎锁死失去附着力而失控,而ABS可以在刹车时令四只轮胎不被锁死,保持附着力并保持转向性能;(4)汽车空调——将家用空调引入汽车,实现了舒适驾驶;(5)一体化车架——传统的车架重量大、灵活性差、耗油高,同时车壳与底盘之间的空隙对行车舒适性、抑噪及吸振也有一定的影响一体化车架减轻了车身重量,车壳与底盘之间空隙的消除也增加了汽车行驶时的舒适性和稳定性;(6)顶置凸轮轴(OHC)——现行发动机阀门放置形式主要是顶置凸轮轴式,它已基本取代了顶置气门式(OHV),OHC发动机使发动机转速极限大大提升;(7)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燃油喷射系统中燃油喷射量由空气流量等因素控制,以最佳比例把燃油用油泵喷入,能形成最佳混合气并降低油耗。

传统的燃气供给系统化油器已经被淘汰;(8)可变阀门开合系统——它推进了具有高性能的小容积发动机汽车的研制和生产;(9)自动变速器(AT)——提高了汽车使用的便利性和安全可靠性,尤其是对新手和女性车主;(10)涡轮增压器——涡轮增压技术现已相当普及,它打破了只有高排气量发动机才有大马力的定律 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21世纪汽车技术领域的追求目标是:节能、清洁、安全、智能1、节能 众所周知,当今世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能源短缺和危机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大量地被汽车所消耗着,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能源并尽量地节约能源是汽车技术的一个未来发展趋势①开发采用新型能源的汽车,部分替代传统以石油制品为燃料的汽车,如电动汽车、天然气汽车、燃氢汽车、甲醇汽车、混合汽车等;②设计出更合理的车体外形,以减少阻力、降低油耗、提高燃料经济性;③使用高新材料,如陶瓷、塑料、复合材料、铝及铝合金,生产较为纤巧的悬挂系统和较小的发动机、传动系统和制动系统研究表明,只靠减轻车身质量可减少油耗31%,靠改善发动机性能可减少油耗18%,靠减少滚动阻力可减少15%2、清洁 汽车行驶排放的大量废气一直是造成城市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在越来越注重环保的今天,许多国家都制定了政策和措施,限制汽车尾气和噪声污染、鼓励和发展清洁汽车。

①通过提高汽、柴油的清洁度以及发展天然气、电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减少产生污染物的来源,从而达到防止环境污染的目的;②改善发动机的排放技术和废气净化技术以及漏气、蒸发物控制回收技术;③通过噪声排放控制技术控制噪声污染3、安全 汽车的广泛应用一方面为人们的活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也带来了不少安全问题,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保证驾驶人的安全也是汽车生产商着力于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①采用高弹性复合材料、特殊钢材增强汽车的抗撞击能力;②运用雷达扫描防碰撞警报系统确定车与车之间的相对位置,保证行车安全;③研制新型警报系统,检测并监督驾驶员在操纵转向盘时的动作变化,提醒并避免驾驶员进入半睡眠状况,影响行车安全4、智能 智能电子设备和通信技术的应用是汽车越来越拥有智能化的特征①传感器和卫星导向装置(全球卫星地位系统GPS)使驾驶员在进入一个陌生地域时,不用地图,就能得到当时交通道路状况下的最佳行驶路线;②多台微型电脑的组合使未来汽车逐步具备人脑功能,如自动识别道路、自动驾驶、自动检测汽车运行状态和空调、音响、车门车窗开闭以及遥控家中电器设备有色金属非金属材料钢铁配套产品业(机械、电子等)设备制造业原材料工业汽车公路建设业石油工业服务业销售业交通运输业图1-2 汽车及其相关行业 汽车行业的基本特征 汽车行业与国民经济关系密切汽车行业与国民经济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首先,汽车的消费和普及受到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当国民经济处于较低发展水平时,人们对汽车这样的奢侈品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汽车市场需求难以形成很大的规模,因此汽车普及率低,汽车行业也往往难有较大起色其次,汽车行业又能极大地促进和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由于汽车本身的单位价值高、价格不菲且生产批量大,同时汽车又是一个综合性产业,不仅产业波及范围广,而且对相关产业带动性极强,因此,汽车行业是一个能创造出巨大价值的行业,许多工业化国家均把它列为其支柱产业事实上,无论是一战后的美国、二战的德国和日本的崛起都离不开汽车行业的长足发展从图1-3中也可以看出韩国这样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其汽车产量与GDP的走势是完全一样的 此外,汽车行业还有助于一国推进产业结构高度化和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图1-3 韩国汽车产量 与GDP的关系1.5.2 汽车行业进入壁垒高、规模经济明显1、汽车行业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众所周知,汽车生产的前期投入经费是相当巨大的,其中包括厂房建设、设备安装和调试、产品研发以及人员培训等等以上汽集团与美国通用合资创立的轿车生产基地为例,其初期设计规模10万辆,总投资金额为15.2亿美元,初期投资金额7亿美元。

2、汽车行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建立并拥有强大的研发力量为汽车制造企业提供了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一般来说,汽车的研究开发须历经市场调研、概念设计、原型开发、产品制造、样车测试、售后服务六大环节,每一环节都十分复杂,要求相当强的专业性此外,由于汽车行业是一个综合性的行业,汽车其实是众多高新技术的结合体,各种新材料、新设备、新型配套产品在汽车上的使用数量和质量可以明显地反映出汽车技术发展水平的高低3、汽车行业的规模经济明显汽车行业是资本密集型行业,其固定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因此当汽车生产达到相当的产量时,固定成本的摊销会令平均总成本明显下降,从而形成了资产专用性规模经济有关研究表明,轿车达到规模经济的产量为20万辆,轻型客车为10万辆,大中型客车为5000辆4、汽车行业的进入壁垒较高由于汽车生产需要大量的资金注入,同时规模经济使得已有的汽车生产商占据了一定的成本优势,因此汽车行业就具有了较高的进入障碍和壁垒1.5.3 汽车行业的行业关联度大由于汽车行业自身的特点,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仅会涉及到众多的相关产业(图1-2),而且汽车行业对这些相关产业影响和带动作用是十分巨大的例如,目前全世界钢材产量的约15%,铝产量的约25%,橡胶产量的约25%,塑料产量的约10%用于汽车行业,从而大大地推动了原材料工业的发展。

再如,随着电子产品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汽车行业对电子行业的拉动作用也日趋明显,电子产品的应用成本已达到汽车总成本的1%此外,世界上石油产量的1/3以上供汽车消耗,公路等基础设施也是为了满足汽车的发展而不断地兴建和改造等等根据研究计算,汽车行业与相关产业的相关度为2.5,即汽车工业产值每增加一个单位,就可带动2.5个单位的相关产业产值4 生命周期与其他任何行业相同,汽车行业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包括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图1-3选取了世界上汽车工业发展较为典型的国家进行对比,数据表明,美国、德国、日本的汽车工业分别在50、70和80年代进入成熟期,而中国、韩国、巴西目前仍属于成长期,汽车行业将继续保持10%以上的高速增长 1900 1910 1920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年)图1-3 世界各国汽车行业生命周期比较.5 汽车行业的竞争结构汽车行业的竞争结构为垄断竞争,产业集中度很高,近三年来,世界前五大汽车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一直保持在50%以上,见表1-3:表1-3 世界前五大汽车公司累计市场份额排名序号1998年1999年2000年公司名称市场份额公司名称市场份额公司名称市场份额1通用13.3%通用15.1%通用14.9%2丰田13.3%福特12.2%福特12.8%3福特12.5%丰田10%丰田10%4大众8.4%戴-克8.8%大众9%5戴-克5.5%大众8.8%戴-克8.2%合计53.1%54.8%54.9%2 国外汽车行业发展概况 总产量概况1、十年来世界汽车产量除1991、1993、1998年略有下降外,一直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其中1994年、1997和1999年的增长率均在5%以上。

2、商用车的增长快于轿车的增长十年来,商用车的平均增长水平为4.18%,而轿车为1.2%商用车仅在1991年产量有所下降,其余年份均呈现正的增长趋势此外,商用车在汽车中所占比例在十年中上升了4%以上见表2-1、图2-1)3、汽车行业对经济周期表现出一定的敏感性,如1997年爆发东南亚金融危机,以韩国为代表的亚洲新兴工业国家汽车产量急速下滑(韩国1998年汽车总产量较1997年下降了1/3,汽车内销的降幅更达到50%),导致1998年世界汽车产量呈现负增长表2-1 1991-2000年全球汽车产量年份轿车(万辆)商用车(万辆)合计(万辆)轿车年增长率(%)商用车年增长率(%)总增长率(%)商用车所占比重(%)199125.47%199226.78%199327.56%199428.40%1995128.32%199628.03%199728.28%1998-28.06%199929.38%200029.68%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年) 图2-1 1991-2000年汽车(包含商用车、轿车)年增长率比较2.2地区概况 图2-2 2000年全球各地区汽车销量及产量分布2000年,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成为全球汽车产量最大的地区,为17938065辆,高于北美的17698866辆和西欧的17657368辆。

全球汽车销量最大的地区仍是北美,西欧次之,亚太地区为第三中东和非洲地区,尤其是中东其汽车销量远大于其产量见图2-2)表2-2 世界汽车生产大国的相对变化国家2000年1995年排名产量(辆)占世界比重排名产量(辆)占世界比重美国11281041022.26%11197100024.02%日本21014484717.63%21019700020.46%德国351976859.03%346690009.37%法国433519295.83%434750006.97%韩国531149985.41%720970004.21%西班牙630328745.27%623330004.68%加拿大723458824.08%524170004.85%中国820685003.49%1114500002.91%墨西哥919188073.33%139364371.88%英国1018170593.16%817650003.54%意大利1117383153.02%916680003.35%巴西1216710932.90%1016350003.28%俄罗斯1312025892.09%1210820002.17%比利时1410332941.80%148041531.61% 表2-3 2000年轿车、商用车生产国产量排名排名轿车商用车轻型商用车大客车国家产量(辆)国家产量(辆)国家产量(辆)1日本8363485美国6844543美国320482美国5542745中国1340000巴西225733德国4802983加拿大1127902韩国181194法国2883419日本1124147德国135185韩国2602008俄罗斯135066西班牙2445421日本80357英国1628548瑞典80008意大利1422284中国75009巴西1347923土耳其421310墨西哥1279089法国3442综观表2-2、表2-3,以下几点值得关注:1、从汽车产量的排名看,前四名没有变化,分别是美国、日本、德国、法国。

韩国、中国、墨西哥分别从1995年的第七、第十一、第十三上升至2000年的第五、第八和第九,相反加拿大、英国、意大利等欧美国家排名有所下降这与世界各地区汽车行业生命周期的差异是相一致的,欧美等国汽车行业已步入成熟期,市场稳定但增长潜力不大,因此汽车产量非但没有增加,反而略有下降而地处亚洲和中南美洲地区的韩国、中国和墨西哥,其汽车行业仍属成长其中,所以汽车产量的增长势头较猛2、从各国占全球汽车产量的比重看,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的比重均有所下降,尤其是法国,其比值已经与位居第五的韩国十分接近这说明以国家为基础的汽车生产集中度在减弱,新兴工业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正在成功地通过有效的政策扶持、合理的发展战略,利用后发优势实现汽车工业的赶超预计今后几年,汽车制造业由欧美发达国家向新兴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会更加明显3、从中国与韩国和墨西哥的比较看,我国汽车产量在2000年虽跃升至世界第八位,但轿车产量仍处于落后状态,未能进入世界前十名之列中国目前发展最快的是轻型商用车,产量已达到世界第二的水平中国的大客车产量排名介于轿车和轻型商用车之间,排名第八,不过2000年产量不到名列第三的韩国的二分之一。

4、从汽车分类后各汽车生产国和地区产量排名看,轿车工业是美、欧、日(包括韩国)三分天下,轻型商用车是美国一枝独秀,大客车美国、巴西、韩国列居前三甲,载货汽车则是欧洲称霸天下,尤其是德国的奔驰、瑞典的沃尔沃/RVI经过多年的精心经营已成为全球第一和第二大载货汽车企业 2.3 世界汽车业发展趋势.1 传统市场需求层次升级,新兴市场需求数量激增北美、西欧和日本是世界上汽车产销量和汽车保有量最大的三个地区,是总所周知的三大传统汽车消费市场1)近年来,随着汽车行业逐渐步入成熟期,三大传统市场汽车需求量增长明显放缓,出现日趋饱和的趋势;(2)北美、西欧和日本市场机制完善,汽车工业成熟,联合重组频繁,因此,三大传统汽车市场之间相互渗透现象日益突出;(3)网络化、智能化、清洁化汽车刺激三大传统汽车市场形成新的消费热点以中国为中心的亚太地区、南美地区以及东欧地区由于经济的复苏和持续发展成为新兴的汽车市场三个地区中,许多国家汽车行业仍处于成长期之中,汽车普及率较低,因此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增长空间如2000年,中国、韩国、阿根廷、墨西哥、巴西等国的汽车产量增长均在10%以上,其中最低的为11.7%,最高的达27%,大大高于传统汽车市场的增长率。

2 竞争格局多元化,汽车制造业将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随着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汽车工业的崛起,世界汽车市场将呈现多元化竞争的格局一方面,短期内,美、日、德等汽车工业发达国家在国际汽车行业中的领军地位仍难以撼动数据显示,2000年美、日、德三国汽车产量占全球产量的49%,轿车产量占45%另一方面,韩国、墨西哥、中国等新兴汽车市场国家汽车产量增速较快,尤其是其具有成本优势的中低价汽车品种在国际汽车市场上的竞争力已经越来越强欧、美、日等国的著名汽车生产厂商为了抢夺亚太、南美、东欧等新兴汽车市场的份额,积极谋求与当地民族汽车企业合作它们逐步放弃了向这些发展中国家转移淘汰车型的传统做法,代之以输出与传统市场同步的新概念和新技术汽车,同时为降低成本还大力推行汽车制造的本土化,从而使发展中国家的汽车工业水平得到提高,产业竞争力得到提升因此,未来的21世纪,伴随着世界汽车市场供需结构的变化,发展中国家汽车的普及率逐步提高,汽车制造业将陆续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3 汽车行业的重组兼并热潮将持续不断世界汽车工业一直在兼并、重组中发展壮大,尤其是近年来,金融市场的日趋成熟、金融工具的不断完善为汽车企业的联合、并购活动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手段,据统计,目前全球每年的并购达700余次,并购总金额达200-300亿美元。

1998年11月德国的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和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合并更是将这种国际汽车集团之间的并购活动推向了高潮,尽管随后的两年新组建的戴-克公司业绩表现并不令人满意,但这在汽车工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合并重组仍是汽车制造企业增强实力、提升竞争力、迅速提高市场占有率以及推进全球化战略的最重要途径之一表2-4 世界著名汽车制造企业部分投资、并购情况公司名称日、韩欧美中国通用五十铃49%、富士重工20%、铃木10%及铃木加拿大公司50%拥有20%的菲亚特股份上海通用50%、金杯通用50%福特马自达33.4%沃尔沃轿车部江铃汽车20%戴-克三菱34%、现代10%北京吉普42%大众劳斯莱斯,布佳迪上海大众50%、一汽大众40%雷诺日产36.8%、日产柴22.5%、三星合资70.1%沃尔沃卡车20%本田广州本田50%丰田大发51.2%、日野50%与通用合资建立NUMMI天汽丰田50%.4 汽车零部件生产和采购的全球化会更加明显汽车零部件生产和采购是汽车制造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质优价廉且持续不断的零部件供应不仅能确保整车生产的连续性,而且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整车质量,从而增加产品竞争力。

随着汽车零部件通用化程度的提高,除了一些专用性较强、技术含量较高的零部件,如发动机、变速器等基本在汽车企业内部生产,其他诸如空调器、电机、泵类、灯具、摩擦片、电子元器件等等外协采购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一方面,世界著名的汽车制造企业通过合资、合作等形式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建立零部件生产基地,利用当地相对廉价资源降低汽车整车成本,如福特汽车公司在墨西哥设有零部件工厂,生产包括空调器、散热器、电子组件、控制器、塑料件、汽车玻璃、灯具、音响等各种汽车零件;另一方面,独立的综合性汽车零部件厂商纷纷崛起,他们通过联合兼并等方式扩大规模,增强实力,期待以更专业化的服务与汽车制造集团争取更高的市场份额这些著名的零部件企业有德国的罗伯特•博世公司、英国的卢卡斯公司以及从原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分离出来的目前世界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德尔福公司等等 电子商务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方兴未艾尽管全球范围内网络经济的泡沫刚刚破灭,但网络技术却日益成熟且被广泛地应用于汽车制造行业包括采购、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大大提高了汽车生产商、供应商和汽车消费者的效率就拿采购环节来说,汽车制造商通过网上采购电子平台对供应商的进行网上竞标,极大地简化了招标程序,节省了成本。

另一方面,供应商也可以通过电子采购平台查看生产商的生产计划,更好地安排零部件的生产在销售环节,对于消费者,随着网上购物的不断普及,网上购车已成为一种新的时尚,消费者可以从汽车网站上得到翔实的汽车信息,从而享受购车的便利;对于生产者,网络平台将令其改进和更新了生产方式,今后根据客户订货时所指定的试样生产的 BtoO(built-to-order)方式会越来越多地加以运用6 服务成为汽车行业竞争的最重要因素21世纪,全新理念的汽车营销和汽车服务将是确保汽车制造厂商不失宝贵的市场占有率的重要砝码,服务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独特超值的工程产品最近,美国通用和福特汽车率先宣布将改革其经营模式,由制造企业向消费企业转变,日本的丰田汽车公司也将“综合服务型企业”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3 我国的汽车行业我国汽车业的起步很晚虽然解放前旧中国作过了一些制造汽车的尝试,然而由于战争的影响,并未能建立起自己的汽车产业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成立,标志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开始新中国的汽车工业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1)1950——1956年间的初创期:借助于前苏联的帮助,艰苦创业,3年时间一汽建成投产。

2)1957——1966年间的初步发展期:各地汽车制造厂纷纷上马,全国掀起了“第一次汽车热”,南京汽车厂、上海汽车制造厂、济南汽车制造厂、北京汽车制造厂就是在这段时间里发展起来的3)1967——1978年间的坚持发展期:文革期间中国掀起了“第二次汽车热”,中国的汽车业排除干扰建立了二汽、川汽、陕汽等汽车厂4)1979至今的大发展起步期:改革开放前,我国的汽车业是“产品三十年一贯制”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汽车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981年,湖北省汽车工业公司与美国派克公司合资生产O形密封圈,成为中国汽车行业第一个中外合资厂1983年5月,我国第一个整车合资企业——北京吉普汽车 成立从此以后,我国与美国、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和香港地区等建立了多家合资企业,生产吉普、轿车、轻型汽车、重型汽车、专用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等1984年前后,全国各地有很多机械厂加入了汽车制造行业,出现了“第三次汽车热”3.2 我国汽车业的现状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可以概括为以下八个方面: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产品结构趋于合理、出口增长较快但仍然小于进口、集中度提高但“散乱差”仍是主流、产品开发能力弱、零部件工业落后、合资合作与兼并重组方兴未艾以及各车型情况窘异。

表3-1是我国从1970年到2000年的汽车产量、进出口量和保有量(单位:万辆)表3-1:年度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保有量 46.1 91.8 178.3 321.1 551.4 1040 1608图3-1:1970到2000年我国汽车和轿车的生产量从表3-1和图3-1可以看出,我国汽车业正处于快速发展之中,尤其是1990年以后从1970年到2000年,我国汽车总产量从8.7万辆增加到206.9万辆,增长了22.8倍;轿车产量从0.02万辆增加到60.5万辆,增加了3024倍;汽车保有量从46.1万辆增加到1608万辆,增长了34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汽车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正在向支柱性产业的道路前进据统计,到1999年底,全国汽车行业(包括摩托车)共有企业2391家,其中整车厂118家,改装厂546家,摩托车企业136家,发动机企业51家,零部件企业1540家汽车行业职工180万人,总资产5087亿元轿车建设规模112万辆,已有的轿车生产能力91万辆。

表3-2是我国从1990年到1999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汽车业总产值和汽车业总产值占我国当年GDP的百分比(按当年价格)表3-2:我国汽车业产值与GDP年 份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我国GDP(亿元)46670汽车业总产值1792汽车业的比例从上表可以看出,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汽车业也呈现出较快增长的势头,汽车业总产值与我国GDP的比例从1990年的2.6%增加到1999年的3.9%但中国汽车业的发展并不平稳,从1990年到1994年发展很快,1993年占GDP的比例达到5.2%,此后的几年下降到3.6%长期以来,我国发展汽车工业的战略不太清晰,是大力发展私人用汽车还是大力发展公共汽车一直存在争论1994年我国颁布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对私人汽车消费采取了某些限制措施,导致了汽车业产值占GDP比例逐步下降2001年6月27日我国颁布的《中国汽车工业“十五”规划》又明确提出了“发展经济型轿车、把汽车工业发展成为我国支柱性产业”的目标;今年8月,国家计委下发了《汽车消费政策》(征求意见稿),其目标是“在10年内,实现当年汽车销售量的70%为私人购买,同时创造良好的汽车使用环境,使汽车工业、交通设施和相关服务产业协调发展”,明确鼓励汽车消费,尤其是私人消费。

随着我国汽车生产和消费政策的松绑可以预见,十五期间我国的汽车工业将得到更快的发展1998年我国汽车总产量为万辆,首次挤进全球十大汽车生产国;2000年全国汽车总产量首次超过200万辆,达到206.91万辆,我国已成为世界第八大汽车生产国2001年1-6月份,全国累计生产汽车118.27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15.8%,累计销售119.02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20.69%,汽车的生产和销售都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3.2.2 产品结构趋于合理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汽车产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汽车产品系列,根据功能有载货车、客车和轿车三大类;根据承载能力,货车和客车有重型车、中型车、轻型车和微型车;轿车有中高级轿车、中级轿车和经济型轿车我国汽车业的产品结构进一步改善,日趋合理:改变了以前“缺重少轻”的状态,重型车增长迅速,所占比例逐步提高;大中型汽车柴油化比例不断提高表3-3是2000年和1999年全国汽车产量的比较表3-3:2000年和1999年我国汽车产量的比较产品名称2000年产量比例(%)99年产量比例 (%)汽车总量20690691001829953100 载货汽车764005756215 其中:柴油车512350462911 汽油车2516553293304 其中:重型车8195046998 中型车153761184847 轻型车390543386712 微型车137751137658客车700387508372 其中:柴油车10296679320 汽油车597421429052 其中:重型车79537717 中型车3593829426 轻型车248178184013 微型车408318287216轿车6046775653662000年我国汽车生产总量为206.91万辆,其中载货车为76.4万辆,占37%,客车70万辆,占34%,轿车60.5万辆,占29%(见图3-2);重型客和货车总产量89903辆,同比增长64.3%,占全部汽车的比重从3.0%增长到3.45%;柴油车总产量为615316辆,同比增长13.5%,柴油载货车继续增长,汽油货车下降,柴油客车增长29.8%,大中型汽车柴油化的比例提高。

3.2.3 汽车出口增长较快但仍然小于进口表3-4是从1990到2000年的汽车进出口量从表中可以看到,2000年我国汽车整车出口达到39327辆,比1999年的22717辆增长73.12%;汽车进口42703辆,比1999年的35192辆增加21.34%从金额来看,2000年整车出口金额为2.08亿美元,平均每辆车0.53万美元,整车进口金额为12.02亿美元,平均每辆车2.81万美元所以,无论是从数量还是从金额来看,进口都大于出口表3-4:我国从1990到2000年的汽车进口量 年 份汽车进口(辆)汽车出口(辆)199065430443119919845441081992210087637519933100991111619942830601864819951581151774719967586315112199749039148681998402161362719993519222717(10095) 注:1999年的汽车出口量根据不同资料有很大的差距20004270339327从品种来看,进口车主要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很高的轿车和越野车,而出口主要是各种挂车、半挂车以及货车,附加值较高的轿车只有523辆,所以导致了进口车的单价远高于出口车的单价。

从发展趋势来看,我国汽车出口是一种稳中有升的趋势;由于我国汽车工业尤其是中外合资轿车企业的高速发展,现已能够生产中高档、技术性能不错的轿车,因此可以替代相当一部分进口汽车,前几年趋于稳定但入世后随着价格的下降汽车进口可能会有较大幅度的上升3.2.4 集中度提高但“散、乱、差”仍是主流汽车业具有很强的规模经济性,是典型的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目前尽管我国汽车业的生产集中度有所提高,建成了一汽、东风、上汽等大型企业,但“散、乱、差”的局面并没有改变表3-5是2001年1-6月我国主要汽车生产企业的销量,表3-6是2000年世界主要汽车生产企业的销量表3-5:2001年1-6月我国主要汽车生产企业的销量序列企业名称销量去年同期销量增长率(%)比例%累计比例%全国102家汽车企业11902309861891001001一汽集团1985691752322上汽集团1489311037393东风集团13204210204411.094长安汽车116955946665哈飞汽车77590643806昌河飞机72462508577北汽集团70634574278柳州五菱68405547549天津汽车454045285110金杯汽车38393368854.0911跃进汽车288603617412广州汽车276451514613合肥江淮242932086814江铃汽车192411236015庆铃汽车147701834216东南汽车12829680817中汽客车8100675818四川公路机械厂7861676219浙江豪情7318432520三环集团十通专用汽车5477270621陕飞集团4372523122河北田野4072429723宁波美日3625024郑州日产3622426325长丰集团3573491126常州长江客车3260270027江苏悦达3160107128重庆重汽3131227029中国重汽3071192430江苏亚星2732260131四川轻客底盘公司2693213732湖南汽车车桥2540138433陕西汽车2013123534四川旅行车1716185235西安秦川1691247836辽宁黄海1443132737东风武汉轻型车143266238烟台汽车11293646表3-6:2000年世界主要汽车生产企业的销量序列企业名称2000年销量占全球比例(%)累计比例(%)1通用85913272福特735049527.60 3丰田570344637.47 4大众516118846.41 5戴-克474900054.63 6标致-雪铁龙287790059.61 7菲亚特264650064.19 8日产262904468.74 9本田254000073.14 10雷诺243825677.36 11现代201150980.84 12三菱166561783.73 13马自达104965585.54 14宝马101187487.29 15大宇97224788.98 从表3-5可以看出:今年上半年,我国的一汽、东风、上汽三家企业集团的汽车总销量达到479542辆,占全国的40.29%,前十家企业的总销量达到969385辆,占81.45%,汽车的集中度较高。

尽管我国汽车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规模、结构、效益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长期存在的“散、乱、差”的局面并未改变散”是指我国汽车工业厂家众多,但个体规模很小我国汽车行业共有企业2300多家,整车企业就有102家,超过了欧洲、美国和日本的汽车企业数量总和但与国外的汽车集团相比,我国汽车企业的规模太小2000年仅通用汽车公司一家的销量就达到859万辆(见表3-6),是2000年我国汽车总产量207万辆的4.15倍,是上海大众的39倍,差距十分明显乱”是指企业竞争无序,常常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如地方保护主义、无照生产、走私汽车、大吨小标等违法违规现象司空见惯,严重阻碍了我国汽车工业的健康发展差”是指我国汽车生产企业的效益差2000年是近几年我国汽车行业发展较快、效益较好的一年,全行业共实现销售收入3911亿元,利润总额为177亿元,其销售利润率仅为4.53%;全行业约有180万人,平均每人创利仅为0.98万元3.2.5 产品开发设计能力弱尽管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历史已有半个世纪了,但由于我国汽车生产企业规模小、实力弱,使得我国的产品开发能力与国外汽车企业相比仍然存在巨大差距汽车工业产品开发投入少,手段落后,人才缺乏,尚未形成高水平的卡车产品开发体系,更不具备轿车产品自主开发能力。

近年来,无论是管理层,还是企业都对这种状况很担忧,十分重视加强我国企业的产品自主开发能力一些高档产品也从过去的单纯引进技术,转变为同时引进产品开发技术,引导外商与中方合作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并开始与国外联合开发新产品,如上海汽车工业集团与美国通用汽车合资的泛亚汽车技术中心 等一些中低档产品初步形成了以我为主的开发能力但我国汽车的产品开发能力仍然很弱,在我国生产的中高档汽车,尤其是轿车几乎没有我国自己的品牌,桑塔那、帕萨特、捷达、富康、本田雅阁、通用别克、赛欧、奥迪等全是国外的品牌韩国与我国轿车工业起步的时间差不多,也是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然而仅过了6年时间就进入到自主生产开发阶段,现在韩国企业生产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汽车已经跑遍了全世界,韩国汽车工业已经成为世界汽车业的一只重要力量所以,我国必须大力加强汽车产品开发能力的建设,否则是不可能在世界汽车产业中真正立足的3.2.6。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