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土的抗剪强度

桂梅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43.43KB
约11页
文档ID:169155780
土的抗剪强度_第1页
1/11

第七章 土的抗剪强度第一节 概述 建筑物由于土的原因引起的事故中,一部分是沉降过大,或是差异沉降过大造成的;另 一方面是由于土体的强度破坏而引起的对于土工建筑物(如:路堤、土坝等)来说,主要 是后一个原因从事故的灾害性来说,强度问题比沉降问题要严重的多而土体的破坏通常 都是剪切破坏;研究土的强度特性,就是研究土的抗剪强度特性① 土的抗剪强度(T f):是指土体抵抗抗剪切破坏的极限能力,其数值等于剪切破坏时 滑动的剪应力② 剪切面(剪切带):土体剪切破坏是沿某一面发生与剪切方向一致的相对位移,这个 面通常称为剪切面其物理意义:可以认为是由颗粒间的内摩阻力以及由胶结物和束缚水膜的分子引力所 造成的粘聚力所组成无粘性土一般无连结,抗剪强度主要是由颗粒间的摩擦力组成,这与粒度、密实度和 含水情况有关粘性土颗粒间的连结比较复杂,连结强度起主要作用,粘性突的抗剪强度主要与连结 有关决定土的抗剪强度因素很多,主要为:土体本身的性质,土的组成、状态和结构;而 这些性质又与它形成环境和应力历史等因素有关;此外,还决定于它当前所受的应力状态土的抗剪强度主要依靠室内经验和原位测试确定,试验中,仪器的种类和试验方法以 及模拟土剪切破坏时的应力和工作条件好坏,对确定强度值有很大的影响。

第二节 抗剪强度的基本理论一、库仑定律(剪切定律) 1773 年 法国学者在法向应力变化范围不大时,抗剪强度与法向应力的关系近似为一条直线,这就是抗 剪强度的库仑定律无粘性土: t = a - tg ef粘性土: t f = a - tg e +c式中: t :土的抗剪强度, Kpa;fa :剪切面的法向压力, Kpa;tg e :土的内摩擦系数;u : 土的内摩擦角,度; c: 土的内聚力,Kpaa tg e :内摩擦力库仑定律说明:(1) 土的抗剪强度由土的内摩擦力O tg e和内聚力c两部分组成2) 内摩擦力与剪切面上的法向应力成正比,其比值为土的内摩擦系数tge3) 表征抗剪强度指标:土的内摩擦角u和内聚力C无粘性土的c=o,内摩擦角(tg e)主要取决于土粒表面的粗糙程度和土粒交错排列的情况;土粒表面越粗糙,棱角越多,密实度越大,则土的内摩擦系数大粘性土的内聚力c取决于土粒间的连结程度;内摩擦力(b tg 0)较小二、总应力法和有效应力法总应力法是用剪切面上的总应力来表示土的抗剪强度,即:T = b ・ tg 0 +Cf有效应力法是用剪切面上的有效应力来表示土的抗剪强度,即:T f = b - tg 0 + C 或 T f = b,■ tg 0 ' + C '式中:『,C或0',c‘分别为有效内摩擦角和有效内聚力。

饱和土的抗剪强度与土受剪前在法向应力作用下的固结度有关而土只有在有效应力 作用下才能固结有效应力逐渐增加的过程,就是土的抗剪强度逐渐增加的过程剪切面上的法向应力与有效应力之间有如下关系:b = b ' + u土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有效应力大小,故抗剪强度的关系式中应反映有效应力b '更为合 适即:T f = b'・ tg 0 ' + C ' = (b - U ) - tg 0 ' + C ' 总应力法与有效应力法的优缺点: 1.总应力法:优点:操作简单,运用方便一般用直剪仪测定) 缺点:不能反映地基土在实际固结情况下的抗剪强度2.有效应力法:优点:理论上比较严格,能较好的反映抗剪强度的实质,能检验土体 处于不同固结情况下的稳定性缺点:孔隙水压力的正确测定比较困难三、莫尔〜库仑破坏标准1) .莫尔〜库仑破坏理论:以库仑公式T =b • tg 0 +C作为抗剪强度公式根据剪应力是否f达到抗剪强度(T =T丿作为破坏标准的理论就称为莫尔〜库仑破坏理论2) .莫尔〜库仑破坏准则(标准):研究莫尔〜库仑破坏理论如何直接用主应力表示,这就 是莫尔〜库仑破坏准则,也称土的极限平衡条件1. 单元体上的应力和应力圆任取某一单元土体mjnk,其面积为dxdz,在单元体上任取某一截面mn,则得公式:fIb—b ) cos 2a3— b ) sin 2a31(b211=(b21式中:O :任一截面mn上的法向应力(Kpa);T :任一截面mn上的剪应力(Kpa);O 1:最大主应力;O 3:最小主应力;a :截面mn与最小主应力作用方向的夹角。

上述应力间的关系也可用应力圆(莫尔圆)表示将上两式变为取两式平方和f lc1 1— (b + b ) = (b — b ) cos 2a2 1 3 2 1 3丄t = ~ (b - b ) sin 2a2 1 3即得应力圆的公式:(bb - b=( )22表示为纵、横坐标分别为t及b的圆,圆心为(b 1 +b 3 , 0),圆半径等于222、极限平衡条件通过土中一点,在b ,b作用下可出现一对剪切破裂面如图它们与最小主应力作用13方向的交角a为a = (45 —)21这一对破裂面之间的夹角在b作用方向等于0 = 90 - p1 从应力园的几何条件可知:ab abSin p = =o'a o 'o + oaabb-b= 132b+boa= 132而:o' o = ctg p • c代入上式得: Sin p进一步整理可得:1 (b - b ) 2 1 3 c • ctg p + 1 (b + b )2 1 3b - b 1 3 b + b + 2c • ctg p13b - b1 32b + b=c • cos p + ~1 Sin ptg 2 ( 45p p+ ) + 2 c • tg (45 o + )2b = b tg 2(45。

31—)-2 c ・ tg (452注:⑴由实最小主应知及公式b i=b tg 2 (45 坠)+ 2 c ・ tg (45 *)可推求土体处3 2 2于极限状态时,所能承受的最大主应力Gif (若实际最大主应力中");(2)同理,由实测G1及公式b3=b tg 2 (45 °1—)-2 c・tg (45 ° -—)可推求土体处于22极限平衡状态时所能承受的最小主应力o3f (若实测最小主应力为03);3) 判断当 G1f>G1 或 G3fG3 时,土体处于失稳状态第三节 抗剪强度得试验方法一、按排水条件分{快剪(不排水剪)固结快剪(固结不排水剪)慢剪(排水剪)1、快剪(不排水剪) 这种试验方法要求在剪切过程中土的含水量不变,因此,无论加垂直压力或水平剪力, 都必须迅速进行,不让孔隙水排出适用范围:加荷速率快,排水条件差,如斜坡的稳定性、厚度很大的饱和粘土地基等2、固结快剪(固结不排水剪) 试样在垂直压力下排水固结稳定后,迅速施加水平剪力,以保持土样的含水量在剪切前 后基本不变。

试用范围:一般建筑物地基的稳定性,施工期间具有一定的固结作用3、慢剪(排水剪) 土样的上、下两面均为透水石,以利排水,土样在垂直压力作用下,待充分排水固结达 稳定后,再缓慢施加水平剪力,使剪力作用也充分排水固结,直至土样破坏适用范围:加荷速率慢,排水条件好,施工期长,如透水性较好的低塑性土以及再软弱 饱和土层上的高填方分层控制填筑等等二、按试验仪器分1、直接剪切试验 优点:仪器构造简单,操作方便 缺点:(1)剪切面不一定是试样抗剪能力最弱的面;(2)剪切面上的应力分布不均匀,而且受剪切面面积愈来愈小; (3)不能严格控制排水条件,测不出剪切过程中孔隙水压力的变化2、三轴剪切试验 优点:(1)试验中能严格控制试样排水条件及测定孔隙水压力的变化;(2)剪切面不固定; (3)应力状态比较明确( 4)除抗剪强度外,尚能测定其它指标缺点:(1)操作复杂;(2)所需试样较多;(3)主应力方向固定不变,而且是再俎 =a '的轴对称情况下进行的,与实际23 情况尚不能完全符合三、 按控制方法分 剪切试验控制方法分为应变控制式和应力控制式两种四、 直接剪切试验1、 取样要求:用环刀取,环刀面积不小于30cm2,环刀高度不小于2cm,同一土样至少切 取 4 个试样。

2、 试验方法(1) 快剪(q):试样在垂直压力施加后立即进行快速剪切,试验全过程都不许有排水 现象产生2) 固结快剪(Cq):试样在垂直压力下经过一定程度的排水固结后,再进行快速剪 切3) 慢剪(S):试样在垂直压力排水固结后慢慢的进行剪切,剪切过程中孔隙水可自 由排出试验结果:一般情况下,快剪所得的申值最小,慢剪所得的申值最大,固结快剪居中3、 指标计算直接剪切试验的结果用总应力法按库仑公式t = c + btg申,计算抗剪强度指标f用同一土试样切取不少于四个试样进行不同垂直压力作用下的剪切试验后,用相同的比例尺在坐标纸上绘制抗剪强度t与垂直压力P的相关直线,直线交t轴的截距即为土的内 ff聚力c,直线倾斜角即为土的内摩擦角申,相关直线可用图解法或最小二乘法确定 图见教材4、 残余抗剪强度(1)物理意义:土的剪应力〜剪应变关系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曲线平缓上升,没 有中间峰值,如松砂;另一种剪应力〜剪应变曲线有明显的中间峰值,在超越峰值后,剪应 变不断增大,但抗剪强度确下降,如密砂在粘性土中,坚硬的、超压密的粘土的剪应力〜 剪应变曲线常呈现较大峰值,正常压密土或软粘土则不出现峰值,或有很小的峰值。

图见 教材)超过峰值后,当剪应变相当大时,抗剪强度不再变,此时稳定的最小抗剪强度,称为土 的残余抗剪强度;而峰值剪应变则称为峰值强度残余抗剪强度以下式表达T = C + G tg 申fr r r式中:t :土的残余抗剪强度(Kpa)frc :残余内聚力(一般c "0)KParr申:残余内摩擦角(°)rb :垂直应压力(Kpa)在进行滑坡的稳定性计算或抗滑计算时,土的抗剪强度的取值,一般需要考虑土的残 余抗剪强度 2 )试验方法一般采用排水反复直接剪切试验,剪切速率应低于0.02mm/ min,取土要求同上五、三轴剪切试验1、原理三轴剪切试验的原理是在圆柱形试样上施加最大主应力(轴向压力) b 和最小主应力1(周围压力)b保护其中之一(一般是b)不变,改变另一个主应力,使试样中的剪应 33力逐渐增大,直至达到极限平衡而剪坏,由此求出土的抗剪强度2、试验方法( 1)快剪(不固结不排水剪) UU 试样在完全不排水条件下施加周围压力后,快速增大轴向压力到试样破坏 控制方法:应变控制式 2)固结快剪(固结不排水剪) CU 试样先在周围压力下进行固结,然后在不排水条件下快速增大轴向压力到试样破坏 控制方法:应变控制式。

3)慢剪(固结排水剪) CD 试样先在周围压力下进行固结,然后继续在排水条件下缓慢增大轴向压力到试样破坏 控制方法:应力控制式3、试样控制(1)取土要求:试样制备的数量一般不少于4件 ( 2)试样尺寸:试样直径(mm)截面积(cm2)允许取大粒径(mm)附注39.1122(1)允许个别超径颗粒存在,不应超 过试件直径的1/5; (2)对于有裂隙、 软弱面或结构面的土样,宜用直径 61.8mm,或 101mm 的试样3)试件高度与直径的比值应为2.0〜2.561.830510180104、指标计算 将同一土样在不同应力条件下所测得的不少于 4 次的三轴剪切试样结果,分别绘制应 力圆,从这些应力园的包线即可求出抗剪强度指标试验方法分析方法应力园包线圆心横坐标半径在纵轴上的 截距倾角不固结不排水剪总应力法1_(b +b )2 1 f 3 f1_(b - b )2 1 f 3 fCu—u固结不排水剪总应力法1一(b + b )2 1 f 3 f1一(b -b )2 1 f 3 fCcu—cu有效应力法1一9 '+b ')2 1 f 3 f1—(b '-b ')2 1 f 3 fC'固结排水剪有效应力法u = 0, b = b '1—(b + b )2 1 f 3 f1一(b -b )2 1 f 3 fCd—d注:脚注 f 表示剪切破坏时的主应力值。

此外,还有无策限压缩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b = KPa,土的抗剪强度指标3例 1、设粘性土地基中某点的主应力 b1= 300 KPac = 20 KPa , 2 = 26 o,试问该点处于什么状态?2)2时所对应的最小主应力为:解:由式:b = b ・ tg 2 (45 o 一必)-2 ・ c ・ tg (453 1 2可得土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而最大主应力为bb = b ・ tg 2 ( 45 o3 f 190 KPa—)-2 ・ c ・ tg (45 o -—)=22•/ b < b3 f 3故:可判定该点处于稳定状态或:由 b = b tg 2 ( 4513+ —) + 2c ・ tg (452得 b = 320 KPa '1f•/ b > b1 f 1稳定例2进行土得三轴剪切试验,得到下表关系,求与这个土样有效应力相关得黏着力c',内 摩擦角0 '这个试验是按固结不排水试验进行的)固结压力(kg/cm2)侧压力(kg/cm2最大应力差(kg/cm2最大应力差时的孔隙 水压力(kg/cm2)1.01.00.5710.4902.02.01.1010.9453.03.01.9381.282解:①侧压力b =1.0 Kg/cm2时3u =0.571+1.0-0.490=1.081(kg/cm2)1=1.0-0.49=0.510 kg/cm2②侧压力b =2.0 Kg/cm2时3b '=b1 f 1u =1.101+2.0-0.945=2.156(kg/cm2)1b '=b3 f 3u =2-0.945=1.055 kg/cm2③侧压力b =3.0 kg/cm2时3b '=b1 f 1u =1.938+3-1.282=3.656(kg/cm2)1b '=b3 f 3u =3.0-1.282=1.718 kg/cm2绘制莫尔应力图求得:c' = 0 (kg/cm2)例 3 在饱和状态正常固结粘土上进行固结不排水的三轴压缩试验,得到如下值,b =2.0 kg/cm2时,破坏时的应力差b — b = 3.5 kg/cm2,孔隙水压力u = 2.23 1 3 w滑移面的方向和水平面成60°。

求这时滑移面上的法向应力b和剪应力t和b ',nn验中的最大剪应力及其方向怎样呢?解:根据在破坏时, b =2.0 kg/cm2,3当侧压力g / cm 2 ,另外,试b = Ab + b = 3 .5 + 2 .0 = 5.5 kg / cm 2 13丁 a = 60 o••・求关于总应力的法向应力和剪应力T则:b + b b — b~1 + ~1 cos 2a225 . 5 + 2.0 5 . 5 — 2.0+ cos 120 o = 2.875 kg/cm2t = sin 2a = " 一 2.0 sin 120 1.516 kg/cm2有效应力如下:b ' = c — u = 2.875 - 2.2 = 0.67 5 kg/cm2n n w另外,最大剪应力发生在和水平面成45°的方向其大小为:tmax5.5 - 2.02= 1.75kg/cm2。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